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縮已成常態,台股難有大行情
預估量只剩下2500E,指數反彈到季線附近卻不斷量價背離,再來只怕空間有限,不過FED確定縮表不升息,所以最大資金面利空危機解除,台股也沒有大跌的風險,未來兩個月就是橫向區間整理,年底才容易有大行情。而量縮太多,中大型股很難表現,再來中小型、中低價股相對容易出頭,再搭配數字與明年的新題材,就會有做夢行情的飆漲行情,是未來兩個月操作的重點
金麗科400元附近量縮明顯,買盤都在等待營收數字,不過力旺又創1595元歷史新天價,不斷推高IP股未來比價空間,這是好現象。而金麗科目前就是等待TAPE OUT的後續NRE的認列,以及新接案的簽約金認列,另外還有台達電案子的量產進度,9月~4Q會有越來越多利多要陸續引爆,這邊就是耐心等待
3588通嘉早盤又大漲至148元新高,差一檔漲停板,並寫下11年新高,可說是這波最強是IC設計股,家族成員113~148元賺30.8%,剛好超越三成獲利。雖然台積電全面漲價代工費用,目前客戶對於PMIC需求強烈,產能完全不夠,通嘉絕對有條件漲價轉嫁給客戶,反倒會是這波晶圓代工漲價的受惠者,而外在有手機大廠不附充電器,以及歐美IC大廠要逐漸退出資訊類IC,轉去車用的兩大趨勢,客戶轉單至台系類比IC廠的趨勢已經形成,未來缺口會更大,自然會支撐價格,市佔率也將持續拉升,通嘉七月賺0.63元,後面報價只要繼續漲,下半年又多50%產能要出貨,單月EPS很快會看到1元,明年要賺12元,PE超過20倍是合理的,所以當初買113元,我說這是翻倍的趨勢股,目前順利賺三成,投信剛開始買進,持續看好不變
6485點序七月賺1.25元又創單月新高,可惜電子股量能不足,利多沒真的反應,再來就等八月營收,因為新晶圓出貨,營收將挑戰首破2E大關,單月EPS可望挑戰2元,只要數字如預期強勁跳升,股價就有V轉的條件
大盤量縮成常態,未來兩個月中低價股才容易飆漲,鎖定有新題材,新產品,籌碼乾淨,股價偏低的做夢股,目前鎖定買進兩檔全新『九月超級飆股XXXX』,一個接獲5年車用長單,第四季出貨,另一個SIC+轉單與漲價題材,兩檔都是低價飆股,空間估計都有40~50%,想知道新飆股的朋友請留言【九月精品股+連絡電話】,就可得到最新重押標的,有任何持股問題,不知道怎麼處理與換股,都可留言給我
服務專線02-23659333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oiwWmOx
LINE ID:@STOCKMASTER
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ckmaster888
免責聲明:股市達人鄭瑞宗文章中分析之股票,僅供投資人作參考,投資請審慎考慮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老王愛說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王給你問 # 用操作股票的邏輯挑選一支好的電動牙刷!歐樂B iO微磁電動牙刷特輯! 📢王董粉絲專屬資訊,非會員也有!📢 職業病發作時買東西都會運用股票思維。像是牙刷選擇,我認為未來主流就是電動牙刷,用過就回不去了,你認同嗎?而從主流族群去挑選指標股,這次受邀使用的Oral-B iO微磁電動牙刷就...
台達 電 新風機 價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十六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上)
「讓我們勇敢夢想」的十八集專題,現在來到了最後三集結語的地方了。
在開始結語之前,我想先談一點,就是這次病毒的名稱。
1.
這一次的傳染病,我們都知道它叫做 COVID-19 。
那病毒的正式名稱又是什麼呢?
是很常聽的 COVID-19 病毒嗎?
如果我們去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會發現不是的。
在WHO的官網,有一個頁面專門解釋這次疾病和病毒取名的來由。
從這個頁面及相關聯的網站裡,我們可以得知:
每當一種新的傳染病出現,病毒名稱是由一個叫作 ICTV的單位的專家群負責取的;而傳染病的病名,則是由WHO負責取的。
結果,這次就是ICTV 把病毒名取為 SARS-CoV-2.(SARS-2號病毒)而WHO 把傳染病名取為 COVID-19.
