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魔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科學界能夠啟動免疫和降低血壓的旁門左道方法!
到底行善、狗、大樹、驚嘆感、免疫和血壓有甚麼關係?
在1980年代時,有一位哈佛的研究者在某個早上幫了一個老太太過馬路,幫人過後當然有感受到助人之樂,不少人也會此刻覺得心情變好了,不過這位研究者發現他不只是心情好了,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也變好了。這位哈佛研究者是一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專家,因為那一次幫人後的體驗,他決定做一個實驗。
當時是針對上百位的哈佛大學生做的實驗,先檢測了他們唾液裡面「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成份,然後一半給他們看關於希特勒的殘酷電影,另一半給他們看一個特麗莎修女關愛窮人的慈善大愛影片。
看完後再檢測他們的唾液時,發現看了特麗莎修女影片的,在唾液裡面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變多了。
這種分泌的功能是口腔裡,免疫力對病毒的第一防線。
而這效應後來也被他們稱為 Mother Teresa Effect(特麗莎修女效應)。
換句話說,這些學生的免疫力提高了,而且效果還維持幾個小時。
我相信這個效應對我們目前的疫情來講,或者是口罩、社距、洗手和打疫苗之外,可以保命的輔助性方法。
我還會說這一位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當年在帶老太太過馬路後,他很自覺的感受到身體上變好,是因為當我們關愛另一個人的時候,助人之樂事會讓我們的身體釋放催產素和一氧化氮。
催產素有保護心臟的作用,一氧化氮是會讓血管擴張,這些對我們的血壓會有正面的影響。
另一個實驗則是要求實驗者心中生起慈愛和惻隱之心,維持5分鐘,之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也會增加50%。
我覺得這種能夠激發慈愛心的,從上面的幾則故事來看,似乎不管是你看到人家行慈愛、自己行慈愛,甚至是只是激發慈愛之心,這個口腔內唾液的免疫第一防線就會被激發得釋放更多。
而且特麗莎修女效應的激發,不可能只是看特麗莎才有效,就算看虛構的故事,只要是有個角色是能行大慈愛的,應該也能激發口腔裡面免疫防線。
而我們目前網路世代的人,可能這方面會更容易可以做到,網路上不少的影片都有類似的主題。
我記得我以前第一次看宮崎駿的《風之谷》,有一個情節是讓我很感動的,就是女主用身體阻擋如一只大象那麼大的小甲蟲走進硫酸湖,結果硫酸燒傷了她的腳跟,小甲蟲才停了下來。
這裡要歸功宮崎駿的功夫,因為影片開場不久,女主跟一只小鼠類見面時,小鼠的防備心很強,一下就兇猛的咬了女主的虎口。
一咬之下,發現女主沒有反抗而讓牠咬,小鼠反而平靜了下來,然後還舔她的傷口。
這一幕很重要,這個伏筆一早就埋好,到最後女主為救小甲蟲而傷害了自己身體時,那個慈愛的感動效應就飆升得更大了。
所以當時第一次,是看到我冒淚的。之後我發現就算我再看,一樣有同樣的感動,一樣眼泛淚光,甚至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再看這一幕或看它的電影配樂的交響樂表演的影片,一樣在這一幕的音樂也會感動泛淚。
我私測如果有人對《風之谷》做類似的免疫分泌測試,可能也會有「宮崎駿效應(The Miyazaki Effect)」。
宮崎駿另外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龍貓在夜裡幫那兩位小妹把種子快速長成參天巨樹,我每一次(我重複,真的是每一次)看這一幕時,也是很感動。
這種感動雖然我沒有淚,後來我發現原來科學界有研究。
Paul Piff叫人走路經過一個地方,一半的人經過一座很大的建築物,叫他們停下來觀賞一下這座龐然的建築物,然後他們在繼續行走時,附近就會有人恰巧的掉下了東西。另一半的人所走過的地方,會有一顆參天大樹,他們也是要求停下來觀賞一下那顆大樹,然後繼續走動時,附近又會有一個行人掉了東西。
你可能會問「掉東西來幹嘛?」
這個科學研究所要看,觀賞了建築物或大樹,對於幫人會不會有影響。他們發現看很大的建築物,不會讓他們更主動幫人撿東西。但觀賞了參天大樹的人則遠比看了建築物的,更加積極的幫人。
他們稱這個體驗為 Awe。
當我看到這資訊時,也突然間明白我看龍貓參天巨樹的那一幕,應該就是感受到Awe(魔註:我有限的翻譯能力,暫且翻譯成驚嘆感)
這種驚嘆感之所以會讓人更加的肯幫人,應該是這種體驗會融化掉部份的自我界限,小我開始融入大我,所以很自然的對他人的需求會更敏感、更有惻隱之心。
(魔註:佛家的修行,有四無量心的禪修,把自己的慈愛心放到無邊,目的也是要把小我的界限融化掉。丹道的修行在所謂玄關開的時候,物我兩忘才能感招先天炁,所謂的物我兩忘也更自我界限的融化有關連。)
這段期間如果各位宅在家裡泡劇時,或打了疫苗後為減輕壓力,每個星期不妨回顧一下以前那些有救人而讓你感動的角色吧!
