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霧森林的高島縱走
原本預計週末要在南湖大山渡過,思思念念的五天七顆百岳,卻因為璨樹颱風半路殺出,讓南湖行二次倒團,上一次是五月出發前一天疫情爆發……哪五告衰!
趁著颱風登陸前,決定去爬去 #高島縱走 散散心,以美麗杉木林聞名的一日健行行程。
從第一登山口出發,開局沒有在客氣直接陡上到第二登山口岔路,幸好路程不常,約10分鐘而已,不過碎石滿滑的,回程應該比較難。前方闖入高聳的杉木林內,搭配半身高的翠綠姑婆芋和暖活陽光,令人情不自禁停下拍照。
一路上走走拍拍,原本表訂60分鐘抵達的高台山,硬是花了兩小時XD
這時,陽光已悄悄失去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濃淡不定的朦朧霧氣,其實比起藍天白雲,白霧森林的中級山更加迷人,多了份神秘的童話感。杉木間廣大的營地遠離塵囂,沒有手機訊號,但有著清新沁涼的空氣和悠閒舒適的森林浴,高島縱走不只可以一日來回,也很適合來悠哉過一夜。
翻上稜線的高島觀景台,不過已經起霧的山區已是一片白,僅剩博霧中若隱若現的一絲綠意。
再往前一點,即是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大島田山,三座山頭的環形路線,這條路是今天的大魔王啊!
沿線幾乎都是盤根錯節的陡上,有許多高落差的地形和岩石需要拉繩攀爬,幸好採點都還明顯,也有許多樹枝可以輔助,小心點踩穩算安全,也因為在林間沒有什麼暴露感,只是對沒經驗的人可能有些挑戰~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非大島田山莫屬,標高1824,頂點即是碩大的巨型檜木樹根,目測應該有千年歷史,不過看起來不是只有一棵樹,而是有數棵不同的樹與其共生,讓我想起阿里山的三代同堂神木。
拍照拍好拍滿,繞一圈回到環狀路線起點,時間不早了,該拍的也都拍了,決定將相機收起來趕路下山,山下的美食和珍奶已經在等我了~
🙋♂️ 高島縱走許多路段濕滑,就算沒下雨,一些路段還是滑得不要不要的,鞋子一定要防滑,最好有登山杖輔助支撐,下雨天不建議前往。
🙋♂️ 高島登山口有三個登山口,第一登山口可停約20台車,第二登山口道路狹小,位置也不多,第三登山口位於私人露營區,只有客人可以進出。
距離:來回約9km
時間:7hr 12min (一般約6~8hr)
總爬升:836m
總下降:889m
#填問卷抽免費線上攝影課程
希望借用大家3分鐘的時間,幫我填寫一下線上攝影課程的問卷。
👉https://cgqg5izniiw.typeform.com/to/KqCxiM7g
9/17(五)前填寫問卷的朋友,將抽出三位可以免費學習此堂課程!
📷 喜歡我的攝影作品嗎?
近來在籌備線上攝影課程,計畫將我從事攝影以來,出門旅行與戶外活動拍攝累積的經驗,用清楚明瞭又系統化的方式交給你們。
主要分為數個章節
⭕️器材分析與攜帶
⭕️風格建立與心態
⭕️攝影的事前規劃
⭕️各種不同的構圖法
⭕️光線的營造與影響
⭕️各類別風景的拍攝(山景、海景、日出日落、星空....)
⭕️後製與濾鏡
⭕️帶你用照片環遊世界,並分析解釋作品後的創作思維與理念。
將用清楚明瞭又系統化的方式,把累積的攝影經驗交給你們,幫助你在攝影的路上成長更快,避開我走過的冤枉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YorkPa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鴨洲位於香港的東北部,沙頭角海以東,吉澳以西,是一個有人居住而面積最小的島嶼,全島面積只有0.016平方公里,島的形狀好像一隻半浮在水面的鴨子,因而命名為「鴨洲」!鴨洲擁有香港罕見的褐紅色角礫岩(沉積岩的一種)和獨特的地質環境,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島的北部(鴨頭位置)有個海...
