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吃播可以按照地區來分,各地皆自成一個文化。
(點擊連結有整理各大胃王 youtube 頻道喔!)
===============
因為本人是軟體工程師,長時間坐電腦前,還是個吃貨,因此喜歡邊看大胃王 Youtube 吃播當背景音邊工作。
看了兩年,也看出點心得,舉出如下文。因為Youtube海之大,必定還有許多我不知道,沒看過的,如有感想意見也請留個言吧!
很奇妙的事,大胃王吃播可以按照地區來分,每個地區或國家,皆自成一個文化。
日本
在台灣稍有年紀的人,都知道大胃王興起是因為電視冠軍,因此挖掘出許多大胃王明星。平均實力而言,女生較男生會吃,但頂尖王者,卻又是男生。
如前所述,日本大胃王Youtube,以這些經歷過比賽的明星為主。因為民族性的關係,愛乾淨,注重吃相。他們喜歡到處拍店家挑戰,而且都很認真吃,鏡頭都拉的很近 (因為日本店面普遍都不大呵呵)。一開始我是先追蹤到木下佑香,雖然食量不是頂尖 (但有顏值),團隊一開始野心很大,每集都有中文與英文字幕,但效果不如預期,後來字幕只剩英文。再來是佐藤,在電視冠軍被主持人取綽號俄羅斯,實力頂級。還有一個曾入少女偶像團體的萌梓,陸續又新增雙胞胎小野姐妹,三年食太郎與三宅智子。恩,以上都女生。
之後才開始有追蹤男生,像是谷崎鷹人,他擅於廚藝,拍的內容則自煮自吃居多。再來吃用生命在拍片的新井義人,以及王者MAX鈴木 (鈴木隆將),他們都到處找困難挑戰,還幾乎日更,符合日本人做什麼事都要用生命拼搏的工匠精神。
台灣
在台灣做大胃王想紅,有個潛規則,就是要取疊字名 (誤)。
最先紅起來,訂閱數也是最多的是千千,曾上過電視冠軍大胃王挑戰賽的她,實力在台灣是頂級,是大前輩,眾人眼中仙女級的存在。不過她近年不再用力吃,而是專心賣乾拌麵,大概用七成力,自煮、介紹都有。
再來是目前算是台灣大胃王實力與訂閱數都頂尖的丁丁,若不服排名,請找他公開挑戰,我很樂意看到這類影片。丁丁目前正值顛峰,用力在吃播,所以每集我都看。路路則是有顏值與身材 (吃那麼多還保持身材,真不公平啊啊啊啊~),不過她近來也不用力吃,挑戰較多元的題材。也是,拍大胃王其實很累,一不小心還會傷身。涵涵則是位於台中,不過最近似乎沒在更新。
再來是食量比較沒那麼頂級的,像是貪食人邵阿妹(不合群啊不是疊字),拍影片散發熱情活力,專攻高雄美食。以及有顏值擔當,前陣子生小孩的艾嘉。
不過我最愛看的則是豪豪,實力非頂尖,但講話憨厚不做作,有觀眾緣,批評部分比較緩和不尖銳。去年他前往美國交換學生,因此拍了不少美國挑戰店家的影片,算是為台灣大胃王影片帶來不同的題材。
中國
在中國,拍大胃王紅的幾乎都是女生,而且影片都自帶快轉2倍速,這也很奇妙。
我追蹤的不多,就笑容甜美的密子君、顏值與皮膚都不錯的大胃王 mimi、吃相與個性都豪爽的余多多。這三個都是到處吃播,影片都自帶加速,所以聲音多少有點扁,但密子君偶爾會恢復正常速,聲音還頗有磁性且好聽。
韓國
很奇怪,韓國人很愛拍 ASMR,甚至全系列都ASMR的,但我就是不愛看(聽)。不過我實在不知道中文譯名是什麼,只好直接列出韓文。專拍ASMR的像是 與訂閱數竟然有400萬的 [Dorothy]도로시 (這訂閱數有點誇張,如果有人知道她為何這麼紅可以留言告訴我)。
再來是比較沒拍ASMR,但用英文拍攝的hyuneeEats 與 KEEMI,前者熱情有活力,後者是男女朋友合拍,但不知為何停更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分手......
