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の日 #けいろうのひ
今天是日本的祝日--敬老の日(日期是9月第三個星期一)
類似於台灣的重陽節,主旨是向長輩們表達尊敬和感激之情~~ !!
#起源
敬老節起源於兵庫縣野間谷村於1947年9月15日制定的としよりの日「年長者之日」,告訴人們要尊重老人,因為老人擁有豐富的智慧與農耕知識。日期設定則取決在農閒期間天氣穩定的9月中旬。
1950年開始由兵庫縣開使蔓延到全國各地,獲得許多人認同,也有人要野間谷村向政府提出使用這個節日的普遍性,最終在1965年,日本政府終於正式決定為國定假日--敬老の日。
#活動
和こどもの日(兒童節)相比,敬老之日屬於較新的假日,因此並沒有太多傳統習俗。
同時也因為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幾歲以上算是老人,所以人們認為這天是為了祖父母而制定的節日,活動則多是返鄉探望父母/祖父母,吃團圓飯,贈送禮物。
圖片來源:photoAC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秀娥 內容簡介: 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隨著相關民俗節日的到來,喜歡遵循傳統的歲時慶典節日過生活的民眾,總會忙著準備各式應節的供品與祭拜用品,...
「台灣重陽節習俗」的推薦目錄:
台灣重陽節習俗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特輯──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1年呢?
⠀⠀⠀
祝大家新年快樂!今年除夕打算怎麼過呢?
⠀⠀⠀
2021年是辛丑牛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希望在這新的一年裡,分享給大家一些不同(甚至沒聽過)的過節風貌。
⠀⠀⠀
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神奇的過節方式吧!
⠀⠀⠀
(點開圖片或往下滑)
⠀⠀⠀
#三百年前的過年
⠀⠀⠀
三百年前的臺灣似乎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
除夕當天會殺黑鴨來拜神,並且在紙糊的老虎裡面塞鴨血,在門口燒掉以後代表壤除不祥。初一時,人們會準備紅白的米糕來祭拜,並且在「四、五鼓」,也就是半夜一點到五點時,去親朋好友家串門子。
⠀⠀⠀
所以今年初一的半夜一點,知道要做什麼了嗎?
⠀⠀⠀
#三百年前的元宵
⠀⠀⠀
看花燈是一定要的,熱鬧的燈市會持續大約兩個禮拜。
⠀⠀⠀
除此之外還有非常神奇的傳說:「如果十五歲之前的少女,偷折別人的盆摘被罵了,就代表今年會有婚姻;平民如果損毀了別人家的圍牆、偷竊雞欄,就會『一年大利』」。
⠀⠀⠀
(請勿在現代模仿,後果恕不負責。)
⠀⠀⠀
#三百年前的端午
⠀⠀⠀
端午節時,臺灣人不只會送親友粽子,還會送西瓜。可以說是非常臺灣的禮物。
⠀⠀⠀
並且當時過端午節,並不是只過「端午那一天」。從三月結束那天、四月的朔望、五月初一~初五,各寺廟及海岸各船都會敲鑼打鼓,叫做「龍船鼓」,據說可以帶來好運興旺。
⠀⠀⠀
也就是三百年前的台灣人在端午之前,起碼會聽到各個寺廟的敲鑼打鼓七次。給三百年前的臺灣人Respect。
⠀⠀⠀
#三百年前的七夕
⠀⠀⠀
除了我們過去時常介紹,保佑婦女手藝與孩童的「七娘媽生」。三百年前的臺灣人過七夕時,還有叫「結緣」的習俗。這個習俗來自閩南一帶的「分豆結緣」,例如福州一帶,會在七夕時分享蠶豆。
⠀⠀⠀
但臺灣習慣將糖拌炒黃豆,並且和芋頭、龍眼等等當季水果一起分送給親友。可以說是一種因地制宜了。
⠀⠀⠀
#三百年前的中元節
⠀⠀⠀
如今中元節究竟什麼水果可以拜、什麼水果不能拜,還是眾說紛紜。然而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拜的是:「餅餌(餅類食物)、香櫞(佛手柑的親戚)、柚子、蕉果、黃梨、鮮姜」(似乎都是黃色的水果),還要「堆盤高二、三尺」。
⠀⠀⠀
不同於如今一堆的鬼月禁忌,當時的中元節簡直就是同樂會,到處都是賭局,在中元節結束後,還會請人來演戲,人鬼一起開趴。
⠀⠀⠀
#三百年的中秋節
⠀⠀⠀
中秋節是屬於文人雅士的節日,文人們會把筆、墨、硯台、香囊等文具擺設成小市集。
⠀⠀⠀
然而即使是文人雅士,還是改不了賭徒的習性,於是他們的攤位旁會放置骰子,贏了可以帶走墨寶,輸了要賠錢。
⠀⠀⠀
#三百年前的重陽節
⠀⠀⠀
中國習俗在清明節時會放風箏,而臺灣人則習慣在重陽節放風箏。
⠀⠀⠀
除此之外,如果有應考的學生,則會在隔天用狗頭祭拜大魁星君,並且考生們一起分食狗肉,祈求好運。
⠀⠀⠀
(請勿…模仿…狗勾…那麼…可愛……QQ)
⠀⠀⠀
──
⠀⠀⠀
我們參考了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從1722年開始,他就陸陸續續記錄了不少臺灣當時的風俗民情,可以說是留下了不少羅漢腳時代的颯爽風景。
⠀⠀⠀
《臺海使槎錄》的歲時介紹,也差不多在這裡告一段落了,重陽節之後就可以等待除夕的到來,再來過這一年前的豐富盛典。
⠀⠀⠀
臺灣服飾誌,再次祝大家新的一年快樂!
