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夢想
在別人的生活裡羨慕那份遙不可及
.
那天跟米蟲聊天的時候,說到一個故事,一個朋友的女朋友是對岸的網紅,才剛開始經營自媒體初啼試聲就一炮而紅,很會製造話題、經營形象,但說穿了其實不過是”人設”+”套路”+”操作”與”帶風向”,螢幕前真誠的素人形象背後是多年媒體行銷的經驗。
.
那些不明就裡的追捧者到底是打哪來的啊?有些明顯粗糙的套路竟然還有人會相信,我感到不可思議的對米蟲這麼說。
米蟲回答我: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啊,會自己幫她添加想像。(哇,這孩子開始會以人性為出發點來思考,想我自己20多歲的年紀大概都是以動物的本能來做反應吧。)
於是畫面外成了無限美好的想像空間,畢竟我們都是讀著白雪公主的故事長大的,公主與王子的結局必定是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Happy ending,無一例外。(小時候讀童話故事、青少年看漫畫、青春期看瓊瑤小說,將這樣長大的孩子丟到現實社會中,會是怎麼樣的災難? 讓我想起為副不仁電影中,錢尼夫人跟副總統錢尼說過一句話:如果你不想女兒長大後成為silly girl,就不要用童話故事那一套混淆視聽來教育她)
.
思辨能力絕對不是長大後就自帶的功能。如果讓”殘酷的社會、現實的人類、看不透的虛僞來教,結果只有付出不忍卒睹的代價與說不出的心累,當然,世間沒有一定,有些人幸運一點,又有些人狠一點。如果自己不夠幸運也不夠狠,也別難過,這世界多的是跟你我一樣是芸芸眾生之一的同伴。得意時不用太驕傲,失意時也不用太喪志,誰的人生不是潮起潮落的波浪?
.
不用羨慕別人,世上哪有什麼女神? 只要是人,誰不是吃喝拉撒睡。
不用追捧別人,人間哪有神? 人間只有那些吹噓自己,包裝自己,把自己神格化,試圖造就遙不可及的距離,讓人追星。
.
那個很會操作的故事到最後成了一篇:高學歷的職場美女贏家,想進一步塑造成人美心善來提升形象,所以亮出好多來自幫助流浪漢所寫的感謝狀。
於是就有網民踢爆”一看就知道沒有真正接觸過流浪漢,哪個流浪漢這麼文青?
連筷子都沒有了,還有筆?
怎麼那些紙條比流浪漢的衣服還乾淨啊!
.
一時滔滔江浪,美女網紅的危機處理方式就是刪po文,聲淚俱下的說,其實她還有個小小孩要養,而且身患先天性心臟病,不能受刺激,因為這些事反覆入了急診,請大家饒過她,她只不過是想帶來些人世間的美好,自己的苦楚自己吞,但朋友間其實大家都知道,不久前美女網紅還去滑雪,平日也喜歡去攀岩,更酷的是”她還跳傘”,先天性心臟病患能高空跳傘嗎?
.
///
.
有些人總喜歡打著宗教的名義來操控人心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我並不是說人間沒有高僧,相反的我曾讀過些高僧的故事開悟的過程,令人感動到流淚不已的,一是蓮花生大士,二是六祖惠能,這些高僧與人間的距離何止千年! 偏偏世間總是少不了會唸幾句咒語,就覺得自己能渡化他人,念力無極限已達可以幫消災解厄,加持眾生。
.
有一次幫朋友買東西送去給她,她家裡剛好有客人就招呼我一起喝杯茶,那天搭電梯的時候被蚊子咬了包很癢,於是我用手抓了手背叮咬處,眼看已成紅腫一大包,席間有個60歲左右的男人,看到我用手抓癢,就跟我說: 你手伸出來,我用念力幫你止癢。
.
What the hell!!!!!我在心中大喊,這是打哪來的啊!!!但在朋友家裡,不好意思說出心裡的話,只好客氣的說: 謝謝你,不用了,我包包裡有止癢膏。
.
哈,這種人通常聽不懂拒絕,把宗教搞成直銷 (心中一嘆),竟說些奇怪的話:放心,我不是想摸妳的手,不然妳把手放在桌上。
.
一旁還有2男2女一起鼓譟著此男的”神蹟”,我很後悔坐下來喝這杯茶,對於生活上的往來關係,我總是沒法做到職場上的果斷,想說替朋友留個面子,我只好伸出手來放在桌面上,另一手結著金剛印,看你想幹嘛?
.
60歲的男人口裡振振有詞念著不知道什麼咒語,手掌攤開放在離我10公分的距離說是傳達念力,還一邊微微震動著,最後,問我”有效嗎”
.
我只想說”很好笑”!!!!!!
.
認識我的人一定沒有聽過我傳教,世間人的出發點總是不離利益,不明就裡想著功德,宣揚佛法救度眾生(連自己都救不了了..還救眾生),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造成對方的反感,真正講求因緣的,不會”強迫”別人。(為怕誤會,還是說明一下,這裡提到的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或是高僧,而是一些不明就裡或是有心人)
.
