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穿山甲
剛剛過去的世界穿山甲日可說是憂喜參半,一方面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社群在宣導並轉發相關資訊;另一方面,前些日子在沙巴查獲的33噸穿山甲鱗片與活體卻又讓人很難樂觀看待這個物種的前景,並思索希望到底在何處。
33噸是什麼概念?一隻成年的馬來穿山甲( Manis javanica)體重通常不會超過5公斤,簡單的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至少也是將近7000隻的穿山甲,更別說那些只有鱗片的,實際上的數目可能有10000或更多。現存的八個穿山甲物種都面臨著絕種危機,任何一隻個體都至關重要,更何況是成千上萬隻以及其背後那些沒有成功走私或查獲的個體?有心人士極盡離譜的所求無度讓盜獵盛行到了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步,即便各大保育團體怎麼呼籲、加重罰則,我們還是時常接獲成噸的走私穿山甲被查緝的消息,在這之上,棲地的破壞、分裂以及同野狗等外來物種的衝突,處於絕對弱勢的野生穿山甲族群到底還能經受多久的摧殘?
我們的台北動物園飼養穿山甲已經有至少20多年的經驗,從起初的完全如坐雲霧到現今能夠穩定的飼養、救助甚至繁殖,從業人員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心血,並且仍然在繼續嘗試更有效率、經濟的飼養方法,除了造福本島的穿山甲之外,更讓廣大的動物園同行看到了穿山甲這個物種的圈養可能性,包括新加坡、日本、印度、德國乃至近年來的美國(延伸閱讀: http://bit.ly/2TUjCpY),許多機構紛紛開始重新嘗試在園內維持這種原先完全不敢奢望能夠存活或者只剩下寥寥幾隻獨苗苦苦支撐的類群,除了可預見的交流帶來技術進步及研究產出外,也讓社會大眾有更多元的管道來了解野生穿山甲的處境。
生活在我們島上的台灣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是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指名亞種,也是第一種被科學界描述並承認的穿山甲(1758年時由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所描述),台灣做為曾經的走私重鎮,一年輸出數萬隻穿山甲,對物種保育做出了沉重的打擊,但台北動物園這座台灣最好的動物園將這個沉痛的罪孽一肩扛起,在求新求便的過程裡始終沒有把這個物種落下,第一次成功的人工育幼;第一次成功的圈養繁殖;2004年舉辦WAZA年會時以穿山甲做為大會標誌讓全世界的同行看見穿山甲;2014年以穿山甲做為百週年紀念標誌的主體讓社會大眾通過穿山甲鑑往知來。
或許,台北動物園的存在與其內含莘付出的人員,正是希望的體現,期望他們的不懈努力能成功許給穿山甲一個更好的未來,讓每一個去到那裏的人甚至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人胸懷一年365天都是穿山甲日的徹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穿山甲是世界上被盜獵最多的哺乳類動物,但幸運逃過盜獵者魔爪,被送到救傷中心的穿山甲,卻因生性緊張、食性特別,容易胃潰瘍出血而死亡。如何人工保育與哺育穿山甲,成為具挑戰性的任務。但台灣這20年來,卻創下全球人工哺育穿山甲最久的經驗,香港、日本、德國團隊都來取經。這個成功經驗是怎麼累積的?風光的背後,台...
台灣穿山甲 德國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希望】
#穿山甲
剛剛過去的世界穿山甲日可說是憂喜參半,一方面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社群在宣導並轉發相關資訊;另一方面,前些日子在沙巴查獲的33噸穿山甲鱗片與活體卻又讓人很難樂觀看待這個物種的前景,並思索希望到底在何處。
33噸是什麼概念?一隻成年的馬來穿山甲( Manis javanica)體重通常不會超過5公斤,簡單的計算一下就可以知道這至少也是將近7000隻的穿山甲,更別說那些只有鱗片的,實際上的數目可能有10000或更多。現存的八個穿山甲物種都面臨著絕種危機,任何一隻個體都至關重要,更何況是成千上萬隻以及其背後那些沒有成功走私或查獲的個體?有心人士極盡離譜的所求無度讓盜獵盛行到了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步,即便各大保育團體怎麼呼籲、加重罰則,我們還是時常接獲成噸的走私穿山甲被查緝的消息,在這之上,棲地的破壞、分裂以及同野狗等外來物種的衝突,處於絕對弱勢的野生穿山甲族群到底還能經受多久的摧殘?
我們的台北動物園飼養穿山甲已經有至少20多年的經驗,從起初的完全如坐雲霧到現今能夠穩定的飼養、救助甚至繁殖,從業人員付出了難以估量的心血,並且仍然在繼續嘗試更有效率、經濟的飼養方法,除了造福本島的穿山甲之外,更讓廣大的動物園同行看到了穿山甲這個物種的圈養可能性,包括新加坡、日本、印度、德國乃至近年來的美國(延伸閱讀: http://bit.ly/2TUjCpY),許多機構紛紛開始重新嘗試在園內維持這種原先完全不敢奢望能夠存活或者只剩下寥寥幾隻獨苗苦苦支撐的類群,除了可預見的交流帶來技術進步及研究產出外,也讓社會大眾有更多元的管道來了解野生穿山甲的處境。
生活在我們島上的台灣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是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指名亞種,也是第一種被科學界描述並承認的穿山甲(1758年時由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所描述),台灣做為曾經的走私重鎮,一年輸出數萬隻穿山甲,對物種保育做出了沉重的打擊,但台北動物園這座台灣最好的動物園將這個沉痛的罪孽一肩扛起,在求新求便的過程裡始終沒有把這個物種落下,第一次成功的人工育幼;第一次成功的圈養繁殖;2004年舉辦WAZA年會時以穿山甲做為大會標誌讓全世界的同行看見穿山甲;2014年以穿山甲做為百週年紀念標誌的主體讓社會大眾通過穿山甲鑑往知來。
或許,台北動物園的存在與其內含莘付出的人員,正是希望的體現,期望他們的不懈努力能成功許給穿山甲一個更好的未來,讓每一個去到那裏的人甚至每一個生活在這個島上的人胸懷一年365天都是穿山甲日的徹悟。
台灣穿山甲 德國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穿山甲是世界上被盜獵最多的哺乳類動物,但幸運逃過盜獵者魔爪,被送到救傷中心的穿山甲,卻因生性緊張、食性特別,容易胃潰瘍出血而死亡。如何人工保育與哺育穿山甲,成為具挑戰性的任務。但台灣這20年來,卻創下全球人工哺育穿山甲最久的經驗,香港、日本、德國團隊都來取經。這個成功經驗是怎麼累積的?風光的背後,台灣穿山甲保育仍有何挑戰?
攝影/蘇威銘、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記者/林慧貞
監製/李雪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taiwan-pangolin-conservation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台灣穿山甲 德國 在 台北動物園穿山甲借殖德國, Dank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強化保育台北動物園穿山甲借殖德國[影] | 地方| 中央社即時新聞CNA NEWS ... 今晚MDR的Elefant, Tiger & Co.也會播出這兩隻台灣來的穿山甲! ... Niedersachsen - Fühl die ... ... <看更多>
台灣穿山甲 德國 在 保育大使台灣穿山甲轟動歐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歐洲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動物園之一 德國 來比錫動物園,在得知台北市立動物園飼養保育類動物 穿山甲 ,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後,特地克服萬難從 台灣 直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