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0 站在歷史的交叉路口、被阿拉拉特山守護的粉紅之城: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散策】
正是因為與眾不同,所以有趣!無論是語言、文字、歷史、宗教還是建築形式,亞美尼亞都和鄰居們很不一樣。接續著上集的旅程,這集讓我們一起探索首都葉里溫與其近郊,繼續挖掘亞美尼亞境內那些獨步全球的有趣軼事!
📌 亞美尼亞的聖山、高達5137公尺、傳說中頂上有諾亞方舟的阿拉拉特(Ararat),矗立在平原的一隅,以它高聳而不可侵犯的身軀,數千年來默默地守護著這個國度;然而這麼重要的一座聖山,其實根本不在亞美尼亞境內?
📌 亞美尼亞走透透,看到的景點不少都是教堂或修道院,足以說明宗教在其歷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但亞美尼亞的教會竟然可以不用管別人,有自己的教廷、自己的教宗,而且已經獨立運作了超過15個世紀之久?
📌 無論建築形式還是都市規劃方面來說,葉里溫都是個可看性十足的城市。從19世紀末一路到20世紀,俄羅斯帝國和蘇聯都不惜在此砸下重本、大刀闊斧的建造這個城市,究竟他們為什麼會對葉里溫如此重視?難不成其實是別有居心嗎?
📌 鄂圖曼的種族滅絕行動,開啟了亞美尼亞人大量移民海外的歷史,也最終讓美國加州的洛杉磯成為亞美尼亞人的海外首都;就連湖人隊球員代言商品,都要小心「別讓亞美尼亞人不開心」?
原本只是短短一天半的旅程,沒想到卻講成了這麼長的節目!除了旅行,最後也會簡單探討去年(2020年)納卡戰爭的來龍去脈、海外移民歷史,以及今天在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維持的微妙平衡。希望這集完(冗)整(長)的分享,能讓我們在納卡戰爭即將滿一年的此刻,用超越國界的完整視角來認識亞美尼亞!
✅ 本集重點:
(00:07:08) 守護著亞美尼亞的聖山:阿拉拉特,竟然不在亞美尼亞境內?
(00:11:54) 囚禁在地窖裡14年仍然活著的傳說,阿拉拉特平原上的朝聖地點Khor Virap
(00:18:08) 梵蒂岡也管不到!亞美尼亞竟然可以擁有自己的教廷與教宗?
(00:23:34) 修行就是在去洞穴裡啊!不然要去哪?Geghard修道院與十字架石碑khachkar
(00:27:03) 葉里溫,號稱有2800年歷史的城市,其實一直到19世紀末才開始被建設?
(00:32:33) 葉里溫城市中軸線散步:階梯廣場Cascade complex、共和廣場Republic Square、自由廣場Freedom Square,亞美尼亞的民主聖地?
(00:42:38) 不只是邊界衝突,也是點燃亞美尼亞民族主義的引信:關於納卡(阿爾札赫)地區
(00:49:16) 被吹散到世界各地繼續燃燒的火星:流離海外的亞美尼亞人,洛杉磯是亞美尼亞第二首都?
(00:55:02) 站在歷史的交叉路口,歐盟與俄羅斯兩面押寶,亞美尼亞的未來何去何從?
(00:58:20) 旅遊小叮嚀與結語
(節目總長 1:01:20)
✏️ 勘誤:
節目中提到祆教(Zoroastrianism,或稱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為多神信仰部分有誤。祆教雖有多個神靈存在,但僅有一位至高的造物者Ahura Mazda是主神,因此在西方學者定義下為一神教而非多神教。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高加索 #蘇聯 #俄羅斯 #土耳其 #波斯 #鄂圖曼 #拜占庭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喬治亞 #諾亞方舟 #阿拉拉特山 #亞拉臘山 #納卡 #粉紅色 #自由廣場 #列寧 #十字架 #修道院 #教堂 #戰爭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
單 一神教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魔粉,今天談談『如何向宗教學習做行銷?』
我會從佛教徒人數下降的數據探討市場行銷的心法,一般人喜歡看數據來錯解現象的偏見,與及從錯誤源頭收集行銷資訊的危機!
這是網絡上截圖的台灣年齡群的佛教徒的數據,從1994年到2018年這二十多年間,19至29歲間的佛教徒比例一直下降,從1994年的32%下降到2018年僅僅的4%。
同一時候,民間信仰的數據從26%增加到49%,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民間信仰的數據是從佛教那邊轉移過去的。
一些人的猜測是可能現在人對於佛教徒的定義比以前更精準,所以現在的人更能精準的認定自己是混了佛教菩薩崇拜的民間信仰,只不過以前的人以為自己是佛教徒,現在的人反而知道自己不是佛教徒,所以基本上佛教徒的人數其實沒有跌得這麼厲害。
但,真的有可能二十年前的民間信仰誤以為自己是佛教,而現在的年輕一代卻釐清了甚麼才算是真正佛教徒嗎?
