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數選科系,而不是用興趣跟能力選科系,跟 1/4 的休退學率,應該很有關係。
「全台灣已經連續兩年大學生休退學人數超過九萬。數據顯示平均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人休退學。原因大多都是「志趣不合」。」
【汲汲營營後卻是如此結局,別讓這發生在你家】
日前一則新聞,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台灣已經連續兩年大學生休退學人數超過九萬。數據顯示平均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人休退學。原因大多都是「志趣不合」。
每一年,我都都幫台大為大一的學生做兩場新生講座。每次演講結束,都會有一堆學生圍著我講台前問,有學生甚至講到哭:
「葉老師,我進來以後才發現這科系不是我真正要的,唸得好痛苦。但我也不知道真正適合我的到底是什麼?怎麼辦?」
試想,如果你是這樣的大學生的爸媽,你該會是多焦心?好不容易拉拔了孩子:送他去補習、為了考試全家備戰三年,什麼備審資料又找人幫忙看做的光鮮亮麗的、還要做什麼模擬面試練半天、陪著孩子南征北討去好幾家學校二階段面試、問一堆親友哪個科系最有前途、又或者是戰戰兢兢陪著他準備指考、然後又花了好大力氣說服孩子填志願填排名高的有錢途的科系、最後終於把他送進去那系,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結果,過沒一年孩子就又搞出這種飛機!說不念了、說要休學、說被退學了!然後呢?爸媽該怎麼辦?讓孩子重考?他已經身心俱疲了,高中的東西又要重讀、那煩死人的申請過程或是準備指考又要再來一遍?已經被大學課業磨到身心俱疲的孩子怎麼可能有鬥志再一次重新經歷這一切?
更重要的是,如果就算要重新再戰一次,孩子到底要選什麼他也不知道。那如何確保這次就不會又唸到退學?
最後孩子就變成了像一灘爛泥,被稱為無動力世代。
—————
這樣的困境,發生在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個大學生的爸媽身上。大家為什麼都不擔心?為什麼都不覺得很可怕?
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那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每個人都認為我的孩子只要能考上有前途的科系,人生就一切很美好了,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這樣的想法真的錯的離譜。
人生是一個過程,真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與其你用最有效率、最快速幫孩子走上你認為最好的路,你應該讓他給他時間跟空間去探尋最適合他的路。
這整個探索過程: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研究積累成果讓審查委員看得出自己在這領域的實力,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家長、老師、補習班在幫孩子找到最速成的方式拿到錦標。這不叫教育,這叫製造,這叫給自己心安。
每年這個推甄的時候,我總會看到好多在好大學教書的教授好友哀嚎,推甄高中生寫的備審資料都是千篇一律,看起來精美但根本都沒有深度。口試一問就垮,根本都是堆砌出來的假資料。這一看就知道,絕大多數孩子根本在高中沒有好好探索,只是一直被大人趕鴨子上架。除了推甄,指考的許多孩子高中三年完全都在準備考試,對自己、對科系,更是無暇去探索。台灣許多的孩子,就這樣成為是未來四個中會休退學的那一個。
諷刺的是,四個人中敢做出休退學決定的那些人可能還不是最可憐的。更可憐的是另外三個中那些唸的痛苦的要命、卻又沒有勇氣休退學,讓自己的人生在大學裡虛耗五年、六年。這才是更深的悲哀。
—————
學測是否要有更好的鑑別力,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不過對所有爸媽而言,另一個更應該擔心的問題是:
孩子就算分數考贏別人,你如何避免一路被趕鴨子上架進了一個很有面子科系的他,不會成為每四個中就有一個休退學的那一個?