再者,我願意相信咒語的不可思議,但,要看是誰來念,現在的人常常把自己當菩薩,以為念一句咒語就能超渡眾生。
.
持咒跟戒律是相輔相成的,但為何滿街跑的師兄師姐只見逢人宣揚持咒,而沒有要人講求戒律,很簡單,戒律對現代人太難守,沒有人會理你。
.
不要說十戒了,十善都很難了 (摘錄一下什麼是十善)
1. 不殺生:不殺害人類以及畜生下至昆蟲等生命。
2. 不偷盜:不偷取他人財物。
3. 不邪淫:不與他人配偶及他人所監護之人發生性行為。
4. 不妄語:不對他人說謊話、空話,不顛倒是非。
5. 不兩舌:不對他人提是非,不挑撥離間。
6. 不惡口:不用粗言令他人生起煩惱。
7. 不綺語:不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他人。
8. 不貪慾:不貪戀他人財富而欲求自身財富。
9. 不瞋恚:不怨恨或憎惡他人。
10. 正見(不邪見)
.
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
.
///
.
至於凱伶的故事呢?
“妳怎麼知道那是件舊衣呢? 我提出問題問了凱伶。”
凱伶說:外套裡有繡花針法的補丁,而他老婆對裁縫刺繡有興趣。
.
那個男人自以為精明的打著如意算盤想用最便宜的代價來遊戲人生,剛好世界很小,凱伶說妹妹的同事剛好是那個男人婚外情的對象,打著多金白馬王子的形象,最後兩人關係結束是因為他買了假包來討好她,然後世界很小,她在才藝課裡認識了他的老婆,她說看著她只有一股辛酸的同情:那個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背後瞞著妳做了很多事,把妳形塑成糟糠妻,用一輩子不敢在妳面前說的話來形容妳。她說她看著她陽光的笑容時,分不清笑容裡幸福的真假。
.
凱伶只淡淡地這麼說著,是不是有故事外的劇情不得而知,每個人總是有不想對人說的話,不要刨根究底,也不要咄咄逼人。
.
我們不過是別人人生的旁觀者,大多數的人面對別人的問題時,總是特別有智慧,因為不是自己面對,因為不帶感情,因為不用承擔輸贏,因為再怎麼好的情誼也不過是過客。
.
///
最近幾天看了對岸一對小夫妻開車橫越歐亞的視頻,有些片段特別讓我心有戚戚焉,尤其他們說到:想記錄真實的旅程時,我感受特別深。長途旅行真的是非常累的一件事,長達幾個月的時間每天都出門,不是跨國就是跨城。
.
但,雖然很累,卻依舊懷念,尤其是這種不能出門的日子。有點想挑幾張照片來做成無框畫,掛在牆上,讓我無時無刻回味那份美好,那些浪跡天涯的日子。
.
我看著這對小夫妻在冰天雪地裡野外煮食,從西伯利亞到挪威,通常是泡麵加上肉罐頭(聽說俄羅斯的肉罐頭特別實在,滿滿都是肉,沒有湯汁),雖然我沒有在俄羅斯買過肉罐頭,但的確印象中俄羅斯的商品讓人感到特別實在,或許是他們還沒有學會商業包裝手法那一套。
.
小夫妻為了節省旅費,通常都是在房車裡睡覺,零下20度也是如此,我感到佩服,因為我自己大概是做不到吧,但有點神往。
.
你知道的,在螢幕前看別人的冒險故事完全是另一件事,因為你只需要用嘴巴驚呼,用想像感受,自己的感官一樣的舒適,一樣的安全。
.
雖然是個大媽,但有時也很想體驗點瘋狂事蹟,做那些沒有做過的事,所以我跟老頭說,不如改天我們也開車去海邊或山裡住一晚吧,看看能不能找回一種屬於青春的浪漫。
.
老頭直接跟我說:可以啊,妳現在趕緊把枕頭棉被收一收。
這麼快? 已經半夜12點了耶,現在就要出發嗎? (什麼時候老頭成了我不認識的行動派?)
看他氣定神閒的說,對阿,現在就出發,妳先去地下室車裡睡一晚,可以熬過一夜我們再來討論要去哪個海邊或山裡住一晚吧。
.
我瞪他一眼,說了句:臭老頭。
他嘻皮笑臉的說: 我只是太知道妳有多阿娘啊。
(有將車開到深山林內裡睡過覺的趕緊告訴我,那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00的網紅Moviemat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版可點擊Bio連結到Youtube觀看? . 最近《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上映,電影中又響起熟悉的背景音樂 令人又想起了陪伴我們成長的《哈利波特系列》 整整十年的系列電影,能在全球擁有一大群忠實粉絲 亦能吸引觀眾每集到戲院追看真的不容易 想念那頂分學院的分類帽,魔法版的極速足球-魁地奇 令人...