請問民間信仰有需要去釐清自己是民間信仰嗎?
不可能啊!
而且做數據調查的人不應該幫人界定宗教界限的。
如果說是現代人釐清的宗教界定,但民間信仰只會跟佛教和道教混,為何道教信徒的數據卻二十年下來,都相對的穩定?
我還要提出一個可怕的看法:民間信仰幾乎不會進行這種釐清的教育,唯一會做這種教育的,就只有佛教徒而已。如果被佛教教育釐清了後,才再界定自己不是佛教徒,這就更加可悲,因為你的教育是教到把自己信徒送走。
其實類似的宗教年輕信徒遞減現象,不只是在佛教界,就算在美國,各個基督教教會都有討論年輕一代越來越不信聖經耶穌上帝的理由。但,這種討論大部份都是基督教教內精英分子所討論的,很多都會提出我們外人會覺得很奇怪的解釋,包括:
年輕人更喜歡罪惡的花花世界
(江魔註:喜歡花花世界不代表就不信上帝啊!)
年輕人不想相信上帝因為相信之後有生活會有很多束縛
(江魔註:這個是亂了主次,認為不想犧牲生活上的慾望而信上帝,實際上如果你真的相信這世界有上帝,就算你不想犧牲一些慾望,你還是相信上帝存在啊!)
信教的父母沒有好好的用身教建立基督家庭
(江魔註:這是個很危險的解釋,因為這些父母就是去你的教會,你把孩子不信主的罪歸咎給父母,父母是否就把罪歸咎回給教會呢?)
那些離教者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江魔註:這個是任何宗教都會用的爛藉口。請問你老公愛上妳,結婚後的第十年他出軌了,所以你會說十年前他愛上妳不是真的嗎?)
學校的無神論老師開始用思辨來質問他們的信仰
(江魔註:例如進化論,但進化論到了今天都還是在科學界屹立不倒。一神教的信徒會很想推倒進化論嗎?會!但如果進化論的證據不夠,科學界本身內部就已經有很多科學家,會排隊迫不及待的要推倒它。)
其實基督教教內的人要解釋一些對自己宗教不利的地方,更多的時候是不是用自己的理智,而是用自己的偏見來自圓其說。
為甚麼他們不能接受年輕人就是單純開始不相信上帝了?為甚麼不能接受這整個社會其實越來越不需要宗教了呢?
再說得直接點,任何產品都有其生命週期,宗教也一樣。
不少的佛教界對於年輕人信仰的討論,其實是會引用基督教的同樣操作,例如基督教對於吸納年輕人,會設計很多迎合年輕人口味的活動,例如音樂或演唱會等等。佛教界會有人反思在迎合年輕人口味的功夫上,佛教界似乎做得比基督教不足。
不過,其實在基督教教內也有人討論到底我們做這些演唱會或年輕人的聯誼活動,他們是來開心還是來尋找信仰?
老實說,如果我是個喜歡音樂的年輕人,我為何要到基督教內尋求音樂?如果我是尋開心的,我的選擇太多了,我不需要到教會或佛教中心去玩啊!
倒不如去聽沒有宗教色彩的演唱會,曲風可以更放;或者自己和朋友去卡拉OK,自己可以一飽亂飆高音的慾望,不會更享受嗎?
佛教界或基督教界內搞演唱會或搞音樂的,更傾向於是搞創作的人,自己對音樂的熱愛。
其實在馬來西亞的年輕一代佛教信徒數據,應該也是遞減的,只是可惜的馬來西亞沒有這方面的統計。
不過從各個馬來西亞大學內的佛教學會參與人數,歷史上告訴我們人數是越來越少,參與度越來越低。
然後會有很多佛教老居士的說辭,其實跟基督教教內解釋為何年輕信徒會流失的藉口差不多一樣,然後又建議可以搞多一點年輕人喜歡的活動云云。
其實任何一個宗教要對當時存在的社會環境適應,不是單純迎合眾生口味就行,就好像那個演唱會的例子一樣 —— 我要聽演唱會,幹嘛不要直接去聽正規的音樂會?
假設佛教界的人知道了現在年輕人喜歡手機玩遊戲,那麼是否就要設個佛教手玩就能解決問題?
你知道這些手機遊戲的設計是要花多少錢?
