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今天宣布解除台美交往限制,這是 #台美關係的再度突破,也是一直以來 #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和各界友人努力的具體成果。
【台美交流正常化,天花板成為樓地板】
這段日子以來,美國政府將台美交流提高了速限,展現台美交流 #正常化、#檯面化 更大的可能。以前是遙不可及的 #天花板 的事情,如今都成了 #樓地板。這樣的進展,本身就是台美關係的重大進步。
【國民黨全面反美,民眾黨張飛打岳飛,讓人遺憾】
然而民眾黨張飛打岳飛,宣稱台美關係的再度突破是吃萊豬換來的。國民黨則是由前總統 #馬英九、前主席 #朱立倫、新任黨團總召 #費鴻泰 相繼質疑美國駐聯合國代表訪台的意義(馬英九可能忘了,他在2009年1月6日,也就是小布希總統任期結束前的兩個禮拜,在總統府接見當時已經卸任的美國前駐聯合國代表波頓(John Bolton) 。當年的總統府新聞稿在此: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12967)。今天國民黨又繼續質疑美國國務院的決定能否延續到拜登政府。
其實,拜登團隊對於國務院解除台美交往限制,在第一時間就回應,拜登上台後,將「繼續支持符合台灣人民意願與最佳利益的兩岸議題和平解決方案」。(“Once in office, he will continue to support a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ross-strait issues consistent with the wishes and best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Taiwan”)在野黨可能忙著貶低台美外交,所以還沒看到。
國民黨有些人直接反美,有些人則是嘴巴親美,但不斷質疑美國政府、扯台美關係後腿,美國大使來台也說是
「惡客」,開放交流限制也懷疑,難道國民黨因為擔心中國不高興,而不願意看到的台美關係的提升?
* * *
💟 追蹤佩芬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eifen_hsieh/
💚 成為佩芬的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40896dvscg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
台美關係的再度突破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COVID-19疫情全球確診人數截至10/6中午12點已經來到3千5百多萬人(35,456,343),死亡人數也早已跨過百萬(1,043,216)。根據各家的統計來看,死亡人數最高的地區為6月起開始飆升的拉丁美洲地區,其次分別是歐洲、北美洲、亞洲、非洲。以國家死亡人數來看,來看目前仍是美國最高,其次依序是巴西、印度、墨西哥以及英國。我們已經一段時間沒有談全球疫情了,今天就來看看過去9個月來的疫情發展給我們什麼啟示。
世界衛生組織在10月5日表示,根據其「最佳估計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可能已感染新冠狀病毒。比現在的數字多了20倍。他特別提到,東南亞部分地區的疫情正在激增,歐洲部分地區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感染率也在上升。而且現在歐洲的官員們擔心,今年春天歐陸醫院慘況會重演,當時病毒蔓延造成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重症監護室負荷。像是現在西班牙的部份地區,醫院再度出現大量新冠肺炎病患。與此同時,俄羅斯5日的病例上升來到接近5月份的最高數字,但俄國卻已逐步解封。
剛剛講到美國死亡人數全球最高,大約是22萬(213466),這其實就佔了北美的9成,而鄰國加拿大僅有9千多人(9481)病亡。但是其實加拿大總理也說,現在加拿大已經進入第二波疫情,新增感染人數每天也是以千記,但是因為加拿大也是在過去SARS受創很嚴重的國家,所以衛生部門非常謹慎小心。
這樣感覺領導人是誰好像真的有差,現在川普確診,雖然已經出院了,但還沒康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巴西,之前他們的總統波索納洛也確診。而且這兩個人就是典型不在乎疫情的領導人,才會導致國內疫情這麼嚴重。
拉丁美洲的狀況真的滿嚴重的,拉丁美洲的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的8%,但現在卻佔了全球死於COVID-19的三分之一。但是過去幾週狀況有比較好轉,應該過了最嚴重的階段。跟歐美國家不同的是,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地區很難進行封鎖,因為半數以上的拉美人在非正規部門工作,往往沒有什麼積蓄,只能外出謀生。密集的城市和多代同堂的家庭也讓疾病更容易傳播。
所以看起來防疫還是有文化跟社會結構的差異,但有些基本到像是直覺的事,像是戴口罩,我就不懂有什麼好反對。尤其跟歐美國家比起來,拉丁美洲人已經懂得要好好防疫。有一個有趣的調查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顯示,到4月份,拉美大部分地區至少有70%的人表示外出時總是戴口罩,而美國和英國大部分地區的這一比例不到30%。
像希臘還有醫生上街戴口罩遊行,鼓勵大家戴口罩,但是在英國還有人因為戴口罩被別人霸凌。像是美國也是,也難怪主持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Chris Wallace還得說,wear the damn facemask,照規定戴!口!罩!很難嗎!?