咄咄失咒語 在 金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蘇菲的選擇】
在《霍爾的移動城堡》當中,故事的女主角蘇菲在劇情一開始沒多久,就被荒野女巫的魔法變成了老婆婆。
變成了老婆婆的蘇菲,完全沒有坐在原地大哭三天三夜或是自暴自棄變成廢人,她異常冷靜地回到家裡收拾簡單的行李,沒有跟任何人告別低調地離開了她生活與工作一輩子的帽子店,離開了大城市,到了城市邊緣的荒原上獨自生活。
在我看來,蘇菲接受自己的老人外貌的過程,平靜快速地像是她好像已經為了這一天的來到等待了許久一樣。
這裡是我一直想不太懂的地方。
而這個變成老婆婆的咒語,則有幾次出現了失靈的現象。
第一次是蘇菲拗不過霍爾的撒嬌與苦苦哀求,假扮成霍爾的媽媽,到王國首都的宮殿裡去見霍爾的老師,法力高強的莎莉曼夫人。面對莎莉曼夫人咄咄逼人的質問,蘇菲不但沒有害怕,反而充滿信心地告訴夫人,霍爾不是一個膽小懦弱的魔法師,她相信霍爾能夠對抗自己的心魔,變成偉大的魔法師。在那一瞬間,為了心愛的男孩神采飛揚的蘇菲,回復成了少女,直到夫人一句話酸她不像是霍爾的媽媽、倒像是情人,一時被酸又羞又驚的蘇菲瞬間回到了老太太的外貌。
第二次是霍爾帶蘇菲到自己幼時學習魔法的小屋,對她許下承諾,這時的蘇菲又再度恢復了少女的神態;但是在下一瞬間,不知或許是自慚形穢又或是卻步了,蘇菲「選擇」了再度變回老太太。
後來當戰火逼近了移動城堡變成的房屋,霍爾則遠去察看戰場,下定決心保護這個家的蘇菲,「選擇」了變回少女。而且這一次,她再也沒有變回去。甚至到了後來,當她為了與卡西法締結契約,將身上的一部分——頭髮——給卡西法吃掉的時候,短髮的蘇菲比起過去長髮結辮的她,變得更年輕了。
我注意到了兩件事:第一、過去的蘇菲對於自己變成老婆婆的外貌適應地非常快;第二、蘇菲可以自己「選擇」變成少女、或是回到老婆婆的樣子。
.
所以我猜想,荒野女巫對蘇菲所下的咒語,與其說是把她變成老婆婆,不如更精準地說是「把她的外貌變成與實際心理年齡相襯的樣子」。
.
被下咒以前的蘇菲,用最簡單的話說簡直就是一個女版魯蛇。在母親經營的帽子店工作,每天過著重複的生活,個性內向不愛與人交談,生活中沒有任何的熱情,甚至跟家人的關係也很冷淡。這樣的蘇菲,內心根本就是一片荒蕪,也難怪她的心理年齡,根本就是老人(想想很多老人都是早上起來就坐在同一個地方打瞌睡直到一天結束)。
直到她進入了移動城堡,遇見了天菜魔法師霍爾與其他不重要的快樂夥伴(好啦蘇菲應該沒有這麼瞎妹我修正),遇見了霍爾與其他共同生活的夥伴:一支竹竿稻草人、一個裝老人的小孩、一團火.........(嗯這到底是甚麼奇怪的團體......好啦不重要),蘇菲一片荒蕪的內心終於開始轉變。
有生以來第一次,蘇菲有了心愛的人,有了禍福與共的夥伴,有了一個讓自己有歸屬的家,有了必須用生命保護的事物。
這也是第一次,蘇菲學習到了愛、學到了信任、感受被認同、感受歸屬、感受到人與人的羈絆,學到了承擔的重量,學會犧牲與付出,那是與愛同等的沉重代價。
這樣的轉變,讓蘇菲從魯蛇變成了現充,也讓蘇菲從一個沒有感受、沒有熱情的老人,變成一個勇敢去愛、勇敢去付出、甚至不惜犧牲一切也要守護心愛的事物的少女。
.
因為愛與勇敢、承擔與守護,蘇菲「選擇」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女。
.
