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近宅女小紅跟麻醫都提到關於減肥針的文章,不難看出這個藥物就是藉由藥物的副作用—-噁心嘔吐、腹瀉、腸胃道不適、消化不良、味覺障礙、延緩胃排空等等讓你沒有食慾吃不下東西而瘦。
而且腸泌素本身是個「進食」就會自然分泌的激素,若並沒有缺這個激素、分泌也無問題,在「沒有進食」的情況下,外力打入這個激素⋯⋯我覺得有點害怕,就像當初用甲狀腺素當瘦身藥的人,後來發現幾例甲狀腺萎縮變成甲狀腺低下的例子。藥物本應治療不足,那如果原本功能正常,加諸外力下,身體是否有相應的反制機制?要夠久的時間觀察才知道。
這讓我想到昨天一個門診的case,來找我的時候體重約莫是87kg,BMI=31.6。曾經因為憂鬱症沒食慾吃不下東西,幾個月暴瘦到37kg,後來開始正常吃喝後慢慢來到57kg上下,到卻在有一天, #飲食完全沒有改變也沒有多吃的情況下, #六週胖了20kg。
可怕的是,她發現再怎麼少吃,不要說瘦下來,根本只能延緩體重上升的速度,直到上升到87kg,她覺得無計可施所以來找我。
#這就是我不贊成一切靠外力抑制食慾減肥的原因
「飢餓」感雖然跟很多激素的分泌失調有關,但最根本的,不過是人類為了生存攸關的 #身體警訊。
#肥胖是營養不良的病,不是單純熱量過剩這麼簡單,最原始的「營養沒被餵飽」這件事若被忽略,而只是暫時用外力抑制身體發出警訊,匱乏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然後有一天微生物們總是會加倍討回來的
#當宿主營養匱乏而微生物只能自救的時候
為了存活的微生物們,便會改變熱量跟營養吸收的方式。
自然界的例子,就是冬眠的動物跟庭園林鶯。
庭院林鶯會在適當的時機突然變胖,因為每到夏天牠們必須飛大約四千英哩橫越非洲薩哈拉沙漠,所以牠們會在飛之前大量進食,內容從富含蛋白質的昆蟲,改為高糖高油的莓果跟無花果,數週體重可以增加一倍,就好像身體裡有個開關,到了適當的時機,就開始大吃,然後完成旅行後,體重又回到原本的樣子。這其中發現有趣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怎麼可以一次吃那麼多東西然後快速儲存成為脂肪?就像這個case,只是吃正常食物的情況下怎麼有辦法6週增加20kg,不要說一天吞下3666卡,她平常吃得很少,常常連1500卡都不到。
第二個:如果把庭園林鶯關在籠子裡,餵一致的正常飲食, #牠居然會在遷徙時機到時突然變胖,然後在 #遷徙時機結束時突然變瘦,儘管他沒有多吃也沒有多飛。
懂了嗎? 是牠身上的微生物依時機在決定胖瘦。
#跟他的飲食和運動無關。
因此我常常在思考,這些用外力暫時抑制食慾後的人們,會不會像安眠藥一樣,越來越沒有效力,然後有一天停藥後瘋狂大吃?或是有一天,即使少吃多動,那些微生物還是會討回牠們當初欠缺的熱量跟脂肪?
