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 健康 快樂 有錢花 -- 李文雄
親愛的鄉親父老兄弟姊妹,大家好,我是前健行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也曾在中央大學及中原大學擔任過兼任老師,畢業於美國休士頓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博士班。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金管會,後來也擔任過土地銀行常務董事,及其子公司負責人;在擔任負責人6年多期間內,累積了相當多的國會經驗,由於我在國會有豐富的經驗,未來如果有機會進軍國會,相信能駕輕就熟。
許多朋友問我,為什麼有起心動念來參與這一次的選舉? 我想佛法說的好,因緣聚集了,因緣成熟了,自然就會水到渠成。我想最初始就是看到了許多不合理的制度與法律,另外還有民生議題、居住正義、社會安全、財政紀律、靑年人的收入與小孩養育、老年人的照顧及身障者保險等相關議題,所以毅然決然的投入這次選舉,希望能夠透過國會的改變,來改正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與規定,以符合全民的期待。
這次挑戰是「Mission Impossible」,是相當艱難的任務,期待各位鄉親父老,為中壢的經濟,國家的未來,我們一起來打拼「一支青雲箭,青天朝日中壢現」讓這次不可能任務的挑戰,能夠成功。
我常在想下面幾個問題,中壢的好朋友,您或許也會問自己: 第1個問題就是1.生活過得滿意幸福嗎? 2.薪水收入夠用嗎? 3.對老年有信心嗎? 4.中壢有像六都嗎?
近十年來國內薪資幾乎没有增加,但是物價房價漲幅相對大幅成長,對年青人形成一大負擔, 大部分年青人對未來充滿茫然,沒有目標,沒有期盼,認為未來20年30年,自己不會有什麼改變。我個人覺得唯有提高實質所得減低人民負擔才能普濟大眾。
第一要務就是要解決低薪問題:
台灣年輕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收入太低,許多年輕人每月薪資落在2萬元到3萬元,實在是太少了,面對高物價高房價的環境,經濟壓力非常大,那有能力買房,更遑論生兒育女了。
記得有一天,我去某便利超商,問了一位年輕的店員,大約20幾歲出頭,我問他説:你生活最大的困擾是什麼呢? 他毫不猶豫的回答說,就是物價吧,物價房價實在是太高了,讓他喘不過氣來。由此可知,對年輕人而言,生活費是一個相當大的負擔;這與薪資收入太低,無法支應物價的上漲,是一體兩面。
第二要減少人民的負擔,首先居住正義、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應繼續落實,也要盤點空屋,讓閒置空屋能夠活化,能夠釋放,這樣跟社會住宅互相配合以免製造更高的空屋率。
其次托育負擔方面,除擴大育兒津貼延到6歲金額加碼到5千元,政府也應廣推準公共幼稚園,解決公立幼稚園僧多粥少的問題,另外為鼓勵生育,在稅賦上也可思考ㄧ定的扣抵税額。
第三提供老年人更好的照顧,尤其在長照方面,政府服務可再升級,做得更圓滿,資訊更為透明;也可思考提供老人工作的環境,提高老人工作比率,與教育學習環境,減緩失智失能的發生。在財源許可下,爭取老人津貼補助到每月5000元,爭取提高老人住院醫療補助,減少對子女的負擔。
勞工的勞退勞保及政府的財政紀律都是相當重要的議題,目前的勞退新制,自願提繳並非強制規定,希望未來針對低薪勞工自願提繳部分,能爭取一些鼓勵補貼措施,並希望能爭取挹注財源,讓「勞保基金」能永續下去。
強化財政紀律,減少債留子孫:監督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管控舉債額度,開闢財源,避免債務超過上限額度。
中壢的交通堵塞是出了名的,像內壢交流道,應該要重新思考規劃交通的動線,改善交通的流暢。另外平交道不只阻礙道路與道路之間的連結,而且遇到平交道,大家都要擠在一起等火車通過,實在是非常危險,加速鐵路地下化,已是刻不容緩。公車站資訊應該要加速數位化,提供民眾班車到達時間的資訊,減少等車的時間。
其他政見包括:目前工業區多是傳統産業,應再轉型提升;健行科大、中原大學及元智大學可統合規劃為為新大學城,以綠地走廊作連結,尤其是內壢,地理位置介在兩所大學之間,相當宜居,可以發展成優質文教社區;目前周遭的環境,雜草多,電線多,空屋多,看起來並沒有好好的規劃。其實可以多費一點心思:內壢後站莊敬路,永福路電線桿應地下化;永福路跟新中北路間的荒廢地可闢建為公園,供民眾休憩。
另外,內壢營區可参考衛武營的規劃,變成公園、圖書館及開放式運動場所(不是蓋很大的蚊子館,而是像永和河濱公園開放式的棒球場跟籃球場)。
親愛的鄉親朋友,我這一次參選,是希望藉由國會的改變,來改變台灣的政治文化,超越藍綠,讓藍綠不夠半,讓中間力量,能夠制衡國會,更希望能為中壢的建設,更加快脚步。
假如我能當選,我會悉心聆聽民眾的聲音,我們一起努力,來「翻轉中壢,創造奇蹟」,為中壢的經濟,國家的未來,新的政治文化,一起打拚,讓「平安 健康 有錢花」美夢成真!
* 臉書粉絲專頁 「李文雄care中壢鄉親」
台 科大 數位所 博士班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心靈系列講座第2場🔹🔸
黃光男教授『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與發展』
人文是一種精神境界,也是一種思想或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以人為出發的思考方式,以人的角度去認識世界。舉凡與人類相關的所有知識、活動、心靈、信仰等均在人文之中。由於當今科技的發達,現今的人在人文觀念、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上,都難免會有一些扭曲和質變。為引領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更加提升人的品質,人的品味,由國立臺灣大學系統、臺大系統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人文心靈系列講座」;為在困頓的人們開啟一扇窗,以美化生命;讓人文關懷的實踐,更加落實,無疑是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場人文心靈系列講座我們邀請到黃光男教授帶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與發展」。黃光男教授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班,擔任教職逾15年,亦曾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及行政院政務委員,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名譽教授、中華文化總會諮詢委員。黃光男教授投注大量心力在教學及研究上,用一半的時間作畫,另一半的時間讀書和著作,積累了豐碩的藝術及文學涵養,除了是當代結合文學與社會學創作的傑出水墨畫家,更是具有時代精神的本土與國際遇合的重要詮釋者。
所謂傳統文化產業是指花錢買到透過「物品」而有的滿足感;而文化創意產業則是透過消費行為獲得兼具有形及無形的文化商品,可能是故事也可能是感動,而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反映了我們對文化的認同跟品味,像是大家朗朗上口的法藍瓷、故宮、台灣紅、琉園、學學文創、誠品書店…,還有創新工藝、出版、生活產業、地方特色產業、數位內容等等不同類型的產業,透過商品的流通或是形象的塑造,便與傳統文化產業做出顯著的區隔 ,而成為當代顯學。
想知道文化創意產業的意義?想了解世界各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況與趨勢?6月19日的人文心靈系列講座「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與發展」,歡迎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的教職員工生及朋友們前來共襄盛舉!公務人員可登錄學習時數2小時,預先報名者保留座位至18:40,之後自由入座。
日 期 : 2018/06/19(二)
時 間 : 19:00~21:00 (18:30開始入場)
地 點 : 國立臺灣大學(博雅館102教室)
主講人 : 黃光男 教授
臺大、臺師大、臺科大報名網址 : https://my.ntu.edu.tw/actregister/sessionLis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