我發現在宮崎駿的動畫裡面,常常有這樣的劇情設定:魔法的咒語加諸在某人身上的時候,往往是非自願的,但是能夠解開咒語的方法,卻是「個人選擇」。
在《神隱少女》當中,被湯婆婆寵溺過頭的小少爺,意外被錢婆婆用魔法變成一隻胖老鼠。因為被變成了老鼠,小少爺敢勇於踏出湯婆婆為他建造的華麗嬰兒房,出去探索那個被湯婆婆灌輸充滿了細菌、又髒又危險的外在世界。後來錢婆婆跟他說,其實咒語早就已經失效了,他想要的話、隨時可以變回來。他自己知道,但是他想繼續保留老鼠的外型一陣子,直到回到了湯屋才變回來。
在《紅豬》中,波魯克用咒語讓自己變成一隻豬,而解開咒語的方式,表面上是一個真愛之吻,實際上是波魯克自己決定放下過去糾結的苦戀、放下對已逝好友的虧欠,真心迎向一段真感情。
而魔法的無效,更是由人的意志來決定的。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但是千尋想要記得父母,她便永遠能認出父母。白龍記起了自己的名字,決定切斷與湯婆婆的師徒契約關係,一旦他下定決心,契約就失效了。
更有甚者,在《天空之城》裡,悉達與巴魯決定不要再讓拉普他的高度科技被野心份子利用,於是他們做了最深切的覺悟,用咒語「巴魯斯」毀滅了一切(也順便毀了推特)。
最後,在《魔女宅急便》中,繼承了魔法血統的琪琪因為情感的彆扭與內心的疑惑而失去了魔法,這使她重新思考魔法對她的意義究竟是甚麼,最終她理解了需要魔法的理由:為了所愛的人、所必須守護的事物,她終於有所覺悟,而召喚回原本失去的魔法。
.
魔法,或者說,宮崎駿世界裡的魔法,是剛開始發動的時候不會如你的願;但是最後要解開、還是要恢復,都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只要你有決心與覺悟。
.
這讓我想到了編劇理論裡最常提到的「英雄旅程」。在每一個英雄旅程的故事中,英雄所遇見的召喚,通常是無預警的、違反其意志的,而通常在典型的英雄旅程中,英雄第一次會拒絕接受召喚,直到他理解了召喚與他生命課題的相關性與重要性,他就會接受召喚踏上旅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托爾金的《哈比人》當中,比爾博接受甘道夫與矮人族的邀請,離開夏爾加入他們的探險隊伍的故事。
不過,我覺得英雄旅程的故事是一種事後的記述,它隱隱然讓我們覺得,英雄註定就是會成為英雄,好像每個成功人士自傳一樣。
恰好相反的是,英雄召喚本來就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正因為它是無預警的、違反個人意願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逃避召喚,選擇轉身逃走;只有那些留下來的、勇於承擔的人,成為了英雄。
不是召喚(挑戰)找上英雄,而是選擇回應召喚(挑戰)的人成為英雄。
所以,英雄召喚也好,魔法也好,從頭到尾,造成改變的都是個人選擇。選擇的背後,是決定承擔的覺悟與決心。
.
--
2019年過去了。這一年,是我出生到現在,覺得最不真實的一年。
更準確地說,我覺得我,還有跟我一起身處在同溫層的人們來說,是在2018年1124大選的當天,被下了可怕的咒語。
那種不真實又詭異的感受,來自於我過去從小到大所想像的,那個由兩千萬個我所不認識的陌生人構成的一個模糊的集合體,一瞬間變成了我完全不認識的模樣。
表面上這個世界一切如常,但是我知道很多人與人互相信任的部分、那些不須明說只靠互信與默契就能運作的規則、基準,一瞬間都重新改寫了。
那些我們賴以想像它者的媒介,透過大數據的運算與安排,建構了一個我們一廂情願想要的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是以當真實世界透過一次集體性的表態呈現出來時,那之間的急遽落差足以讓我們一直信仰的世界一夕崩解。
我突然有種錯覺,我們好像活在一個濾鏡一般的魔咒裡;同時,我們覺得那些不可溝通的、遙遠的另一側的人們,也活在一個自欺欺人的魔咒裡。
我感到困惑,當我們盡情笑罵那些只接觸某些特定媒體、只相信某些傳聞、沒有事實查證的能力,甚至只是一廂情願地相信漏洞百出近乎狂想的政見,那些人根本就是像信了邪教一樣地著了魔的同時——我又如何確定,我不是也活在一個美麗而虛假的泡泡裡?
這個咒語讓我們焦慮。甚至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必須承認很多事情我不再像過去那樣有把握,對這個國家的多數人我更覺得陌生而不信任。
在更多時候,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會有短暫接觸的人們:買東西的店員、小吃店的老闆、開公車的司機、大樓的警衛、合作單位的職員......我不得不猜想,在他們親切的點頭示意、和善的笑臉背後,他可能是堅定支持某候選人的選民,他是某特定媒體的忠實觀眾,他對某個政黨抱持怨恨,他鄙視女性領袖,他對於同婚、勞權、核電的態度都跟我恰恰相反;甚至,他寧可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樂於出賣這個國家大多數年輕人的前途。
對於必須猜測對方的立場叫我不安。比起來,那些在臉書上大聲表態,與我站在同一個陣營,而我甚至從來沒有見過面的臉友,反而還要來得值得信賴的多。
而這樣的狀況絕對是不正常的。即便我沒有辦法精準地定義甚麼叫做正常。
.
