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博展知識
【世界清潔日】
每年9月的第3個周末為世界清潔日,旨在提升人民環保意識,為保護地球共同努力
Q博也趁這個節日跑去淨灘了(大家記得要維持社交距離喔!)
一起來看看要如何維護我們美麗的地球吧!
【海灘的美麗與哀愁】
美國國家海洋垃圾監測計畫長年調查的結果顯示,海灘發現的垃圾以吸管27.5%占最多,其次是塑膠飲料瓶13.0%,另外也發現大量的塑膠袋碎片、氣球、金屬飲料罐、繩子等物品,同樣是以遊憩與日常生活類垃圾占多數。台灣因為回收制度做得很好,塑膠飲料瓶、金屬飲料罐等都已進入垃圾回收系統,在海岸垃圾中就較少出現,相較之下美國這類垃圾的比率就比較高。不過,台灣的塑膠瓶罐雖然有回收,瓶蓋卻被忽略了,常會成為垃圾漂流到海邊。
要減少海灘垃圾可以朝兩方面著手:
一是教育宣導,提醒人們不要以為廢棄物流入大海就會自動消除不見,其實它們都會成為大自然的負擔,而淨灘活動就是個很好的教育方式。
二是針對這類造成跨界汙染的海洋廢棄物,其管理與監測不該只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應該提升到中央層級,以環保單位或漁政單位來跨縣市管理,並且提高獎勵的誘因,且更要輔導關係人積極研發對環境友善的替代方法。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88b2573b-1943-489e-9e53-9ae626b98ce8
【一次性飲料杯減量】
一次性飲料杯源頭減量,是整體限塑政策的一環,實施至今雖有成效,但教育方面的確還需要加強。譬如校園之內餐廳,仍然使用相當多一次性餐具,環保署考慮加大誘因,譬如使用一次性餐具需要付費,減少使用數量。
臺灣市面上免洗餐具種類繁多,材質大致可分為塑膠類、保麗龍類及紙類、木材等四種,其中塑膠及保利龍是中小型餐飲業最常使用之免洗餐具種類。塑膠類聚丙烯多用於便當盒及碗盤,保利龍類免洗餐具─發泡聚苯乙烯常見於透明的便當盒蓋、涼麵及水果盒。發泡性保利龍則多用於泡麵碗、生鮮托盤等。
免洗餐具使用後之處理途徑大致包含回收再生、焚化、掩埋、非法棄置等4種。就塑膠類免洗餐具而言,由於免洗餐具使用後沾染油汙及其他物質,回收後再利用經濟價值不高。部分塑膠材質如PVC、PS等若以焚化方式處理可能導致「世紀之毒」戴奧辛的產生,且塑膠耐高熱值之特性,也對焚化爐操作產生負面影響;若以掩埋方式處理塑膠材質之免洗餐具,則耗時長不易腐化,一個塑膠袋需要20年、保麗龍杯要50年才能被分解,寶特瓶和紙尿布更需長達約450年才會在海水中分解。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於2012年淨灘清除垃圾量的統計,近3年免洗餐具類多了6倍,去年高達2萬8000多件,首度超過塑膠袋,成為海灘垃圾第1名。如何降低國人濫用免洗餐具,是未來應強化方向。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aff8ae3d-9fd9-4eca-ad6d-3ce6cfddd975
【環境教育】
資源要回收、垃圾不落地,這幾句話聽在我們耳中,是不是覺得老生常談呢?「環保」的概念出現在1970年代,1970年的4月22日是第一個「地球日」,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開啟人類環境保護的思潮,也就是說,環保的意識出現至今其實只有50年。但如今幾乎人人都有環保的概念,並且落實在生活行為上。
環境教育一開始的重點都放在「保護環境」,包括如何解決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各種已經發生的問題,或是如何保護生態。不過,人們很快就發現,一味地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會影響人類社會及國家的發展,當時全世界有70%的國家處於未發展或發展中,而以環保為主的價值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壓抑。所以從1983年起,人們開始思考不應該為了環保而阻止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與環境間找到平衡,這就是「永續發展」的概念。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c7e4060-8da3-44e8-a02a-debae5e5bb1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生物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七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博士,帶著大家認識此次常設展。林博士之前已經幫大家介紹過臺灣生物光牆展示區,這次則是介紹台灣生物展。 第一區:臺灣的生物導論 分為臺灣生物的多樣性、動植物的垂直分布和食物網三...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張怡章魚_屏東趴趴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玩美南人Eric / 苗啟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好文轉PO:台灣海洋保護區的現況與挑戰(中) - فيسبوك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海洋生態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海洋生態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海洋生態】海洋生態系 孕育地球生命的起源地(我們的島109 ... 的評價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張怡章魚_屏東趴趴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潭藻礁到底是廢物石頭,還是一塊大家不熟悉的珍貴生態系呢?