與其在乎孩子能否上有名大學、有名科系,我只願台灣能有更多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有熱情的方向,在十八歲之後都還能保有對未來的好奇心跟衝勁。就算孩子念的不是親朋好友覺得名頭多響亮的大學、科系,我都會感謝老天的恩賜。
還是要再說一次:人生是看一輩子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
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被人肯定,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別讓自己孩子變成無動力
#放手給他們自由去找方向
#念排名科系不如找到興趣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績效為王:新手主管的王牌帶人學」介紹 專訪作者: 王鳳奎 教授 內容簡介: 你以為升遷是件天大的好消息,卻可能是個晴天霹靂的惡耗?不懂「帶人學」,就準備變成公司裡的夾心餅乾,讓上司和下屬把你壓到喘不過氣來! 新手主管該要知道, 老闆出錢,員工出力,主管拼績效;...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1. 政府補助的比例遠比台灣少, 想唸書就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1. 政府補助的比例遠比台灣少, 想唸書就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Shoppinglin歌唱分享/歌唱教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是一輩子的,開心很重要,不過...除了工作的時間,其他的時間也很重要啊…吃喝玩樂樣樣都要花錢嘿!
【汲汲營營後卻是如此結局,別讓這發生在你家】
日前一則新聞,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台灣已經連續兩年大學生休退學人數超過九萬。數據顯示平均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人休退學。原因大多都是「志趣不合」。
每一年,我都都幫台大為大一的學生做兩場新生講座。每次演講結束,都會有一堆學生圍著我講台前問,有學生甚至講到哭:
「葉老師,我進來以後才發現這科系不是我真正要的,唸得好痛苦。但我也不知道真正適合我的到底是什麼?怎麼辦?」
試想,如果你是這樣的大學生的爸媽,你該會是多焦心?好不容易拉拔了孩子:送他去補習、為了考試全家備戰三年,什麼備審資料又找人幫忙看做的光鮮亮麗的、還要做什麼模擬面試練半天、陪著孩子南征北討去好幾家學校二階段面試、問一堆親友哪個科系最有前途、又或者是戰戰兢兢陪著他準備指考、然後又花了好大力氣說服孩子填志願填排名高的有錢途的科系、最後終於把他送進去那系,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結果,過沒一年孩子就又搞出這種飛機!說不念了、說要休學、說被退學了!然後呢?爸媽該怎麼辦?讓孩子重考?他已經身心俱疲了,高中的東西又要重讀、那煩死人的申請過程或是準備指考又要再來一遍?已經被大學課業磨到身心俱疲的孩子怎麼可能有鬥志再一次重新經歷這一切?
更重要的是,如果就算要重新再戰一次,孩子到底要選什麼他也不知道。那如何確保這次就不會又唸到退學?
最後孩子就變成了像一灘爛泥,被稱為無動力世代。
—————
這樣的困境,發生在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個大學生的爸媽身上。大家為什麼都不擔心?為什麼都不覺得很可怕?
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那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每個人都認為我的孩子只要能考上有前途的科系,人生就一切很美好了,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這樣的想法真的錯的離譜。
人生是一個過程,真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與其你用最有效率、最快速幫孩子走上你認為最好的路,你應該讓他給他時間跟空間去探尋最適合他的路。
這整個探索過程: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研究積累成果讓審查委員看得出自己在這領域的實力,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家長、老師、補習班在幫孩子找到最速成的方式拿到錦標。這不叫教育,這叫製造,這叫給自己心安。
每年這個推甄的時候,我總會看到好多在好大學教書的教授好友哀嚎,推甄高中生寫的備審資料都是千篇一律,看起來精美但根本都沒有深度。口試一問就垮,根本都是堆砌出來的假資料。這一看就知道,絕大多數孩子根本在高中沒有好好探索,只是一直被大人趕鴨子上架。除了推甄,指考的許多孩子高中三年完全都在準備考試,對自己、對科系,更是無暇去探索。台灣許多的孩子,就這樣成為是未來四個中會休退學的那一個。
諷刺的是,四個人中敢做出休退學決定的那些人可能還不是最可憐的。更可憐的是另外三個中那些唸的痛苦的要命、卻又沒有勇氣休退學,讓自己的人生在大學裡虛耗五年、六年。這才是更深的悲哀。
—————
學測是否要有更好的鑑別力,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不過對所有爸媽而言,另一個更應該擔心的問題是:
孩子就算分數考贏別人,你如何避免一路被趕鴨子上架進了一個很有面子科系的他,不會成為每四個中就有一個休退學的那一個?