無論如何,2019就這樣過去了。但是就如同越過新的一年,體脂肪與造的口業並不會歸零重新計算一樣,這個奇異的魔咒並不會在跨過年關時消失,我甚至覺得,就算是在0111大選後,即便我們暫時保住了國家,這個魔咒也不會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從宮崎駿的作品裡面,重新溫習消除咒語的條件。
被下咒語,通常是無預警、而且違反我們的意願;可是解開咒語的方法,卻是來自我們的個人選擇。當我們「願意」,當我們有相對的覺悟與決心時,才有解開咒語的機會。
不管是蘇菲變成老婆婆,又或是琪琪失去了魔法,這些外在的轉變,往往反映的是內心的矛盾、質疑,又或是失去信仰與熱情的荒蕪。
所以我必須說,解開咒語的第一件事,是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畢竟,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沒有辦法面對魔法的封印。
我們或許都需要的是,找一段時間好好與自己相處,學習不與自己爭辯、學習擁抱自己的內心裡那些被深深傷害、被背叛,而始終把自己關在塔裡哭泣的那個人,不管他是小王子、還是長髮公主。
第二件事,我覺得也是至關重要的關鍵:學習重新去相信人,尤其是身邊重要的人。
在這裡我們必須去釐清一件重要的事:我們究竟在對抗的是甚麼?而我們想要守護的又是甚麼呢?
那些我們想像中與我們意見完全相反的人,他們想要守護的又是甚麼呢?他們抗拒的是甚麼?為什麼他們如此抗拒?
這些年我緩慢學習到,一個張牙舞爪暴怒的人,一定有他想要小心翼翼保護的事物;一個習慣酸言酸語的人,有一個膽小又希望他人能看見的心願。一個情緒激動的人,有他在意而切中生命議題的痛點;而一個冷漠的人,有一段習慣性受創而不願再重蹈的歷史。
所有事物的本質,總是遠比表象來得複雜。在人的世界尤其如此。
而眾多的人所構成的事物,好比政治,則是複雜的多維次方。
所以這一切將會非常辛苦。我沒有辦法矇著良心騙你說只要有心一切將會迎刃而解。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只要有心,事情會慢慢地好轉。
就像很多人,他們都在去年受了傷,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去了解對面陣營的人。有人用他的專長,去改良議題澄清的工具、改進溝通的效率;有人用他的專長,在公共領域去制度化杜絕足以威脅國家的危機;有人用他的專長,讓大家放鬆心情;有人用他的專長來撫慰每個受傷的心。
.
在我敲著鍵盤的當下,窗外天色慢慢翻出魚肚白,我們正在迎接2020年的第一個日出。在幾個小時前,我們的兄弟之城,鎮暴警察在跨年的七分鐘後射出了20年代這個decade的第一顆催淚彈。
我沒有辦法告訴你,當你醒來後,一切就會不一樣了。那樣甚麼都不做被動地等待世界會變好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我們這個外有強敵侵門踏戶、內有家賊防不勝防的危機小國身上。
永遠要記住,能夠解除魔咒的,就只有當你「願意」,當你有值得信仰的價值、值得守護的事物、一個心靈的歸屬、一個在各種意義上的「家」,那麼,這些就值得你付出一切來爭取、突破困境的覺悟與決心。
當你覺得困惑的時候,不要忘了,好好看著意若思鏡,擁有力量的魔法石,一直在你的口袋裡。
咄咄失咒語 在 瘋日劇愛日本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版主推文
只要有心
【蘇菲的選擇】
在《霍爾的移動城堡》當中,故事的女主角蘇菲在劇情一開始沒多久,就被荒野女巫的魔法變成了老婆婆。
變成了老婆婆的蘇菲,完全沒有坐在原地大哭三天三夜或是自暴自棄變成廢人,她異常冷靜地回到家裡收拾簡單的行李,沒有跟任何人告別低調地離開了她生活與工作一輩子的帽子店,離開了大城市,到了城市邊緣的荒原上獨自生活。
在我看來,蘇菲接受自己的老人外貌的過程,平靜快速地像是她好像已經為了這一天的來到等待了許久一樣。
這裡是我一直想不太懂的地方。
而這個變成老婆婆的咒語,則有幾次出現了失靈的現象。
第一次是蘇菲拗不過霍爾的撒嬌與苦苦哀求,假扮成霍爾的媽媽,到王國首都的宮殿裡去見霍爾的老師,法力高強的莎莉曼夫人。面對莎莉曼夫人咄咄逼人的質問,蘇菲不但沒有害怕,反而充滿信心地告訴夫人,霍爾不是一個膽小懦弱的魔法師,她相信霍爾能夠對抗自己的心魔,變成偉大的魔法師。在那一瞬間,為了心愛的男孩神采飛揚的蘇菲,回復成了少女,直到夫人一句話酸她不像是霍爾的媽媽、倒像是情人,一時被酸又羞又驚的蘇菲瞬間回到了老太太的外貌。
第二次是霍爾帶蘇菲到自己幼時學習魔法的小屋,對她許下承諾,這時的蘇菲又再度恢復了少女的神態;但是在下一瞬間,不知或許是自慚形穢又或是卻步了,蘇菲「選擇」了再度變回老太太。
後來當戰火逼近了移動城堡變成的房屋,霍爾則遠去察看戰場,下定決心保護這個家的蘇菲,「選擇」了變回少女。而且這一次,她再也沒有變回去。甚至到了後來,當她為了與卡西法締結契約,將身上的一部分——頭髮——給卡西法吃掉的時候,短髮的蘇菲比起過去長髮結辮的她,變得更年輕了。
我注意到了兩件事:第一、過去的蘇菲對於自己變成老婆婆的外貌適應地非常快;第二、蘇菲可以自己「選擇」變成少女、或是回到老婆婆的樣子。
.