另外的一個實驗是Richard Davidson做的,為人打有感冒病毒的針,掃瞄他們的腦袋,然後觀察身體所生產的抗體。
他們發現掃描到當事人的左邊腦帶比較活躍的話,就代表那個人是比較帶正面情緒,也比較開心,他們的身體生產的抗體量會比較高。反之,如果是右邊腦袋比較活躍,其實就是比較負面,他們生產的抗體是相對的少。(魔註:是的,這完全跟那些相信右腦開發的相反,因為右腦開發其實在科學界是不存在的)
基於此,不幸被感染的朋友,或者上網去泡那些可愛小貓狗或小孩的影片,身體的抗體產量可能會受好心情強化。
而且在一些國家的醫院,他們有時候會派出寵物狗跟病人打招呼,當中一個研究是只要人摸摸寵物貓狗的頭幾下,你的身體也會釋放催產素,血壓也是會下降,因為你的心情會被狗狗弄的更放鬆。
當然,另外一個會釋放催產素的方法,就是抱著你的愛人。
不過如果你很討厭你另一半的話,勉強抱著他可能會啟動壓力,大家自行斟酌吧!
另外如果你剛打了疫苗,衛生局是建議一個星期內不要有劇烈運動。所以你記得不要抱了抱,然後接吻,然後你伸手摸她的胸部,她伸手捉著你擼,你的手指又伸進去……
總之,疫情期間,除了我們應該都要做的防護,在家的時候,不妨有愛人的話,就多抱抱;有寵物的話,就多摸摸;有讓你感動的慈愛助人救人的電影角色,就多泡泡;家附近有參天大樹或美景,就多嘆嘆!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哥城Angkor Thom又名大吳哥,是9世紀至15世紀高棉帝國最長久的國都。都城占地9平方公里,在這範圍內包括一系列各朝建立的古都遺蹟:蘇利耶跋摩一世重建的空中宮殿,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建立的巴普昂寺,闍耶跋摩七世建立的巴戎寺(Bayon)、象群台和瘌王台...
四無量心 故事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修持四無量
它的順序應該要先從「捨」開始做起
觀世音菩薩左眼所掉落的眼淚,形成了白度母觀音;右眼的眼淚就變成了綠度母觀音。兩尊菩薩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白度母化現在娑婆世界的身體,呈現如白海螺一般潔淨無瑕的顏色;而綠度母是全身翠綠如同披上森林中永不凋零的樹葉般色彩。綠度母和白度母都是單臉,但白度母除了額頭上多了一隻眼睛外,兩隻手掌心和雙腳足心也都各具有獨特的眼睛。
因此,白度母總共有七眼,如果用觀想的作用來解釋的話,額頭上面的眼睛是表示十方所有一切不可數的諸佛淨土,白度母任何時間都可以觀視到一切淨土的動態;另外的六隻眼睛分別象徵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以及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道中一切眾生所需要救度的狀況,白度母都瞭如指掌,清晰可見。在金剛乘裡,每一位本尊都有祂特殊而又獨立的象徵意義。無論是從祂的造型上、身體的顏色上,以及個別的手勢、手印、多少隻手代表的意思,多少隻腳又是什麼意思……其實都有祂善巧和智慧的意義。例如:最簡單的是四臂觀音祂為什麼有四隻手?聰明人一看就很清楚,祂代表了觀世音菩薩的本質,就是俱足了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
我在傳授四臂觀音的時候特別講到,修持四無量,它的順序應該要先「捨」開始做起,為什麼呢?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有貪執、眷戀和捨不得,那便表示他還是有慳貪和自私,這正是人類特有的本質和習氣。試想,如果一旦碰到眼前的眾生有燃眉之急超過於己,但仍生起自私不捨的念頭,這個慈心瞬間就消失了。所以我常覺得,一個人的慈悲,不是在他順境或寬裕的狀況下所行使,那只能說是一種隨喜功德。真正菩薩的慈悲,是看到眾生有危急狀態時,奮不顧身、忘我般地去想到別人,在沒有第二個念頭生起前,就先布施自己的身體或生命。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就有一件真實的感人故事,那件事幾乎觸動了所有台灣人的心弦。故事是發生在野柳風景區,當時有一位來台灣念書的香港僑生,他和幾名大學同學在拍照,可能是一時不小心失足掉落海裡。當時許多人驚慌失措,但卻又遲遲沒有人下海營救,恰巧住在當地的一位民眾林添禎從附近經過,看到此種情形,他毫無猶豫立即奮不顧身地躍入海中救人。可是後來帶給岸上圍觀群眾的卻是嘆息和不勝唏噓,因為從林添禎下海之後,過了很長的時間,海面上都沒有看到救人者和被救者的身影。
雖然才在不久前,林添禎也曾經救過不慎掉落海中的兩兄弟,但這次卻沒有上次這般幸運。岸上的群眾神情極為肅穆,心情極為沉重地等待,可是隨著時間分分秒秒地逝去,終究是石沉大海、音杳渺無,眾人失望也失落地離去。其中最難過的除了亡者的家屬外,應該就是林添禎的未亡人,以及年近古稀的父親,還有七個尚未成年的幼子了。