「台9線起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YorkPa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YorkP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遊記] 省道。台9線&台11線東部濱海絕景- 看板Tai-travel 的評價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民俗習俗知識家- 台9線公里數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省道台9線順行南向台北市-楓港0KM - 476.072KM 公里PART 2/2 的評價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共同起點-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台9接台11走哪條公路最適合?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9線起點 在 [情報] 北宜公路跟台64恢復區間測速 的評價
台9線起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宜快速道路規劃露曙光
#路程更短 #時間更省
#北北基生活圈多元路線選擇
一早,姿妙前往頭城與交通部公路總局一同就「台62線瑞濱延伸至宜蘭頭城可行性評估」進行現勘,並爭取儘速通過可行性評估,讓北北基生活圈,有更多元的路線選擇,同時紓解雪隧塞車的困境。
目前北宜地區車流多仰賴國道5號作為主要幹道,而替代道路台2線及台9線路線彎繞且旅行時間較長,效益不大。北宜地區之間缺乏快速公路,導致國道5號壅塞時,也少有用路人願意移轉至省道台2線及台9線。
為改善聯外交通瓶頸,縣府多次向中央爭取,評估於國道5號與台2線間廊帶構建快速公路,去年9月,經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吳澤成政委主持中央地方協調會報後,獲交通部公路總局同意辦理,啟動「台62線瑞濱延伸至宜蘭頭城可行性評估」。
本案計畫由新北市瑞濱區銜接至頭城鎮,目前規劃於宜蘭端有二個方案:大溪或烏石港(台2庚延伸線起點),考量本縣大溪至烏石港現況路寬較小且路線彎繞,用路人行駛該路線意願較低,縣府建議宜蘭端應設置於頭城烏石港,並在新北市瑞濱端(四腳亭)銜接國道1號,用最便捷的路線,打通北北基生活圈的任督二脈。
再次感謝吳澤成政委的協助及交通部對本案的重視,也懇請中央後續縮短規劃及工程期程,盡早完成該路廊建設,縣府一定全力協助後續都市計畫變更及用地取得等問題,一步步改善宜蘭各項聯外交通建設,讓宜蘭的交通更好、經濟更好、生活更好。
台9線起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鐵馬歡島 Final Day 9 兩輪變四輪終究是環完了...
最後一天凌晨,就收到隨團教練訊息:北北基宜 #大雨特報,原本還懷著一絲期待,出發前有沒有可能雨勢小一點呢?但一早勢如傾盆的大雨,澆熄了這最後一點希望...收拾好行囊走出民宿大門,看到一台台單車,包括我的小白在內,已被肢解掉前輪,塞進補給車內...
想不到終究敵不過雨神,不過該環的還是要環完,該吃的 #三星蔥、 #卜肉、 #糕渣 還是要吃!該好好來battle的 #炸蛋蔥油餅 阿公V.S.阿嬤 還是都要試嚐過一遍!我個人覺得阿公的醬跟油炸的味道濃一些,阿嬤的蛋與餅皮份量多一些,兩者都有滿到漫出來的 #蔥蔥蔥!幾口下肚,覺得過去九天腳踩掉的熱量都回來了!
飽餐一頓後,沿著原本要騎車完成的最後一百公里路,從車窗望出去欣賞的東北角浪潮,好像就是比鐵馬上看到的差那麼一點,只可惜天公不做美,倘若硬騎就怕出意外,還是乖乖兩輪變四輪回到最初的起點 #環島一號線起點 #松山車站 #0KM,雖然不完美,總是 #有始有終!
最後把小白 #AimezSRE+ 還回 捷安特新莊店 時,說實話有點捨不得,要不是有它這麼給力,憑歡歡的肉雞力肯定是無法將環島 #成就解鎖 的!同樣謝謝 Giant Bicycles #捷安特 一路上時不時的關心,車子疑似出現小毛病時也立即排除,大概只有 #屁股痛 無法幫得上忙吧XDD
2020年,或許對全世界而言都是充滿負能量的一年,但也因為這一年我無法像過往,歐洲各國四處跑,反而能留心玩賞台灣,年中學了 #水肺潛水 欣賞台灣的海洋、年尾挑戰 #單車環台 欣賞台灣的土地,在32歲,我好像才真正認識台灣,真的好美,不輸世界的美!我們這麼幸運生在這裡,在生命有限的時間裡,真該好好去看、好好去愛台灣!
#iTAIWAN
#終わり
*更多心情分享都在星期一 #生活有夠歡 要來聽哦!