接著來看看歐洲,英國首相強生說冬天的疫情可能更嚴重,英國確診跟死亡人數都是最高。之前嘗試要放寬封鎖的國家疫情都飆升,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等,都可能會逐步恢復封鎖,規定派對的人數等等,並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我看這個歐美的派對文化要改變也很困難,如果是我就不會想要去可能感染病毒的活動。不過世界上有好幾百萬人是靠這個生活,很多人從派對中得到幸福感和釋放,鼓勵陌生人之間相互信任,進而促進社會凝聚力。因此現在也有很多新的方式,比如說停車場派對,或者是有人在線上放歌,隔空派對,的確也可以解決人類的孤獨感。
而死亡人數超過10萬高居全球第三的印度,確診病例數也突破640萬,也是世界上第二高,而且印度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不斷攀升,僅9月份感染的人就佔其病例的40%以上,是目前全球日病例數最多的國家,新病例幾乎是美國的兩倍,過去24小時內就增加75,829例。光是印度官方統計已經有超過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更不要說沒有統計的。但聽說印度官員還是計劃取消更多限制,希望重振已經癱瘓的經濟。而且除了經濟之外,我自己看到這些國家在封鎖中,受到影響有很多是沒辦法去上學的兒童,那種影響才是好幾代的。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學校還在封鎖當中,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都去工作了,印度也不例外,而且這些小朋友從事的往往是非法且危險的工作。這也使得這些國家未來的社會流動性和競爭裡都會出現問題。
不過世界上還有少數零確診的國家,像大洋洲就是目前世界上少數的淨土,有12個大洋洲島國保持零確診,包括台灣的4個邦交國: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吐瓦魯。這些國家主要是因為可以比較容易封鎖邊界,而且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只要病毒一入侵,出現的危機更大。
從今天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上每一個地區面對病毒肆虐,都得要重新檢視一下各自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什麼,除了衛生健康專業之外,防疫的路上也要有社會學或是人類學家一起從文化和社會的面向找到最好的防疫措施,至於根據規定戴口罩,就不用我再重複了吧。如果你對我們的討論有什麼意見,請上網與我們分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UHDyPBExLA/hqdefault.jpg)
台美關係的再度突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nZz9MV5-gP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確診病例突破800宗,酒吧、卡拉OK、美容院等高風險場所相繼有人中招,哪些場所需要關閉引起爭議。抗疫需要社會上下一心,人人願意忍痛付出,大我先行小我居後,然而現實往往是另一回事。關閉高風險場所牽涉太多利益,有人想保住生意,有人想政府用公帑「包起」停業所有損失,有商舖業主則不願大幅減租共渡時艱。政府面對不同利益及業界壓力,左顧右盼進退失據,社區防疫一再「漏招」,過去數天政府終於先後宣布下令卡拉OK和酒吧關閉,未免姍姍來遲。為了整體社會利益,社區防疫措施不能不做,經濟代價應合理合度攤分,政府應支援業界和打工仔渡過難關,業界和商舖業主對社會亦要有所承擔,不能堆砌藉口推搪。
蘋果頭條
港台記者追問世界衞生組織高層人員台灣會員資格觸發的政治風波越演越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昨火上加油,主動發表聲明,指控港台的表達有違「一個中國」原則,直指廣播處長梁家榮須對此負責。傳媒沒預設立場的提問,竟變成當權者扼殺新聞自由的罪名,引起社會譁然,港台企硬向政府說不,指審視內容後認為並無違反「一國兩制」;港台工會更批評邱舉動令人心寒,形容港台「已失去發問的自由」。
港台英文節目《脈搏》(The Pulse)記者唐若韞上月底訪問世衞助理總幹事艾沃德(Bruce Aylward)時,問及世衞是否會重新考慮台灣會員資格,艾沃德先沉默約10秒,其後稱聽不到提問,之後突然中斷視像通話。唐再致電並提問,艾沃德只稱中國抗疫表現很好,堅持不提台灣,草草結束訪問。艾沃德窘態經社交媒體廣傳,引來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世衞事後罕有發聲明回應,指台灣成員國資格由成員國決定。
