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第四年,終於開始像一個台灣人那樣生活〉
#教我處理財務事項的網友們
「你需要有人教你過真正的台灣人的生活。」
這是前段時間一個網友跟我說的話,彷彿是預言,這一次回台灣,我的生活確實發生了許多的轉變。
這次疫情解禁回台灣,對很多陸生來說,遠程支付隔離旅館費用是一樁麻煩事。這位好心人用自己的Visa幫我刷接近四萬的隔離費用,讓我出關後再還。
後來我的學妹遇到相同的問題,也請他幫忙代付,這小半個月,他已經無償幫好幾個陸生處理這些事了。
台灣沒有我們熟悉的微信和支付寶,訂葛馬蘭車票、高鐵票、網路購物等等,幾乎都需要用到信用卡。
大家建議我辦理中華郵局賬戶綁定的金融卡,這樣以後即使不在台灣,繳大筆的錢也不用那麼麻煩了。
熱心網友留言告訴我,在台灣期間可以順便辦好富邦銀行與華南銀行的卡,「在你求學期間這兩家銀行會有小用,但回到大陸或到香港求職,或是未來進行金融理財,經商首款,將有大用。」
這位網友告訴我,將來收付西方的款項,這一張卡會很好用,在台灣就讀時期具備正當申請開戶資格,一定要把握機會。
#從買書開始
#學著用台灣的網購平台
從前我購買上課用教材,一般會先找學長姐借用,借不到再跟班上同學一起買,每個學期的書本費用真的不少,繁體字的書普遍比簡體字貴(與印刷質量和體量有關),更別提某些課程要用到的原文書了。
某天我突發奇想在繁體中文網域搜索了一下所需要的書籍,結果出現了露天拍賣、蝦皮、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博客來、露天寶書等網路購物平台,
讓我眼花繚亂,正想著怎樣才能找到最實惠的價格,就看到了一個比價網站非常貼心地出現了,「飛比價格」網,直接將各平台價格統整比對,很快,我就找到了幾乎是原價五分之一價格的二手書。
#八點前到家
#阿公阿嬤教我等垃圾車
我現在借住在老師工作室的其中一間房子里,這裡有廚房、衛生間、洗衣機、陽台…對我來說簡直是總統套房!
某天傍晚,老師問我:「垃圾捆好放在門口了,八點前能到家嗎?」
從前住在陸生宿舍,不需要垃圾分類,後來搬出去,也是住在方便打工族和學生族的有承包垃圾處理服務的住所,因此,四年了,我都還沒有自己追過垃圾車。
我回復老師,可以八點前到家,老師叮囑了我幾句,說:「問附近的叔叔阿姨,他們會教你的。」
在我住進來以後,老師就帶我到住家對面和鄰居的幾戶人家中去打照面,給長輩們介紹我是廣東來的學生,會住在這裡一段時間。
當天晚上七點多,我提著垃圾袋跑到對面的洗衣店內,兩位白頭髮阿北看看我,說:「八點十五再出來啦,它會響的啦(垃圾車會放音樂)!」
果然,分秒不差,垃圾車的聲音在十五分準時響起,我趕緊跑出來看,這時巷子里已經排滿了拎粉色袋子的阿公阿嬤了,垃圾車以每分鐘五米的速度前進,經過自己的時候,大家便以優美輕盈的弧度朝裡頭一扔。
我正要上前,結果隔壁家阿嬤看到我的垃圾袋,攔下我說:「啊你這個不行啦,你要用新北市專用的那個袋子啦!」
啊,丟垃圾還有專用的袋子?左鄰右舍都丟完了,剩我手足無措,我腦子嗡嗡的,今天扔不了的話廚余會發臭啊,而且老師有交代...
這時,阿嬤大步流星,一把抓過我手中的袋子,趁大伙不注意(沒有這回事,大伙目光灼灼都看著)直接丟了進去!
哇咧,阿嬤你不是說...只見阿嬤拍拍手上的灰,淡定地朝我使了個眼色,意思是:「沒事,阿嬤罩你!」
接著,阿嬤就拉著我走進她家,給我看具體的政府規定的垃圾袋長什麼樣子,給我看不同的型號,還給我指路,要去哪裡買。
後來老師跟我說,其實我的袋子也是新北市的垃圾袋,只不過是個頭比較小,顏色比較淺,阿嬤當時可能以為不是...