而好玩的手機遊戲往往不是佛教認可的課題?例如有色情或暴力元素。更何況現在手玩如此競爭,佛教或宗教界真的以為可以分一匙羹嗎?
然後這些佛教界內的高層再加多一個可以撇清責任的理由——「因為有付佛外道」的影響。
實際上,以我觀察佛教近年來的發展,特別是漢傳佛教的,我夠膽說就算沒有付佛外道,這些年輕人都依然會淡出佛教,也覺得佛教的魅力並非是吸引他們的信仰。
他們離開佛教的理由是相對的,不一定是世間紅塵比較吸引,有可能是佛教本身的魅力發育不良,甚至還有可能如同市場上的任何產品,都有其產品的壽命週期,而目前佛教未必能夠跟現代的年輕人接軌。
問題是 —— 佛教界的人要解碼這個問題的時候,是佛教界界內的人,用自己的立場在思考,用自己的偏見來分析,不肯理解離教者的感受,不想用教外的人怎樣看佛教的觀點來剖析問題,認為「我一生是從事弘法工作的佛教徒,只有我們佛教徒的看法是對的,其他人的看法都是有偏,甚至是有目的的」。
我講得難聽一點,讓佛教界進入這個瓶頸的,說不定就是這些教內的高人導致的。
你又怎能用同樣帶你進入瓶頸的偏見來幫忙你跳脫這個偏見呢?
我看到一些佛教徒看到年輕信佛的人數遞減時,他們會不禁的感慨「佛法這麼好的東西,為甚麼知道的人那麼少?」,包括一些佛教大師級的人物也講過這種話。
這個是我在《教主級NLP課程》中屢次提醒我的學生,一個教主不能夠比信徒更相信自己的教義,同理的,一個銷售員也不能比客戶更愛自己賣的產品。
如果你比你的客戶更愛你賣著的產品,你一定會陷入一個盲點:「為甚麼這麼好的產品,卻沒有人要?為甚麼?!」
我約炮范冰冰而被拒絕了,我不斷的思考「為甚麼范冰冰不要我堂堂江魔這麼優越的男人?」是一點用處都沒有的!
佛教徒再問「佛教這麼好,為甚麼信的人這麼少?」只會把自己引進更深的牛角尖。
首先「佛教這麼好」的思考,就已經是有偏見了。從同溫層的角度來說,「佛教這麼好」是互相取暖舔傷口的口號。
從宗教行銷的角度「佛教這麼好」,不能夠純由佛教徒來回答。你的產品好不好,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市場說了算。
「為甚麼信的人這麼少?」,這問題更加不能有佛教徒回答,而是要由兩種人回答:一,接觸過,但不想信佛教的人;二,從佛教退出來的人,也就是離教者,他們就有辦法講出很真實的答案。
但這是恆古不變的宗教盲點 —— 離開我們宗教的,都是宗教叛徒,是要下地獄的,我怎麼能夠相信這種人講的話?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單 一神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Fish Ball~‼️ 昨晚從日本東北翻到來香港🛫
今日就喺酒店隔離嘅第一日✨
隔離生活Ganbarimasu💪(日文後ろ👇)
原本可以飛去廣島同大家介紹當地吸引地方…但因爲BAKAYARO疫情關係 去唔到…
唯有動用巨星過去日本嘅回憶同巨星級筆風去try同大家描述下當地魅力 希望吸引到大家嘅興趣
「廣島嘅嚴島神社」 我呢個年代嘅日本人喺學生時(小學,中學,高中) 必去嘅景點
記得我喺小學5年級嘅school journey時去過
廣島縣嘅宮島唔單止係「日本三景」之一,宮島內嘅「嚴島神社」更被認定為世界遺產。呢座位於海上嘅嚴島神社係世界上獨一無二,佢嘅建築結構又好獨特!就係以隨時會受到潮漲潮退或者打風影響而經常要修復為前提,死都不肯搬遷地址
因爲呢度地理位置好獨特,加上島嶼綺麗嘅景色,自古以來被認爲係神住嘅靈島,逐漸成爲日本*神道嘅信仰中心。*神道;基於日本自古以來嘅民間信仰,自然崇拜,屬於多神信仰。比喻山有山之神,海有海之神,田地有田地之神,厠所有厠所之神,其數量之多可以「八百萬神」來形容
同傳統日本人嘅「八百萬神」思維好有関嘅地方 因爲咁所以當年成爲咗日本school Journey比去嘅地點都唔定
來得來呢度嘅 相信一定會鳥居位置打卡影相~ 除咗影相之外 如果有興趣去瞭解下佢背後嘅同日本人「八百萬神」嘅傳統觀念有關嘅歷史,應該幾有趣!!