台9線起點 在 YorkPa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鴨洲位於香港的東北部,沙頭角海以東,吉澳以西,是一個有人居住而面積最小的島嶼,全島面積只有0.016平方公里,島的形狀好像一隻半浮在水面的鴨子,因而命名為「鴨洲」!鴨洲擁有香港罕見的褐紅色角礫岩(沉積岩的一種)和獨特的地質環境,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範圍內,島的北部(鴨頭位置)有個海蝕拱,形成了「鴨眼」,是非常受歡迎的地質景點,這也是吸引我們來鴨洲的原因呢!
吉澳與鴨洲相差大約15分鐘的船程,位於大鵬灣以西、沙頭角以東,船灣淡水湖以北,是香港最接近中國大陸的離島,全島面積2.35平方公里,島的形狀有點像相反的英文字母「Z」,彎曲的海岸線可作為天然避風港,漁民視為吉祥的海灣,因而得名「吉澳」! 1950年代,吉澳曾是水陸居民聚居的熱鬧島嶼,人口達四千餘人,多以捕魚、耕種及經營商店維生。後期居民陸續移民歐洲和澳洲等國家,現在只剩下大約不到50人居住!來列吉澳,一定要去參觀「吉澳故事館」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到訪百年姻緣樹;登上觀景台欣賞印洲塘面貌;最後記得要品嚐吉澳正宗手打墨魚丸和客家菜呢!
前往鴨洲和吉澳的交通和路線:
起點:在馬料水的三號梯台乘搭來往馬料水至吉澳與鴨洲的渡輪,船程大約2小時!
船票:來回票$90 (吉澳往馬料水單程票$50)
注意:
-渡輪服務是逢星期六、星期日和公眾假期行駛
-只收現金
船上有導賞員沿途講解
由2020年12月開始至2021年11月期間,實行「R2G地質公園導賞員街渡公眾導賞計劃」,吉澳/鴨洲街渡航線會有R2G地質公園導賞員在船上沿途講解!
有關馬料水至吉澳鴨洲航線時間表:
由馬料水開往吉澳:上午 09:00
到達吉澳停留一陣:上午 10:30(不去鴨洲只去吉澳的乘客可以在這裡上岸)
由吉澳開往鴨洲:上午 10:45
到達鴨洲:上午 11:00(上岸遊覽鴨洲大約1.5小時)
由鴨洲開往吉澳:下午12:30
由吉澳返回馬料水:下午 15:30
到達馬料水:下午17:00
注意:每一站開出時間必需準時上船, 逾時不侯!
預早購票及查詢:可致電2555 9269 / Whatsapp 5540 0002
回程:從馬料水三號梯台下船,步行大約15分鐘至地鐵東鐵線的大學站!
???遊記分享:
https://yorkyorkpau.blogspot.com/2021/04/1.html
#鴨洲 #吉澳 #香港假日離島好去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香港遊影片:
【香港行山好去處】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屯門出發。回程黃金海岸看日落|懶人行山。最短最快最輕鬆的路線(步行大約20分鐘已經見到大欖涌水塘)
https://youtu.be/pQi8GubP43g
【香港好去處】錦上路。錦田半日遊|大水管。有機農莊。壁畫村|隱世泰國餐廳推介。彷如置身泰國度假
https://youtu.be/Ga0FSfeCNic
【香港好去處】九龍公園?鳥湖|嘩!好多隻Flamingoes ?呀!!!
https://youtu.be/jbcdwW_2OBw
【香港好去處】荃灣光板田村。彩虹樓梯。壁畫|尋找隱世「港版彩虹眷村」(含清晰的步行路線來回不用1小時)
https://youtu.be/4xIJzXyUIBM
【香港離島好去處】坪洲輕鬆行山路線|手指山。東灣。釣魚翁石。大利島|踏上坪洲最高點|飽覽超過180度的海景
https://youtu.be/GPLOfYxC-xo
【香港郊遊靚景好去處】欣澳>鹿頸村>長索|輕鬆超易行路線|浮木。水上木屋。連島沙洲。日落。晚霞
https://youtu.be/hLLkAvItRtc
【香港行山好去處】良田坳峽谷。下白泥日落|路痴行山新手話你知?係咪真係好易行?|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2_4Qx_ImLEY
【香港好去處】烏蛟騰>三椏村|紅葉。竹林。小溪澗。紅樹林。海岸。鄉村|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J3CmF5Dl6Kc
青衣公園紅葉?落羽杉|金黃色的葉子?開始變紅了|最輕鬆的欣賞紅葉路線?
https://youtu.be/Eqz73djNm5M
青衣三枝香|海景。山景。日落景。夜景|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37hle65XDBA
香港仔漁港體驗|浪遊漁港1773|乘坐舢舨船+參觀住家艇+品嚐正宗傳統艇仔粉
https://youtu.be/PFdUAc9OOHA
漫步圍村:元朗錦田吉慶圍
https://youtu.be/vqQvyezzXB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訂閱我嘅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YorkPau
Update 住我嘅影片喇!