林添禎這種捨己救人的精神便是菩薩的精神,也就是捨無量的精神。如果在岸上的他稍微遲疑或想到自己父親及妻小,很可能就沒有那一瞬間的勇氣。
過去我的小學老師也曾經問過我們,如果在蒼茫的大海中遭遇到了海難,而船上只剩下一個救生圈,你身邊有你最鍾愛的小孩,以及你不認識的一位陌生老者,還有你自己,請問這個救生圈你會選擇給誰?
完整文章:https://pse.is/KPLNT
節錄|王薀老師《觀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
▶️▶️▶️ https://bit.ly/2qZwCxf
🙋心中有煩惱嗎?來聽聽王薀老師怎麼說
▶️▶️▶️ https://pse.is/B2D2R
四無量心 故事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修持四無量
它的順序應該要先從「捨」開始做起
觀世音菩薩左眼所掉落的眼淚,形成了白度母觀音;右眼的眼淚就變成了綠度母觀音。兩尊菩薩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白度母化現在娑婆世界的身體,呈現如白海螺一般潔淨無瑕的顏色;而綠度母是全身翠綠如同披上森林中永不凋零的樹葉般色彩。綠度母和白度母都是單臉,但白度母除了額頭上多了一隻眼睛外,兩隻手掌心和雙腳足心也都各具有獨特的眼睛。
因此,白度母總共有七眼,如果用觀想的作用來解釋的話,額頭上面的眼睛是表示十方所有一切不可數的諸佛淨土,白度母任何時間都可以觀視到一切淨土的動態;另外的六隻眼睛分別象徵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以及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道中一切眾生所需要救度的狀況,白度母都瞭如指掌,清晰可見。在金剛乘裡,每一位本尊都有祂特殊而又獨立的象徵意義。無論是從祂的造型上、身體的顏色上,以及個別的手勢、手印、多少隻手代表的意思,多少隻腳又是什麼意思……其實都有祂善巧和智慧的意義。例如:最簡單的是四臂觀音祂為什麼有四隻手?聰明人一看就很清楚,祂代表了觀世音菩薩的本質,就是俱足了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和捨無量。
我在傳授四臂觀音的時候特別講到,修持四無量,它的順序應該要先「捨」開始做起,為什麼呢?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有貪執、眷戀和捨不得,那便表示他還是有慳貪和自私,這正是人類特有的本質和習氣。試想,如果一旦碰到眼前的眾生有燃眉之急超過於己,但仍生起自私不捨的念頭,這個慈心瞬間就消失了。所以我常覺得,一個人的慈悲,不是在他順境或寬裕的狀況下所行使,那只能說是一種隨喜功德。真正菩薩的慈悲,是看到眾生有危急狀態時,奮不顧身、忘我般地去想到別人,在沒有第二個念頭生起前,就先布施自己的身體或生命。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就有一件真實的感人故事,那件事幾乎觸動了所有台灣人的心弦。故事是發生在野柳風景區,當時有一位來台灣念書的香港僑生,他和幾名大學同學在拍照,可能是一時不小心失足掉落海裡。當時許多人驚慌失措,但卻又遲遲沒有人下海營救,恰巧住在當地的一位民眾林添禎從附近經過,看到此種情形,他毫無猶豫立即奮不顧身地躍入海中救人。可是後來帶給岸上圍觀群眾的卻是嘆息和不勝唏噓,因為從林添禎下海之後,過了很長的時間,海面上都沒有看到救人者和被救者的身影。
雖然才在不久前,林添禎也曾經救過不慎掉落海中的兩兄弟,但這次卻沒有上次這般幸運。岸上的群眾神情極為肅穆,心情極為沉重地等待,可是隨著時間分分秒秒地逝去,終究是石沉大海、音杳渺無,眾人失望也失落地離去。其中最難過的除了亡者的家屬外,應該就是林添禎的未亡人,以及年近古稀的父親,還有七個尚未成年的幼子了。
林添禎這種捨己救人的精神便是菩薩的精神,也就是捨無量的精神。如果在岸上的他稍微遲疑或想到自己父親及妻小,很可能就沒有那一瞬間的勇氣。
過去我的小學老師也曾經問過我們,如果在蒼茫的大海中遭遇到了海難,而船上只剩下一個救生圈,你身邊有你最鍾愛的小孩,以及你不認識的一位陌生老者,還有你自己,請問這個救生圈你會選擇給誰?
完整文章:https://pse.is/KPLNT
節錄|王薀老師《觀音-最具丈夫相的女性》
▶️▶️▶️ https://bit.ly/2qZwCxf
🙋心中有煩惱嗎?來聽聽王薀老師怎麼說
▶️▶️▶️ https://pse.is/B2D2R