藥物的製造,是神給人類智慧的產物,跟火和武器一樣,可能救人,也可能有天因為人類的自作聰明而導致自然反撲的結果。
一切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
莫忘人類只是宿主,而且誰是客人,誰是主人,還不知道呢⋯⋯⋯
這本書是當初我進陽明臨醫所博士班,我的指導教授吳俊穎贈送給我的書,也算我的啟蒙恩書,推薦給大家。
#藥物畢竟不是零副作用
#合法藥物使用時也請跟您的醫師討論
#藥物不一定不好只是我個人不會推薦
「吳其穎醫師門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吳其穎醫師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中山生殖中心報告 的評價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吳其穎(YouTuber蒼藍鴿)被台大「踢」出去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吳其穎(YouTuber蒼藍鴿)被台大「踢」出去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小孩一滴大人兩滴,輕鬆補充維生素D!|吳其穎醫生【Dr ... 的評價
- 關於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吳其穎— — 披著白袍的YouTuber. 【2020… 的評價
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文分享- 作者 林思偕教授
最近我全程參與了兩天的PALS訓練課程。
感謝吳昌騰主任,黃一安醫師,張明瑜醫師,張郼榮醫師的熱情分享 。 我收穫良多。
我的感想:
PALS課程的目的不只是教我們如何對孩童進行CPR,也在迅速辨認出正在傾頹的小生命, 避免他們走上「急救」的惨烈戰役。
我常常擔心。看我門診的小朋友, 當時還好 ,回家狀況卻迅速變壞 ,回來急診時已經積重難返。
上了這兩天課。四位講師告訴我 ,不同階段的兒科疾病,果真變化莫測。
要預測哪一個孩子病情會變壞, 有一點像在比賽途中,預測誰是10000公尺長跑比賽的贏家。
有時候,一位參賽者始終領先群倫,到最後一圈才被追過。
有時候,在全程25圈裡面的前24圈半,會有一群參賽者不分軒輊的跑在一起。
直到最後200公尺,才有其中幾位脱穎而出; 到了最後30公尺,才可能知道誰會贏。
上呼吸道感染幾個小時後可能變成腦膜炎,消化不良可以是心肌炎的前兆, 肚子痛變成酮酸中毒,急性腸胃炎一下就成了盲腸炎……
明哲保身的做法,是把每個都收住院觀察。 但那樣不行, 醫院再多床位也會爆掉。
尤其是疫情高漲的今日。
上了這些課 ,我可能可以更熟練辨識出 「高危險病童」。 也更清楚 ,哪些不可能是。
可是有時候理論歸理論。 實務上還是要因人而異,因時制宜。
十幾年前我值兒科急診, 某天晚上約10點 ,遇到一對父母親把行李都搬來了 。因為診所醫師認為孩子要住院。
有上過PALS的課 。黃金三角評估:孩子外觀正常 , 呼吸順暢 , 膚色紅潤。 還會跟我玩。理學檢查 ,照X光,抽血檢驗也無異常。
這樣要住院? 別鬧了。 我很忙,我還有病人要看。
我極力向父母解釋。 暫時不用住院。 回家好好觀察即可。 我口中唸唸有詞, 一邊怪外面的醫師胡亂轉診,一邊勇敢的驅退病人。
過一陣子,他們家族全員到齊 。其中有個身材魁梧的男人,向我點頭示意,眼神裏有種說不出的肅殺。
讓我想起「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裡的殺手齊哥(哈維爾巴登飾)。
「這孩子需要住院。」這位「朋友」說。
「我知道了。」我說:「 醫院細菌很多 , 孩子能在家裡吃藥觀察 ,不是很好嗎 ?」
「她需要住院。」這位「朋友」說。刻意把手指關節折的喀喀作響。
「 來。媽媽。我教你怎麼在家觀察孩子。」 我避開這位「朋友」的凝視。 把眼睛專注在媽媽臉上,可惜她看來已失去自主權。
「她需要住院。」這位「朋友」說。 態度堅定。
他逐步逼近我。 整個家族成員也是,他們的臉龐越來越巨大。整個診間萎縮得寂靜無聲。
好吧。「 一個短期的住院療程可能對她有幫忙。」 「或許開業醫師的第六感是對的」。 「孩子藥餵不下去」。「為孩子好。 」
我這樣想 :我們是兩個善意的人。 活在混亂的世界, 試圖幫忙彼此擺脫共同的困境,做正確的事。