更多的分享與交流:
l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ork.york.freestyle_traveler/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fegoesonfreestyletraveler/
Blog: http://yorkyorkpau.blogspot.com/

台9線起點 在 YorkPa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行山好去處】良田坳峽谷。下白泥日落|路痴行山新手話你知?係咪真係好易行?|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良田坳峽谷。下白泥日落」是香港熱門的「打卡」行山路線之一,可以一次過玩「港版大峽谷」和「港版天空之鏡」,聽起來都覺得好吸引呀!
良田坳位於屯門良景邨和田景邨上方的山坳,良田坳峽谷被稱為「港版大峽谷」,經常被誤會為菠蘿山,其實良田坳峽谷嚴格來說不算是菠蘿山,菠蘿山是峽谷對面的山頭,要去峽谷的記得是定位良田坳峽谷呀!那裡有一條興建於1989-1991年的軍事路,可直通往下白泥,全程步行大約2-3小時!
對於這條路線的難度網上有好多不同的意見,分別有說「容易」、「難度1星」、「危險」、「多碎石」、「假的難度1星」等等,到底這條路線是不是容易走?適合行山新手嗎?就等我這個路痴行山新手來挑戰和體驗一下吧!
「良田坳峽谷。下白泥日落」的行山路線:
起點:西鐵兆康站C2出口>乘搭輕鐵505或615P到良景站下車
良景站>基良學校(對面的斜路直上進入)
大約1小時40分鐘>良田坳峽谷
大約1小時20分鐘>下白泥泥灘
終點:下白泥泥灘
???遊記分享:
https://yorkyorkpau.blogspot.com/2021/01/hikingLeungTinAuValley.html
#香港行山好去處 #良田坳峽谷 #下白泥日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香港遊影片:
【香港行山好去處】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屯門出發。回程黃金海岸看日落|懶人行山。最短最快最輕鬆的路線(步行大約20分鐘已經見到大欖涌水塘)
https://youtu.be/pQi8GubP43g
【香港好去處】錦上路。錦田半日遊|大水管。有機農莊。壁畫村|隱世泰國餐廳推介。彷如置身泰國度假
https://youtu.be/Ga0FSfeCNic
【香港好去處】九龍公園?鳥湖|嘩!好多隻Flamingoes ?呀!!!
https://youtu.be/jbcdwW_2OBw
【香港好去處】荃灣光板田村。彩虹樓梯。壁畫|尋找隱世「港版彩虹眷村」(含清晰的步行路線來回不用1小時)
https://youtu.be/4xIJzXyUIBM
坪洲輕鬆行山路線|手指山。東灣。釣魚翁石。大利島|踏上坪洲最高點|飽覽超過180度的海景
https://youtu.be/GPLOfYxC-xo
欣澳>鹿頸村>長索|輕鬆超易行路線|浮木。水上木屋。連島沙洲。日落。晚霞
https://youtu.be/hLLkAvItRtc
烏蛟騰>三椏村|紅葉。竹林。小溪澗。紅樹林。海岸。鄉村|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J3CmF5Dl6Kc
青衣公園紅葉?落羽杉|金黃色的葉子?開始變紅了|最輕鬆的欣賞紅葉路線?
https://youtu.be/Eqz73djNm5M
青衣三枝香|海景。山景。日落景。夜景|靚景行山路線分享
https://youtu.be/37hle65XDBA
香港仔漁港體驗|浪遊漁港1773|乘坐舢舨船+參觀住家艇+品嚐正宗傳統艇仔粉
https://youtu.be/PFdUAc9OOHA
漫步圍村:元朗錦田吉慶圍
https://youtu.be/vqQvyezzXB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大家訂閱我嘅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YorkPau
Update 住我嘅影片喇!