可是,WHO 在面對大眾溝通的時候,卻把病毒另外稱之為 “the virus responsible for COVID-19” (導致COVID-19 的病毒) 或者 “COVID-19 virus” (COVID-19 病毒)。
只不過,他們一面這麼稱呼,一面又表示另取這些稱呼並不是想要取代病毒的正式名稱 「SARS-2號病毒」.
WHO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為什麼要自找麻煩,把事情搞得這麼複雜?
WHO 有解釋。他們這麼說:
『從溝通風險的考慮,病毒名稱裡提到「SARS」會對某些地方的人產生不必要的恐懼,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尤其是在2003年SARS爆發時深受其害的亞洲。
『基於這個以及還有些其他的理由,WHO 和大眾溝通的時候,開始稱呼這個病毒為「導致COVID-19的病毒」,或者「COVID-19病毒」。取這些稱呼並沒有意圖要取代ICTV所同意的正式名稱。』
然而,事實上,WHO 這種給病毒名稱遮遮掩掩的作法會產生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WHO 改用的這些稱呼,反而會造成混淆、不清楚。
第二,正因為WHO 在一開始把 SARS2 號病毒的正式名稱給隱藏起來,達成讓亞洲許多經歷過 SARS 風暴的人免於恐懼的結果,但也導致許多國家疏於防備,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亡。
而台灣去年第一階段防疫之所以成效卓然,正因為台灣是最早聞到其中有SARS 的味道。
我們只要回頭看一下就知道,台灣第一階段防疫之所以成功,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最早聞到了 SARS 的味道而採取了行動。
2.
我所以花時間來談病毒的名稱這一點,是想說明:
對於這次的病毒,和其疫情,是有兩種不同的對待態度的。
第一種態度,是認為人類和世界今天遭遇這麼大混亂和破壞的原因,就是因為新出現了一種病毒。所以只要等人類發明出有效的疫苗,和消滅它的方法,我們就解決了問題,可以重過美好的日子。
第二種態度,是認為我們人類給這個世界造成了太多混亂和破壞,所以病毒出現是一種結果,一種警鐘。所以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只是病毒,還要檢視導致病毒出現的種種原因,還要回顧歷史,看看它是不是早就出現過,早就對我們示過警,而我們都沒有理會?
教宗方濟各所寫的《讓我們勇敢夢想》,就是提醒我們,病毒的出現,是一種警鐘。也因此,我們第一集的主題就是「當病毒是信差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看造成COVID-19疫情的病毒,它的本名原來叫作 SARS 2號病毒的話,感觸就會更深了。
原來這次的病毒其實並不怎麼「新」,它的前身,SARS 1號,2003年就來了。只是當時的警鐘主要在亞洲響,也只響了半年左右就停了。
時間過去了十七年,人類一直沒重視那次警鐘,持續在對環境和其他物種進行破壞和迫害,所以它們進級為 SARS 2號病毒捲土重來了。
只不過,這次警鐘不只響半年了,現在響了一年半也不停。並且病毒的進級也不必再等十七年了,一年左右就出現了新的Delta 版,其他版。
台灣去年防疫走在世界各國之前,主要原因就是及早嗅到了SARS 的危險,聽到了警鐘。
但台灣雖然很早就聽到了警鐘,也爭取到應變的時間,但是我們在今年的 5 月卻爆發了疫情,出現了破口,這是為什麼呢?
我訪問了十二位不同領域的學者。他們都讀過教宗方濟各的這本書,我請他們就書裡所提的一些重點,來檢視台灣的情況,以及對台灣未來的建議。
那我們來看看教宗在書裡所講的三個重點,也來看看臺灣所呈現的情況各是什麼。
教宗希望我們藉著這次疫情反省的三件事情,
第一點,是不要光顧著經濟發展,卻破壞了生態,應該給地球休養生息的機會。
第二點,是不能光顧著自己好,卻漠視社會裡的弱勢,要讓大家都有不至匱乏的生活和工作。
第三點,是不能光顧著堅持自己的立場,卻成為迷宮裡的囚徒,應該讓社會最邊緣的人 也參與改造社會的對話和行動。
3.
