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的名字】
【Kah 家己 ê miâ 揣 tńg-lâi】
以前,總會想說
要取個時尚的洋文名字
才能顯得能與國際接軌
後來,慢慢發覺
原來還是使用自己的名字
才是真正的自己
隨著時間推移
也開始將台語發音
來當作主要對外的自我介紹
選舉期間
第一次聽到有前輩告訴我
原來「孫」姓的台語發音
竟然不是我一直以來以為的"Sun"
而是"Sng"
姓孫姓了這麼久
原來連自己的姓怎麼讀都不知道
原本通行的白話音
不知何時開始轉成了文讀音
若加上宜蘭腔
將會唸作Suinn/Suiⁿ
為了這件事
我也問了宜蘭在地的耆老
但連已七八十歲的阿姨
也沒聽過有人姓Suinn…
該是要把名字找回來的時候了
https://www.facebook.com/1661026360846388/posts/2228175007464851/
#終止代管_自決建國
🤔大家聽過「你的名字」台語版嗎?
電影沒有台語版,但你的名字,真的是你的名字,台語怎麼說?
#iTaigi 愛台語推出燒滾滾實用新功能——🎉你的名字😄
↓↓只要輸入姓名漢字,就能聽到台語發音囉↓↓
https://itaigi.tw/name/
不管是建宏、雅婷、詩涵、宥廷,還是林書豪、新海誠⋯⋯ iTaigi 攏總唸予你聽!有影足gâu!
小提醒:由於 iTaigi 是依照台語姓名發音通則(請看下方小教室說明)產生合成語音,有時候發音不見得完全正確,對自己姓名發音感覺懷疑的話,建議請教家中長輩再確認喔!
💯台語小教室💯
➡️ 姓名發音通則
台語漢字常有多種發音,姓名發音通則為:姓用白話音、名用文讀音。
以上規則當然也有例外:
👉姓的特例
例如「謝」姓有 Tsiā、Siā 兩種發音,各地腔調習慣不同,應該尊重名從主人的原則,以本人自己的發音為準。
也有少數習慣讀成文讀音的姓,像「林」讀 Lîm 不讀 Nâ,「馬」通常讀 Má 不讀 Bé 等等。
另外也有一些文白讀翻轉的情形。舉例來說,「孫」姓原本通行白話音 Sng,但民間有漸漸轉成文讀音 Sun 的趨勢。
👉名的特例
名的部分,雖然一般會照字面用文讀音念,但有時父母長輩是用口語詞、白話音來取名。例如陳「水扁」是叫「Tsuí-pínn」而非文讀音「Suí-pián」,李「江却」是念「Kang-khioh」而不是「Kang-khiok」。有時候還會有「文+白」或「白+文」的組合。
因此,「姓用白話音、名用文讀音」只是大原則,不見得百分之百正確。例外的情況,有可能是臺語原本的習慣,或甚至是特定地區、家族或個人的發音,最好的方式還是向本人確認。
當然,找不到人問或無法求證的時候,可以上 https://itaigi.tw/name/,愛台語🗣唸予你聽~
#新海誠正確發音是ShinkaiMakoto #那宮崎駿呢
#你的名字 #愛台語 #歡迎大力分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語 各地腔調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版主還記得以前在台大唸人類學研究所時期,就聽同學說過她超想去當計程車司機,或是去開計程車,拿這經歷來寫碩士論文。
能像一把刀接觸到社會各層面的計程車運將們真的就是「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啊!
---------------------
那次坐上計程車從電視台要回台北車站,我爸媽在後座就隨意以閩南語聊了幾句。運匠突然轉過頭來說:「聽你們的腔,不是本地人喔?」
我爸媽面對突如其來的搭訕,也只能簡短答一句:「對。」
運匠:「聽你們的腔,是從下港來的喔?」
我爸媽:「對。」
到目前為止,這些對話都還屬正常範圍。然而下一句,讓人聽了當場頭皮發麻!
