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洋被俘虜的台籍日本兵,
走到哪邊都找不到自己的歸屬😔(小芋圓)
影壇大小事不漏接 🎥 星光雲APP給你最新資訊:https://goo.gl/DxAfcG
溫昇豪 James Wen 茶金 Gold Leaf 公視戲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江啟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ve 台灣光復75週年紀念音樂會 七十五年前,中華民國歷經八年對日抗戰,終於迎來勝利與和平。10月25日的台北公會堂,日軍代表安藤吉利將軍在陳儀發佈的「署部第一號命令」受領證上簽字,正式終結了日本在台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 對中華民國全國軍民而言,這天是光復台灣的大喜日;其更扭轉了中國自...
「台籍日本兵」的推薦目錄:
台籍日本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隱藏在南台灣的望海神社
嗨~中秋節快樂,整整四天的連假,大家有什麼安排嗎?
今天分享一座隱藏在山中的空靈景點,南臺灣坐山望海的 #高士神社,疫情期間也可以感受日本的氣氛!
高士神社位於屏東縣牡丹鄉,為台灣現存神社中,最有日本味,卻也最不純種的存在。
嗯?什麼意思?
初代神社建於1939年,當時供奉著天照大神,1945年二戰結束廢棄。二戰時期,高士部落的壯丁們被徵招成台籍日本兵,神社集合出發時,與家人說:「如果我回不來了,以後就來神社相見」。
戰後,高士部落一直希望重建神社,實現逝去親人的遺願,但由於種種因素而延宕。後來,日本神職人員佐藤健一,為感念台灣人在311大地震的幫忙,耗資一千萬日圓,打造木造神社送至牡丹鄉高士部落。
這次供奉的不是天照大神,而是戰爭逝去的英靈、祖靈和山神,回歸原住民的信仰。
2015年蓋好的二代神社,鎮座祭採用了日本神道的步驟、排灣族傳統儀式,加上長老教會牧師的祈禱下,順利落成。
這裡的視野好到炸裂,可以遠眺太平洋,登上眺望台視野更遼闊!雖然建築簡易,但遠離塵囂的環境一級棒,有著極靜空靈的氛圍,很適合拍照與發呆。
不過真的路途遙遠,道路蜿蜒曲折,少部分路面不平,若晚上開車要小心慢行~
台籍日本兵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發布終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所以在這個時間點,戰爭的一切都結束了?士兵可以丟下武器回家當活老百姓,戰勝國人民可以放鞭炮、開香檳慶祝,或是在時代廣場看到任何女性都可以把她拉過來親下去?(注意,雖然當事人不但沒有受到法律指控,而且還留下經典畫面作為歷史紀錄,但這招不是每個人都能適用,更要看時間地點,最起碼現在如果有人跑去凱達格蘭大道做同樣舉動,大概只會被國安人員制伏......不過應該可以上什麼動新聞版面就是了。)
讀歷史,的確有些時間點顯特別重要或有紀念性。比如:1937年7月7日,是國民政府對日全面抗戰的開端;或是194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行動打響盟軍在西歐戰場的反攻。但有的時候,這些時間點卻又容易誤導人,讓人覺得「事情就突然發生」或是「事情就突然結束」。