#成為郵局常客
#叔叔阿姨教我填表
陸生要寄東西回大陸可供選擇的方式很多,除了常用的順豐,在學校郵局還有EMS大陸快捷、中華郵政公司兩岸速遞和大陸包裹等多種方式。
當時我打算寄三到五公斤的包裹回家,不曉得價位,便詢問櫃台的阿姨,阿姨知道我是大陸來的孩子,長輩都非常照顧年輕人啊,阿姨就幫我在不同家郵政公司分別查詢,還幫我比價,
最後怕我自己找單子,稀裡糊塗拿錯,就自己繞到外面來,拿了兩張單子給我說,這一家是八百五十多,這一家是八百八十,算是這麼多裡面最優惠的了,你就可以按照自己心儀的時速,來自行挑選哦!
剛開學,又是大早上,郵局沒什麼人,旁邊的阿叔聽到剛才我和阿姨的對話,就跟我嘮嗑,說現在寄兩岸比以前貴了啦!因為吼,兩邊都要給你課掉一些稅,所以比較貴啦。
這位叔叔從我就讀世新開始,一直都在這,阿姨負責包裹,而這位叔叔的工作主要是資金存儲流動。
我在世新的這幾年,所有取錢、存錢、轉賬、繳費幾乎是他一手包辦的,等待機器作業的時間,他還會跟我嘮嗑,說自己家孩子讀書遇到什麼狀況,最近話題變成現在年紀大了肌肉流失,你們年輕人吼一定不要熬夜不要貪吃甜食,要多運動才可以!
有一次去郵局,寄兩本筆記本給朋友,詢問櫃台,阿姨問我「你裝好了沒?」我說我裝好了!結果我拿出來,她就說:「啊你不是說你裝好了?」
我說是啊,用紙袋裝好了啊,阿姨才說,「吼不是啦,是要用專門寄紙質品的信封裝啦!」然後很耐心地教我買哪一種大小才合適。
我習慣了一個字都不用寫,app下單,快遞員就在我所規定的時間上門取件的便利;無論是轉賬、付款還是提現,手指動一動幾秒鐘就搞定,但和我在大陸使用微信和支付寶不一樣,
台灣大大小小郵局,光是資金流動去向不同,就分了好幾種來填寫,有郵政存部儲金、郵政划撥儲金存款單、儲金憑金融卡窗口提款單等等共七張。每一張都要填寫日期、姓名、賬戶號、對方賬戶號等等,而且還要區分大小寫...
當我走出郵局,想起上一次進郵局還是十年前在廣東,看了公益廣告,一腔熱血地寄衣物到偏遠山區希望小學,十公斤衣服收39元人民幣。先詢問如何寄件,填寫地址,排隊,包裝,稱重,收錢,找錢,寄出。而我什麼都不會,是身邊的大人甚至老人手把手地教我。
如今在台灣的我,從進入郵局開始,也是這樣,被這個空間里所有的人有意無意地照顧著,包括告訴我在牆上的電子錶盤可以看今日日期,告訴我封裝的膠水在哪裡,告訴我填寫哪一張表才合適...
便捷的生活方式固然幫了大忙,但是這樣重新學習如何充滿儀式感地寄出自己的一份心意、寄出一份思念,也未嘗不可啊,何況在這個過程中,還有那麼多人與人之間親切的笑容和真誠的問候呢!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嫌棄這種「老派」的郵遞方式了,我也甚至有點懷念在廣東的老郵局寄東西的樣子,
貨櫃上展現的典藏紀念郵票、斜跨軍綠色郵差包的小郵差擺件、桌子上溫馨放置的各度數玳瑁老花鏡、紅色印章、計算機...
還有用卷卷彈力線牽住的書寫筆,這不是我小時候跟大人去郵局時最喜歡玩的嗎!