大約有十五秒 ,他不發一語 ,嚴肅瞪著我。十五秒鐘,已經夠他尋找,我臉上是否有任何一絲細微表情 , 透露出輕蔑或欺騙……
我迷途在叢林沼澤裡, 摸索一條半隱半現的石頭小徑……
醫學上總有進退維谷,左右為難,PALS也無言以對的時候。
圖:林思偕教授在接受PALS訓練時,認真的學習插管技術。
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雖然我並非醫療專業,不過這篇劉潤謙醫師撰寫的文章涉及 #偏鄉資源議題,該文作者與我都曾在澎湖服務也有密切的合作,看完這篇後,深感所言不虛。
所以要推薦給各位閱讀這篇〈十年公費,十年醫奴?延長下鄉年限不是偏鄉缺醫的解方〉:https://bit.ly/2KMywyT
題外話,來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以及過去在司法精神醫學領域的合作經驗:
這篇作者為衛生福利部精神科公費生,於澎湖下鄉服務,還完公費後又自願留任兩年才調回高雄凱旋。而我司法官學院結訓分發到澎湖地檢服務一年後也可調回本島,但也是多留一年,後來是因為要回到台大博士班上課,所以才調回新北。
劉醫師與我都曾經在澎湖服務,雖然我們分別在司法與醫療體系看似截然不同的領域,但是我們在司法精神醫學方面有密切的合作,關於偏鄉資源問題也有很多類似的感慨,雖然懷抱熱忱,但一己之力有限,只能「做多少算多少」。
我是在澎湖地檢署服務的第二年認識劉醫師,當時我注意到澎湖的精神疾患與酒癮犯罪議題亟需解決,而劉醫師當時擔任澎湖醫院身心科(精神科)主任,他對於司法精神領域議題不但有專長也有熱情,因此我們一起努力促成了地檢署與該醫院的一些合作契約,也推動了好幾個個案在司法與醫療合作的社會復歸。
除此之外,我之所以能夠在澎檢推動 #偵查中司法精神鑑定(特別是羈押被告於案發後的即時鑑定)、 #刑前保安處分的無縫接軌、 #偵查中輕症轉介門診醫療 等措施,劉醫師其實也是幕後的推手,如果沒有他力排萬難的跨領域協助,我是不可能辦到這些「高難度任務」的。
除了精神疾患被告/受刑人的執行模式,在酒癮家暴被告、施用毒品被告等處遇領域,也都建立合作關係。
那段歲月面臨的困難、挑戰重重,每天都覺得很累,也常常在左支右絀下感到失望,但如今回憶那段努力點亮社會陰暗角落日子,覺得非常溫暖。
而以上的這些工作,在我到新北,所謂的「大都會」後,反而做不到。
許多檢察官、律師也常常問我「澎湖經驗」,很好奇為什麼我國偵查體系做不到的事情,反而在偏鄉離島能夠執行。
我們當時各自的團隊(醫院的醫護人員/地檢署的行政人員)也有合作與溝通熱誠,例如住院被告/受刑人突發狀況的即時聯繫、司法精神鑑定過程中醫院與地檢署的即時溝通,這也是促成合作的關鍵因素。
在那段期間,我也唸了許多司法精神醫學的文獻(包含手冊)、劉醫師也跟我討論了不少與法律有關的議題,彼此都從各自的領域跨出一步。
所以關鍵不是只有在人數、設備、財力,體系中人的熱誠與跨領域合作也很重要。
或許,「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不只是在醫界,在司法(偵查)體系亦然。
------
關於澎湖地檢期間司法精神領域有關的故事:
吳忻穎觀點:一封來自醫院的信─他們的犯罪人生不是沒有原因 https://bit.ly/39rJBQm
吳忻穎觀點:無彩青春離島版─一個智能障礙、思覺失調患者的人生故事 https://bit.ly/3fSED0c
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中山生殖中心報告 的推薦與評價
吳其穎醫師 中山 門診 時間: 每週四13:00-14:30 ... ... 網紅醫生蒼藍鴿 吳其穎醫師 ⚕️來中山醫院看診啦! 這樣的好消息 就要趕快分享給大家! ... <看更多>
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蒼藍鴿門診時間: 周一三日蘋果樹北大分院周四下午台北中山醫院(每個月前兩週) #大人小孩皆可看診#健兒門診#疫苗門診#減重門診 蒼藍鴿使用的保健品牌「藥師健 ... ... <看更多>
吳其穎醫師門診 在 #吳其穎醫師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於醫學生時期曾跟過幾位名醫位於醫學中心的「疼痛門診」,實令我印象深刻。從患者走進診間的表情,你就可以斷定這是第一次來看診的「初診」病患…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