像是七七事變,儘管發生衝突,其實國民政府和日本政府一直沒有放棄外交談判好停止戰爭的可能性,換言之,儘管被視為全面戰爭的開始,但其實當時最初的戰況規模並不算大,而是逐步的升級。況且注意我的用詞,「全面抗戰」,這代表其實早在七七事變以前,中日雙方已經有軍事政治上的衝突,也正是這些衝突的逐步升溫,然後如此巧合的在那個時間地點一口氣引爆出來。
又像是諾曼地登陸,好像盟軍這時開始反攻歐洲,但其實在此之前,盟軍早就有反攻歐洲的行動,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是為諾曼地的行動累積經驗及預備(例如:迪耶普登陸戰役)。而盟軍也不是就只有在6月6日有所行動,事實上,在那之後盟軍仍然需要部段輸送物資兵力,而德國軍隊更不是在6月6日就喪失戰力,事實上,有數隻部隊仍在堅持抵抗。
說回到8/15的終戰日,雖然高層說戰爭結束,但事實上,某些地區接收到終戰通告需要時間(尤其當時還沒有WIFI網路),有些軍事行動更是箭在弦上而必須持續進行,所以少數地區仍在猛烈交火中。
又或者戰爭相關的人員並不會因為一紙命令,就能迅速回到戰爭前的原位。像是在中國戰場,日軍仍佔領中華民國眾多國土,即便他們已經停止戰鬥,但仍需等待中國政府的軍隊前來接收(而這就是國共內戰開打前的背景之一);逃難的中國百姓也不可能直接從西南大後方瞬移回自己的家鄉,正如分布在各地作戰的日本士兵也無法瞬間卸甲歸田。
或許說到這,已經有人感到不耐煩:「好啦,我知道回家移動需要時間,行了吧。」
但過往歷史往往都會超出我們後人的想像,比如:一個台籍日本兵,因為戰爭而離開台灣並前往中國東北服役,而他的返鄉之旅,卻是先被抓到蘇聯關了好幾年後,才從日本到上海,再輾轉回來台灣。然後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台灣人在返鄉過程中,在上述地點,都又被關了起來,堪稱關關難過,關關都被關過。
這就是今天書籍《零下六十八度》中的主角─台籍日本兵陳以文,他的人生故事。
在這本書中,我見到戰爭的更多層面,戰爭不是只有熱火朝天的前線作戰,戰爭更沒有因為終戰而立即消失,正如陳以文先生數年的戰俘經歷,戰爭在當時並沒有完全消退(而且大家要注意,二戰結束後可就要進入冷戰,戰爭的陰影不只沒有遠去,有時還顯得更加厚重以及壓迫),陳以文先生算是極度幸運的,竟能在最後活著全身而退,且留下戰後的紀錄。而有許多戰俘,可是未能留下隻字片語的離開世間......
(我上述的感慨,是來自一部電影「戰地琴人」,這部改編自猶太裔波蘭鋼琴家,在二戰躲避納粹德國追捕的經歷中,鋼琴家曾遇到一位德國軍官,而這位德國軍官竟對他提供保護。可惜的是,這位德國軍官在戰後被蘇聯人俘虜,並只知道他後來死戰俘營中。這位在二戰隊多人提供過庇護的好人,他在戰爭中究竟有何想法?又是為何他有如此行動?都隨著他的死而成為了無解。而且我遺憾的是,有一位好人就著麼毫無交代的離去......)
在這部意想不到的紀錄中,我看到的不只是史事的紀錄,更是滿滿的感情。包含:陳以文先生所經歷人物的互動,以及作者,也就是陳以文先生的孫子─練馬超大根的陳力航,對於前人追憶的感情。
(話說,在這個好像要催情緒的段落中,我講出作者的外號,是不是很跳tone?其實......這也是種感情,大家懂嗎?)
(友曰:放屁!少在那邊臭蓋!)
好的,那我們進入主題,來抽獎吧!
請完成以下動作:
1.
按讚及公開分享本文
2.