那我們來看看第一點,臺灣在去年在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上的情況如何。
臺大社會科學院的趙家緯教授舉了幾個例子。
第一個是,疫情發生之後,世界各地的航空業都遭到重創,所以各國政府對航空公司都有一些補助。
以法國來說 法國政府給航空公司補助的時候,有兩個但書:第一,是 1 小時之內的短班不在其內,因為鼓勵減碳,所以鼓勵大家使用鐵路或其他的交通工具。
第二,是政府固然給航空公司補助,但是航空公司也要相對提出開發低碳燃料的基金。
對照著來看,我們政府給航空公司的補助的時候,就完全沒有顧慮到這些。
並且不要忘記,去年正是我們航空公司推出各種短程旅遊、「假出國」這種旅遊泡泡給大家享受的時候。
另外,世界各地這兩年都是重視環保,電動車的銷售在上升。
但是臺灣從前年開始政策大轉彎,提出「油電平權」的政策,結果 2020 年反而是臺灣燃油機車銷量最大的一年。
我們常講:臺灣去年因為疫情防守的好,像是和世界其他地方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
然而,顯然我們在這種排碳、減碳、環保的觀念上,和世界其他各地也是活在一個平行時空裡。
趙教授所指出的第二點是:世界各國去年的用電量都在下降,但是臺灣和中國是唯二的用電量在上升的國家,並且臺灣去年的用電量創下了歷史上的新高。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的杜文苓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她說:臺灣以製造業,並且以外銷為主的經濟體系,過去對生態很少有反省的機會。
而去年全世界的工業生產都在或者停止或者減縮的情況下,大家對臺灣的倚賴更重,所以臺灣的用電量也就和世界其他地區不同,在上升。而從今年我們又發生乾旱來看,我們對用電、用水這方面的議題,事實上是需要非常深思的。
4.
這裡我也要補充一個我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我們固然要為全世界對台灣半導體業、電子業的看重和倚賴,但是我們也要注意我們大家一起付出的代價。
台灣的電子業不但是高用電、高用水的行業,並且享受的電價和水價都是超低的。
台灣的工業用電電價,是全世界第四低的,比民生用電還便宜。
所以今年3月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接受訪問,說了段話:「水電價格應合理反映成本,現在是納稅人補貼大戶,價格越便宜,大家拚命用,很不合理。」
半導體業和電子業用電量之大,可以台積電為代表。
台積電2019 年用電量,相當於大約一個台北市的用電量。
到了2023年,台積電的用電量還要擴增一倍。
而 2019年,台積電使用的再生能源,只佔他們用電量的百分之七。
至於相當於一個台北市的用電量,需要多大的發電機組呢?