所以我猜想,荒野女巫對蘇菲所下的咒語,與其說是把她變成老婆婆,不如更精準地說是「把她的外貌變成與實際心理年齡相襯的樣子」。
.
被下咒以前的蘇菲,用最簡單的話說簡直就是一個女版魯蛇。在母親經營的帽子店工作,每天過著重複的生活,個性內向不愛與人交談,生活中沒有任何的熱情,甚至跟家人的關係也很冷淡。這樣的蘇菲,內心根本就是一片荒蕪,也難怪她的心理年齡,根本就是老人(想想很多老人都是早上起來就坐在同一個地方打瞌睡直到一天結束)。
直到她進入了移動城堡,遇見了天菜魔法師霍爾與其他不重要的快樂夥伴(好啦蘇菲應該沒有這麼瞎妹我修正),遇見了霍爾與其他共同生活的夥伴:一支竹竿稻草人、一個裝老人的小孩、一團火.........(嗯這到底是甚麼奇怪的團體......好啦不重要),蘇菲一片荒蕪的內心終於開始轉變。
有生以來第一次,蘇菲有了心愛的人,有了禍福與共的夥伴,有了一個讓自己有歸屬的家,有了必須用生命保護的事物。
這也是第一次,蘇菲學習到了愛、學到了信任、感受被認同、感受歸屬、感受到人與人的羈絆,學到了承擔的重量,學會犧牲與付出,那是與愛同等的沉重代價。
這樣的轉變,讓蘇菲從魯蛇變成了現充,也讓蘇菲從一個沒有感受、沒有熱情的老人,變成一個勇敢去愛、勇敢去付出、甚至不惜犧牲一切也要守護心愛的事物的少女。
.
因為愛與勇敢、承擔與守護,蘇菲「選擇」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女。
.
我發現在宮崎駿的動畫裡面,常常有這樣的劇情設定:魔法的咒語加諸在某人身上的時候,往往是非自願的,但是能夠解開咒語的方法,卻是「個人選擇」。
在《神隱少女》當中,被湯婆婆寵溺過頭的小少爺,意外被錢婆婆用魔法變成一隻胖老鼠。因為被變成了老鼠,小少爺敢勇於踏出湯婆婆為他建造的華麗嬰兒房,出去探索那個被湯婆婆灌輸充滿了細菌、又髒又危險的外在世界。後來錢婆婆跟他說,其實咒語早就已經失效了,他想要的話、隨時可以變回來。他自己知道,但是他想繼續保留老鼠的外型一陣子,直到回到了湯屋才變回來。
在《紅豬》中,波魯克用咒語讓自己變成一隻豬,而解開咒語的方式,表面上是一個真愛之吻,實際上是波魯克自己決定放下過去糾結的苦戀、放下對已逝好友的虧欠,真心迎向一段真感情。
而魔法的無效,更是由人的意志來決定的。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但是千尋想要記得父母,她便永遠能認出父母。白龍記起了自己的名字,決定切斷與湯婆婆的師徒契約關係,一旦他下定決心,契約就失效了。
更有甚者,在《天空之城》裡,悉達與巴魯決定不要再讓拉普他的高度科技被野心份子利用,於是他們做了最深切的覺悟,用咒語「巴魯斯」毀滅了一切(也順便毀了推特)。
最後,在《魔女宅急便》中,繼承了魔法血統的琪琪因為情感的彆扭與內心的疑惑而失去了魔法,這使她重新思考魔法對她的意義究竟是甚麼,最終她理解了需要魔法的理由:為了所愛的人、所必須守護的事物,她終於有所覺悟,而召喚回原本失去的魔法。
.
魔法,或者說,宮崎駿世界裡的魔法,是剛開始發動的時候不會如你的願;但是最後要解開、還是要恢復,都是你自己可以決定的。只要你有決心與覺悟。
.