在文章底下留言「我想知道零下六十八度的旅程」,然後如果有,也可以寫下一些你知道有關長輩在戰時的經歷(這算是讓我自己開眼界)。
就有機會獲得《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一書,我們將在一周後抽出3位中獎的朋友,有興趣的人可別錯過這個機會喔。
購書可往此處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9406?loc=P_0004_026
#零下六十八度
#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
#前衛出版
#看到我可以叫出作者的綽號就知道我是一個多麼有感情的人了吧
#話說我沒能好好聽長輩的戰亂經歷_因為他們都不講_而不講的背後我後來知道是滿滿的悲痛
台籍日本兵 在 江啟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ive 台灣光復75週年紀念音樂會
七十五年前,中華民國歷經八年對日抗戰,終於迎來勝利與和平。10月25日的台北公會堂,日軍代表安藤吉利將軍在陳儀發佈的「署部第一號命令」受領證上簽字,正式終結了日本在台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
對中華民國全國軍民而言,這天是光復台灣的大喜日;其更扭轉了中國自清末以來,面對列強殖民主義的凌辱。對當時的台灣人而言,這代表戰爭的告一段落、殖民統治的結束,更象徵與父祖之國的團聚。彼時民間無不張燈結彩,歡喜迎接。
在更細緻的光譜上,對於當時追隨社會主義的台灣左翼知青,戰敗的台籍日本兵,乃至於日後遭遣返的49萬滯台日本人——包括不少「灣生」,台灣光復也以不同方式牽動著他們的人生,帶來各種深刻的悲歡離合。
拉長時間尺度,台灣光復更終結台灣人在法律上作為次等國民的歷史,開啟了教育平等、政治民主的第一步;讓台灣社會洗刷皇民化帶來的文化斷裂,與先祖傳承的精神文化接軌;更讓台灣擺脫了在殖民統治下,作為日本軍國主義資源地的角色,得以發展出以自身為本位的產業經濟。
從任何角度,台灣光復都是意義深遠的一個日子。也因此,近年台灣社會對其歷史意義的淡忘,十分讓人遺憾。今天大家齊聚一堂,慶祝光復七十五週年,除了緬懷先人抗戰的辛苦犧牲,更是希望喚起社會各界,對台灣光復歷史意義的關注。在民主化後的台灣,我們理應有更自由寬闊的空間,去重新凝視歷史,促成不同族群、不同視角的對話。
我們深信,唯有還原戰爭的殘酷真相,看懂不同群體彼此記憶中的痛,台灣才能找到和解共生的路,才有更和諧的未來。
台籍日本兵 在 MoshPit Kenn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向27部隊的每位勇者致意
1947年2月27日晚間台北市發生緝菸血案,隔日2月28日駐守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衛兵無預警開槍掃射抗議群眾,局勢至此急遽惡化。下午三時,政府發布戒嚴令並出動武裝軍警開槍掃射台北市街頭民眾。群眾佔領新公園內的台灣廣播電台(即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現址),並透過電台向全台灣廣播說明2月27日晚間發生的緝菸血案,以及當天長官公署廣場的流血事件,並控訴一年多來的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貪官污吏橫行與軍警的暴行,呼籲全台灣民眾驅逐各地貪官污吏以圖生存。隔日起由台北市開始的反抗政府事件蔓延台灣全島,全台各地民眾紛起抗暴。