還有五彩繽紛的金融銀行宣傳的卡片,小時候因為裡面印著很多卡通,總是每一家銀行都要帶走一張回去玩剪紙遊戲裝飾手賬簿呢...
#台灣媽媽教我實用購物技巧
我搬進來後,老師帶我去量販店採購。老師幾乎是徑直走到需要的東西面前,拿了就走,「我們以前來,都是瞎逛,結果不需要的東西買了一堆,後來就知道了,要買什麼提前想好,這樣又快又避免買錯。」
我們買了一大桶廚房用油,二十四包的抽紙套裝,溫泉蛋,豆腐,黃油,起司奶酪,羅勒蒜香豬里脊肉等,買大份量的食材回家,老師教我如何分裝保存。
我問老師為什麼不買瓜果蔬菜,老師說在這裡買太貴,去附近的菜市場買就好。
我又問老師,堅果在哪裡買比較好?
老師說堅果要在早市買,價格差很多哦!
回家放好東西後,老師又帶我去家附近的全聯買促銷的雞蛋、優格、4.5公斤裝的洗衣粉。在冷凍櫃前,老師告訴我平時可以留意促銷活動,例如這一盒雞蛋,就比平時少了12元。
「在市場買這個十根大概40,但這裡才這樣就要50。」走到洗碗精區,老師也有主婦妙招,「家裡有瓶子,我們就買補充包,這樣比較划算。」
有一天我經過捷運站附近的一個夜市,買了一盒蔬菜,第二天跟老師去福和市場,發現一模一樣的,這邊二十塊呢。
跟著老師買了一個禮拜後,我才知道大學生日常開銷其實可以更少的,這些都是父母的辛苦錢,我們只需要稍微注意就能節省下來,何樂不為。
#教我調配萬能醬料的大廚叔叔
我搬進來的住所同一棟樓里,
住著一位大叔叔,他是老師的弟弟,
一位職業廚師。
中秋連假老師全家在這聚餐,由叔叔掌廚,我們喜提飽腹美餐一頓!大家對叔叔調配的牛排醬料最贊不絕口。
當天剩下的醬料冰凍保存,接下來幾天我自己下廚時發現,無論是披薩、荷包蛋、起司焗飯、炒時蔬,只要有叔叔的醬料加持,通通變得超級美味。
老師便和叔叔商量,請他教我們做這一款萬能醬料,叔叔毫不吝嗇,傳授「秘法」。
我們把熬好的橙紅色、粘稠醇香的醬料分裝好放在保鮮盒里,接下來的大半個月啊,我做飯不用愁了,橫著炒竪著炒,都一樣好吃!
以後還可以自己動手做醬料,用高湯、鹽、醬油、醋等,按照喜歡的口味和比例,調懶人必備的「萬能醬料」。
#從外食族
#到自己搞定每一餐!
本來我開始下廚,是為了處理上次家庭聚餐大家剩下來的食材,卻沒想到,因此,我喜歡上自己做飯了,怕是姑娘們天生就得灶神爺厚愛,
哪怕從前如我一般雞手鴨腳、對家務一竅不通的人,只要開始下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靈感。
從廚房開始,我學會了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愛上用美好的早午餐喚醒一天好精神的感覺。
自從開始下廚後,路過菜市場都會停下來比比價格,在柴米油鹽中多留一些心眼。今晚經過夜市,看到了像鑲了花邊的小黃瓜一樣的東西,我問說這是啥?
