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物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347529
無論族裔、宗教、種姓、性別或世代,不同群體皆會以此來定義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但何謂「正統」?
這個概念本身並不穩固,也並非不能挑戰。
在學者看來,傑米奧利佛的Punchy Jerk Rice的問題所在,不是文化挪用的舉動,也不是如其他廚師所做的,引其他文化之長來創新料理,傑米奧利佛不過是用粗糙的方法,企圖讓自己的產品聽起來更有趣罷了。
學者更進一步指出,如此的爭議不能截然二分,一方面讓基本教義派四處糾察並捍衛傳統,卻忽視在料理的世界中,吸收和改編也是真實存在的事情。
===
個人想法:
我覺得和風洋食就是一種很有趣的吸收改編。泰國菜當中的月亮蝦餅也不是泰國菜!是台灣人弄出來,紅回泰國去的泰國菜XDDD
https://tuanuu.tw/2012-09-17-926/
是文化挪用,還是靈感引用,還是為了在地口味而做的修改?我覺得是很有趣的議題。
台灣提到泰國料理,很多人都會想到藍象餐廳。泰國人很多都覺得藍象......不太對XD
然後藍象廚藝教導的食譜,泰國人也說不夠辣,不夠甜。
(泰國人甜是台灣人絕對不行的那種甜)
可是我可以理解傳播到其他國家,或者需要被觀光客接受的時候未到需要柔和化,需要在地化。
還有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台灣人對於義大利麵"料很少""很乾"的控訴。我認識很多台灣人都喜歡吃很濕的義大利麵,正統口感反而不是歡迎。同樣,日本拉麵進到台灣,濃鹹重油的正統湯頭也是很多人受不了的~
=====
引用報導文章:
如果沒有財力四處探訪旅遊踏查各國,是否就無法吃到「正宗」料理?如何判斷誰是「真貨」?這樣的爭議,大概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共識。也許,如日本政府的農林水產省,先前宣告將推行的「和食」認證制度,可以是解方之一。
「和食」(washoku)在2013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在2016年,日本政府便規劃一套認證制度:想要成為和食的廚師,必須到日本在相關機構受訓,確保他們對迎客、擺盤等整套文化有充分了解。待廚師們依照受訓程度差異領得不同級別的證書後,便可將認證掛在任職餐廳裡,成為品質保證。
=====
我覺得文化認證,飲食認證是門好生意。
拿坡里披薩協會(Associazione Verace Pizza Napoletana,簡稱AVPN協會)就有做披薩認定。
文化認證,飲食認證。整個認證體系都是生意,想想香檳吧,能不能掛上"香檳"的名字價錢就有差了。
經過認證之後的食材,使用認證食材的食物,價格都完全不同。
食物跟料理手法打出名號之後,可以成為觀光號召,甚至官方要求考取證照才可以進行食物導覽。都是生意,而且有規範有體系,格調馬上就抽枝發芽的往上漲了!
去義大利帕瑪玩的時候,我們就有去找美食導覽。而當地那些廠商能夠在食物上蓋上官方認證,都是要經過很多手續(被機構抽很多費用XD)可是整體的行銷力,帶給觀光客的感受就會完全不同。
我很喜歡義大利人對於食物的熱情。(有種微妙的熟悉感,好像遇上台灣人講小吃的感覺。)
在義大利遊玩的時候,出沒在火腿店或者起司店,身為一個東方臉孔很認真的查找考慮的時候,就會有英文破爛的義大利媽媽或者大叔跑來跟你比手畫腳,然後開始叫老闆切東西給你吃!
吃下去就對了!
而經過官方歸納整理的文化認證,對於這種"熱情推廣食物"的過程有很大的幫助。
某種程度上像是有了一個官方聖經,這些人都可以拿聖經尻觀光客的腦袋一樣XDDD
和風洋食定義 在 中壢約會餐廳Dcard. NARA Thai Cuisine 泰式料理|連續三年 ... 的推薦與評價
以日式精緻的雅食文化,打造和風洋食餐飲,享受用心灑下每一款滋味,都 ... 一頭牛,僅供6客王品牛排,執著對美味的嚴格定義,一頭牛僅取最精華的第 ... ... <看更多>
和風洋食定義 在 和食二三事#關於和風洋食最終章... - 爐子煮賣所Forno & Stufa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稱為之「大和種洋食」或「和洋折衷料理」。 . . 今日所見的和風洋食有著千姿百態的風貌,從南亞的咖 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