更多的分享與交流:
l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ork.york.freestyle_traveler/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lifegoesonfreestyletraveler/
Blog: http://yorkyorkpau.blogspot.com/

台9線起點 在 共同起點-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精選文章;作者:萌芽站長;萌芽悠遊網; 🛣️ 公路悠遊, 省道, 省道台1線(縱貫公路), 省道台9線(北宜公路、蘇花公路、花東公路、南迴公路), 省道台1甲線, 省道台3 ... ... <看更多>
台9線起點 在 [遊記] 省道。台9線&台11線東部濱海絕景- 看板Tai-travel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好讀網誌版:
https://kusuriyatera.pixnet.net/blog/post/42952382
=======
經過西部沿海省道61線的洗禮,本人的胃口越來越大了XDD
趁著228連假,和老公兩個人又開始興致勃勃地要繼續挑戰公路自駕旅。
既然上一次走西部,那麼這次就來個東部的濱海之旅吧!
東部沿海公路,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擁有鬼斧神工自然奇景的蘇花公路。
但對於蘇花,一直以來本人都是保持「敬謝不敏」的態度—對於一個會暈車的人來說實在
太痛苦了......
永遠忘不了唯一一次全家出遊走蘇花,結果一路上暈倒臉色發白一下車馬上大吐特吐,自
此之後都乖乖的坐火車到當地再租車了(蘇花公路的路況也是其一原因啦!)。
不過凹不過對蘇花公路躍躍欲試的老公,加上我真的很想看看東部沿海的美景,所以在「
時速要放慢~慢~慢~」的約定之下,我們出發了!!
其實,蘇花公路只是台九線從蘇澳到花蓮一段簡稱,整個東部沿岸省道大致分為三段:台
9線(蘇花公路段)—起點宜蘭蘇澳鎮,終點花蓮市;台11線—北起花蓮吉安鄉;南至台
東太麻里鄉;台9線(南迴公路段)—起點台東達仁,終點屏東枋山鄉。
這次時間較充足,所以我們的行程是從北部到宜蘭之後走蘇花到台東,最後再走南橫從西
部北上。
不過從台北到宜蘭原本打算走雪隧,不料實施高乘載,只好全程海線走透透了^^|||
從北到東再橫切南部回家,整個行程路線規劃如以下:
台62線(瑞濱快速公路) 台2線至宜蘭 台9線(蘇花公路) 花蓮 台11線 台東 台
9線(南迴公路) 高雄 台南 北上
跟上次的台61線一樣,回程選擇最快最便捷的高速公路,畢竟我們這次的主軸放在東部公
路上。
228連假天氣雖然不是非常好,不過帶著小心為上的愉快心情,風雨無阻地出發囉!
***
連假的第一個早晨,雖然要出去玩但是依舊悠哉地起床刷牙洗臉出門,出發時已經大概10
點,對於出遊的人來說真的太晚了^^|||
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到宜蘭的香雞城吃中餐,若走雪隧的話不到2個小時就能到達。
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由於連假關係雪隧實施高乘載管制,只好走濱海公路繞到宜蘭了
......
本以為濱海公路假日頂多車多不會塞,沒想到靠近某一路段剛好遇到當地廟宇大拜拜塞了
一整路,結果我們花了3個多小時才到達宜蘭,吃到香雞城都已經一點多了(泣)。
不過還好,至少有吃到撫慰人心的童年回憶香雞城(雖然真的不是很好吃),
在不影響第一天預計到達花蓮時間,我們速迅的解決中餐後就正式往台9線前進了。
出發的前一天,有特別再注意蘇花的路況。
雖然天氣不如預期(幾乎都是陰天or下雨),不過蘇花沒有什麼重大的落石或事故,所以
才決定繼續行程。
這點本人覺得非常重要,畢竟行經的是較為危險的路段,所以一定要善用政府或是地方的
資源確認路上的交通安全,讓自己能有的平安快樂的旅程。
進路蘇花路段時天氣雖陰,視野倒也良好,也沒有遇到下雨等突發狀況;而在入口則可以
看到大型的電子看板提醒用路人小心坍方落石,看了多少有些緊張。
不過真正進入蘇花公路後發現其實道路蠻大條平坦的,以時速不過快的條件下不算難開,
只是山路關係多少蜿蜒,加上有不少大型車,所以小心為上不為過。
第一個較大的休息路段是南澳,有加油站及便利商店,可以走動休息補充食物;我們到南
澳下車時剛好看到國小的射箭隊在練習,覺得挺有趣的(一般都市小學看不太到?)。
南澳是個面山單純的小鎮,雖然過了商業區之後什麼都沒有,但個人覺得是個可以停下來
看看的地方。
稍作休息之後我們繼續往花蓮前進,一路上右手邊是高聳的山壁、左手邊是懸崖和海;陰
天雖然無法看到藍天碧海,但光看到前面彎曲的道路以及一層又一層的高山就令人感到驚
奇。
當初在這懸崖峭壁上,究竟犧牲了多少熱血才得以蓋成今天的蘇花公路?