這讓我想到了編劇理論裡最常提到的「英雄旅程」。在每一個英雄旅程的故事中,英雄所遇見的召喚,通常是無預警的、違反其意志的,而通常在典型的英雄旅程中,英雄第一次會拒絕接受召喚,直到他理解了召喚與他生命課題的相關性與重要性,他就會接受召喚踏上旅程。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托爾金的《哈比人》當中,比爾博接受甘道夫與矮人族的邀請,離開夏爾加入他們的探險隊伍的故事。
不過,我覺得英雄旅程的故事是一種事後的記述,它隱隱然讓我們覺得,英雄註定就是會成為英雄,好像每個成功人士自傳一樣。
恰好相反的是,英雄召喚本來就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正因為它是無預警的、違反個人意願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逃避召喚,選擇轉身逃走;只有那些留下來的、勇於承擔的人,成為了英雄。
不是召喚(挑戰)找上英雄,而是選擇回應召喚(挑戰)的人成為英雄。
所以,英雄召喚也好,魔法也好,從頭到尾,造成改變的都是個人選擇。選擇的背後,是決定承擔的覺悟與決心。
.
-\-\
2019年過去了。這一年,是我出生到現在,覺得最不真實的一年。
更準確地說,我覺得我,還有跟我一起身處在同溫層的人們來說,是在2018年1124大選的當天,被下了可怕的咒語。
那種不真實又詭異的感受,來自於我過去從小到大所想像的,那個由兩千萬個我所不認識的陌生人構成的一個模糊的集合體,一瞬間變成了我完全不認識的模樣。
表面上這個世界一切如常,但是我知道很多人與人互相信任的部分、那些不須明說只靠互信與默契就能運作的規則、基準,一瞬間都重新改寫了。
那些我們賴以想像它者的媒介,透過大數據的運算與安排,建構了一個我們一廂情願想要的世界,而不是真實世界。是以當真實世界透過一次集體性的表態呈現出來時,那之間的急遽落差足以讓我們一直信仰的世界一夕崩解。
我突然有種錯覺,我們好像活在一個濾鏡一般的魔咒裡;同時,我們覺得那些不可溝通的、遙遠的另一側的人們,也活在一個自欺欺人的魔咒裡。
我感到困惑,當我們盡情笑罵那些只接觸某些特定媒體、只相信某些傳聞、沒有事實查證的能力,甚至只是一廂情願地相信漏洞百出近乎狂想的政見,那些人根本就是像信了邪教一樣地著了魔的同時——我又如何確定,我不是也活在一個美麗而虛假的泡泡裡?
這個咒語讓我們焦慮。甚至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必須承認很多事情我不再像過去那樣有把握,對這個國家的多數人我更覺得陌生而不信任。
在更多時候,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會有短暫接觸的人們:買東西的店員、小吃店的老闆、開公車的司機、大樓的警衛、合作單位的職員......我不得不猜想,在他們親切的點頭示意、和善的笑臉背後,他可能是堅定支持某候選人的選民,他是某特定媒體的忠實觀眾,他對某個政黨抱持怨恨,他鄙視女性領袖,他對於同婚、勞權、核電的態度都跟我恰恰相反;甚至,他寧可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樂於出賣這個國家大多數年輕人的前途。
對於必須猜測對方的立場叫我不安。比起來,那些在臉書上大聲表態,與我站在同一個陣營,而我甚至從來沒有見過面的臉友,反而還要來得值得信賴的多。
而這樣的狀況絕對是不正常的。即便我沒有辦法精準地定義甚麼叫做正常。
.
無論如何,2019就這樣過去了。但是就如同越過新的一年,體脂肪與造的口業並不會歸零重新計算一樣,這個奇異的魔咒並不會在跨過年關時消失,我甚至覺得,就算是在0111大選後,即便我們暫時保住了國家,這個魔咒也不會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從宮崎駿的作品裡面,重新溫習消除咒語的條件。
被下咒語,通常是無預警、而且違反我們的意願;可是解開咒語的方法,卻是來自我們的個人選擇。當我們「願意」,當我們有相對的覺悟與決心時,才有解開咒語的機會。
不管是蘇菲變成老婆婆,又或是琪琪失去了魔法,這些外在的轉變,往往反映的是內心的矛盾、質疑,又或是失去信仰與熱情的荒蕪。
所以我必須說,解開咒語的第一件事,是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畢竟,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素質,沒有辦法面對魔法的封印。
我們或許都需要的是,找一段時間好好與自己相處,學習不與自己爭辯、學習擁抱自己的內心裡那些被深深傷害、被背叛,而始終把自己關在塔裡哭泣的那個人,不管他是小王子、還是長髮公主。
第二件事,我覺得也是至關重要的關鍵:學習重新去相信人,尤其是身邊重要的人。
在這裡我們必須去釐清一件重要的事:我們究竟在對抗的是甚麼?而我們想要守護的又是甚麼呢?
那些我們想像中與我們意見完全相反的人,他們想要守護的又是甚麼呢?他們抗拒的是甚麼?為什麼他們如此抗拒?