不過,我一開始注意到的,眾女大胃王之中長相是女神級甜美的 슈기님 ,不過我剛訂閱她的頻道,就發生了大事。我查了谷歌,資料不多,大概就是講這位偶像級的大胃王女星,脾氣不太好,會暴打男助理。最後被側拍暴打實況(聽說是攝影機忘了關,但也可能是故意的),還上傳公開,引起軒然大波,她只好拍道歉影片並「息影」數月,最近才開始更新。
但到後來,所有頻道中我找到最喜歡的一位韓國女大胃王 tzuyang쯔양,她雖然表情少話不多,但看她吃相,就能感覺到她真的很喜歡吃,而且吃的很開心。是的,吃得開心很重要,讓人感受到開心,點閱率就來,勉強去吃反而傷身又沒效果。
美國
美國大胃王的特色,就是很愛拼速度,比豪邁。一般來說,美國大胃王看不到優雅的吃相,有時為了快,還會用手抓,我是不太習慣這麼「豪邁」的吃法,所以沒很愛看美國的。
有大鬍子BeardMeatsFood,以及帽子哥 ErikTheElectric,還有應該是華裔的女生Raina Huang,通常自煮自吃,但觀眾可能意不在看她吃東西 (點去她的影片就知道我在說什麼,咳咳)。特別一提的是有位不屬於地球人等級,連續數年屌打日本挑戰團,絕對王者的女大胃王 Molly,能吃多,速度又是高鐵等級。但吃相實在太豪邁,我就不追蹤了呵呵。
好啦,我終於把追蹤的大胃王 Youtuber 一口氣列出,若大家有想交流的,麻煩到臉書留言喔!
更多一抹墨痕:http://espro.cc/1/ink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一抹墨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先探投資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問卦] 有沒有高鐵不敢開全速的八卦啊? - 看板Railway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台灣火車速度排名的美食出口停車場,YOUTUBE和鐵道輕旅行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全球前10的高铁,排名第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台灣火車速度排名、最快的高鐵、磁浮列車日本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體驗開箱及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高鐵假期pt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跌蕩旅舍- Sushi 縮時攝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Re: [問題] 台鐵的區間車會不會開太遠了點? 的評價
- 關於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閒聊] 台灣人口減少中 - PTT推薦 的評價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謝金河-數字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岱宇馬拉松初體驗
連續兩週參加了兩個半馬,上週是長榮航空的城市馬拉松,這個禮拜到台中參加岱宇台中國際馬拉松,都是企業回饋社會贊助的馬拉松活動。我特別來台中跑,是幾個月前到台中參訪岱宇的工廠,後來我又邀請岱宇林英俊董事長上年代數字台灣的節目,林董說這是岱宇贊助的路跑活動,今年已邁入第七年,我很爽快答應,也專程來台中履行承諾。
週六傍晚坐高鐵南下,往窗外看整個大台中霧霾籠罩,所幸週日清晨改善很多。我因為週日下午還有一個大度山產業論壇三個小時的課,原想來散步就好,但跑出去一發不可收拾。第一次來台中跑馬拉松,正好可以穿梭在台中市,跑過歌劇院,秋紅谷,一直到台中工業區,沿途我看到大立光,上銀等知名企業,一大早感受台中市的街頭景致,感覺很好。
岱宇的企業規模不大,市值只有38億元,但因為本身是運動用品製造商,已經投入一年一度的馬拉松活動持續進入第七年。不過,岱宇企業規模不大,但主辦馬拉松活動十分用心,我看每一個水站補給都規劃得很好,尤其每個水站有切好的西瓜,鹽巴,我吃了沾盬巴的西瓜,效果奇佳。上週跑長榮馬,半途發現雙腳快抽筋,只好放慢腳步,這次沒有感覺任何抽筋現象。
繞了大半台中市,大約10公里左右,發現腳程變慢,步履蹣跚,原來這是大度山的上坡路段,全馬是跑到望高寮再折返,坡度更大。這次放輕鬆跑回來,花了2小時29分,比上週長榮馬的2小時32分快了一些,難得的是跑回來不太累。
我的跑馬經歷,從四十歲級一直跑到六十歲的最高齡組,現在我發現我是六十歲組的前段班,這次岱宇馬,我發現在六十歲以上這一組有1347人參賽,我排名58,從中年跑到老年,成績也開始往後退,五十歲時,我的中位數是2小時20分上下,現在進入2小時30級,現在不拚速度,我在體驗輕鬆跑馬拉松的感覺。這次完成岱宇馬拉松,也特別向林英俊董事長致敬!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先探投資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的岱宇馬拉松初體驗(文 謝金河 投資理財)