而如此不穩定的路況,時而耳聞的落石坍方,依舊抵擋不了想要一睹東部沿海風光的遊客
們。
一路上都非常的平順,我也並沒有因為山路而感到不適(太感動了!);雖然因為假期車
多有時速度較為緩慢,但都沒有碰上任何突發狀況。
不過每次看到一旁裸露的岩石和防止落石的網子,內心不免都會小小的擔心,真的挺恐怖
的|||
另外隧道也是很有趣的體驗,有山洞式的隧道也有挖空式的隧道,完全截然不同的氛圍。
大概開了一個多小時吧?越接近花蓮視野就越開闊。
突然在某個路段看到—哇!那是傳說中的清水斷崖嗎?!!!
高入雲霄的山谷近乎垂直地沒入海平面,而蘇花公路又在山的中間結結實實地畫了一條橫
線。
無法想像太平洋的海有多深,但看著海浪拍打岩石不免感到畏懼;即使「人定勝天」這句
話歷久不衰,但在大自然面前我們終究是抬不起頭的,因為她如此深不可測。
為了欣賞台灣大自然的奧秘,開了近5個小時的車到花蓮真的值得!
過了清水斷崖,也就意味著蘇花公路的終點將近。
其實令我十分訝異的是蘇花公路竟比自己想像中的長度還要短,即使慢慢開2個多小時就
走完了!
或許是以前在車上暈車的不愉快經驗吧,總覺得蘇花很長很長;但今天總算破除以往陰影
。
出了蘇花公路到達花蓮,也差不多晚上了。
假日的花蓮想也知道人聲鼎沸,到處都是排隊的人群。
我們不免俗地跑去吃了幾項在地的小吃、還有體力再到花蓮鐵道文化園區走走拍照,第一
天也就結束了。
說真的,雖然待在車子上的時間比下車時間長,但真的過癮!
***
第二天的行程繼續從花蓮市區開到台東,路程比第一天的稍長。
一大早我們先去去花蓮溪和海交會的河岸口,看到佈滿砂礫和石頭的岸邊覺得很酷。
比起河岸,個人覺得有一點像七星潭,因為可以清楚看到兩色分明的海岸,沙灘又十分大
。
原本以為沒有什麼人去河岸口,沒想到一直都有遊客,附近好像也有民宿;就外地觀光客
而言可能較少人知道,但是個值得收入口袋的在地景點。
從花蓮到台東的海岸線也很長,不過景色並沒有像蘇花公路那樣漂亮。
第二天天氣和前一天一樣陰陰的沒有太陽,不過還好沒有下雨。
我們原先打算沿著台11線直接開到台東市,不過想吃的池上便當不在路線上,
所以開到長濱後又再轉回台9線開山路到池上。
雖然沒有蘇花公路那樣迷人,但台11線的沿岸風光也令人心曠神怡。
開往豐濱路上的芭崎休息區一定要停下來,因為從展望台望去能看到非常漂亮的弧形海灣
;而在花蓮和台東的交界—長濱,其「八仙洞」更有獨特的海蝕洞及史前遺跡可以參觀。
八仙洞是這次東部濱海自駕遊才第一次聽到的風景區(以前都是聽到三仙台之類的)。
風景區就在台11線沿岸,有清楚的路標,不少旅客前往參觀。
為何稱八仙洞呢?原來這些洞穴皆為受海浪沖擊岩壁而成的洞穴,雖然總數有14個,但其
中8個較為明顯故稱之為八仙洞,非常有道教的色彩;而八仙洞也是現今發現舊石器時代
文物遺跡的地方,是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
八仙洞最大的洞窟現在作為一個供奉神祇的廟宇,從洞口進去即可看見佛祖雕像。
老實說覺得蠻神奇的,明明是自然景觀為何變成寺廟呢......?