3月2日,台中地區民眾收到楊逵和鍾逸人廣泛印製倡議召開市民大會的傳單,於台中戲院舉行市民大會,共同推舉台中市婦女會理事長謝雪紅為大會主席,會中強烈抨擊國民黨暴政。參加群眾決定遊行示威,利用消防車鳴響警笛呼籲市民響應起義。3月3日,謝雪紅在台中市參議會組成「台中地區治安委員會作戰本部」,組織「人民大隊」,簡稱「民軍」。霧社地區一百多名原住民泰雅族人下山參與台中作戰本部。民軍的隊伍計有彰化隊、大甲隊、豐原隊、東勢隊、埔里隊、員林隊、田中隊、太平隊、獨立治安隊等等[7]。3月3日上午八時許,國軍於教化會館(空軍後勤部供應分站)出動武裝卡車在台中市區分途進行沿路掃射,採取兩面包抄,與民軍展開激烈槍戰,雙方皆有死傷。當日下午,各地民軍自電台廣播中獲悉消息,紛紛趕赴台中並支援作戰,與台灣中部地區多處國軍的軍事據點進行交戰,自下午四時激戰至晚上,夜雨中,槍砲聲震動全台中市,國軍部隊陷入重重包圍,試圖突圍失敗,國軍部隊於當日晚間十時許繳械投降。至3月4日,民軍共攻取台中市政府、台中市警察局、台中縣警察局、台中市憲兵隊、台中團管區司令部、台中軍械庫六處、台中廣播電臺、台中電信局、專賣局台中分局等重要機構。3月4日上午10時,台中水湳「空軍三廠」(第三飛機製造廠)少將廠長雲鐸與民軍談和並交出武器,此時台中市區以及近郊悉數為民軍控制。3月5日上午,虎尾、嘉義、高雄、台北各地的民軍都向台中作戰本部求援,作戰本部乃將彈藥交付支援作戰。3月5日下午,謝雪紅另組「特別志願隊」支援虎尾機場的戰鬥。3月6日,作戰本部將在地八部隊,及四百餘名青年、學生,與二戰後退伍的台籍日本兵等改組為「二七部隊」,由鍾逸人擔任二七部隊的部隊長。
這是一張1930年代的烏牛欄吊橋明信片,此處即為二二八事件之《烏牛欄之役》戰場,圖中可見烏牛欄吊橋上面有汽車在行駛。
二二八事件之烏牛欄之役中,二七部隊警備隊與國軍廿一師交戰戰場現在的模樣。
二七部隊的基本隊伍,包含黃信卿的埔里隊、何集淮與蔡伯勳的中商隊(台中商業學校學生隊)、呂煥章的中師隊(台中師範學校學生隊)、黃金島的警備隊(獨立治安隊)、李炳崑的建國工藝學校學生隊、林大宜從農村招募當過日軍的農民、延平學院學生、吳振武的民主保衛隊離隊隊員,以及包含霧社地區泰雅族原住民青年的陳明忠的突襲隊等等。職務分配以鍾逸人為隊長、古瑞雲為副官、蔡鐵城為宣傳部長、黃信卿為參謀長、石朝耀為聯絡官、何集淮負責祕書處、吳崇雄為救護軍醫。
3月6日下午,二七部隊的埔里隊成功逮捕以蔡志昌為首的軍統特務份子四十多名,並將之拘禁於台中監獄。3月7日,二七部隊正式成軍,並駐紮於台中「干城營區」、進駐干城營房,同時修理戰車、高射砲、機關砲、迫擊砲,並整修機場。3月8日,二七部隊馳援嘉義的戰鬥。3月12日,二七部隊得知國軍大批增援部隊逼近台中的消息,考量自身實力有限,以及避免與國軍在台中市區進行正面的戰鬥因而波及台中市民,於是部隊轉往南投埔里,並改稱「台灣民主聯軍」。二二八事件期間,二七部隊除攻佔台中各政府機關之外,亦武裝支援嘉義、南投民眾反抗國軍的戰鬥。
二七部隊因得知國軍二十一師於3月12日已進逼台中。而當時已全盤控制台中市警、政、軍機關的二七部隊為避免與國軍於台中市區戰鬥而波及市民,毅然決定於3月12日下午三時起撤出台中,並將部隊,以及武器、彈藥、糧食、車輛等物資暫時集結於埔里國民學校,台中至埔里間卡車來往不絕,沿途民眾紛紛向民軍戰士致意。3月13日上午,台灣民主聯軍(即二七部隊)派出宣傳隊,分乘兩輛卡車到埔里鎮內各地進行宣傳;宣傳部長蔡鐵城(《和平日報》台中總社採訪主任)於車上演講,說明該部隊遷入埔里的任務,並號召埔里鎮民同心協力抵抗國軍21師。3月13日中午,台灣民主聯軍(二七部隊)本部進駐埔里武德殿(現埔里鎮公所位置)。3月13日下午三時許,國軍21師先遣部隊開抵台中,並侵占民間店鋪與住宅以為營舍。3月14日,國軍21師146旅436團之一部(兵力800人)進駐草屯,並繼續前進至水里龜子頭地方,企圖向埔里推進,二七部隊分隊於下午五時獲悉後在中途截擊,迫使國軍退回草屯。3月15日,另一路國軍部隊(兵力一個營)由二水經集集前進至水裡坑(今南投縣水里鄉),並佔領日月潭與門牌潭兩發電廠。