與其在乎孩子能否上有名大學、有名科系,我只願台灣能有更多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有熱情的方向,在十八歲之後都還能保有對未來的好奇心跟衝勁。就算孩子念的不是親朋好友覺得名頭多響亮的大學、科系,我都會感謝老天的恩賜。
還是要再說一次:人生是看一輩子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
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被人肯定,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別讓自己孩子變成無動力
#放手給他們自由去找方向
#念排名科系不如找到興趣
(歡迎分享)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其實來找于玥諮詢的朋友,很多已經出了社會一段時間,才發現過去所學所經歷的,根本就不是自己所喜愛的,真的想要轉職卻又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是想要踏入的職業的條件是什麼,甚至錯過了最佳時機。
這篇文章于玥看了很感慨,目前台灣的教育到現在都仍是填鴨式教育,沒有什麼機會讓孩子去思考自己是誰、自己的喜好是什麼,到最後對於職業的想像都是狹隘的,因此埋沒了孩子真正的天賦也不自知。
(分享者請按含原文分享,手機分享請先按分享,然後點右上的三個點(IOS是雙箭頭➡⬅),選『包含原始貼文』,再送出,才會有包含內文)
#您的按讚與分享是于玥創作的動力
#生涯諮商
#生涯輔導
2019年幸福處方簽的測驗請至:
http://rothluffy.pixnet.net/blog/post/67679091
---------
從FBI教你讀心術一書來看看對方是否對你有好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pDQbm_Rok
為何你的對象總是忽冷忽熱、捉摸不定?明明分手嫌棄個半死還要回來跟你復合?「依附」這本書來解答
https://youtu.be/EZJCrAFNn0M
瘦了十公斤!心理學如何幫我減肥
https://youtu.be/WbM9gwJc3mE
------------------------------
人生的紅綠燈:http://yuyueqiu.blogspot.tw/2017/08/q.html
于玥推薦書清單:https://yuyueqiu.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html
于玥線上諮詢》https://goo.gl/b3PUVR
(請於一周前預約)
流年運勢》https://goo.gl/5sZFk8
email占卜》https://goo.gl/tjIh23
天賦報告書分析服務》https://goo.gl/oVudBu
【汲汲營營後卻是如此結局,別讓這發生在你家】
日前一則新聞,教育部數據顯示全台灣已經連續兩年大學生休退學人數超過九萬。數據顯示平均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人休退學。原因大多都是「志趣不合」。
每一年,我都都幫台大為大一的學生做兩場新生講座。每次演講結束,都會有一堆學生圍著我講台前問,有學生甚至講到哭:
「葉老師,我進來以後才發現這科系不是我真正要的,唸得好痛苦。但我也不知道真正適合我的到底是什麼?怎麼辦?」
試想,如果你是這樣的大學生的爸媽,你該會是多焦心?好不容易拉拔了孩子:送他去補習、為了考試全家備戰三年,什麼備審資料又找人幫忙看做的光鮮亮麗的、還要做什麼模擬面試練半天、陪著孩子南征北討去好幾家學校二階段面試、問一堆親友哪個科系最有前途、又或者是戰戰兢兢陪著他準備指考、然後又花了好大力氣說服孩子填志願填排名高的有錢途的科系、最後終於把他送進去那系,終於可以喘口氣了~
結果,過沒一年孩子就又搞出這種飛機!說不念了、說要休學、說被退學了!然後呢?爸媽該怎麼辦?讓孩子重考?他已經身心俱疲了,高中的東西又要重讀、那煩死人的申請過程或是準備指考又要再來一遍?已經被大學課業磨到身心俱疲的孩子怎麼可能有鬥志再一次重新經歷這一切?