運匠:「而且你們的腔,應該是在----最北不過OO、最南不過XX的地方喔!」
全車都嚇呆了!因為他完全說中了,只聽了幾句交談就聽出我們是從台灣的哪個角落來的!而他講的區域,直線距離不會超過十公里。(必須說明,我故鄉並不是像鹿港宜蘭永靖那種大家熟知腔調很重之地)
運匠說,他因為工作接觸各地的人,所以南腔北調都懂些,而且他最厲害的地方是,對於語言的腔調很敏感,而且模仿力很強。
他說,有一次他載到了幾個黑道,黑道在他車上肆無忌憚講去哪裡幹了一票等等,聽得運匠暗叫不妙,生怕知道太多被滅口。
於是,在快到目的地之前,運匠突然以那群人的腔調說:「你們也是OO鄉的人喔?」
那群兄弟聽到鄉音一愣,也開始跟運匠哈拉故鄉事。
最後,那群兄弟下車,跟運匠說:「本來我們想說,到了地頭之後,順便做你一票。不過看在大家都同鄉的,也是有緣啦。再見。」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最近網路流行整理「如何分辨XX人」,例如「如何分辨台北人」、「如何分辨嘉義人」、「如何分辨屏東人」、「如何分辨花蓮人」等等。有人認為有趣,而且藉此更認識地方特產(像我也是看了文章才知道什麼是「巴基魯」)。不過也有人認為分得越細,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越嚴重。
不過我還是抱持著樂見其成的態度,畢竟這些文章重點大多還是描述各地特色,不帶歧視或嘲弄。能自娛娛人,也多少介紹家鄉風物,寓教於樂,就算有點主觀,那也無傷大雅。
然而這系列文章也顯露出一個可悲的事實。
如果早個三五十年,你隨便問一個人:「如何分辨XX人?」答案一定是:「聽他的腔口就知道了啊。」
是的,在今天,臺灣各地丟失了原來的語言、遺忘了原本的腔調,所以只好用一大堆老店、小吃、舊地名來填補空虛。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臺灣有腔調的地方,豈不是只有宜蘭、鹿港、永靖這幾處嗎?其實臺灣各地腔調都有細小的差異,甚至可以用鄉鎮作為腔調的區分單位。今天我就來講個真人真事的故事。
當時我還是個小屁孩,有一次家父受邀擔任某節目的台語顧問,吾全家來到台北錄影(有機會來臺北的話,小孩都一定要死皮賴臉跟著,因為南部鄉下小孩,常會跟同儕比誰去過臺北最多次,哪怕是去的是新店新莊都算去過臺北,去過最多次的就最「潮」)。
那次坐上計程車從電視台要回台北車站,我爸媽在後座就隨意以閩南語聊了幾句。運匠突然轉過頭來說:「聽你們的腔,不是本地人喔?」
我爸媽面對突如其來的搭訕,也只能簡短答一句:「對。」
運匠:「聽你們的腔,是從下港來的喔?」
我爸媽:「對。」
到目前為止,這些對話都還屬正常範圍。
然而下一句,讓人聽了當場頭皮發麻!
運匠:「而且你們的腔,應該是在----最北不過OO、最南不過XX的地方喔!」
全車都嚇呆了!因為他完全說中了,只聽了幾句交談就聽出我們是從台灣的哪個角落來的!而他講的區域,直線距離不會超過十公里。(必須說明,我故鄉並不是像鹿港宜蘭永靖那種大家熟知腔調很重之地)
運匠說,他因為工作接觸各地的人,所以南腔北調都懂些,而且他最厲害的地方是,對於語言的腔調很敏感,而且模仿力很強。
他說,有一次他載到了幾個黑道,黑道在他車上肆無忌憚講去哪裡幹了一票等等,聽得運匠暗叫不妙,生怕知道太多被滅口。
於是,在快到目的地之前,運匠突然以那群人的腔調說:「你們也是OO鄉的人喔?」
那群兄弟聽到鄉音一愣,也開始跟運匠哈拉故鄉事。
最後,那群兄弟下車,跟運匠說:「本來我們想說,到了地頭之後,順便做你一票。不過看在大家都同鄉的,也是有緣啦。再見。」
這是我遇過最傳奇的計程車司機。每當我鑽研聲韻學苦思不出某些聲符的微妙差異,總會想起他。我想,他的語言能力之佳,恐怕不在衛斯理之下吧。
(相片為情境圖,並非故事中之司機。)
台語 各地腔調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記得前幾天分享的「國語」故事嗎?今天來看看臺灣逐漸消失的腔調回憶吧。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台灣回憶募集中,各位團友若有任何關於台灣的老照片、影片或是文獻,都歡迎投稿與大家分享討論哦~~!
