|選擇題|
今年暑假前,我們母女倆胸懷鬥志,媽媽想著趁暑假教女兒中文,從台灣訂了一堆國一的國文課本、習作、評量、考卷和備課用書。女兒也買了一堆的法國學校各科評量,摩拳擦掌的想要為新的一年做準備。
結果呢?暑假開始這對母女就放飛自我,因為暑假就是要廢,吃零食看漫畫追劇滑手機出去玩,不然怎麼叫暑假?最後國一上學期課本上了一課半,女兒自己買的評量也寫的哩哩辣辣(台語發音)。
馬上就要開學了,上個星期我們渡假回來後,再怎麼不願意也得做個收心操。女兒自己寫法國的各科評量,我每天教她一點中文。為了讓她對學習中文有興趣不感到孤單,還找一位長年學中文的法國朋友一起來上課,當她的學伴。
課文上完,習作是二人的回家功課。隔天檢查功課時,我們以為法國朋友沒有寫功課,如下圖,因為他的括號裡都是空的。結果,他其實有寫,他的答案就是直接在題目上圈選,而且朋友以為是複選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我看女兒至今在法國的考試都沒有選擇題,不意外這位法國朋友不會寫我們的台式考題,真是太有趣了,經朋友同意拍照跟大家分享。
下圖:我幫朋友掃描列印的習作單元。
國一國文課本 在 胡川安的 Life Circu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線上沙龍]
當世界躁動之際,讓我們以知識相聚!
聯經線上沙龍,邀請你週末夜不出門,一起在家讀書、說書、談書,活動免費參加,再享獨家購書優惠。
【聯經線上沙龍 EP1】
與胡川安談三星堆滅亡之謎
「中原周邊發現非常多與中原相異的文化,打破了過去中國文明單一起源的看法,這些都是過去在文獻中沒有記載、歷史知識中缺乏的,我們如何解釋歷史文獻與考古材料間的差異呢?究竟這群沒有歷史的人是如何消失的?」── 胡川安
我們以往課本中所認知的秦漢,就是秦一統天下,而漢朝承接了秦統治的基礎,成為一個鬆散的大一統帝國,但真的如此嗎?
隨著四川三星堆文物的出土,這些酷似外星人的各式面具與人像,證實了中國文化的起源不只一處,而作為有別於中原不同的文化帶,甚至有自己的「天堂」想像。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川安的新作《#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透過考古與資料考察,帶大家一窺三星堆文化的興起,解析其如何滅亡於秦漢帝國一路發展的征服與殖民。在這次線上講座中,他要跟我們聊聊,這些酷似外星人的「中國人」有怎麼樣的文化與認同?如何影響我們觀看歷史的視角?
時間|2021 / 6 / 19(六)19:00 - 21:00
主題|是外星人或中國人?解開三星堆滅亡之謎
講者|胡川安(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主持|涂豐恩(聯經出版公司總編輯)
辦法│zoom線上進行
(免費報名參加,由此登記:https://forms.gle/gjf8k23twdRoABYo6)
活動頁:https://fb.me/e/1yUXY0NW2
--------------------------
訂購: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國一國文課本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隻白鳥 ◎上官予
太陽從山巔升起,
展開在無涯際的海面。
一隻白鳥,
貼著翅子像背著雙手,
從金色陽光下走過;
他踱來踱去,
選定了個適當地方,
面海而佇立,
海上閃爍波光,
早潮舐著沙灘。
小小的他,
只專心地瞭望著
遠方。
他看到了什麼?
渴望的藍色的眼睛,
脈脈地凝視出神;
他的眼睛把夢想燃亮,
燦美如星。
熱血亦如洶湧的旭日,
凌空而飛騰,
他毫不猶豫,
展開那長帆似的雙翼,
微微向上傾斜,
在藍空滑行;
一瞬間 翻出雲端,
向遠天逸去。
--
◎作者簡介
上官予(1924-2006),本名王志健。山東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系、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
青少年時期即開始新詩創作,最早投稿於謝冰瑩主編的《黃河》。1945年創辦並主編《帶槍者》詩刊,抗戰前後在《武漢日報》、《益世報》上發表新詩。來臺後,於1957年創辦及主編《今日新詩》月刊。
曾任軍中《精忠報》主筆、國家文藝基金會總幹事、行政院文建會研究委員等職,並曾任教於世新、東海、輔仁大學等校。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金筆獎、世界文化學院榮譽博士獎、國防部光華獎、中山文藝獎等。
--
◎小編三進賞析
讀過這首詩的,應該都是小有人生歷練的學長姊。(咳嗯)
上官予(王志健)這首〈一隻白鳥〉,收錄於1989年修訂版的國中國文課本第五冊。打開目錄,很快就感受到時代的餘緒。
#雖然已是解嚴後
全冊第一篇為〈弘揚孔孟學說與復興中華文化〉,作者是辣個蔣中正。這篇課文是取自二十年前1969年,應對發生在對岸的「文化大革命」,蔣中正於是做出「中華文化正統繼承者」宣言,企圖確保國際地位上的「THE CHINA」。
上官予〈一隻白鳥〉一詩,與此文並於同冊,該教材編選的時代背景條件約莫如是,雖然1989已屬解嚴後,不過藏在教材內的戰鬥指示仍未完全消失。
不過這與上官予有什麼關係?