賣菜的小哥太忙了答不上來,旁邊同來買菜的阿姨很耐心地向我解釋,「這是翼豆,就是翼啊,龍的那個翼!」啊?見我疑惑,阿姨還用手比飛翔的姿勢。
「你看嘛,它這個飛起來像翅膀一樣!」「那這個怎麼吃啊?」「用來切塊炒肉絲很贊喔!」
正好是要做晚餐的時間,我立馬心動,趕緊買了一盒,要走時,阿姨還不忘提醒我「記得去掉絲喔!」
這裡是五根豆的量,拿來炒豬油渣,超香的。今晚我的這四道配菜,用不到台幣20元:
雞蛋3.7元,全聯特價買的冠軍雞蛋;泡菜大概5元的量,翼豆5根大概4元;高麗菜大概2元,25一大顆,這裡是1/16;
早午餐的便當是早上做好的,下課了直接拿出來吃就好了,不再在趕教室和買飯之間糾結。
當了三年大學生,三年外食族,突然發現自己做便當好健康好省錢好安定,自己做飯的過程真的感覺「踏踏實實的活著」。
來自遠方的留學生,如果開始自己買菜做飯,而不是匆匆外食,就會開始對這片土地產生諸多的眷戀⋯至少我的內心,這份情感正在悄悄地破芽。
#提醒我生活細節的老教授
學校的老教授常邀請幾位陸生到家中小聚,那天洗碗後,我隨手把瓜皮一丟,這位教授爺爺看到了,輕輕地告訴我:「台灣人在這些地方比較注意。」彎腰把瓜皮撿起來。
我當時很難為情,沒想到他拍拍我:「就慢慢學吧!」語氣平和慈悲,只怕傷了我的自尊:這麼大的人,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才想起來,三年來,沒人說過我垃圾分類做得不好,而我在珠海也完全沒有這個習慣。
這不是文明不文明的問題,教授爺爺沒有把這個視為我的錯誤,也沒有認為這關乎道德高低或人品優劣,而是希望我意識到,到了哪裡,就要配合當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順著自己的習慣來。
一件小事,教授爺爺像家人一樣叮嚀,是春風化雨良苦用心,在自己人這倒是不要緊,是怕我到時候出門在外,這些習慣惹人不悅,會對我不好。
#教我為人處世態度的室友
這一次搬家,離開同住近一年的室友若莓,我們都很不捨得彼此,視訊談到這一決定的時候,兩人都自動避開鏡頭的窗口,因為都閃到一邊抹眼淚去了。
中秋節,我跟著若莓回到了她的老家宜蘭,她知道我想體驗一次中秋家庭式烤肉,可是她們家今年太忙沒有要烤,她就找到了自己國中的好朋友,說對方同意了,願意帶上我一起!
烤肉當天下午飄著小雨,若莓騎著機車來載我,我問待會會不會經過伴手禮店,我想要給阿公買一盒酥餅,若莓載著我先停在一家刨冰店,買了七盒雪花牛奶冰,她說這是她媽媽的最愛。買完給阿公的餅乾,我們就前往若莓好朋友家。
快到的時候,我才發現,哎呀我忘記給這位朋友家帶東西了,可是去吃烤肉,我又沒有買食材、也沒有帶器具,完全吃別人的誒,真的很不好意思。
結果我們一到朋友家,若莓就把牛奶冰遞給朋友,說:「這是廖小花買的,要給你們吃。」
當下我非常震撼,又非常感動,我想就若莓對我的瞭解,她早就猜到我可能會忘記吧。
這些綱常倫理、為人處世的細節,我和她同住的日子里,真的默默地學了很多。
時刻替人著想、時刻想著他人的需要,為人做下一步的打算,讓人如沐春風、賓至如歸,這是我切實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在很多台灣人身上看到過的特質,也是最溫情的地方。
#腳踏實地在這裡生活著
我開始用當地金融卡,垃圾車到來的時間會催促我回家的腳步;我開始留意菜價和米價,超商的促銷會讓我提著購物袋不自覺地在路上雀躍哼歌;
我開始使用慢節奏的郵局來處理金融和收寄物資,親手做的便當讓我感念糧食的珍貴,體悟粒粒皆辛苦;
我開始學習台灣人的為人處世方式,
不留痕跡地讓人感受到溫暖和幸福...
我的簽證上,賦予我來台資格的表格中寫著幾個字,「赴台就學」,就學,這是我的目的和任務,因此,我總提醒自己,台灣不是最終目的地。從前的我步履匆匆,心境飄忽不定,總是患得患失。
而如今的我,學著過和當地人一樣的生活,把自己沈入這片島嶼,深深地浸泡於其中,我去聽她水面以下的呼吸,去感受她土壤之下的震動...