東方正論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摧毀全球經濟,情況不僅堪比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有人甚至形容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殺傷力極之驚人。尤其是環球金融市場一片驚濤駭浪,破產及債務違約潮一觸即發,新一輪金融海嘯隨時殺到埋身。香港作為細小外向型經濟體,稍有風吹草動都無法獨善其身,港府抗疫無能,救市無方,恐怕一個巨浪翻來將死無葬身之地。
全球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已突破九十三萬,死亡人數超過四萬八千,當中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甚至揚言死亡人數或達廿四萬,反映疫情重創各國的冰山一角。為了對抗疫情,全球多國不得不採取封城封關、停市停工等極端措施,國際旅客往來陷於停頓,市面商業活動陷於癱瘓,工廠停產更打亂甚至打斷全球供應鏈,這一波經濟衝擊將是全球性,沒有地方能夠幸免。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襲擊全球,牽動國際政治博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再度表態,美國將傾盡全力,協助台灣在世界衞生組織「發揮合適作用」;台灣官方也頻頻以抗疫之名,爭取五月參加世界衞生大會(WHA),並且展開「口罩外交」。眾所周知,台灣能否「重返」世衞,關鍵在於北京的態度,以目前兩岸關係之惡劣,幾無可能。明知不可為而為,台美目的在彰顯盟友狀態,凸顯台灣的國際存在及遭受「打壓」,令北京尷尬。
中美在疫情爆發之後展開激鬥,刀光劍影。這是美國對華戰略以遏制為主軸的必然,台美關係亦因此急速升溫,聯手對抗北京。台灣的外長吳釗燮與「美國在台協會」簽署「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共同對抗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病毒」;美國國會推動的「台北法案」近日被簽署成法,表達美國支持台灣維持「邦交」、參與國際組織活動。
經濟社評
歐美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感染人數急增,全球確診個案逼近100萬宗,美國卻諉過於人,試圖將責任推卸給中國。華府應放下傲慢與偏見,汲取中國和亞洲的抗疫經驗,並加強合作,才有望盡快控制疫情。
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1時,美國確診數目突破21萬宗,死亡人數增至5,165人之際,美媒引述情報機關的機密報告,指中國確診和死亡人數都有所漏報,官員甚至指中方提供假數據。連表明不再說「中國病毒」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亦說中方的數字有點樂觀。
美方再就疫情挑起外交罵戰,明顯是為華府防疫不力轉移視綫,因美國感染人數是全球之冠,而且還在爆升中,最終死亡人數可能增至逾20萬,有必要找代罪羔羊。美方以中國作為疫情爆發的源頭,認為僅81,591人確診,3,318人死是不可能,指摘中方瞞報,導致美國無法準確掌握到中國疫情的真實數據,影響其防疫策略大失預算,從而令中國背上防疫不力的「黑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Zz9MV5-gPs/hqdefault.jpg)
台美關係的再度突破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WHA #大選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18 百名越南移工發動罷工
01:22 臺灣在WHA上獲得聲援
02:44 薩爾瓦多正在考慮跟臺灣復合
03:33 臺美關係再度突破
04:26 印度總理神奇連任
05:48 英國首相梅伊請辭
06:45 聖母峰大塞車造成10人喪命
07:33 東京女孩情O案
08:14 一次看完所有總統候選人最近說什麼
09:28 524氣候變遷遊行
10:14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力寧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移工罷工〗
→ 【 志祺七七 】你可以不支持華航機師罷工,但你不能不了解合法罷工的SOP!:https://youtu.be/0HUdIOly-84
→ 移工為加班費爭議罷工 美堤食品同意發還4000萬:http://bit.ly/30KwF1j
→ 越勞罷工爭工作權 新北:不容雇主秋後算帳:http://bit.ly/2JIQroB
→ 美堤抗爭後5人可能面臨資遣,越南移工再度表達抗議:http://bit.ly/2JI5YVt