四無量心 故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吳哥城Angkor Thom又名大吳哥,是9世紀至15世紀高棉帝國最長久的國都。都城占地9平方公里,在這範圍內包括一系列各朝建立的古都遺蹟:蘇利耶跋摩一世重建的空中宮殿,烏達雅地耶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建立的巴普昂寺,闍耶跋摩七世建立的巴戎寺(Bayon)、象群台和瘌王台等。巴戎寺坐落于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回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迴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後人憑弔。值得一提的是寺廟之牆壁上仍保存著豐富且生動之雕刻,舉凡古代戰爭記述、尋常百姓之生活百態、洞裏薩湖之湖畔風光等皆充分透露著當時之情景,絕對是不可不看的珍貴史跡。那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壁畫彷佛訴說著一段段遙遠的故事。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底層浮雕從東門開始順時針行進,看到的分別是:出征占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鬥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占婆人洗劫吳哥。從外觀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最高處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它建在兩層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識,這表示天上的佛與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圍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中心寶塔。每一座寶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來這裏朝拜景點內景的臣民都驚奇地發現,原來菩薩就是自己的國王,而這樣的國王當然是必須效忠和敬仰的。廟宇的建築結構相當複雜,經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現在的建築事實上是由兩座不同時代和造型的寺廟疊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巴戎寺的外觀似乎與吳哥窟很相似,但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體構成是以傳說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須彌山為樣本的(印度教也有須彌山,其細節與佛教的雖然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相互對應)。與吳哥窟相似,巴戎寺也建在三層基臺上,底層基台尺寸為140MXL60M,二層基台尺寸為72MX80M,三層基台為十字形平面,中心為圓形平面的雕刻塔。各層基台的周圍有圍廊,基台中部和圍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觀音像,象徵著當時高棉王國的強盛。巴戎寺的早晨空氣清新,氣溫宜人,不過若是進入內部,則須配備人工採光工具,因為即使在正午,裏面也是漆黑一團。此景點浮雕壁畫甚多且皆有不同之涵義,還好導遊詳細解說,才不至入寶山卻空手而歸。有人說巴戎寺的四面佛是四面神不是佛,是婆羅門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其實巴戎寺的四面佛是宗教藝術創作,闍耶跋摩七世本人信奉佛教,但是國民多信婆羅門教,因此巴戎寺的建造就在二者之間取平衡,主體架構採用婆羅門教寺廟的三層結構,將梵天的四方位有白鬍鬚的面部形象,改為闍耶跋摩七世本人自己的面部形象。由於佛教也將梵天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因此你想怎樣稱呼都附笑談中。四面佛的四臉代表了喜怒哀樂,在佛教講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即慈,是予樂;悲,是拔苦;喜,是歡喜;捨,是解脫。而其中喜和樂的差別在於,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