我依賴她、喜愛她、受她的饋贈與包容、感念她的恩情。
台灣不曾改變,改變了的是我自己,要和這片土地發生什麼樣的連接,也取決於自己。
四年了,我才終於覺得,自己腳踏實地地踩在這座島上。
我也知道,唯有這樣,未來我離開這裡,待我的皺紋開始爬滿眼角,在某間餐廳聽到有人說起太平洋左岸的一座島,我才有資格回頭,緩緩地插一句:
「哦?你們在說台灣嗎,我知道,我在那兒生活過。」
那時的我,會滿臉笑意,
有些驕傲,又忍不住熱淚盈眶。
2020.10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每周投資世界通 》節目逢周六早上十點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外匯專家 盧楚仁 本期嘉賓:獨立財經評論員 胡孟青 女士 【 買地產股好過買樓 投資一定要做對衝 一定要做風險管理】 ——————————————————— 每集內容: #專家暢談 胡孟青 每周訪問一位投資專家,為大家分析...
囑簡體 在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推薦序文
網頁同名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即將出版,依照書籍出版慣例,會找幾位知名人士撰寫序文及簡單書評。然而,我們不願意只流於「客套」「俗套」,我們決定兩點準則來邀請序文及書評撰寫人:一是深刻了解我的背景,二是能仔細審閱書稿。非常感謝幾位老師、前輩、朋友的大力幫忙,不但撰寫序文或書評,也給我很多指教、反饋及深入討論。這裡先和讀者分享三篇序文,還有一些序文及書評仍在編輯中。繁體中文版計畫年底前正式出版,簡體中文版正在協商。至於英文版,那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時間仍是個未知數。
=====
李飛飛:古老醫學現代化的挑戰之路
(人工智能專家、美國國家醫學院及國家工程學院雙院士、史丹佛大學工程學院講座教授)
我很榮幸地受邀推薦我摯友李宗恩博士的新書《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這本書很獨特, 李博士是一位資深的中醫專家和臨床醫生,卻也是一位經過嚴格科學訓練的科技人,在大膽蛻變深入中醫之前,他在矽谷有著成功的科技生涯。這本書反映了李博士與眾不同人生歷練下的洞悉力,文字清新流暢,內容時而讓人驚艷,時而讓人深思反省。
中醫和現代科學似乎是無限分開的兩個世界, 然而,李博士個人和他文筆下的討論,為讀者開啟了一個難得的窗口,窺見兩個充滿衝突卻又永遠相互纏繞世界的並存對偶性(duality of existence)。李博士的旅程,象徵著古老醫學現代化的挑戰之路,同時也象徵著對凡事以科技來定義的現代生活之深刻反思。李博士帶領我們尋求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這兩個世界,我對李博士帶領我們探索的旅程深深感到興趣,也期許讀者一起參與這趟旅程!
Fei-Fei Li:Challenging path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an ancient medicine
(Dr. Fei-Fei Li is a world leading expert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She is the inaugural Sequoia Professor in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at Stanford University, Co-Director of Stanford’s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 and elected Member of both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and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I’m honored and humbled to be asked to recommend my friend Dr. Andy Lee’s new book. I find this book very unique. The voice of Dr. Lee is that of a deep Chinese Medicine clinician and expert, but also a rigorously trained technologist who has carved a very successful career in the heart of Silicon Valley before the daring transition to a new career as a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This book is a pleasantly easy and smooth read, yet oftentimes beautiful and introspective.
The world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science seem to be infinitely apart, just like the worlds of Taiwan and the Silicon Valley. Yet, in Dr. Lee and his words, we the readers are given a rare glimpse into this duality of existence of two possibly conflicting yet eternally revolving worlds. The journey taken by Dr. Lee symbolizes the challenging path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an ancient medicine, as well as a soulful refle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ly defined modern lives. Dr. Lee is leading us to seek a new way of looking at both worlds. I’m intrigued by the journey that he is taking, and I sincerely invite the readers to join him on this journey together.
=====
李克明:帶你認識宏觀、科學、邏輯的中醫
(暢銷書《當孔子遇上哈佛》作者、前元大國際資產管理及元大創投公司董事長、由跨國商務律師金融高階經理人斜槓的傳世經典推廣者)
摯友李宗恩醫師的大作《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問市,囑余作序;讓余有機會先睹為快,把書一口氣讀完,深有啟發!