又一路國軍部隊(兵力一個連)試圖經由魚池地方包圍埔里。國軍分路夾擊二七部隊,並縮小包圍圈,此時埔里對外通道均為國軍封鎖。當時身為台中農學院學生的突襲隊隊長陳明忠於晚上十時率部夜襲,兵分三路,包圍魚池警察所,16日凌晨二時,與國軍21師146旅436團第2營第4連在日月潭附近發生激戰,國軍頗有傷亡潰退水裡坑。3月16日,增援國軍進攻埔里,警備隊指揮官黃金島率領三十餘名學生軍駐守烏牛欄吊橋西南邊600公尺處的南、北兩側小山巒迎戰,乘地利之便,由上午十一時激戰至黃昏,戰場上槍聲與爆炸聲持續不斷,國軍21師146旅436團第2營傷亡逾200人,此役重創國軍,史稱「烏牛欄之役」。不久後因當地原住民不支持游擊作戰,民軍孤立無援又無法與他處隊伍聯繫,又兩軍兵力火力差距過大、腹背受敵,加上彈藥用罄,於3月16日晚間遂行解散,結束了中部地區的武力抗爭。
台籍日本兵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台籍日本兵 在 鳴人堂- 【 二戰台籍日本兵該如何紀念?】...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二戰台籍日本兵該如何紀念?】 根據日本官方統計,二戰期間總計有五萬名台籍日本兵因戰爭犧牲,到戰後,卻由於政權轉移,台灣回歸中華民國,缺乏對歷史記憶的尊重與 ... ... <看更多>
台籍日本兵 在 [心得] 寫給台籍日本兵戰死軍屬之遺族- 看板TW-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文章是寫給台籍日本兵戰死軍屬的遺族。
很多人常說的軍伕就是軍屬,以下一律使用軍屬這個名詞。
現在在台灣,有很多很奇怪很莫名其妙的人,
可能會用一知半解的態度,嘲笑或同情你家戰死的長輩。
嘲笑或同情你家長輩,戰爭的時候只不過是個幫日軍打雜的軍屬,連正規軍人都不是。
軍屬就是除了軍人以外 在軍中工作的人員。
當時的日本傾全力投入戰爭,等於是全民投入戰爭產業。
沒錯,戰爭就是一種產業。
並不是在合理化侵略行為,請勿針對這部分腦袋打結。
國家發動戰爭,為何國民要群起報效國家?
因為,不論如何你無法以你個人的力量阻止國家上位者的決策,
你能有的選擇很少,假如你不是有錢有勢的人你根本就沒有選擇。
如果你有錢有勢,你可以在國家發動戰爭的當下馬上攜家帶眷變賣所有家產移民到國外,
如果你沒錢沒勢或你即使有錢有勢也因故不想離開你家園,
那麼你從此就是得為你的國家效力,不論你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
因為,如果你的國家戰敗了,你就會成為亡國奴。
你的國家會受戰勝國宰割,子孫淒慘落魄潦倒妻女遭人姦淫。
更嚴重者全民可能會自此失去活下去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即使戰後經濟恢復,你的子孫可能已經深受戰勝國價值觀影響,
什麼都以戰勝國的說法為準則,染一頭金髮戴彩色隱形眼鏡去做整形手術割眼頭,
甚至轉頭看不起你與你家的祖先。
如果你可以理解以上的說法,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幫助你的國家打贏戰爭。
這就是為什麼當時台灣人民也踴躍的想要報效國家。
因為你有能力可以報效國家這代表你是國民的一份子,報效國家是公民的權利。
外國人與不被當成本國人的殖民地人民是無法成為國軍的。
國家一旦發動戰爭,等於傾全力投入戰爭產業。
所有的物資都以戰爭產業為主,其他的產業就算想發展,
可能也因國內外局勢的問題而無法持續下去。
由於局勢的大幅變動,這時候要想辦法從事自己原本的職業是有困難的,
所以會出現有人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日本政府在台灣很早就開始徵軍屬。軍屬是什麼?