更重要的是,如果就算要重新再戰一次,孩子到底要選什麼他也不知道。那如何確保這次就不會又唸到退學?
最後孩子就變成了像一灘爛泥,被稱為無動力世代。
—————
這樣的困境,發生在每四個大學生就有一個大學生的爸媽身上。大家為什麼都不擔心?為什麼都不覺得很可怕?
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那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每個人都認為我的孩子只要能考上有前途的科系,人生就一切很美好了,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這樣的想法真的錯的離譜。
人生是一個過程,真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與其你用最有效率、最快速幫孩子走上你認為最好的路,你應該讓他給他時間跟空間去探尋最適合他的路。
這整個探索過程: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研究積累成果讓審查委員看得出自己在這領域的實力,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不是家長、老師、補習班在幫孩子找到最速成的方式拿到錦標。這不叫教育,這叫製造,這叫給自己心安。
每年這個推甄的時候,我總會看到好多在好大學教書的教授好友哀嚎,推甄高中生寫的備審資料都是千篇一律,看起來精美但根本都沒有深度。口試一問就垮,根本都是堆砌出來的假資料。這一看就知道,絕大多數孩子根本在高中沒有好好探索,只是一直被大人趕鴨子上架。除了推甄,指考的許多孩子高中三年完全都在準備考試,對自己、對科系,更是無暇去探索。台灣許多的孩子,就這樣成為是未來四個中會休退學的那一個。
諷刺的是,四個人中敢做出休退學決定的那些人可能還不是最可憐的。更可憐的是另外三個中那些唸的痛苦的要命、卻又沒有勇氣休退學,讓自己的人生在大學裡虛耗五年、六年。這才是更深的悲哀。
—————
學測是否要有更好的鑑別力,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不過對所有爸媽而言,另一個更應該擔心的問題是:
孩子就算分數考贏別人,你如何避免一路被趕鴨子上架進了一個很有面子科系的他,不會成為每四個中就有一個休退學的那一個?
與其在乎孩子能否上有名大學、有名科系,我只願台灣能有更多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有熱情的方向,在十八歲之後都還能保有對未來的好奇心跟衝勁。就算孩子念的不是親朋好友覺得名頭多響亮的大學、科系,我都會感謝老天的恩賜。
還是要再說一次:人生是看一輩子的,不是贏在十八歲就好。
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了解這個世界有什麼選項、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並努力被人肯定,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別讓自己孩子變成無動力
#放手給他們自由去找方向
#念排名科系不如找到興趣
(歡迎分享)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績效為王:新手主管的王牌帶人學」介紹
專訪作者: 王鳳奎 教授
內容簡介:
你以為升遷是件天大的好消息,卻可能是個晴天霹靂的惡耗?不懂「帶人學」,就準備變成公司裡的夾心餅乾,讓上司和下屬把你壓到喘不過氣來!
新手主管該要知道,
老闆出錢,員工出力,主管拼績效;
老闆不做的,員工不會的,都是你管的!
透過領導╳訓練╳激勵╳分析╳決策,
提升績效,滿足高層馴服基層,
換個位置同時換個腦袋,才是職場生存真王道!
打破新手主管迷思,突破績效追求盲點,
用真正有效的方法,達到老闆愛你、下屬服你的成果!
有訓練有交代?沒有績效,再多訓練都是枉然!
很多主管常會以為只要有「訓練」就可以使團隊績效產出提升,大錯特錯!不適切的訓練菜單,只會讓員工花時間與精力學到對工作毫無幫助的知識與技巧,沒辦法在工作上應用,更甚者還有主管會以為員工不認真學習,因而減少訓練投資,形成惡性循環……想要不浪費資源,就該根據績效目標,訂定有效的訓練,才是王牌主管真本事!
讓對的人做對的事,就是成功達成績效的開始!
