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 ◎帕麗夏
我倆在孩子們跑過的莎草裡
走著。這次下山,第兩千個夏天就過去了
讓我們在影子裡滯留一會兒
蘸足了光的粉末,不要在意他們的快樂
你的手臂在衣服與蘆葦間
沙沙作響,那也是一種傾訴嗎
一朵大曼陀羅花在我身後打開半部
大森林奧義書:「人走,人從欲望中走出來。」
我們唇齒張啟,雙手就開始幸福地消失
沒有什麼比現在更好,可以完全失去
也可以完全被一條小溪包圍
可以丟失,可以復得
你會像小鹿在比特山上,等我轉回
愛將苦苦,置於你內秀的孤獨
你說,只有記憶能擁有這座山丘
我們離開只帶走了鞋子裡的沙子
你走進了一間屋子,我走上了路
--
◎作者簡介
本名吳丹鴻,1990年生。2017年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現中國人民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在讀。曾獲葉紅女性詩獎,周夢蝶詩獎。2017年12月出版詩集《一小片安靜的壞天氣》(聯合文學出版)。
--
◎小編 #一尾 賞析
分手,時而在激昂的情緒中戛然而止,或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消失,但不管是何種方式的分手,總要在愛情消失殆盡後,才能回想兩人關係的歧路是從何時開始岔出,而帕麗夏所寫的〈分手〉即是回到岔路的起點,追憶愛情是如何開始萎靡的。
首段以「孩子」於夏日奔跑於莎草間的意象開始,戀人有時以想像雙方之間的下一代作為愛戀關係的未來期許,作為關係的承諾,戀夏兩千日以象徵關係的穩定,但「這次下山」點出了關係即將終結的伏筆,太陽終究西沉大地。
在回想過往的景色中,記憶裡光影的滯留、衣物與蘆葦摩擦的細響,任何蛛絲馬跡都成了追索歧路的緣由。接著詩人使用曼陀羅花來象徵著不可預知的愛情,花開即是緣滅的開始,引「人走,人從欲望中走出來。」指陳愛情欲求的終結。
「沒感覺了。」
我們在分手的千百個理由中時常聽到這句話,詩人將身體的觸感化作情感的知覺,當相吻的剎那,幸福感也漸漸消失殆盡,連雙手都可以消失的時刻,敘事者宣告:「沒有什麼比現在更好,可以完全失去」,就如同被溪水包圍後完全沒有感覺地被沖走。
「沒感覺,就是沒感覺了。」
敘事者預告了被分手另一方極力挽回的場景,但不斷挽回就如同跨越如被分割的「比特山」般的險峻山谷,敘事者的一言一行都使另一方悲痛萬分而感到孤獨。最後,敘事者仍惦記另一方的話語,那回不去的山丘只能長存在敘事者的記憶裡,一切一切在消失後,總會留存著點什麼在心裡,抑或是「鞋子裡的沙子」。
帕麗夏時常利用許多隱喻、象徵來構築詩中的畫面,語言清新節制,並在詩中透過敘事的方式試圖講述一個故事,就如同這首詩寫的即是關係如何終結,而關係的歧路,在最終另一方「走進了一間屋子」,有了歸身之所,而敘事者往另一頭走上了自己的路。
--
美術設計:幸秀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03.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帕麗夏 #分手 #戀夏 #沒感覺了
周夢蝶詩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死了 ◎徐珮芬
今天早上醒來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死了
一開始我不是很確定這件事
於是我穿上衣服
至少看起來
像是還有身體
我離開房間
推開了門
推開身後的沉默
沒有一聲再見
沒有一句「注意安全」
馬路上行人匆匆來去
活著的人看起來都像是
急著要往某處前進
沒有一雙眼睛望向我
沒有一輛車
願為躊躇的我減緩速度
我果然是死了吧
我這樣想
我走進便利商店
想買包煙
溫柔的歡迎光臨
不是對我說的
沒有人歡迎死人光臨
綁短馬尾的美麗女孩
低頭在刷條碼
她很專心地與自動門發出的叮咚聲對話
我走到城市中被遺忘的公園
找了一張斑駁的長椅坐下
一個小男孩進入我的視線
他是如此專心用沙礫堆砌碉堡
直到另一個玩伴出現
用腳狠狠踐踏他的世界
我羨幕他放聲大哭
死人沒有需要守護的東西了
想到這裏我拿出手機
試圖連絡親密的人們
我要告訴他們我死了
我撥了無數通電話
我發了許多條訊息
純粹的寂靜使我明白
他們都比我更早知道
我已經死了
高樓遮蔽了天邊的晚霞
我拖著死去的身體
慢慢走路回家
想著來生
願投胎到一個
能看到夕陽落下的地方
我打開門
沒有人迎接死人
沒有人抬起頭看我
他們直盯電視螢幕
上頭播放的盡是與我無關的事
死人不能改變國家決策
戰爭計畫
或偶像明星的戀情走向
我的房間仍維持生前的模樣
活著時沒能讀完的書
上頭還有潦草記下的筆跡
此刻我已無法想起
當時為何迷戀
被劃線的這一句
曾經在乎的人
饋贈的馬克杯
被生前的我
藏在置物架最裏面
杯緣的灰塵積得多厚
我就死了多久
——徐珮芬,〈我死了〉,《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頁11。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我死了〉原名〈死期〉,為徐珮芬於2015年8月24日發表於PTT詩版的詩作,是徐珮芬在PTT上第二受到歡迎的詩(有54推) 。收錄於詩集中時不僅改名,許多字句也有些微調整,雖然每段的意思基本上並沒有變化,不過原本有逗號的地方幾乎都被刪除,大多字句更加排比類似。
