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書訊]
破土、抽芽、生葉、繁花──2019台灣小說隨手記
(2019年12月底前書單陸續更新)
.
因八月底九月初將有王定國、駱以軍、陳雪、連明偉等小說家新書連發,想列出2019年迄今為止令我在意的 #台灣小說,粗略分類,以已經結集出版的小說為主。堪稱陣容整齊,老中青少競出,前行世代仍穩健累積作品,尋求突破,20歲新人也已堂堂站在小說擂台了。而書單裡長篇小說略多於中、短篇,這個微妙的勢均力敵應該和文學出版趨勢相距不遠,背後卻不免有結構性因素。
.
從外部可觀察之處,包括當代台灣的文學創作者如何在萎縮的出版市場上活下來,在拿文學獎、累積作品結集短篇出版的傳統途徑以外(在市場上這種模式逐漸失靈),其一是公私立文學機構的出版補助提倡,有國家級的 #文化部補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地方政府級的「#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或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辦的「#台灣歷史小說獎」。
.
此外,值得持續觀察的當屬鏡文學IP機制對台灣出版市場的刺激;而2018年首度開辦,2019年舉辦第二屆的「啟明年度特別出版計劃」的中文小說徵選,則是由啟明出版社獨資舉辦的文學獎,也是寄望創作能量在不同的資源輔助下得以發揮,同樣屬於待觀察名單。雖說上述兩種做法可視為對「傳統文學獎或是專案補助傾向語言形式實驗、小說美學實踐、議題置入而的挑戰。但是像獲得台灣歷史小說獎惟二佳作之一的《羅漢門》,也可以發現創作者致力扭轉「台灣歷史小說多是生硬的史料堆砌」的刻板印象。
.
其二則是小說跨界和結合不同藝術形式曝光的傾向,包括授權翻拍電影、連續劇、改編漫畫、以小說和插畫參加台北雙年展、不同平台跨界合作、積極洽談售出國外版權,生命力旺盛。若說先前所說在於文學生產端,如何更穩定地輔助創作者,出版後的跨界、改編等,則是「不止步於出版」,而寄望透過不同媒介的轉化,尋求和讀者的對話。
.
不過,如果小說大量地傾向影視改編,會在多少程度上影響小說的敘事技巧(直觀上指更強調清晰的「故事」?)嗎?台灣讀者需要/喜歡故事性更強的嚴肅小說嗎?或是有嚴肅意義的通俗小說?但就這份書單來說,所謂純文學和大眾文學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兩者同在小說光譜上挪移,「嚴肅」和「娛樂」並不是互斥、不能並存的。而觀察小說家的出身經歷,其實不乏跨足編劇、影劇圈的資歷,也許不同創作身分帶來的美學和技巧上的質變和融合遠比我們以為的更早、更快發生。在散文、小說、編劇、導演成績斐然的劉梓潔當可證明,在新作《自由遊戲》中更將她輕盈、詼諧又俐落的小說語言,切換清楚乾淨的轉場和角色視點,與設計為可隨機抽選閱讀的實驗形式做了極好的結合。
.
創作者們繳交的成果,不僅可以呼應自身的核心關懷以及創作脈絡,其實也足以和近年發展出來的台灣特有的小說美學,與作家們關注的文學、社會議題相互參照。吳明益以自然寫作向外拓展與當前的生態議題的連結,胡晴舫關注網路時代群眾與個人之間的辯證;張亦絢《性意思史》為少女而寫、為性而寫,自言是對林亦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某種間接回應,又恰能和《失戀傳奇》並讀。《綻放年代》的命名包裝和處理少女自由戀愛議題,當然令人想起前行者楊双子的《花開時節》和《花開少女華麗島》──在台灣島始終震盪搖晃的此刻,小說家如何以各種不同形式與時代共振,如何以文字參與形塑共同體敘事,或回應性別、身體、族群、國族、階級、環境、勞工等議題,值得關注。距年底尚有一段時間,這份書單若是參照對看,應該別有不同的閱讀樂趣:
//
[短]吳明益(1971-),《#苦雨之地》,新經典文化,2019.01(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
[長]游善鈞(1987-),《#完美人類》,鏡文學,2019.03
[長]唐澄暐(198?-),《#蔣公銅像的復仇》,逗點文創結社,2019.05(文化部「青年創作及培力新秀」補助)
[長]駱以軍(1967-),《#明朝》,鏡文學,2019.09
.
//
[短]連明偉(1983-),《#藍莓夜的告白》,印刻,2019.09(文化部「青年創作及培力新秀」補助)
[長]陳雪(1970-),《#無父之城》,鏡文學,2019.09(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
[長]朱國珍(1967-),《#古正義的糖》,印刻,2019.06(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長]胡晴舫(1969-),《#群島》,麥田,2019.07
.
[長]柯映安(柯佳蕙)(199?-),《#死了一個娛樂女記者之後》,鏡文學,2019.02
[長]柯佳蕙(199?-),《#明日》,啟明出版,?(2018啟明年度特別出版計劃入圍作品)
[長]陳韋任(1987?-),《#白馬騙徒》,啟明出版,?(2018啟明年度特別出版計劃獲選作品)
.
//
[短]王定國(1955-),《#神來的時候》,印刻,2019.09
.
[長]李維菁(1969-2018),《#人魚紀》,新經典文化,2019.06(第19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
[長]劉梓潔(1980-),《#自由遊戲》,皇冠文化,2019.08
.
[短]羅浥薇薇(1980-),《#失戀傳奇》,時報出版,2019.06
[短]張亦絢(1973-),《#性意思史:張亦絢短篇小說集》,木馬文化,2019.07
//
[短]林秀赫(1982-),《#深度安靜》,悦知文化,2019.01(授權翻拍電影)
[短]林秀赫(1982-),《#儚:恐怖成語故事》,聯合文學,2019.08
[短]邱常婷(1990-),《#新神》,聯經出版,2019.06(文化部「青年創作及培力新秀」補助)
[長]謝鑫佑(198?-),《#五囝仙偷走的秘密》(新版),時報出版,2019.07(「2011書寫高雄創作獎助計畫」補助)
.
[長]潘柏霖,《藍色是骨頭的顏色》,尖端,2019.04
[短]張嘉真(1999-),《#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睛》,三采,2019.08
//
[長]裏右(199?-),《#綻放年代》,鏡文學,2019.07(鏡文學影視長篇小說大獎首獎)
.
[長]張焜傑(199?-),《#蘭船東去:胡椒、渡渡鳥與紅髮人的航海之旅》,前衛,2019.05(前衛出版社與荷蘭情報資訊平台「荷事生非Oranje Express」首度跨界合作企劃)
[長]錢真(197?-),《#羅漢門》,衛城出版,2019.09(第四屆臺灣歷史小說獎佳作(該屆無首獎,唯二佳作之一))
.
//
[長]沉默,(?),《#劍如時光》,聯經,.2019.05(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
//
[長]懷觀,《劍魂如初2:山河如故》,圓神,2019.02
//
[長]張國立,《#炒飯狙擊手》,馬可孛羅,2019.01
[長]臥斧,《#螞蟻上樹》,馬可孛羅,2019.01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