大約是 2GW。
2 GW又是什麼概念呢?
相當於核二廠全部機組,或者中火四部機組,或者,相當於三接爭議所要增加的機組。
換句話說,護藻礁與三接爭議聲中所要新增的機組發電量,也不過是可以應付台積電未來四年所需要擴增的用電量。
台灣當然要繼續發展經濟,但我們是否還能用便宜到連電子業大老都跳出來說不合理的電價來配合呢?以及其中涉及的生態環境的課題有哪些?這都需要我們再仔細思考。
我訪問的教授所談到的其他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課題,就留待接下來兩集再為大家說明。
謝謝大家今天的收看,下一集再見。
台達 電 新風機 價格 在 朱思翰 Szuhan Ch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7/2 大盤表現》
「阿榮被放出來了!但阿榮下週一又要關進去了嗎?」台股在今天開高震盪,早盤一度漲超過80點,但資金明顯全力猛攻航運,比重一度高達六成,擠壓到電子股竟然成交比重剩不到兩成!畢竟今天是長榮解除分盤交易的第一天,可能怕被二度處置,股價大多時間都努力黏在206~209元,急漲馬上壓回,急跌到200元也馬上有支撐,但一來一往讓成交量衝破54萬張,是不是抓回去關?晚點證交所應會公布。
相對努力壓盤的貨櫃輪,今天仍然無量的電子股,卻有不少看點,從傳產流出的資金在午盤開始佈局績優個股,包括PCB族群,面板與記憶體,部分IC設計,特別是車用整流二極體股價超強勢,下周還有多檔電子股除息或股東會/法說會登場,值得期待。震盪之中指數高點沒過,低點也沒破,收小黑下跌3點,收17710點,成交量6070億元。
《7/2 電子族群》
電子股早盤真的冷到極致,第一次看到開盤電子的成交占比竟然是1字頭,電子權值股除了台積電開低之外,其他人早盤幾乎都沒有表態黏在平盤。但倒是有產業因為公司派的喊話讓股價升溫,雙D族群,記憶體與面板,公司派都釋出了正面展望,似乎有微微破除了外資的看空趨勢?
面板市場先前的諸多雜音,主要認為面板報價已經連漲13個月,多頭將走完,所以即使今年能獲利亮眼,但歐美的商機反映之後,需求就會回落,供需比將回到健康甚至供過於求的狀態。不過昨天舉辦股東會的群創喊話,有好多客戶抱著現金,和群創搶訂面板「長約」,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無虞。合約在手的說法,能破除利空?果然面板三虎盤中都大漲4%以上,群創突破月線後,更有連續大單敲入,盤後攤開外資買超第一名,就是群創的42558張。但市場信心可能還沒回籠,群創收盤還是在月均線前差一檔飲恨,收在21.25元月線之下。
至於記憶體,美光所釋出的展望,是看好供不應求將到明年底,也激勵華邦電等股價,外資今天加碼第二名也是華邦電,只是仍無脫離箱型震盪區間。蜀芳分析師盤中表示,確實現在記憶底價格看漲有到年底,但股性問題說了很多次,所以不如關注今天開始加溫的電子個股!例如昨天向下的ABF載板,今天都有回升。
另外車用整流二極體族群,搭上了電動車加新能源兩大話題,最近股價走勢就像傳產一樣連續往上噴,就算昨天殺了一根長黑K,但今天幾乎都吃回來,有老師就說最看好朋程(8255),以及強茂(2481)接下來股價表現,還有像是台半的走勢今天也算強勁,不過這類與第三代半導體相關類股,如同先前提醒,他們真正能反映財報是明年的是,所以持股可能要留意八月公布的半年報利空。
小結,大盤高檔震盪中,電子股價都較為穩定,因此即使成交量被排擠,尾盤資金流入,很多分析師認為是轉強好的開始,畢竟要再退也無可退。回到大盤今天沒摜破前波段高點17709,重點要觀察電子下周一能否守穩帶隊上攻,特別是台積電真的需要表態,不然大盤近期可能陷入震盪盤整格局,甚至是M頭的修正型態。
《7/2 傳產族群》
先談塑化,昨天二線塑化股台聚集團領漲,就有分析師示警,恐是短線行情,果然開盤漲停的亞聚台聚,乃至於台達化、華夏,盤中就漲停打開,畢竟油價漲,帶動產品報價上升,這些廠商能獲利的是因為手中還有原油低價庫存,不然油價漲代表的是成本攀升,庫存用完後若無法把成本轉嫁消費者,對於塑化場並非好事,壓縮獲利!李冠欽分析師認為,反而是一線塑化廠如台塑集團,能真正較不受油價影響。也有分析師提醒,這類傳產的資金輪動,通常是鋼鐵→塑化→紡纖→化工,建議都是做短輪動,畢竟他們氣勢不像航運股那樣一路狂飆,而且獲利計算相對簡單。