這是海洋學者&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老師的文章,不管你是贊成或者反對接氣站設在大潭藻礁上,為了更了解台灣這片土地,都應該看一下。
以下是文章摘錄:
「以熱帶珊瑚礁潮間帶生態的標準來看,這裡基本上就是長滿了毛狀藻的「死礁」,毛狀藻佔據整個礁體,通常是判斷珊瑚礁生態系衰退最好的證據之一。
而且,除了少數磨損嚴重的珊瑚骨骼,這裡早已沒有活珊瑚在「建礁中」,所以當然是「生態不好」。除了少數短槳蟹在潮池中逃竄,乍看幾乎看不到有其他動物,更是理所當然的「生物多樣性不高」。
但是,當我選了一塊礁台蹲了下來,仔細聆聽藻礁媽媽細數這裡的螃蟹種類和螺類生態,湊近黑色礁體看見嫣紅、紫紅和橘紅片狀的殼狀珊瑚藻和緊實鑲嵌在礁體間紋珊瑚科的珊瑚骨骼,我才驚覺這裡既不是熱帶珊瑚礁也不是非礁型的珊瑚群聚,是一個超乎我過去30年所學的生態與生物礁演化系統。」
https://e-info.org.tw/node/221659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玩美南人Eric / 苗啟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拒吃磷蝦油
#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殘酷實情
過去你一定在電視上看過這麼一則廣告:在渲染、話術包裝的策略下,公眾人物大力推薦,一罐罐被商人製成頗受歡迎的磷蝦油,「號稱」避免血栓、降低血管與內臟累積油脂等。而消費者自認為來自遙遠南極的產品就等於高品質、天然、高級、不可或缺.. 就掏錢購買,卻不知商業大廠在捕撈磷蝦的同時,對自然生態造成多大的危害。
總面積達世界的10%,等於389個台灣的南極,儘管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人類居住的大洲,氣候條件嚴峻,卻不代表這是一片荒蕪:儘管物種種類少,但數量龐大,食物鏈也相對簡單。
磷蝦,作為食物鏈底端的關鍵物種,能攝取浮游生物,將初級生產能量轉化為大型動物可吸收的形式,並藉以維持整個生態系的平衡。不論體型最大的藍鯨、海獅、海豹,乃至於體型最小的企鵝、魚類,通通都是以磷蝦為主食;每年約有總體一半數量的磷蝦被吃掉,剩下的族群再持續繁衍下一代。倘若人類再不斷肆無忌憚的恣意捕撈,一旦破壞生態平衡,極圈的生物鏈恐怕會有嚴重的動盪。
你知道嗎?磷蝦所富含的omega-3,廣泛儲存於人們唾手可得的日常食物中,除了魚類、堅果、海藻類也有這些元素,因此人們完全沒必要去與南極哺乳類生物爭食。那只是為了商業利益、並由商人炒作出的噱頭。
所以,請不要購買磷蝦油,助長生態惡化,成為毀壞南極的幫兇。而應當作教育民眾的榜樣,卻為了錢財利益選擇傷害地球的公眾人物,我真心瞧不起,真心唾棄。
最後我想說,
不吃磷蝦,你依然可以很健康。
沒有磷蝦,地球海洋生態系統將完全崩潰。
呼籲大家將這資訊分享給身邊親友,讓更多人知道現在正在發生的這件事吧!