這書可以勵志,宗恩兄生動自述了多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長經歷,讀者會嘆道:有為者亦若是!
這本書記載了寶貴的中醫臨床醫術,以約三十個案例,分享了涉及的療程和依據的奧妙中醫醫理,有心的同道同好可以切磋研究!本書更闡述了宗恩兄所體悟的中醫醫道,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所期許的中醫角色、醫病關係、「西醫檢測、中醫治療」!
中醫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國人都聽過中醫,許多人也看過中醫,就連外國人也知道針灸,但非中醫專業人員對中醫固然霧裡看花;中醫醫者亦受限於中醫的培育方式、產業結構及強勢西醫,也難免有故步自封、見樹不見林的迷失。
宗恩兄君子不器,斜槓人生,具備跨領域、扎實的專業訓練,故能在親炙倪海廈大師後,以宏觀廣角的視野、嚴謹的科學態度、縝密的邏輯思考,在多年臨床中驗證神奇奧妙的中醫醫理,並據此提出振興中醫的看法,讀來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余強力推薦《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嚮往中華文化,想一窺中醫奧妙者該讀;想在治標的西醫之外,找到替代方案的中醫師、中醫同好、病人該讀;掌管國家醫療、公衛政策、中醫發展的領導者更應該閱讀!
=====
張慶瑞:物理忌妒 – 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台大特聘教授、中原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大學前代理校長)
李宗恩是我剛回台灣任教時的學生,我是他應用數學的老師。台灣大學物理系的數學一直是物理系自己教,主要邏輯是物理系用的數學是要解決物理的工具,這與數學系的數學概念並不相同。宗恩當時是資優保送生,物理系那時有一群非常優秀的高中保送生,同儕互相刺激,要拿到高分非常困難。宗恩不但成績好又很外向,喜歡發問,而且他與他夫人是當時物理系的班對,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畢業後,我斷斷續續由同學口中聽到他的職涯轉變,但並未特別放在心上。一直 到二○○九年,我因為在國科會國合處服務,到美國史丹佛大學訪視當時我參與啟動的Stanford-Taiwan Biotechnology (STB),聽到宗恩居然已經變成灣區的名中醫師,有點訝異,但也不是特別難理解。因為聰明的人,只要有恆心,做什麼事都會成功。
後來,我們就一直透過微信聯絡。二○一六年,我擔任台大副校長時,因為參加台大北加州校友會,與宗恩面對面深入交談,才知道他因為困惑於父親的疾病,而深入研究醫學,進而拜入倪海廈門下,成為關門弟子。他那時就告訴我不少神奇故事,我那時由於事務繁忙,對於這類我理解知識以外的事情,基本上是聽了就儲存在腦中,作為日後備用的資料。
二○一九年我離開行政職後,便有許多時間思考,跨領域學問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 物理訓練最強大與扎實的是科學邏輯方法論,複雜系統模型簡單化再加上數學預測化。 其實,物理真正的本質訓練就在以簡馭繁,好的物理學家對事物的看法具備強大的簡約能 力。
在一九七○年代,科學界出現一個有趣的名詞叫「物理忌妒」(Physics Envy),就是 生物學家及其他領域的學者看到數學在物理學科如此成功,就想要複製物理成功的經驗;奇怪的是,只有在少數有些許成效,但基本上無法像物理一樣成功!也因此忌妒物理可以成功使用數學。物理忌妒不是忌妒物理,而是忌妒為什麼數學工具只能在物理上成功?看起來像是上帝特別寵愛物理,便引起大家忌妒。
領域的互動永遠是新知識的淵藪,現代的斜槓世代就是跨多領域的人才,然而老祖 宗卻告訴我們「鼯鼠五技而窮」,顯然歷史法則指出:沒有專精學門,是不容易出人頭地的。今日由於學問複雜與廣泛性提升,有些學問必須要跨領域互動才能了解與掌握問題所在,進而激發出解決的科學方法。而且這些跨領域互動初期必須沒有目的,才有機會激發出原創想法。
我最近與三創文化基金會合作推動「無用論壇」,就是希望利用跨領域對談培養一流人才。宗恩跨多學科的過程,學習動機多以好奇心為出發點,從未想到有用沒用。今天能成為華人界中醫祭酒,就是「無用之用,是為大用」的最佳典範。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這本書的內容,雖然只是記載宗恩多年來所看到的各種疑難雜症,但從書名就知道這裡面其實也傳達了現代跨領域的重要意念,更嘗試由現代科學來看中醫的邏輯。
我最近常與跨領域人談知識論,知識大致可分成:
一、知道的知道:工程
二、知道的不知道:待了解的學問,也是已知與未知的交界
三、不知道的知道:經驗法則,但常可以重現
四、不知道的不知道:怪談與傳說
人類累積的已知愈來愈多,「知道的不知道」就愈多。物理學現有的知識是標準的 「知道的知道」,但是有許多學問我們不斷在使用,也很有效,但卻不完全知其所以然,我稱之為「不知道的知道」。中醫就是其中一種,這就是直覺與經驗的累積。