最近網路流行整理「如何分辨XX人」,例如「如何分辨台北人」、「如何分辨嘉義人」、「如何分辨屏東人」、「如何分辨花蓮人」等等。有人認為有趣,而且藉此更認識地方特產(像我也是看了文章才知道什麼是「巴基魯」)。不過也有人認為分得越細,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越嚴重。
不過我還是抱持著樂見其成的態度,畢竟這些文章重點大多還是描述各地特色,不帶歧視或嘲弄。能自娛娛人,也多少介紹家鄉風物,寓教於樂,就算有點主觀,那也無傷大雅。
然而這系列文章也顯露出一個可悲的事實。
如果早個三五十年,你隨便問一個人:「如何分辨XX人?」答案一定是:「聽他的腔口就知道了啊。」
是的,在今天,臺灣各地丟失了原來的語言、遺忘了原本的腔調,所以只好用一大堆老店、小吃、舊地名來填補空虛。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臺灣有腔調的地方,豈不是只有宜蘭、鹿港、永靖這幾處嗎?其實臺灣各地腔調都有細小的差異,甚至可以用鄉鎮作為腔調的區分單位。今天我就來講個真人真事的故事。
當時我還是個小屁孩,有一次家父受邀擔任某節目的台語顧問,吾全家來到台北錄影(有機會來臺北的話,小孩都一定要死皮賴臉跟著,因為南部鄉下小孩,常會跟同儕比誰去過臺北最多次,哪怕是去的是新店新莊都算去過臺北,去過最多次的就最「潮」)。
那次坐上計程車從電視台要回台北車站,我爸媽在後座就隨意以閩南語聊了幾句。運匠突然轉過頭來說:「聽你們的腔,不是本地人喔?」
我爸媽面對突如其來的搭訕,也只能簡短答一句:「對。」
運匠:「聽你們的腔,是從下港來的喔?」
我爸媽:「對。」
到目前為止,這些對話都還屬正常範圍。
然而下一句,讓人聽了當場頭皮發麻!
運匠:「而且你們的腔,應該是在----最北不過OO、最南不過XX的地方喔!」
全車都嚇呆了!因為他完全說中了,只聽了幾句交談就聽出我們是從台灣的哪個角落來的!而他講的區域,直線距離不會超過十公里。(必須說明,我故鄉並不是像鹿港宜蘭永靖那種大家熟知腔調很重之地)
運匠說,他因為工作接觸各地的人,所以南腔北調都懂些,而且他最厲害的地方是,對於語言的腔調很敏感,而且模仿力很強。
他說,有一次他載到了幾個黑道,黑道在他車上肆無忌憚講去哪裡幹了一票等等,聽得運匠暗叫不妙,生怕知道太多被滅口。
於是,在快到目的地之前,運匠突然以那群人的腔調說:「你們也是OO鄉的人喔?」
那群兄弟聽到鄉音一愣,也開始跟運匠哈拉故鄉事。
最後,那群兄弟下車,跟運匠說:「本來我們想說,到了地頭之後,順便做你一票。不過看在大家都同鄉的,也是有緣啦。再見。」
這是我遇過最傳奇的計程車司機。每當我鑽研聲韻學苦思不出某些聲符的微妙差異,總會想起他。我想,他的語言能力之佳,恐怕不在衛斯理之下吧。
(相片為情境圖,並非故事中之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