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榮總與交通大學17日簽訂策略聯盟合作協議書,希冀結合雙方研究能量,共同發展數位生醫、智慧長照,聚焦於生醫資通、智慧醫療領域,整合人工智慧、數據計算、晶片感應、影像感測於生醫與臨床驗證等,期藉以優化台灣醫療產業,提升生醫研發能量,進而共創智慧醫療新契機。
此次簽署策略合作,交大將整合生醫、物聯網、大數據、電資、光通訊、光電、機械、材料等跨領域研發,再搭上高雄榮民總醫院研發能量,共同邁入智慧生醫電子領域,推動智慧醫療應用,發展人工智慧尖端研究及創新臨床應用等,以造福更多病患。
高雄榮總與交通大學攜手共進,運用雙方優勢與特色,落實跨領域之合作,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以致力於提升台灣醫療服務品質及競爭力。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慧醫療影音第一集《亞洲人的醫療,讓台灣用科學與民主來寫》 在 未來城市FutureCity 首映,不到三週就突破 53.4 萬人次觀看, 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的關注程度, 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是攸關讓台灣產業整體升級的好生意? 幾經多日,讓大家敲碗許久的第二集即將上線, 我們邀請政府與科技界的關鍵人物...
台灣醫療產業 優勢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中國官方報導的漢方治癒療效實際數據有待觀察,但面對這種西方醫藥系統仍然束手無策的新型瘟疫,從殷商時期發展至今的漢方複方中藥,無論是對於病理療效或是身體免疫及防疫調理,肯定比西藥體系值得信賴。
新聞報導:https://s.yam.com/jYQet
筆者曾參在2004年由台灣日報協辦的台灣醫藥醫療產業國家發展論壇,代表報社參與兩天全程的會議。台灣在中醫藥領域中,原本有相當好的優勢,可惜因為過去官方重工輕農,不夠重視藥用植物的培殖與研究。讓中國搶走了絕大多數藥用植物產業的供給,中醫在台灣逐漸式微。
西方藥廠投入新藥研發耗資龐大,台灣因為藥廠規模小,無法投入等比例的RD研發經費。加上健保制度必須壓低藥價的關係,很多用藥只能偏向採購學名藥。這方面一直端賴政府政院層級中央單位提撥經費,中研院、國科會等研究機構投入人才,尤其在阿扁任內每年提升生計產業發展的國家預算,而且台灣第一流的人才全部聚集在醫療領域上,才得以讓台灣醫療產業的品質一路穩定成長,至今雖然遭中國極盡所能的打壓與封鎖,仍能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底下這篇論文紀錄了阿扁主政前四年,開創台灣生技產業基礎的產業概況。民進黨從阿扁政府到小英政府,在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的用心著墨,實在值得台灣人給予喝采。
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
-\-\-以生技製藥產業為主,與美國的比較
http://homepage.ntu.edu.tw/~slja…/teachingMaterial/…/bio.pdf
台灣醫療產業 優勢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抗疫的表現💯,台灣醫療與公衛的實力都讓國人驕傲👍!
衛福部近兩年來鼓勵台灣的醫院與東協國家的合作,進行資源人才的交流。
然而,擁有一流技術與服務的台灣,在國際醫療的整體表現上卻似乎顯得有氣無力?
相對於泰國、印度、新加坡在觀光醫療領域中的亮眼成績,期待台灣找到自己的發展優勢與節奏。
歡迎收聽《IC焦點觀察》為你進行深度剖析。
#IC之音 #IC焦點觀察 #蕭大衛
台灣醫療產業 優勢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慧醫療影音第一集《亞洲人的醫療,讓台灣用科學與民主來寫》
在 未來城市FutureCity 首映,不到三週就突破 53.4 萬人次觀看,
由此可見台灣民眾的關注程度,
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是攸關讓台灣產業整體升級的好生意?
幾經多日,讓大家敲碗許久的第二集即將上線,
我們邀請政府與科技界的關鍵人物,
一同論述現階段智慧醫療的阻礙跟挑戰。
客座總編輯吳明賢邀請 衛生福利部 健保署 署長李伯璋 與 雲象科技aetherAI 執行長 葉肇元 (Joe Yeh),一同切入分析。
李伯璋擔任健保署署長已4年7個月,剛來時,人家跟他說:「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甚至還有人說,健保資料庫相當於垃圾。
但後來他體認需珍惜前輩規劃的健保制度,沒進健保署,很難瞭解它是個力量非常強大的機構。此刻的智慧醫療遇到個資保護的問題,身為主管機關,健保署如何解決?
此外台灣ICT產業執世界的牛耳,當跟投資人講智慧醫療大夢時,他們會說台灣醫療是世界第一,但講到軟體業就會皺眉頭,也因為這樣,資金無法到位,很難形成正向循環。
健保總額至今已突破7000億的台灣,未來醫界想做相關研究,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做了哪些事? 能夠做嗎? 該怎麼做? 強強聯手的跨領域合作中遇到什麼挑戰?