連續兩週參加了兩個半馬,上週是長榮航空的城市馬拉松,這個禮拜到台中參加岱宇台中國際馬拉松,都是企業回饋社會贊助的馬拉松活動。我特別來台中跑,是幾個月前到台中參訪岱宇的工廠,後來我又邀請岱宇林英俊董事長上年代數字台灣的節目,林董說這是岱宇贊助的路跑活動,今年已邁入第七年,我很爽快答應,也專程來台中履行承諾。
週六傍晚坐高鐵南下,往窗外看整個大台中霧霾籠罩,所幸週日清晨改善很多。我因為週日下午還有一個大度山產業論壇三個小時的課,原想來散步就好,但跑出去一發不可收拾。第一次來台中跑馬拉松,正好可以穿梭在台中市,跑過歌劇院、秋紅谷,一直到台中工業區,沿途我看到大立光、上銀等知名企業,一大早感受台中市的街頭景致,感覺很好。
岱宇的企業規模不大,市值只有38億元,但因為本身是運動用品製造商,已經投入一年一度的馬拉松活動持續進入第七年。不過,岱宇企業規模不大,但主辦馬拉松活動十分用心,我看每一個水站補給都規劃得很好,尤其每個水站有切好的西瓜,鹽巴,我吃了沾盬巴的西瓜,效果奇佳。上週跑長榮馬,半途發現雙腳快抽筋,只好放慢腳步,這次沒有感覺任何抽筋現象。
繞了大半台中市,大約10公里左右,發現腳程變慢,步履蹣跚,原來這是大度山的上坡路段,全馬是跑到望高寮再折返,坡度更大。這次放輕鬆跑回來,花了2小時29分,比上週長榮馬的2小時32分快了一些,難得的是跑回來不太累。
我的跑馬經歷,從四十歲級一直跑到六十歲的最高齡組,現在我發現我是六十歲組的前段班,這次岱宇馬,我發現在六十歲以上這一組有1347人參賽,我排名58,從中年跑到老年,成績也開始往後退,五十歲時,我的中位數是2小時20分上下,現在進入2小時30級,現在不拚速度,我在體驗輕鬆跑馬拉松的感覺。這次完成岱宇馬拉松,也特別向林英俊董事長致敬!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全球前10的高铁,排名第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體驗時速430公里的上海磁浮列車 速度 超快| Youtube演算法很邪惡| 創作好產品越來越需要耐心了「 台灣 人行大陸」「Men's Game玩物誌」. ... <看更多>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台灣火車速度排名、最快的高鐵、磁浮列車日本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火車速度排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最快的高鐵、磁浮列車日本、上海磁浮列車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台灣火車速度排名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灣高鐵速度排名 在 [問卦] 有沒有高鐵不敢開全速的八卦啊? -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M9Vly_E ]
作者: mken9950 (我知道我很歪)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高鐵不敢開全速的八卦啊?
時間: Tue Oct 20 16:31:54 2015
※ 引述《InMoDa (跑起來)》之銘言:
: 目前高鐵的速度大概只開一半多一點
: 以前測試階段不是就開過全速300多公里
: 為何現在都不願意開全速?
: 不然應該北高可以更快吧,有八卦嗎
先講結論,就算用極速去跑
北高還是最快87分鐘,沒有更快的可能
首先先從硬體設備說起
軌道土建設計最高時速: 350Kmph
700T列車設計極速: 315Kmph
軌道線形跟土建其實是能不能提速的重要關鍵
土建OK一切好說
車子跑不快?沒關係!我們可以換新車!(住手
我們的土建雖然有可以到350的標準
但是如果硬要操到極限
那相對就要以縮短使用年限來換
加上目前雲嘉路段已經有地層下陷的問題
如果速度再往上加
那會有讓問題惡化的可能
另外,
因為航高限制的關係,桃園站被迫蓋成地下站
如果列車全速通過所造成的風壓效應可能會把桃園站大廳的玻璃吹爆
所以通過桃園不管停不停車都至少要降速到160左右
列車高速通過造成的震動跟風壓還有噪音是非常可怕的
而造成的破壞跟速度成正比
接著來聊聊車輛本身吧
700T型列車的設計時速是315Kmph沒錯
使用的是跟日本500系相同的285kw轉向架
意思是整列車組的出力是13758hp
但是因為我們的隧道口都設有洞口環(Collar)
所以我們的車頭跟500系比沒那麼尖
相對在空氣阻力的形態上就不同了
而速度越快,空氣阻力越強
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大
(也就是速度越快,每加1Kmph所需要增加的電會更多)
以700T的設計年代
其實我們的用料已經算是當年最高級
當時的日本新幹線根本還沒出現N700、E5、E6等等營運速度破300的怪物
(雖然500系設計時速是350Kmph,但由於當時的設計,能量轉換效率不佳,
實際上也不會以那個速度營運,而且載客量會受限制)
但是為什麼速度不能更快呢?