小学五年の時に修学旅行でいった厳島、その頃の記憶を掘り起こしてみたが厳島神社の歴史的な背景については微塵も覚えていなかったw、鳥居の赤と景色がきれだったのと友達と新幹線に乗って楽しかったなーという思い出くらい
昨日実は東北から香港にもどってきたのだけど、ほんとは広島にも仕事で行かせて頂く予定であったのだが、コロナのせいで行けず 現地の臨場感を伝えられず非常に残念…
Wikiによると厳島は「神にいつく」いつく=仕える島というのが語源らしく、島そのものが神として信仰されたと考えられている
なるほど日本の神道、八百万の神の思想と非常に関係の深い神社と言える
八百万の神の思想には、いいなと思う部分がある
いろんな個性の神様があらゆる所にいるという前提だから 一神教に比べ それぞれの神様の個性を尊重して違いを認めようぜという風潮が少なからず あり そんな心構えが日本人には備わってるのではないかな、という点
それは違った国籍、宗教、考えをもった人々とどんどん接していか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これからの時代にも応用がきく 良い点ではないかな と 思うのだ
ぼくにはここぞ!という時に調子よし子ばりに祈りたおす習慣がある
たとえばその昔 香港の歌番組の勝ち抜きオーディションに出演していて 負けたらもう後がないという局面ではいつもステージに立つ前にトイレで祈りをささげていた
その時、僕がお願いするのは 仏教、キリスト教、あらゆる宗教をはじめとした全宇宙の神様、プラス僕のしらない神秘的な力、すべてのすべてにお願いするのだ(笑)
神様たるもの、せこくはないはず!きっと心はめさめさ広い!ぼくがどんなにせこくwいろんな神様にお願いしたとしても「君よくばりすぎ!ダメ!私は力かしましぇーん!」とはきっと言わず、見放すことはないと思うからだ(笑)だって神様だからねw
だからこそ より思う きっとどこの宗教のどんな神様だって 争いを求めてなんかいないはず
宗教の違いや思想の違いから いがみあったり殺しあったりする そんなことどこの神様だって望んでいないはずだ
違いを認め 仲良く暮らすこと 日本人の八百万の神の思想にはこれからの時代に必要な柔軟な考え方 そのエッセンスが含まれているんじゃないかなと思うのだ
#Hiroshima #itsukushima #広島県 #広島観光 #厳島 #厳島神社 #日本山陰山陽
單 一神教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你看過《天能》了嗎?你知道電影中那逆行的世界,居然是一個**宿命論的世界**嗎?你知道大魔王薩托其實掌控著本片的核心思想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在我們正式開始前,也請記得七字訣:訂閱、分享、小鈴鐺喔。
前兩集,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以及**自由意志的重要**等等。簡而言之,線性時間很可能並不存在,事件發生的「絕對的先後次序」也並不可靠;而這樣的概念則破壞,或說解放了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對因果律的預設。但等等──因果律真的被破壞殆盡了嗎?
這其實也有些可疑。為什麼呢?伊格言說,他在此提出一個新的命題供大家參考。這個命題是,「**虛無是有層次的**」。
何謂「虛無是有層次的」?且讓我們回到電影中複雜無比、令人一個頭兩個大的諜報戲中。於主角與大魔王薩托的最終對決裡,薩托透過通話器與史托斯克12市坑道中的主角對話。對話內容約略如下:
薩托(批評主角):你為了你不了解的使命,與你不信任的人合作。你的信念其實盲目無比......
主角:但人若毫無信念就不算是人了。你根本是個瘋子。
薩托:或說,是神。
薩托的說法頗具虛無色彩。一個什麼都不相信的人怎麼會是神呢?事實上,薩托的說法,確實就是對「上帝」此一西方一神教概念的質疑。上帝在想些什麼呢?神在想些什麼呢?或許其實什麼也沒有。或許神其實也什麼都不相信。薩托心中的信仰,其實正是虛無。「虛無」空空如也,對人類無善意,無惡意,沒有信仰,也毫無原則。對,那正是「信條」(tenet)的對立面。若是你以你的原則或信念對他提出質疑,他或許會輕蔑微笑反駁:Why so serious?
沒錯,小丑來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GKJEeoWt1A/hqdefault.jpg)
單 一神教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共產黨不是提倡無神論嗎?
既然如此...為何又跟一神教的風格那麼像
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看完影片後你就會明白囉
本節目贊助商聯絡資訊
綱田繡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NGTIENXIU/
綱田繡下訂單官網:Kangtien.com
實體店面: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14巷4-3號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共產黨無神論
#基督教與共產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1JXCnNzV5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