【 Ep2. 法規過時?台灣智慧醫療的 挑戰、困難】
◆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aka 台大醫院院長 #吳明賢
◆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 #李伯璋
◆ 雲象科技執行長 #葉肇元
◆ 未來城市總監 #陳芳毓
00:00 來賓介紹
01:45 智慧醫療數據如何取得?
03:17 分級醫療促進資料上傳
04:22 健保覆蓋率高有助防疫
05:19 有醫療和科技,就能解決問題?
05:52 軟體產業弱 缺中高階人才
07:38 智慧醫療的挑戰與機會?
08:51 找出利基 唯一更勝第一
09:53 疫情中,健保數據新應用?
11:01 健保數據須走向商業應用
13:46 健保與醫院數據 雙管齊下
16:25 健保數據如何協助新創?
16:45 資安要求高 不能遠距用資料
18:05 業界也能用數據發表論文
18:22 健保數據只能用來做研究?
18:35 法律不止防弊 更要興利
19:57 以重懲嚇阻資料濫用
21:12 法令鬆綁 資料為業界所用
22:40 去識別、去連結 保護隱私
25:19 外國產品已進口 台灣優勢流失中
28:09 健保年花7000億 如何創新?
31:31 軟體無獨立管理辦法
32:56 低風險醫材 可放寬審查
33:47 法規過時 明朝劍斬清朝官
34:34 主管機關醫師少 認知落差大
#智慧醫療
#我們的未來醫生
#未來城市 #智慧城市
#未來城市客座總編輯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台灣醫療產業 優勢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經濟委員會的開頭,先給大家一點小小的族語教學。
我:Nga'ayho ,kaka Sufin(日安您好,廖委員前輩!,附註:kaka是兄長的意思,Sufin是廖委員的族名)
廖國棟委員:Nga’ay ho!(日安!)
我:Aray!(感謝您!)
【台灣產業經濟 需要超前部署】
本週經濟委員會進行:「未來如何進行台灣產業振興復甦超前部署,避免經濟陷入通縮困境」報告。
我想先聊聊最近所觀察到的國際情勢,歸功於防堵疫情的「超前部署」,台灣是目前防治疫情做最好的國家,隨著疫情漸漸穩定下來,經濟紓困期過後,也開始要進入「經濟振興期」。我們也要開始思考,在防疫「超前部署」創造好成績情勢下,我們的經濟不僅要「振興」、產業也應該要有「超前部署」的思維,擴大我們此次防疫的優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
其中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新聞。今年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之後,日本做了一件事情,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4月多時,宣佈出資2435億日圓,約22億美元,折合台幣約670多億,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不只是日本,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從2019年1月台灣開始《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但那時間點沒有武漢肺炎,是國家的政策本來就要做的,但在武漢肺炎發生以後,美國日本開始要求企業要回來,這部分等於是加碼補助。所謂加碼補助的部分,我們不能說我們已經有了。是不能能有什麼辦法,讓廠商能加速回來。
希望經濟部可以盡速協助企業廠商加速撤離中國。尤其是台商製造是中國生產、銷往中國的企業,可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有困難的部份,希望經濟部可以去了解企業的困難癥結點在哪裡,一起共同想辦法。
加速台商回流台灣「再投資」,是一件好事,但在此我想要提醒四件事情:
A.要加強勞動條件和環保的審查
B.資金必須限制投資在實業而不是虛業(尤其是不能流入房地產炒樓);
C.兼顧區域平衡,不能又重蹈過去中國國民黨重北輕南的思維;
D.加強青創和新創的投資,尤其是照顧到年輕人。
讓企業回流所創造的經濟成長,都能夠讓全民共享;並且加速台灣的經濟轉型!
另外,關於後武漢肺炎時代的新經濟模式,我們應思考,台灣有什麼優勢可以發展的?比如生物科技、公衛專業。日前有專家指出,疫情之後很可能會改變人類社會的流動模式,邁入「後武漢肺炎時代」,包括改變人類消費的模式。例如說,降低人與人接觸的時間和距離,所以最近「遠距醫療」、「遠距教學」就成了流行;另外像是下降實體貨幣帶來的病毒擴散,所以行動支付可能是「後武漢肺炎時代」的交易工具;另外人工智慧機器人處理危險髒汙的工作;例如像是在宅經濟,線上影音平台、電商、等等,也都是已成為趨勢。