軍屬就是除了軍人以外,在軍中工作的人員。
不論陸海軍,軍屬分為公務員以及非公務員。
公務員:政務次官、教授、航空官、各種單位的事務官、教員、靖國神社衛士、
翻譯官、靖國神社宮司、看護婦長、陸地測量手、巡查、監獄看守、准教員、醫員。
非公務員:副書記、營養士、守衛、割烹手、理髮手、銅工員、給仕、通信員、煉瓦員、
飛行員、雜工員、製圖員、分析員、潛水員、寫真員、運轉手、雕刻手、操船手
以上不論公務員或非公務員,都只列了其中一部分,
看到這些例子應該可以了解到,其實軍屬的工作類似各行各業的工作,
只是因為戰爭的關係,導致全民各行各業的百姓必須投入戰爭產業中的各個崗位。
不論是自願當軍屬或被迫當軍屬,
請問我們有需要看不起擁有專業技術,只是因為國家發動戰爭,
而不得已必須投入軍隊當軍屬的人嗎?
非自願的不談,就算是自願當軍屬又有什麼不對?
戰爭的時候外面已經沒有其他工作可以做了,
連自己鎮上受人尊敬的醫生、老師,有名望的世家書讀很高的子弟
都去當軍屬報效國家了,難道自己只能待在家裡躺在床上抱怨失業嗎?
有些人戰爭的時候不願意從軍,或是想從軍沒被選上,
沒飯吃的情況下,這些人會怎麼做?
就只能用偷用搶的,這些人也是很可憐,我們不該瞧不起為了生存不得已作奸犯科的人。
但是戰爭的時候不願意作奸犯科偷搶人食物,
也不願意讓自己與家人餓死而選擇報效國家的人,難道就很不堪嗎?
我們無法選擇國家要集中全力在什麼樣的產業,
如果國家選擇要走上發動戰爭的路,沒有選擇的平民老百姓也只能配合。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出來,
因為我發現現在的台灣人實在很可悲,
只能夠用現代的、自身既得利益的立場來瞧不起別人。
戰爭時沒有沾到日軍軍方職務的人嘲笑這些軍屬很無恥,
甚至後世有些奇怪的軍武迷也看不起這些軍屬,說這些人又不是正規軍人。
沒錯,軍人在戰場上奉獻軍事技術與寶貴的生命給國家是很偉大,
但是軍屬又何嘗不是?軍屬奉獻的是公職經驗或民間產業技術,
而且在戰場上根本沒有在分軍人還軍屬,當軍屬的人當時都知道,
雖然職務主要內容是公務或技術,但上戰場就是要打仗,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去作兵。
可是現在的台灣人好像以為這是打電動還是怎樣,
用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想事情,以為戰場上可以像電腦上那樣,
把有技術的軍屬都移到右下角躲起來,然後把軍人放前面讓他們跟敵軍廝殺。
沒有這回事,戰場上軍屬也是冒生命危險,而且當部隊被敵軍擊潰時,
剩下的殘兵即使大多是軍屬,也是得作軍人的工作,也是得學習怎麼使用武器戰技。
當台灣遭受美軍轟炸時,在南洋有許多的台灣人軍屬
這群被現代台灣人看不起的年輕人,他們在各個部隊之中與日軍一起對美軍作牽制戰。
為的是不要讓美軍太快打回去日本本土與台灣。
結果現在的台灣人
是怎麼嘲笑他們、怎麼用高高在上的同情眼光看待他們的?