不管如何,洞窟真的非常的壯觀,很難想像這是由海浪不斷侵蝕而成的景觀。
離開長濱沒多久我們就到台東了,雲層很低,好像隨時雨滴都會落下來。
開了那麼久的車就是要去池上來個池上便當來填飽肚子!
久聞池上便當,但說真印象中從來沒有來過池上這地方,只知道米很好吃XD
來到這裡之後才發現,池上的稻田真的好多呢!不虧是全台知名的產米故鄉。
插著整齊的秧田一直綿延到山腳,田野中間的廟宇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空氣中雖然明
顯感受的到濕氣,但完全沒有都市的髒污感,就是這裡孕育了美味的米飯。
我們先去了名氣最大的悟饕,再去擁有許多好評的家鄉飯包,不知是自己的心理作用還是
怎樣,總覺得在池上吃的便當米飯和菜特別好吃(笑)。
既然來到池上吃了池上便當,那麼必定要去一趟風靡全台的「伯朗大道」。
從金城武拍廣告聲名大噪開始,一直都有在注意這個景點,這次花東行才真正來到這裡。
讓人覺得有點可惜的是最著名的金城武樹已經不復存在,而由白色的大相框代替;又長又
直的大道一直延伸的山頭,兩旁水田則是倒映著雲層,許多遊客在大道上騎著腳踏車。
如果人不多,真的想要慢慢散步;可惜路上塞滿了遊客,興致也就減了一半。
當了一陣子跟風的觀光客之後,我們就離開伯朗大道朝當晚的住宿地點台東市前進了~
雖然常常跑東部,但往往花蓮的次數為多,台東相較之下就不那麼熟悉;不過夜晚的台東
果然還是很熱鬧!(大概又是托一堆從西半邊來的觀光客所賜吧XD)
我們去了掛滿彩繪燈籠的台東鐵道藝術村,買了晚餐吃了宵夜,在台東只停留一晚雖然真
的挺短暫的,不過也留給自己往後能夠再訪此地的機會。
***
東部沿海走了兩天,第三天終於要往西南部前進了!
我們繼續沿著台11線濱海往南駛,再轉南迴到屏東高雄。
自駕遊的第三天老天爺還是不太賞臉,天氣比前兩天都還要差,一副要下雨的樣子。
台11線台東路段有好一部份在施工,不知是要拓寬還是整修,開過去都要格外注意。
經過太麻里時看到一個景點「多良車站」,想說怎麼有個車站特別被標明出來呢?
查了資料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個已經廢棄近10年的車站,但因面海風景極佳,因此轉型為觀
光車站。
在多良車站,可以直接從月台瞭望太平洋,右手則剛好是山洞;當火車從山洞出來沿著海
岸行駛時,是最美麗的一刻,令人不由得想起江之島的電車。
穿過多良車站往上走,是多良的漂流木藝術創作基地—向陽薪傳木工坊。
向陽薪傳木工坊似乎是以學校教室改建而成,一樓為工作室和販售區,二樓則可遠眺海面
。
大多數的遊客都Focus在多良火車站,上到向陽薪傳木工坊的人反而不多;但覺得這裡的
氛圍和視野都很不錯,可以很悠哉的看看漂流木藝術品,甚至買杯咖啡看海發呆。
如果要說離開台東前適合去的最後一站,那麼多良車站和向陽薪傳木工坊絕對是一個好選
擇!
終於,我們離開了台東進入南迴公路,這下就完全脫離海岸了。
一進山區就開始下雨,加上南迴山路的彎曲、又有霧氣,因此我們更是小心地駕駛。
不過還好一切平安順利,雖然都是雨水幾乎看不到什麼景色,不過也是一個有趣的經驗。
從台東到屏東走南迴公路大約一個小時,到達屏東時風雨漸停,也宣告我們的東部濱海公
路真正結束。
***
開車自駕真的是很有趣的一種旅遊方式,像這次在東部濱海,可以邊開車邊看風景,看到
有興趣景點能隨時停下來,非常有機動性;而東部沿海的公路真的非常美麗,很多在西部
難以見到的景觀在這裡都有。
除了颱風天或是多雨的季節,真的非常推薦一定要開車到東部走一次海岸線,包準收穫良
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0.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travel/M.1462679678.A.F7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