中醫的重現率不像物理學那般精準,也在於不完全知其所以然,所以急需要累積更多的數據,並有時間由「不知道的知道」發展轉化成「知道的知道」的狀態,這非常需要利用物理學的既有發展經驗來協助加速轉化的過程。宗恩具有充分的跨多領域專業訓練,相信在取得更多的中醫案例後,將有大智慧將中醫推動成「知道的知道」範疇。宗恩傳承東漢張仲景延續至倪海廈的正宗中醫思維,再結合台大物理系的科學邏輯基礎訓練,經歷史丹佛與矽谷應用科技的淬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未來必定能真正完成「西醫精準化檢測,中醫客製化治療」的至高無上理想。將宏 觀醫學與微觀醫學並用,強固個體本身,隔絕入侵病毒。
本書是宗恩超越張仲景的起點,胡適的朋友以「我的朋友是胡適之」為榮,我深為 「我的學生是李宗恩」為傲。
=====
(http://andylee.pro/wp/?p=8966)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囑簡體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月旦系列雜誌‼開學季限定‼
#學生專屬優惠
http://www.angle.com.tw/event/magazine/?f=bnr#s1
#一般訂戶優惠
http://www.angle.com.tw/event/magazine/?f=bnr#a1
#月旦法學雜誌本期精彩內容
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589
✒我們與善良的距離──簡析電商交易平台於商標侵權責任之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胡心蘭
✒正當防衛終了後的追擊行為之評價方法/吳天雲
✒裁判上一罪自首之效力──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上大字第3563號裁定評釋/張麗卿......
#月旦法學教室本期精彩內容
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588
📜對於第三審判決提起再審之訴之管轄法院/吳明軒
📜不另為無罪之判決與第三審上訴/吳燦
📜巧取公職與施用詐術/古承宗......
#裁判時報本期精彩內容
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2602
🧑⚖出租人提供並保持租賃物合用狀態的義務──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8年度重訴字第888號民事判決評釋/謝哲勝
🧑⚖婚姻無效與剩餘財產分配──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653號民事判決評析/林秀雄
🧑⚖遺囑執行人依法令之行為與納稅義務之探究─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600號刑事判決評析/楊智守
囑簡體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每周投資世界通 》節目逢周六早上十點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外匯專家 盧楚仁
本期嘉賓:獨立財經評論員 胡孟青 女士
【 買地產股好過買樓 投資一定要做對衝 一定要做風險管理】
———————————————————
每集內容:
#專家暢談 胡孟青
每周訪問一位投資專家,為大家分析最新環球經濟情況
#滙通世界 32:46
從期貨外匯 分析世界經濟及投資計劃
本期主題:貴金屬市場分析
#理財路路通 42:49
理財方式多種多樣,富足人生才是終生目標!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
獨立理財教練:林昶恆
本期主題:退休前時間
=================================
相關活動:
【免費】盧楚仁 - 金市及金屬市場第四季走勢分析
詳細:http://bit.ly/2kiASJ6
相關閱讀:
林昶恆《四桶金 投資快上手》
繁體版: 實體書 http://bit.ly/2XYiFhL
電子書及試讀 http://bit.ly/2RdWn87
簡體版: 電子書及試讀 http://bit.ly/2S5BTmt
林昶恆《四桶金 富足退休指南》
實體書:http://bit.ly/2HMZ0hb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7njhE
=============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NA5pjye0fk/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OiKCDzKz01LrVsGdgOUX4IQIPeA)