台灣重陽節習俗 在 張定瑋老師-全球姓名學陽宅風水權威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就是「立冬」囉!
大家記得要「補冬」哦!
🌏立冬、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的社會中、是很重要的節日、而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這也意味著冬天的腳步進了!
☃️冬~是結束的意思、有秋收冬藏的含義、進入這一個時節、草木凋零、蟄蟲伏藏、天地萬物的所有活動都終止了、生物也都藏匿起來、準備蟄伏過冬、所謂「冬~終也!物藏也」立冬之時萬物皆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的生機蓬勃做準備!
🐓在農村!十月是個豐收的季節、收成期間、放養的雞、鴨、鵝及鳥群都有穀物可以飽食、所以不時的看見牠們生氣勃勃的展翅啼叫著、而農民的耕作活動也將告一段落、準備將豐收的穀物收藏入庫!我們可以在農田裏看到堆起的一座座如金字塔般的草堆林立著。
🐣在台灣、立冬有著進補的習俗、有句諺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也是進補的最佳時期!在立冬日進補、是為了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這樣到了酷寒的冬天節氣裏、才不會怕冷。
🦆進補的料理、一般有四物、八珍、十全、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等等.此外~立冬之日、農民還會以當天的天氣、預測來年是否豐收、「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晴一冬」、期盼著對於來年收成的嚮往與喜悅、祈求上天賜給與來年的風調雨順。
▪️張定瑋易經大師首創”姓名分析免費” https://www.dinwai.com/
▪️騰運官網 https://www.changtingwei.com/zh-TW
▪️官方Line粉絲團預約 https://lin.ee/4SWNTeb
▪️騰運部落格 https://dinway66.wordpress.com/
▪️訂閱YouTube開啟小鈴鐺🔔
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XdRBhB9neNSkPxDI7Ki4JQ/videos
#陽宅陰宅風水權威張定瑋大數據超過萬戶
#姓名學權威張定瑋改名數百萬人
#安神安祖先牌位
#公司行號店面工廠陽宅風水堪輿專業規劃
#國外陽宅風水平面圖規劃
#姓名分析 #公司招牌起名 #藝名 #寵物命名
#八字合婚 #剖腹擇日 #招財 #新居入宅
#過房書倒房處理
台灣重陽節習俗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介紹
訪問作者: 李秀娥
內容簡介:
嶄新呈現一年四季歲時節俗的民俗意涵與祭祀文化
隨著相關民俗節日的到來,喜歡遵循傳統的歲時慶典節日過生活的民眾,總會忙著準備各式應節的供品與祭拜用品,好歡度民俗慶典。而在過日過節的熱鬧氣氛下,到底有多少人深入了解──台灣民俗節慶的由來、內容和象徵,或是祭拜前應注意什麼細節?祭祀用品應如何準備?供品又隱含什麼意義?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祭祀慶典與習俗?本書作者以嚴謹的田野調查方法,長年觀察與紀錄台灣傳統民俗節慶,除了進行宏觀的論述,並以極為細膩的分類,依四季循環一一介紹台灣的民俗節慶,簡明扼要,是參與台灣民俗節慶最佳讀本。
[春令節俗——祈福迎春]
新年開正、接神日開市(迎財神)、初七人日、初九天公生、十三添丁日、開燈、上元節(元宵節)、作頭牙(土地公生)、犒將(犒軍、賞兵)、清明掃墓
[夏令節俗——驅暑逐疫]
端午節、半年節、開天門、七夕七娘媽、生中元普度
[秋令節俗——秋報豐收]
中秋節、重陽節
[冬令節俗——謝神送冬]
下元節、冬至、尾牙送神、天神下降、除夕
作者簡介:李秀娥
臺灣省雲林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文化、歲時節慶、生命禮俗等研究多年。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灣民俗節慶》、《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圖解台灣民俗節慶》等專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台灣重陽節習俗 在 YOYO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新熱播中】YOYO點點名►►https://bit.ly/2uBMFUH
和超厲害的阿嬤一起認識台灣的各種節慶與習俗!
今天阿嬤要帶你們認識的是-「重陽節」,「重陽節」是在農曆的九月九日,也是我們民俗當中流傳很久的傳統節慶,以前的人認為「九」這個數字是陽數,它象徵吉祥、幸福、光明的意思,那九月九日兩個陽數合在一起就是陽月陽日,所以就叫做「重陽」嘍。
在甜甜老師的「美勞教室」單元裏,我們要和小朋友一起作好玩的童玩-「迷你小相框」。
在「阿嬤的智慧-民俗諺語」單元裏,為小朋友介紹的是「食果子,拜樹頭;食米,拜田頭」,意思是告訴我們在吃果子、米飯的時候,要心存感念那些辛苦栽種水果和稻米的人,知道感恩、惜福,要懂得引水思源!
★★寶貝學習推薦★★
YOYO最新唱跳MV
►►https://bit.ly/2JDnUvS
YOYO熱門唱跳專區
►►http://bit.ly/yoyohotmusic
就是要PLAY
►►https://bit.ly/2LybAz9
SOS&M大樂隊
►►https://bit.ly/2zVss1h
嘻遊記
►►https://bit.ly/2Lpvyz3
大頭小狀元
►►http://bit.ly/babybossall_0511
【訂閱YOYOTV】►►https://goo.gl/PCO1FZ

台灣重陽節習俗 在 謝沅瑾命理/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重陽節習俗] 明天是農曆九 ... 的推薦與評價
早期移民台灣的漳州人在清明節不祭祖,而取重陽日作為總忌,演變至今,台灣民間在重陽當天都有祭祀祖先的習俗。 拜公媽通常在中午吃飯前完成,遵守先讓祖先吃過,子孫才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