同理在鋼鐵股,利差計算複雜,煤炭價格、鐵礦砂價格、鎳價、以及成品的鋼價,都會影響獲利,而不是像航運,運價漲獲利就會好,那麼鋼鐵股到底還有沒有續航力?蜀芳認為,鋼鐵的優勢主要還是本益比,所以低價股相對強勢,新光鋼如果下周一再漲就不適合追了,本益比將超過10倍,當然投資人如果不想等低階而去追高,也不是不行,但就要承受相對的風險。另若從鋼鐵指數技術線型來看,目前沒有特別轉強的跡象。
貨櫃三雄,李冠欽分析師認為,現階段仍是向上操作,風險較小。也就是急殺仍可低接,而且倒也不建議回過頭買散裝,畢竟獲利與本益比和貨櫃比起來,仍慘輸一截。而從融資與大戶籌碼面觀察,確實有業內主力在獲利了結,畢竟不否認,股價一路漲上來已經賺了不少,加上來有今天要防「二次處置」的股價壓力,不過人氣還在,就看有沒有更大咖的資金入場,賣壓通吃就無風險。但當然,對於這類活潑的個股,離五日線越遠就越不安全,追高風險要自己評估了。
不過最新的好消息,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顯示,星期五公布最新1週遠東到美東、歐洲、地中海運價再創新高,本週貨櫃運價綜合指數也達3905.14點,創歷史新高,較上週上漲119.94點,漲幅有3%。如果依照經驗法則,星期一貨櫃三雄股價應能受到激勵,就看市場資金行情與人氣信心,會不會推動他們再創新高價了。
#台股 #大盤 #加權指數 #電子 #面板 #記憶體 #傳產 #塑化 #航運 #鋼鐵 #當沖 #非凡最前線 #非凡新聞台 #最前線筆記
台達 電 新風機 價格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老王給你問 # 用操作股票的邏輯挑選一支好的電動牙刷!歐樂B iO微磁電動牙刷特輯!
📢王董粉絲專屬資訊,非會員也有!📢
職業病發作時買東西都會運用股票思維。像是牙刷選擇,我認為未來主流就是電動牙刷,用過就回不去了,你認同嗎?而從主流族群去挑選指標股,這次受邀使用的Oral-B iO微磁電動牙刷就是值得在雙11放入購物車的主流股!
🔹技術分析🔹
它來自德國製造的工藝技術應該沒得嫌,我覺得造型真的超時尚!而且它有線性磁驅動馬達設計,以及刷毛微震科技,可以讓輸出力道均衡傳導至每一根刷毛;刷完之後都可以覺得牙齒澀澀的超乾淨,清潔力晉升一流!
我有些朋友會害怕電動牙刷力道太大讓牙齦受傷,Oral-B iO貼心設計3重超智能壓力感應;白燈力道太輕、紅燈就是用力過大,我刷牙只要看見綠燈都是刷得很舒服的!智能互動螢幕還可以調整刷牙模式,還會跟您每天說嗨喔,未來科技啊!
🔹價值投資🔹
一檔股票價格要低於它的價值就是逢低買進好機會。而現在正好是PChome & Momo的雙11優惠大節日,價格遠遠低於Oral-B iO帶給您的高貴享受,現在不搶便宜要等什麼時候搶呢?
🔹王董專屬優惠🔹
雙11期間購買組合價只要12,990元,不但保固直接延長變五年、再送SODASTREAM高質感氣泡水機,這台市價可是要3990元喔!請務必透過下方老王連結購買,因為廠商還會特別加贈兩組刷頭,是專屬限定只給老王鐵粉喔!
提醒這優惠活動只到11月12日,若您也想體驗一下電動牙刷界的主流Oral-B iO微磁電動牙刷,趕快點選下方連結購買!心動就要馬上行動,就跟您買股票一樣果斷啦!
【王董專屬賣場★德國百靈Oral-B-】iO9微震科技電動牙刷(送Sodastream氣泡水機Deluxe★加贈io刷頭2入) https://lihi1.com/kPhMX
#OralB #OralBiO #微磁電動牙刷 #淨無止淨 #PChome #mom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C8jvcvFk1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