這些年我緩慢學習到,一個張牙舞爪暴怒的人,一定有他想要小心翼翼保護的事物;一個習慣酸言酸語的人,有一個膽小又希望他人能看見的心願。一個情緒激動的人,有他在意而切中生命議題的痛點;而一個冷漠的人,有一段習慣性受創而不願再重蹈的歷史。
所有事物的本質,總是遠比表象來得複雜。在人的世界尤其如此。
而眾多的人所構成的事物,好比政治,則是複雜的多維次方。
所以這一切將會非常辛苦。我沒有辦法矇著良心騙你說只要有心一切將會迎刃而解。
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只要有心,事情會慢慢地好轉。
就像很多人,他們都在去年受了傷,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去了解對面陣營的人。有人用他的專長,去改良議題澄清的工具、改進溝通的效率;有人用他的專長,在公共領域去制度化杜絕足以威脅國家的危機;有人用他的專長,讓大家放鬆心情;有人用他的專長來撫慰每個受傷的心。
.
在我敲著鍵盤的當下,窗外天色慢慢翻出魚肚白,我們正在迎接2020年的第一個日出。在幾個小時前,我們的兄弟之城,鎮暴警察在跨年的七分鐘後射出了20年代這個decade的第一顆催淚彈。
我沒有辦法告訴你,當你醒來後,一切就會不一樣了。那樣甚麼都不做被動地等待世界會變好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我們這個外有強敵侵門踏戶、內有家賊防不勝防的危機小國身上。
永遠要記住,能夠解除魔咒的,就只有當你「願意」,當你有值得信仰的價值、值得守護的事物、一個心靈的歸屬、一個在各種意義上的「家」,那麼,這些就值得你付出一切來爭取、突破困境的覺悟與決心。
當你覺得困惑的時候,不要忘了,好好看著意若思鏡,擁有力量的魔法石,一直在你的口袋裡。
咄咄失咒語 在 Moviemat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完整版可點擊Bio連結到Youtube觀看?
.
最近《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上映,電影中又響起熟悉的背景音樂
令人又想起了陪伴我們成長的《哈利波特系列》
整整十年的系列電影,能在全球擁有一大群忠實粉絲
亦能吸引觀眾每集到戲院追看真的不容易
想念那頂分學院的分類帽,魔法版的極速足球-魁地奇
令人想入非非,幻想很多的透明斗篷
更想念的是每集不停唸著的咒語
至今仍然能牢牢的記著幾句 - 《去去武器走》、《疾疾護法現身》
一起來重溫當年最經典的哈利波特魔法咒語吧
.
1. 復復修(Reparo)
- 修復損壞物品
.
2. 阿咯哈呣啦(Alohomora)
- 開鎖咒
.
3. 溫咖癲啦唯啊薩(Wingardium Leviosa)
- 飄浮咒,可以使物體在半空飄浮或是緩緩飛過
.
4. 整整石化(Petrificus Totalus)
- 全身鎖咒,可以使中咒者的四肢、身體無法動彈,如同被石化一般
.
5. 止止魔咒消(Finite Incantatem)
- 可以解除一般的惡咒
.
6. 去去武器走(Expelliarmus)
- 繳械咒,能夠使中咒者手中的物品飛離掌握之中,而過於強大施行出問題時則會使中咒者向後飛開
.
7. 叱叱荒唐(Riddikulus)
- 對付「幻形怪」的咒語,能使幻形怪變成施咒者心中的形態
.
8. 啊哇呾喀呾啦(Avada Kedavra)
- 索命咒,需要強大法力才能施展的咒語。施咒時魔杖會射出炫目的綠光,並發出咻咻的聲音,中咒者會立即斃命,完全沒有任何解咒術可以破解
.
9. 咒咒虐(Crucio)
- 酷刑咒,極可怕的肉體折磨,被酷刑咒擊中會激烈的抽搐、痙攣,痛不欲生
.
10. 疾疾,護法現身(Expecto Patronum)
- 護法咒,是非常高深的防禦魔法,施法前需要想着開心的事,用魔杖召喚出一隻銀色的閃亮護法,可以用來擊退催狂魔、吸魂衣一類無實體的危險魔法生物
.
11. 咄咄失(Stupefy)
- 昏擊咒,施咒者的魔杖會射出一束紅色的光束使中咒者陷入昏迷
.
12. 路摸思(Lumos)
- 此咒會使施咒者的魔杖頂端發光,形同一把手電筒
.
13. 空空遺忘(Obliviate)
- 記憶咒,能修改或刪去中咒者記憶,並有稍微精神恍惚的副作用
.
14. 爆爆消(Reducto)
-消除咒,將擋路的固體物炸開的咒語,但只能消除固體物。
.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2001-2011)
主演:Daniel Radcliffe, Rupert Grint,Emma Watson
#哈利波特 #HarryPotter #DanielRadcliffe #RupertGrint #EmmaWatson #movie#film #電影對白圖 #moviematic #語錄#文字 #電影 #電影台詞 #電影對白 #對白 #電影語錄 #mm哈利波特 #mm精選電影重溫 #咒語 #哈利波特咒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