試想叫愛因斯坦別研究相對論了,嘗試挑戰唱歌跳舞吧;或是讓麥可傑克森放棄他的演藝天份,轉換跑道朝物理學術領域前進……上述兩種假設,無論何者結果想必都讓人不忍想像吧!同理可證企業內人才也是一樣的,若讓一個天才去做他不擅長的事時他便不是天才了,因此王牌主管該做的,就是找出每個下屬的專常,發揮超過100%的效益!
從單一角度思考決策,絕對無法達成績效目標!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新手主管在做思考決策時的通病,雖然在短期、小範圍的目標上可以獲得成效,但時間久了之後就會發現這不是長久之計。組織是個巨大且精密的機器,需要各種齒輪彼此配合,才能得到產出,若有任何一個環節出錯,便會出現連鎖效應,因此若要達成績效,得要協調得宜,這便得考驗王牌主管的工夫才行!
作者簡介:王鳳奎
現職:
2012-迄今 中國文化大學特聘教授
2017-迄今 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會院士
主要學歷:
1998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學系統科技所博士(Ph.D.)
1993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行銷管理碩士(MBA)
1989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電腦科學碩士(M.S.)
2010 美國College of Executive Coaching教練證書
主要經歷:
2013-2016 行政院人才與人力會報諮詢委員
2014,2016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
2013-2015 中國上海金融學院創新創業課程(英文)客座教授
2011-2014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長
2011-2012 媚登峰健康管理事業集團集團總經理
2004-2011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執行長
2007 國立清華大學EMBA兼任教授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海恩奶油 HeinCream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年過去又放榜,感謝自己終於儲夠能力,可以把我由中一開始,就想要吶喊的內容拍成影片。送給每一個在學制裡爭扎的你🍀加油
道歉:
〉 理真氣壯的壯字寫錯了呢
〉影片無法給各位一個完備的答案,學制最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嗯
🌸香港學制背景解釋】
香港學生讀完六年小學(國小),就會入讀六年制的中學。
中一到中三叫做初中,中四到中六叫做高中;
高中最後一年參加的公開考試,由考評局舉辦,叫做
中學文憑試:簡稱DSE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相等台灣學測指考、大陸高考。
文憑試必考的科目有:
中文(國文)、英文、數學、通識(像綜合人文的科目)四科。
選修科目則包括各個文理科目。通常學生會考2-3科。
考試成績以7個等級分,
由低至高排:1、2、3、4、5、5*、5**
所以考生在計算總成績時,會以1-7分加總和。
按不同的大學收生標準,有些只看最好成績的五科,有些看六科。
Best 5:最好的五科,滿分35分;
Best 6:最好的六科,滿分42分。
30+分的成績是建築系、法律系、醫科的基本門檻,算是相當不錯。
〈其他香港用語翻譯〉
上樓:買房子
小兒科:沒難度的小事
Band A:大學派位頭三志願總稱
Maths:Mathematics 數學科
MC:Multiple Choices 多項選擇題
formula:方程式
VA:Visual Arts 視覺藝術
諗咁多做咩姐/即:想哪麼多幹嘛
做完份paper先講啦:先做完卷再說 好嗎
夠鐘上堂喇:已經是時候上課了 可以嗎
唔好放棄:不要放棄
興趣當飯食:興趣當飯吃,用興趣作為掙錢的工具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soundtrack)
🌸鳴謝參考:我的故事(下)——伯賴
【真。伏game評】藍鯨遊戲|Blue Whale——平民遊戲工作室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 Sir Ken Robinson------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挖看更多影片
海恩奶油是誰/ https://bit.ly/2Tl87XK
閃光情侶系列/ http://bit.ly/2JuQ7KO
學霸海恩傳功/ http://bit.ly/2umiArP
人生事件Vlog/ http://bit.ly/2upSwfb
你要懂的香港/ http://bit.ly/2JtrU7B
我眼中的台灣/ http://bit.ly/2ujjq8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海恩奶油
海恩的Instagram(有很多偷拍)
https://www.instagram.com/heincream/
海恩的Facebook粉專(常常有抽奬)
https://www.facebook.com/heincream
訂閱海恩奶油(YouTube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H...