囑簡體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每周投資世界通 》節目逢周六早上十點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外匯專家 盧楚仁
本期嘉賓:債券投資專家 Dr. Ng - Bond Desk
【 大批公司即將破產?移民人群、社會結構正發生改變,打壓中國 將成美國終生任務 】
———————————————————
每集內容:
#專家暢談 Dr. Ng - Bond Desk
每周訪問一位投資專家,為大家分析最新環球經濟情況
#滙通世界 31:14
從期貨外匯 分析世界經濟及投資計劃
本期主題:外匯走勢判斷方法 - 基本分析
#理財路路通 44:51
理財方式多種多樣,富足人生才是終生目標!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
獨立理財教練:林昶恆
本期主題:退休前的資金分配
=================================
相關活動:
【免費】盧楚仁 - 外匯操作入門班
詳細:http://bit.ly/2lEN5Z2
【免費】盧楚仁 - 金市及金屬市場第四季走勢分析
詳細:http://bit.ly/2kiASJ6
盧楚仁 - 外匯實戰操作基礎訓練課程
詳細:http://bit.ly/2ZCeo4Y
相關閱讀:
Dr. Ng - Bond Desk - 《2018金融大爆破》
在線購買:http://bit.ly/2m2U4Lq
電子書: https://goo.gl/xFbm5C
林昶恆《四桶金 投資快上手》
繁體版: 實體書 http://bit.ly/2XYiFhL
電子書及試讀 http://bit.ly/2RdWn87
簡體版: 電子書及試讀 http://bit.ly/2S5BTmt
林昶恆《四桶金 富足退休指南》
實體書:http://bit.ly/2HMZ0hb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7njhE
=============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V2EAWczd9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svlkX2Ybh2-6WiA9NXhFAF15PZw)
囑簡體 在 睿富財經頻道WealtHub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每周投資世界通 》節目逢周六早上十點
主持:天窗文化CEO 李偉榮、外匯專家 盧楚仁
本期嘉賓:債券投資專家 Dr. Ng - Bond Desk
【 香港資本不再安全?中美言和機會有幾大?債務泡沫 史無前例】
———————————————————
每集內容:
#專家暢談 Dr. Ng - Bond Desk
每周訪問一位投資專家,為大家分析最新環球經濟情況
#滙通世界 33:49
從期貨外匯 分析世界經濟及投資計劃
本期主題:動盪之下,港幣是否會被追擊?是否會脫鉤?
#理財路路通 44:51
理財方式多種多樣,富足人生才是終生目標!介紹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
獨立理財教練:林昶恆
本期主題:男女退休規劃的分別
=================================
相關活動:
【會員免費】盧楚仁 - 外匯操作入門班
詳細:http://bit.ly/2lEN5Z2
盧楚仁 - 外匯實戰操作基礎訓練課程
詳細:http://bit.ly/2ZCeo4Y
相關閱讀:
Dr. Ng - Bond Desk - 《2018金融大爆破》
在線購買:http://bit.ly/2m2U4Lq
電子書: https://goo.gl/xFbm5C
林昶恆《四桶金 投資快上手》
繁體版: 實體書 http://bit.ly/2XYiFhL
電子書及試讀 http://bit.ly/2RdWn87
簡體版: 電子書及試讀 http://bit.ly/2S5BTmt
林昶恆《四桶金 富足退休指南》
實體書:http://bit.ly/2HMZ0hb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7njhE
=============
想向專家提問交流,或聽更多不同的意見及分析,立即訂閱 #睿富WeatlHub。想支持我地就 Like 及 Shar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wealthub.hk
Website// www.wealthub.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xq2tRkV9Q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OPGoHgzmZRtsiIWRuhiJ3b9Gs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