📌不能出國的現在,歡迎收聽我的全新節目 #老外喇迪賽 ,集國外趣事、故事、知識的高品質節目!我自己企劃、主持、後製,保證100分!
https://crossculturechat.soci.vip/
-
#玩美南人 #雄獅中南美 #世界盡頭 #南極 #南極包船 #台灣第一 #南極半島 #南極洲 #企鵝 #海豹 #鯨魚 #旅行 #拍照 #攝影 #磷蝦油 #磷蝦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生物展
本次將再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出錄音室、第七次走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由館方典藏管理組助理研究員 #林俊聰博士,帶著大家認識此次常設展。林博士之前已經幫大家介紹過臺灣生物光牆展示區,這次則是介紹台灣生物展。
第一區:臺灣的生物導論
分為臺灣生物的多樣性、動植物的垂直分布和食物網三個單元,說明臺灣特殊的地理環境,在很小的面積卻擁有包括高比例特有種或特有亞種的動植物分布,生物多樣性相當高,以連續播放棲息在臺灣的許多種不同生物幻燈片,以傳達給觀眾這種印象。這些動植物依海拔高度有不同的垂直分布種類,物種間具複雜的食性關係,在生態上聯結成密不可分的食物網。
第二區:臺灣的海洋生態
營造成海洋區,介紹蘭嶼及綠島附近的海洋生物,包括日行性及夜行性珊瑚礁魚類與附近的動植物,以生態造景的方式用模型及標本來介紹這些生物在海洋中的生態,搭配電腦查詢系統讓您可以查詢展示的海洋生物之知識,進一步認識牠們。在本區還規劃了一個小放映室,定時放映實地拍攝的海洋生態影片,各位可以放鬆心情假想融入藍色海洋地坐在此處欣賞。
第三區:臺灣的陸地生態
紅樹林沼澤生態區及低海拔生態區,本區和第四區及第五區以一條河流連繫,發展出不同的故事。本區以一個半開放式的生態造景,呈現臺灣的紅樹林沼澤區及低海拔地區之動植物分布情形,某些生物以扶手看板上的按鈕來重點強調,例如水筆仔的繁殖方式,直行的短指和尚蟹,表裡不一善於模擬枯葉的枯葉蝶等,以生動的標本展示這些動物的特性。天空中臺灣藍鵲排成一長列的長尾陣飛過,五色鳥從樹洞中探出頭來張望,小水鴨在河口游動覓食,招潮蟹沼澤區棲息,這些都真實地呈現當地生態的縮影,讓觀眾置身於情境中。
第四區:溪流區展示區
介紹溪流地形及其中各種生物,除了幾個小展示櫥櫃重點介紹某些特定溪流生物扮演生物指標,以了解水質污染程度外,在地面下做出一條河流以連結低海拔生態區至中海拔生態區,不僅是地理上的河,也象徵著時間的流轉。觀眾可以在水面上安全地行走,亦可蹲下來看看生活在其中的盤古蟾蜍及各種淡水魚類,有些為釣魚者熟悉的種類,可能喚起其生活經驗,相當有意思。
第五區:中高海拔生態區及高海拔生態區
本區和第三區用相同的展示方式,介紹臺灣的中海拔地區及高海拔地區之動植物分布情形,著重在森林生態及高山亞寒原的生物。在本區可明顯看出生態環境的變化,動植物種類明顯地展現不同的風貌,黑長尾雉在隱秘的林間出沒,鵂鶹停棲在枝枒間休息,林間有成群的紅山椒鳥飛過,臺灣山羊則在崎嶇的山區岩壁行走,皆以標本及生態造景方式營造出高山生態的環境,觀眾能藉此認識這些生物。
第六區:蝴蝶的一生展示區
以臺灣特有的寬尾鳳蝶及其寄主植物臺灣樹為主角,用一個小生態區展示寬尾鳳蝶的生活史中的各個階段,並搭配播放其他種蝴蝶的生態影片,以加深觀眾的印象。
第七區:神秘湖特展區
宜蘭縣境內的神秘湖具有古老的原始湖泊森林生態環境,極具研究調查植物生態演替之價值,且湖中有多種水生植物如東亞黑三稜,及小鷿等動物,故以一個小型的生態櫥呈現,此區設定是可以根據主題定期更換的特展小櫥窗,觀眾不妨多加留意此區的變化。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海洋生態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海洋生態系統 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海洋生態保育、海洋生態議題、海洋生態問題就來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海洋生態系統英文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海洋生態議題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海洋生態系統 英文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海洋生態保育、海洋生態議題、海洋生態問題就來素食蔬食資訊集合站,有最完整海洋生態系統英文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台灣海洋生態系統種類 在 好文轉PO:台灣海洋保護區的現況與挑戰(中) - فيسبوك 的推薦與評價
當海洋生物有了一個安全的家後,即可以在此安全無慮地生長、繁衍,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其主要原理是:基因是由生物個體或物種所承載,而物種又是生態系的基本成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