訂閱heincream[HK](第二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司應援收集中
CHITS 是我稱呼粉絲的名字,開放收件信箱: http://bit.ly/2HMuV0s
🧀翻譯長期招募中
幫忙上英日韓各語言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
音樂音效源:
YouTube Audio,DOVA-SYNDROME,Nicolai Heidlas, Bensound, HookSounds
✿講稿
【放榜】DSE 35分想對你說的事
我的名字叫龍海恩
2016文憑試考35分
我現正就讀港大環球商管
人生一帆風順
從此不憂吃喝愛情
上樓都是小兒科
到退休到死為止 也可以優哉游哉
我人生的改變
一切都是由上年放榜那天開始
抱歉 我騙你的
其實我是best6 35分
現正在台灣就讀媒體傳達設計
英文叫communications design
分組有3D動畫 和 新媒體(遊戲、裝置)
報考大學時
台灣的設計學院只看過我的作品集
完全不知道我文憑試的分數
莫說上了大學以後
真的沒有人有興趣問我 公開試考得怎樣
我的例子可能有點極端
但事實是在大學
無論考得好還是不好
根本就不會有人想知道你考幾分
我老師說最多在求職的時候
個人履歷要加一欄「公開試成績」
但也就僅止如此
至少 沒有人會像我這樣
用分數來做自我介紹
-
我知道在看影片的你現在可能想反駁
「說甚麼DSE的分數沒用?」
「我現在不夠分入Band A」
「拿不到入場券了」
「你這些成績好的人
有經歷過我的感受嗎?」
對不起
可能我真的沒有
我可能也說不出 比較像安慰的內容
但是在上年放榜的班房裡面
我收到分紙 開心了一會之後
我就跟其他同學一起哭
我也很難過
我不是讀名校
我不喜歡看到我所愛的同學
承受前路茫茫的痛苦
我不喜歡自己在一場不公平的比賽中脫穎而出
我不喜歡每一個香港學生
花光自己最珍貴的青春在一個考試裡面
最後考評局只給出了幾個數字 去總結 評價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你備試的時候
真的覺得一切也合理嗎?
難道你不覺得 DSE就是一個
比拼「浪費時間」的遊戲嗎?
我不否認
我在不同的科目裡 的確獲益良多 例如中英文 通識
我不否認
要銜接大學各個科系
中學有不同的選修科有其需要的
然而我也無法不承認
我們浪費在 操卷 補習 死背書 備試
或者是一些
根本沒有用的考試範圍上
所用的時間,青春
的確不計其數 價值不斐
阿Sir 對不起
我要用數學去舉例
我算是數學好 做題快
我看著我那些文科同學
被迫好痛苦地做MC?
我不明白
明明大學肯定不會讀這類科目
明明一世人也不會用到那條長得誇張的formula
中文卷一閱讀卷
我不明白
為甚麼我要操那麼多份一個半鐘又一個半鐘的歷屆試題
為的就是去看懂考卷上面那些
正常讀者不會問
作者自己也不懂得答的問題
視覺藝術
我用Hein Cream的名字在YouTube拍了
13個【VA DSE】一共140+分鐘的影片
說真的
這些所謂教學片
裡面沒有一個是教真正意義上的藝術
全部都是教你如何在考評局手上拿高分 如何做好考評局的卷
諷刺吧?
可惜更加諷刺的是
DSE這個似乎是 「定生死前途」的遊戲
扔越多青春 分數就越高
看誰甘願扔罷 他就贏了
看誰資質好 扔時間的成本效益越高罷如果這樣是叫”勤奮”
那我只能說我這種是
“求學是為求分數的勤奮”
說出來也不知道有甚麼好光彩
同樣地
失手 考不好 成績不及別人
根本不需要感到慚愧
不是嗎?