〖WHA〗
→ 赴WHA成果豐 陳時中:將和美日聯手強化防疫:http://bit.ly/2HFuUL6
→ 連續3年未受邀參加WHA,除了14友邦、美德英都發言力挺台灣:http://bit.ly/2XcO7cy
→ 台美重量級會談!美衛生部長:雙管齊下挺台參與WHA:http://bit.ly/2WxeRam
→ 聖文森嗆中 "台灣從來沒被定義是中國的一部分" 在WHA上為台灣發聲!:http://bit.ly/2wopkGL
→ WHA次日 日本.巴拉圭接力發言挺台:http://bit.ly/2XdfbZg
→ 相忍為國?王金平:從政四十年 一直相忍為國救黨!新聞大白話:http://bit.ly/2WvtuuX
〖薩爾瓦多回心轉意〗
→ 回心轉意?薩爾瓦多準副總統:不排除與台恢復邦交可能性:http://bit.ly/2JO4mtF
→ 不要金錢要尊重:台灣前友邦薩爾瓦多新總統訪美,批評中國「操弄他國民主」:http://bit.ly/2wyj6nP
〖台美關係新突破〗
→ 台美關係新突破,外交部宣布:「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改名納入「台灣」:http://bit.ly/2Wrsg3H
→ 李大維會美國安顧問波頓 斷交後首例:http://bit.ly/2MdPLts
〖印度大選〗
→ 捍衛國安形象加個人魅力 莫迪奇蹟席捲印度:http://bit.ly/2YUZy9k
→ 經濟改革傷了一堆人,印度莫迪為何還是狂勝?:http://bit.ly/2VVwxIy
〖英首相梅伊請辭〗
→【 志祺七七 】公投後還是一片撲朔迷離?兩年後,英國脫歐了嗎? 《 從🌍反觀🍠 》EP 003:https://youtu.be/yt7SEexIMa8
→【 志祺七七 】英國脫歐期限來臨,英國終於要離開歐盟了嗎?哼,太天真了!:https://youtu.be/xX1EN0_sgWc
→ 脫歐軟硬不吃 逼梅伊轉身:http://bit.ly/2W9TjBA
→ 梅伊接班人選受關注 這6人最有可能:http://bit.ly/2YPFsgv
→ 脫歐風波不斷 英相梅伊哽咽宣布6月7日下台:http://bit.ly/2JHRuVE
→ Boris Johnson for Prime Minister, and Other Ways that the Brexit Mess Could Get Even Worse:http://bit.ly/2wqjULm
〖聖母峰攻頂塞車造成10人喪命〗
→ 聖母峰攻頂塞車一週釀10死 登山客等太久失溫缺氧:http://bit.ly/2EyZEvd
→ 聖母峰的「巔峰塞車」:登山客搶攻頂堵山路,3人衰竭死:http://bit.ly/2I2tAkv
→ (照片來源):http://bit.ly/2wnAOKn
〖東京甜美女情O案〗
→ 真人版病嬌!21歲甜美日女多刀O男 只因「太喜歡他」:http://bit.ly/2Qv7Y3T
→ 「好きで好きで仕方なかった」男性Oして逮捕の女:http://bit.ly/2X6hbm0
〖各總統候選人 過去一週〗
→ 黃光芹嗆韓花天酒地 韓國瑜自爆每晚這樣過【即時受訪】:http://bit.ly/2K8ctAh
→ 賴清德否認"說過不選"斥英說謊 蔡英文捍衛主權自認勝賴:http://bit.ly/2EB6dxC
→ 「霸氣總裁」對太太不管用 郭董:做錯事會被罰洗碗:http://bit.ly/2JHQEYZ
→ 郭台銘舔盤子 柯P大笑不止 柯文哲:我不會做噁心的動作:http://bit.ly/2I7qV9o
→ 外傳郭台銘要找王金平當副手 郭否認 王也喊"參選到底":http://bit.ly/2QBwyAx
→ 韓國瑜為張善政新書站台 憶當年「張院長vs.賣菜郎」:http://bit.ly/2VT3yVV
→ "郭張配"有機會?!郭台銘讚張善政:我們很有共識 雙方合作樂見其成:http://bit.ly/2YQr1sr
→ 學童領軍、週五上街 524台北氣候緊急遊行訴求守住關鍵1.5℃:http://bit.ly/30PFqHm
〖524氣候變遷遊行〗
→ 向全球暖化說不 歐洲多國青年上街示威規模空前:http://bit.ly/2Wq5lpH
→ 響應524全球氣候行動 朱立倫、賴清德出席聲援:http://bit.ly/2JJEgbc
→ 【為了氣候變遷,我罷課】從獨自一人到各國響應 16歲瑞典女孩喚醒全球環保意識:http://bit.ly/2JFogqF
【 延伸閱讀 】
〖印度大選〗
→ 印度大選落幕 盤點浩大聲勢背後的「世界之最」:https://bbc.in/2Xjc6qg
→ The disarming case to act right now on climate change | Greta Thunberg:http://bit.ly/2Mn4xx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2OlD8dNBf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