台籍日本兵戰死者之中除了少數兩千多人以外,剩下的數萬人幾乎都是軍屬。
出去海外戰鬥、留在本島工作的日軍軍方的台籍日本兵大多數明明就是軍屬,
但我發現他們卻反而是不受重視甚至是被看不起的一群人。
真相怎樣其實知道的人自己清楚就夠了,
大多數軍屬當事人與家屬也不想多講什麼。
問題是如果大多數人繼續這樣看不起軍屬,
繼續用中華民國帶來台灣的史觀與價值觀來判斷來描述,
我認為這會影響到台籍日本兵戰死者與遺族的權利保障問題。
因為這是人性。
當人們瞧不起(歧視)特定的一群人的時候
就會認為有權利可以對那群人為所欲為。
所以首先我希望台籍日本兵軍屬遺族先知道這些事。
自己要先對自己的祖先理解、並且抱持感謝的心,
這樣才有辦法保護自己。
※ 編輯: a334281345 (126.247.81.145), 03/05/2017 11:23:30
台灣不是只有統派獨派也不是只有研究者存在,更多的是一般大眾。
最主要還是一般大眾對軍屬(軍伕)的態度,
如果大多數人尊重軍屬理解軍屬,某些少數人包括研究者或各種團體就不敢造次。
不過既然你要用統獨區分,還提到研究者,
那我就告訴你,我看過獨派還有學者對志願兵的讚揚,
說他們當時是以多高的倍率擠進窄門的菁英、還強調某些人階級多高。
甚至有些獨派對志願兵那種讚揚的態度活像軍國主義崇拜者。
那些人就完全不會提到軍屬,講得好像軍屬之中就沒有優秀的人存在。
雖然他們可能沒這意思,但台籍日本兵大多數是軍屬,戰死者也大多是軍屬。
是不是應該多分出一些關心著重在軍屬上呢?
講白一點不分統獨不分領域,軍屬就是被看不起,大家心知肚明。
就像在台灣大多數人會用一個人的學歷社會成就來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尊敬,
有異常崇拜學歷的傾向。全世界哪個國家大學升學率是將近百分之百的?
為了「贏過別人」,多少人根本不適合讀研究所也硬要往上讀。
基於中華民國台灣獨特的價值觀,我個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越是信仰唯有讀書高的人、越是崇拜學歷的人,越會看不起軍屬。
這部分我不希望繼續爭辯,我不喜歡講假掰的話,所以就到此為止。
總之我希望自己家裡有台籍日本兵軍屬的人尤其是年輕人,
起碼要知道自己家的長輩是值得尊敬的。
日本時代跟現在的台灣不一樣,雖然醫生跟老師是當時最受尊敬的職業,
但是在各行各業努力的人所得到的尊敬,還有各行各業對自己專業上的自尊心,
遠高於中華民國來台灣之後的狀況。
在網路上看到有一種說法是中華民國答應日本政府,
如果把日產轉讓給中華民國,日本就不用負責對台籍日本兵撫卹,
這部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台籍日本兵戰死者的遺族,如果有得到撫卹,有些人就不會失學了。
假如大多數遺族不會失學,以他們長輩日治時代的表現來說,
戰後子女起碼也能夠讀到大學,會有不錯的工作,孫輩起碼也能讀到碩博士。
這群遺族如果有力量能團結起來,自己在各界就有人脈有力量
可以阻止自身權利被侵害的事發生。
今天也不用落到個資被各界這樣流傳的結果。
問題就是沒有撫卹,被所有國家拋棄,這是非常不人道的下場,
不能用一句誰叫你家長輩當初要當侵略國的幫兇來帶過,
過了七十年了今後要爭取到撫卹也不太可能了,
所以這些人的權利只能靠社會大眾的同理、與有力者的良心來幫忙維護。
※ 編輯: a334281345 (126.247.81.145), 03/05/2017 18:44:31
(不好意思,底下關於日產與台籍日本兵之關聯已偏離主題,
我新開一篇提供板友發表意見,敬請板友見諒)
※ 編輯: a334281345 (122.131.153.106), 03/07/2017 19:14: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