個game本來就錯了
我們被迫玩罷
-
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
—— 愛因斯坦
中學畢業一年
我終於有時間去學
營養 健康 跳舞 心理 語言 文化 社會 歷史 藝術 哲學 設計
這些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學問
19年來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在用
100%的智商活著
而不是每朝醒來
騙自己說
諗咁多做咩即
做完份paper先講啦
夠鐘上堂啦
因為拍YouTube我遇上許多
背景不一樣 可以稱作「奇葩」
的人
有人是自學生 有人出生於外國其他學制
有人年紀比我小
但是他們全都比我更早開始自己的人生
我在他們身上看到 自信、成熟的光芒
真的非常閃亮、耀眼
原來 求學真的可以”不是求分數”
原來教育 是真的可以改革
然而在改變發生之前
我很擔心這段影片會不會被未讀完文憑試的學生看到?
會不會大家看完之後就沒動力讀書了
我想分享我當年備試的其中一個動力
是我班主任教的
我當時問她:
「我都去台灣讀設計了」
「考完了 分數也沒人看」
「刻苦耐勞 為了甚麼?」
她說:
「只有考好文憑試
我才能變得有說服力
理直氣狀地跟所有人說
我讀設計 是我自己的選擇」
做足了所有DSE的要求
我才能在這裡大聲地說
我覺得成件事真係好錯。
(圖)
我信佛 但我想引用
耶穌說: 「 有人打你的右臉, 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這句說話不是指任何一個不公義的時候
而是面對巨人
巨大的惡人之時
出生於香港
逃避不了的教育制度之時
你要我考好DSE 我考
你要我扔時間 我扔
作為學生 順應這個學制 是種公民抗命
香港的學生是不會輕易被這個學制的荒謬考起 打敗
我們可以去證明 這個學制是有多荒謬
當然如果你已去到考完DSE 放榜的階段
你要做的就是
唔好放棄
無論結果如何 以後要走的路如何
唔好放棄
活好過好
不要接受考評局評價你的分數
不要被這個制度打敗
入大學的優點
是你會更方便地接觸到資源
遇上許多 你能從他身上學到東西的人
有很多活動 讓你去經歷 從中改變自己
但是 如果我在大學裡不去讀書不去請教不自己找東西學不爭取新的經驗
跟沒讀大學是一樣的
相反 無論身處甚麼環境
自己去讀書 請教 找感興趣的事物去學 爭取新經驗
你的成長
隨時比一個大學生來得更多
尤其是我們身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
有甚麼想學 去YouTube search就有了
今日的社會型態
我相信它在向一個更好的方向發展
不再一昧追求 學歷高 讀書好
而是更重視 每個人獨特的優點、特長
職業出現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
喜歡哪個範疇就去學吧
喜歡甚麼興趣 衝
喜歡咩運動 語言 遊戲 商品的就去研究吧
DSE完了就隨它吧
想笑的 笑
想哭的 哭
沒事的
♥️
我個名叫龍海恩
我文憑試考幾分不重要
我而家讀緊興趣當飯食的設計系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
我會為吃喝愛情而煩惱
上樓可能仍是夢
但到退休到死為止
我也會
拼命「生活」
我人生嘅改變
一切都係由現在這刻開始
中意可以點like
分享給你的父母 同學 朋友 身邊的人看
留言告訴我 你對學制的感受
以上所有動作也令影片有更高的曝光率
最後你可以訂閱
我係Hein Cream 奶油
下條新片再見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1. 政府補助的比例遠比台灣少, 想唸書就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的學生都把高等教育當成廉價的資源, 所以任意地浪費它, 許多網友都高聲批判美國的學費 ... 教育事業本身就是巨大的投資, 然而, 美國學生的觀念普遍比台灣學生正確, ... ... <看更多>
台灣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在 1. 政府補助的比例遠比台灣少, 想唸書就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 的學生都把高等教育當成廉價的資源, 所以任意地浪費它, 許多網友都高聲批判美國的學費 ... 教育事業本身就是巨大的投資, 然而, 美國學生的觀念普遍比台灣學生正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