在主題上,這首詩以第一人稱敘述敘事者我在城市中的漫遊,展現城市中他人、過去親密的人乃至於家人對自己的冷漠,然而敘事者我沒有想與城市的人互動,想主動聯絡的人卻又沒有回應,使得敘事者我以「我死了」來總結這些現象,而最後一段更揭示了敘事者我死去的原因,使整體情緒達到高潮。對憂鬱者的各種生活情境描寫,以及明確陷入如此糟糕情境的原因,都使不同的讀者(憂鬱症患者、失戀者等)得以快速帶入敘事者我的處境。
正如徐珮芬2016年受幼獅雜誌訪談時,採訪者陳芳珂寫道:「徐珮芬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存在著某一塊黑暗、幽微的角落,面對這份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負面情緒,她選擇將其化做一首首詩來排解憂傷」,而這首詩不僅排解了徐珮芬的憂傷,也觸及了讀者們心中的黑暗角落,重新檢視自身的負面狀態。或許是因為如此,這首詩才能在PTT詩版獲得如此多迴響吧。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徐珮芬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6.html
周夢蝶詩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單選題 ◎徐珮芬
一、天亮之後,_
①變成一個更勇敢的人
②自殺
③笑得甜美
④和你去坐旋轉木馬
二、在那之前,_
①切莫給我太多希望
②不哭
③別為我伸張正義
④抱我
——徐珮芬,〈單選題〉,《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頁136-137。
--
◎作者簡介
徐珮芬,花蓮人,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清華大學月涵文學獎、周夢蝶詩獎等。曾出版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2015)、《在黑洞中我看見自己的眼睛》(2016,啟明)、《我只擔心雨會不會一直下到明天早上》(2017,啟明)、《夜行性動物》(2019,啟明)。
(修改自徐珮芬《夜行性動物》作者簡介)
--
◎小編鋼筆人賞析
〈單選題〉出自徐珮芬第一本詩集《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這一首詩給了兩個問題與八個答案,組合方式有4*4=16種,可以創造從溫柔到殘酷的各種情境。這種多元、不侷限於單一的詮釋方式,令人想起夏宇著名的〈連連看〉,以及鴻鴻與《衛生紙+》的解構傾向。不過,夏宇的解構更加徹底,組合方式更加多元,鴻鴻的解構更偏向揭露社會與政治的黑暗,相對來說〈單選題〉的選項中仍傾向描寫敘事者我自身的痛苦、對「你」愛戀的痕跡,主題的差異正是徐珮芬不同於前行詩人的獨特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這種實驗性手法的詩作並沒有出現在徐珮芬之後的詩集,或許是因為這種手法能延伸的方式有限,同時前人也早已寫過類似手法的作品,繼續嘗試的意義不大所致。《還是要有傢俱才能活得不悲傷》有許多有趣的、具實驗性的詩作,仍值得更多關注與挖掘。
註:賞析文字修改自筆者碩論:許宸碩,《痛心詩派的誕生:論台灣現代詩在社群網站時代的類型化現象(2011-2019)》(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21年)
--
美術設計:鄭閔聰
--
#徐珮芬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5.html
周夢蝶詩賞析 在 遇見一首詩:菩提樹下/ 周夢蝶(完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誰能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在這首 賞析 中,義芝老師分享了兩面鏡子,一為禪宗六祖慧能的詩偈,另一為《紅樓夢》小說中瘋癲道人送給賈瑞的一面鏡子, ... ... <看更多>
周夢蝶詩賞析 在 103中山女中國文考題PTT版 的推薦與評價
一)就高中生的生活經驗來解釋:「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10%). (二)孟子認為惡的來源是什麼?(10%). 四、周夢蝶〈我選擇〉(附原詩). (一)賞析此詩(10% ... ... <看更多>
周夢蝶詩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逍遙遊 #周夢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逍遙遊◎#周夢蝶北溟有魚,其名為鯤。 ... 夏宴久賞析 本詩取材自莊子的〈逍遙遊〉,周夢蝶以文字勾勒出一 ... 2019年〈我們苦難的馬戲班〉賞析:https://cendaliri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