#誰是上官予
本名王志健的上官予,對許多讀者可能有點陌生。除了隔著時代的鴻溝以外,曾作為1950年代反共文學代表詩人的上官予,因呼應政策而誕生的「戰鬥詩」文學性存疑,因此並未進入主流的詩史、詩選文本脈絡中。
回顧寫作歷程,出生於1924年的上官予,來台前已常在文藝報刊發表詩作,不過相較於覃子豪、紀弦等前輩,寫作經歷稍顯資淺。1951年,覃、紀借《自立晚報》版面,開闢來台後第一份新詩專版「新詩周刊」,可以視為戰後詩壇的一次重建工程。而上官予作為活躍於1950年代的詩人,也常在那發表詩作。若非後來積極投入反共文學、給詩下了工具性的定位,或許今日也是一派大師。
除了早早便投身創作以外,在那個出版即霸權、詩選宛如生死簿的年代,上官予便一連串編輯了好幾本舉足輕重的詩選。
比如應為國民政府來台後第一本詩選的《現代詩歌選第一集》(1951)、來台十年回顧的《十年詩選》(1960),以及參與編輯慶祝建國一甲子的《六十年詩歌選》,與陳紀瀅、鍾鼎文、謝冰瑩等文壇大老並列編委。
從他參與編選的詩選特殊性,不難推測上官予當時在文藝政策底下,佔有怎樣的位置。
而這之間,他也入選了張默、洛夫主編,創世紀詩社出版的《中國新詩選輯》(1956),以及彭邦楨、墨人編的《中國詩選》(1958)。全都是「中國」開頭的大部頭詩選,儼然被定義為當代代表性詩人。
不過正因詩選的影響極大,在不久的後來,詩選也將成為各派眾英挑戰權力胖虎的「虎牢關」,奪回文學本質的戰役即將陸續登場。
#詩選虎牢關,眾英戰胖虎
當詩選開始定義當代詩壇,官方資源不斷投入,連國防部都斥資出版詩選集。然而誰也沒想到,一群新崛起的詩人,居然開始搶麥。
回顧1956-1983年間,有個人瘋狂的投入編集詩選,在一連串官方血統的出版品中,膽敢按下卡歌鍵。那人即是創世紀火車頭、詩壇CPU(這我自己加的)──張默。
張默在這段期間內編了11本詩選,編選的速度比顏良的繁殖速度還要快。(←大不敬)。一出手就是剛剛提到的《中國新詩選輯》;不然就是民國五十年出版,超前部署、搶先定義未來詩風的《六十年代詩選》;甚至開啟年度詩選傳統的《一九七O詩選》。
因著詩選不只有影響力,還頗有市場,因此許多有志的詩人紛紛加入編輯詩選的行列。慢慢的沖淡且抗拒了官方對文藝的介入,並且重新定義何謂當代的詩。
不過,不受市場影響的教科書,就沒辦法這麼簡單。這就是為何我們最後還是看到了某些詩人、詩作。
#讓詩回到詩
詩壇的權力重心,在各方作用下,產生巨大的轉移。決定了具有強烈非文學作用的「戰鬥詩」,與朗誦詩一起,在往後被視為詩史的特殊事件,而非文本影響力的血脈。
此處應將上官予視為一種理念的執行代表,而非任何惡意的源頭。在那個眾人以信念相搏的時代,雖然以不同方式使用詩,然而心中對於詩的熱愛,應該都是同樣值得敬佩的。
所幸時間再稍微往後轉,1971年龍族詩社成立,青年詩社的眾聲喧嘩時代揭開序幕;1972年第二次現代詩論戰即將發生。陳芳明、蕭蕭、蘇紹連、辛牧、林煥彰,及同世代的向陽、陳義芝等人,一整個善寫善論述的新世代,已經在牛棚熱身。
這就是我們後來所看到的詩,如何被建構起來的,其中一種過程。
--
美編:佳郁
圖片:自繪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1/20210109.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上官予 #王志健 #一隻白鳥 #戰鬥詩 #國語課本詩選
國一國文課本 在 01國中國文翰林版七年級第一課夏夜1 成淵高中卓芳宇-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