我們隔壁有個鄰國,南韓。每次巨大外來衝擊發生時,就是南韓發展特定產業擊垮對手的契機,金融海嘯時的DRAM正是如此。經濟振興不應該只是單純的「經濟振興」而已,我們要透過此次的防疫贏在起跑點的優勢,擴大利基。一樣透過經濟的「超前部署」,我們能夠再一次創造台灣的榮耀。
經濟部除了吸引台商回流和再投資外,也必須務實面對國內既有的眾多低階、高耗能、高汙染、不具長遠競爭力,卻又分享不少水、電、土地、勞工等有限資源的企業。如果我們經濟部已經有列出欲發展的關鍵產業,應優先補助給這些關鍵的產業廠商。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台灣醫療產業 優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和風老屋旅行散策:尋訪日式建築,走入老台灣的時代記憶、懷舊聚落、生活情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明麗
內容簡介:
探訪台灣在地日式老建築,時空背景回溯百年前,
一磚一瓦,一片牆一根柱,都有歷史和典故……
上個世紀,小小的台灣島在日本殖民下,
一座座日式屋舍、鐵道車站、糖廠、神社,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根。
金瓜石採礦風華,留下許多日式老宅和礦業文物;
嘉義林場帶動木業興盛,築起可觀的日式民居;
日本子民大量移居花蓮豐田,移民村藏有東洋生活樣貌,
甚至,因製菸業而築起鳳林一帶綠意環繞的菸樓聚落;
加上一條縱貫線鐵道開通,串起全台北中南七大經典日式風格車站……
這種種,成就了今日島嶼上、街巷間一簇簇溫婉細緻的建築風情。
◎28幢和風老屋──承載時代記憶與人文土地的故事
台灣這片土地,歷經1895~1945日本殖民五十年,從鐵道車站、州廳官舍、醫療院所,到糖廠、酒廠、菸廠、林場、茶廠,甚至連監獄、穀倉、碾米廠都有東洋氣息,處處可見日式建築的蹤影。
歷經時代演變,老屋修復或翻新,如今成了旅人懷舊尋幽的去處。本書精選全台28個日式特色建築,包含純日式屋舍,以及融入西方巴洛克、文藝復興建築語彙的和洋折衷式樣。
走進一幢幢日式老房子,看日治時期小販市場的景況、百年製茶廠的歷史珍寶;教職員的宿舍裡,重現教育家昔時的生活情境;走進日治時期監獄,一窺木造、磚造、鬼瓦融合,並開有「貓道」的監獄建築文化;紅磚搭配灰白泥牆裝飾的洋樓官邸,不分古今,持續散發古典與優雅氣息;旗山車站八角形尖塔散發的哥德風情,教人目光一亮;到碾米廠去看三層樓高的木造碾米機,在老建築裡來一趟稻米文化旅行……
建築是城市的風景,老建築更有著訴說不盡的故事。循著時光線索,在洋溢和風的屋宇中,一邊欣賞匠人的巧思,了解建築技法和美學價值,一邊聽舊時代的故事,還可學習茶道、劍道,穿上和服飲茶、賞日式庭園,了解日治時期礦業、林業、製糖、菸草產業的興衰景況,重溫百年前的生活情境。
◎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看熱鬧也懂門道
欣賞日式老屋之美,認識東洋建築名詞是入門的功課。本書精選16項必賞日式建築元素,帶你認識懸魚、鳥居、破風、鬼瓦各有何作用?屋頂、門廊、天井、雨淋板藏著哪些建築意涵?從而了解日式老屋經典的造型式樣、建材工法、裝飾擺設及生活空間運用等,見識早年的生活智慧,來一趟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旅行。
◎10個老屋特輯──散步懷舊街廓,新與舊演繹風華
一座日式建築,就是一個時代與土地的故事,串起豐厚的人文地貌。本書延伸10個老屋特輯,以「老屋改建新風貌,走入空間活用」的概念,帶你穿街走巷,在日式氛圍濃厚的屋舍、街廓間,來一趟和風小旅行。台灣從北到南皆有日式建築遺蹟可賞:
✽保有日治時期蓬勃商業街廓風貌的迪化街──早年台北城繁華的縮影,從南北貨、中藥材鋪,乃至轉型經營的藝文空間或餐館,融合新舊建築之美。
✽有背山環水地理優勢的大溪──日治時期陸續興建公會堂、武德殿與四連棟警察宿舍,百年來,老屋老樹相依相襯,保有濃厚的舊城風光。
✽自成一股文風的雲林斗六、虎尾街市──早年因虎尾糖廠設立,帶動運輸鐵道興建,讓雙城同時沾光,留下官邸、郡役所及日式宿舍群遺蹟,如今文創小店進駐,翻轉新意,飄揚著書香與咖啡香。
✽水陸運輸發達的哈瑪星──日治時期高雄港邊通往魚市場的一條鐵道,早年企業會社與行政機構紛紛進駐,日式傳統屋宇、和洋折衷樓房、老車站、日式茶亭與文史工作站,都是古蹟散步的亮點。
喜歡老舊事物的你,跟著這本書在島嶼上遊逛,悠閒尋訪日式老屋串起的街巷風情與人文故事。這些舊時代建築歷經整修或重建,改以咖啡館、民宿、食堂、書店、茶樓、文創空間面貌展現,洋溢嶄新的東洋風情,持續在島嶼上熠熠發光閃亮。
作者簡介:江明麗
曾任職於多家旅遊媒體記者,因職務跑遍世界,包括日本、荷蘭、德國、泰國、美加、中國、俄羅斯、埃及等,其中以中國、日本最為密集,目前專攻台灣旅遊、美食之報導。個人著作有《量身訂作住民宿》、《百年好店》、《嚴選正港台灣味小吃南部篇、東部篇》、《宜蘭美好小旅行》、《花蓮美好小旅行》、《嘉義美好小旅行》、《高雄美好小旅行》、《苗栗美好小旅行》等超過10本著作,現為自由撰稿者及HERE雜誌固定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