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買了一台車
時速表可以到220
但是你會開那麼快嗎?
要是營運速度就直接以極速去排點
除了很傷車子之外
也很容易一誤點就GG
前面說到500系的電能轉換效率不佳
採用相似設計的700T也有類似問題
雖然沒那麼嚴重
但是其實還是很吃電
你加1kph可能只快20秒到
可是要多燒多少電費?
而且因為台灣的氣候比日本潮濕
機電設備的保養也吃力很多
最後,是軟體的問題
速度越快,對於安全防護的要求就越高
對系統的負載也越大
高鐵的駕駛其實主要功能不是開車
而是"應付突發狀況"
速度越快,突發事故的反應時間就越短
相對安全成本風險就會飆高
等於是拿安全去對賭
系統最穩定的情況是300kmph
你硬要開到305
你說會不會容易出問題?
現在的車速
如果遇到地震或是其他事故要緊急煞車
從營運速度到完全停止需要2.4公里的距離
如果再更快,就要更長了
還有一個因素叫列車排點
這是我說為甚麼北高最快87分鐘(如果不停台中)
沒有更快的可能的原因
因為路線容量有限
那一條鐵軌一天營運18小時要擠下單向近百班車
又加上直達車跟站站樂交錯
有時還有北中區間車
直達車也不是隨時都能超越站站樂
如果有待避需求
你硬是要給他開到全速
到時候還不是要等其他班車?
那與其如此
不如就慢慢跑
省點電也省些成本
喔對了,有時候趕點的時候
如果行控允許就會開破300
個人看過最高印象中是306kmph
補個八卦
之前在高鐵行控中心有聽工作人員說過
一列700T營運一趟台北左營全程車
大約要燒掉上百萬的電費
-----------------------------------------------------------
對飛行員來說最沒用的三樣東西:空掉的油箱、背後的跑道、還有打鐵的腦袋
---Chiardy教官名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45329916.A.FCE.html
※ 編輯: mken9950 (140.112.4.234), 10/20/2015 16:33:04
但是一架333滿載只有300人座
可是一列高鐵有989個座位
離市區方向比較近,高鐵站剛好就在航高範圍
蓋捷運的時候海軍基地已經廢除了
雖然一度要把它當成桃園機場的第三跑道
不過你也知道嘛,沒工程就沒(嗶~)
那條跑道後來就被廢棄啦
另外印象中幾年前有放寬過一次航高限制
加上機場捷運的高架確實比較矮
但因為人潮等於商機
廣告、站內商店權利金以及場站土地區域開發才是真的賺錢的主要管道
其實就連最賺錢的北捷
實際上運輸本業票箱收入也是虧錢的
法王那時候是漲價前,印象中120萬全包含商務艙
這邊說的是營運成本電費的部分
不然其實我超希望500系縮短編成當二手車賣到台灣來
前陣子缺電缺很大
喔對了,最近降速的原因還有一個
因為要預留苗彰雲三站的排點空間
之後啟用時影響會比較小
因為有洞口環
而且車頭設計有考量過
電力驅動的動力分散車組就叫EMU(Electronic Multiple Units)
簡稱電聯車,中國稱作動車組
但是俗稱還是直接叫做電車
日語裡面並沒有電聯車這樣的稱呼
所以日本會直接叫XX系電車
不過其實指的就是電聯車
現在全程兩個小時已經是極限了
再慢下去會沒市場
※ 編輯: mken9950 (140.112.4.234), 10/20/2015 17:06:57
台鐵每個車廂20公尺長,36~52座
高鐵每節車廂25公尺長,標準車廂88~96座,部分63~68座,商務車廂66座
全車989座(抱歉前面打錯了QQ)
問題在於這個出自OC人員的口
抱歉我沒寫清楚
印象中是2009年的事吧?
※ 編輯: mken9950 (223.137.136.31), 10/20/2015 19:12:38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znlin (114.47.142.63), 10/21/2015 00:32: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