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針的矛盾
現在全球比較大的公衛衝突
應該就是美國與以色列將對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實施第三劑
於此同時,WHO反對第三劑
🎯 因為最好的方式還是全球接種步伐一致,不要掠奪窮國
但是顯然做不到,因為許多國家自己內部壓力也很大
在WHO宣布全球 COVID-19 爆發為大流行病17 個月後
全世界在本周三超過了一個嚴峻的里程碑。
全球確診病例現已超過 2 億
要注意由於無症狀患者、和有限的檢測量能導致未被發現的病例
實際數字可能要高得多。
全球已知病例,五個國家佔一半以上
其中美國(3530萬)、印度(3180萬)和巴西(2000萬)是僅有的三個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的國家。
而且截至 2021 年 8 月 4 日,已有超過 425 萬人死於 COVID-19,其中美國、巴西和印度的死亡人數最高
--
📌 FDA 疫苗第三針加強計劃可在數週內準備就緒,目標在:
1. 65 歲或以上的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癌症和 HIV患者)
2. 以及在推出疫苗後不久於 12 月或 1 月接種的人
3. 甚至單劑嬌生疫苗的接種者
華爾街日報採訪內容
發現每兩個月下降約 6%,輝瑞認為這表明可能需要廣泛使用第三針以防止不斷演變的病毒。
輝瑞表示,在第二次給藥後大約八個月,抗體水平開始從早期的峰值下降。根據輝瑞的數據,第三次注射後,與兩次注射相比,18 至 55 歲人群的抗體水平增加了 5 倍以上,65 至 85 歲人群的抗體水平增加了 11 倍以上。
Moderna Inc. 本週四也表示,預計接種兩劑疫苗的人需要在秋季接種第三針,以保持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強大保護。
但美國大多數醫師和免疫學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一般人群是否需要它們。
如果普通民眾需要助推器,美國有足夠的供應
但白宮正面臨國際壓力,要求捐贈劑量,而不是在國內啟動助推器運動。
國際壓力除了WHO之外,還有無國界醫師,傳染病醫學顧問艾琳·霍夫曼·達爾(Elin Hoffmann Dahl)直批這些世界領導人是"短視" (short-sighted way of thinking)
白宮發言人沒有立即回應這些國際組織。
僅只見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Anthony Fauci 博士周四表示,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提供助推器很重要。
美國要承擔的壓力也不只來自國際壓力
內部風險評估上
白宮其實會擔心民眾會決定 #自行獲得第三劑
從而造成更大混亂,和 增加尚未研究過的組合。
--
📌 第三針、第四針,我多久需要一次補強針?
這是正在研究而未知的。可能是每年、18 個月甚至兩年。
這是美國研究人員的說法
但是這其中的差距,會決定公共衛生執行不同等級的壓力 (一年和兩年很不一樣耶)
儘管如此,通過預防大多數人的嚴重疾病
目前的兩劑一直保持良好狀態,即使是對抗高度傳染性的Delta變異
--
📌 美國突破性感染仍然很少見
這是要強調的,因為上週麻州國慶後報告在嚇到大家
但是那概念是 “有突破性感染中,Delta佔74%”
整體而言,突破性感染在已接種人群的分布為何?
美國CDC從 7 月 26 日不再計算 "並未住院或死亡" 的突破性感染病例。
但是無論哪種方式,數據繼續表明疫苗在減少住院和死亡方面非常有效。
雖然在社群上被喊出了6,587 例
也由於沒有一種疫苗是 100% 有效的,因此預計會出現突破性病例
但它們的數量只占美國完全接種疫苗的人數極少。
截至 7 月 26 日,約有 1.63 億美國人已完全接種疫苗
CDC 的數據顯示,在這些人中,發生了 6,587 例感染和住院合併以及 1,263 例合併感染和死亡。
--
📌 其實就連美國內部最大的問題,還是疫苗還未接種完全
在美國 #接種不足 的州,醫院再次人滿為患,這才是 #Delta的溫床
美國的住院不若台灣,是要有一定程度無法忍受的重症才會住院
在疫苗接種率最低的五個州中,三個州的住院率有所上升。
路易斯安那州超過 60% 的人口未接種疫苗
其 COVID-19 住院人數在全國排名第二,每百萬人口中有 439 人住院。
阿拉巴馬州和密西西比州的三分之二尚未完全接種疫苗,緊隨其後
每百萬人中有大約 360-380 名冠狀病毒患者在醫院。
佛羅里達州有超過一半的人口沒有完全接種疫苗
目前住院的 COVID 患者人數最多,為每百萬人中有 576 人。
位於東海岸的接種疫苗最好的州沒有經歷過如此危險的冠狀病毒感染激增。
儘管也有 35% 到 40% 的居民未接種疫苗,但住院人數大多保持在低兩位數。
--
以上整理美國近期對全世界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故事
究竟這個第三針、第四針會不會步入無限輪迴打的"錯誤之路"
只有時間才能夠告訴我們了
當然其他國家的故事也必定很精彩,我們會每周更新
📻有時間歡迎來訂閱 疫週刊 PandeWeek 【🦠疫週刊|看國際】 的Podcast喔
台灣公衛研究所排名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415 #開盤 #重點
#道瓊 #標普 #經濟重啟
各國開始展開援救經濟的措施,好消息帶來的希望,消弭了銀行業財報利空,開盤美股四大指數走高收紅。終場四大指數全數勁揚,道瓊漲近 600 點,標普 500 指數標普突破 2800 關卡,躍升至一個月來高點!
#美中角力戰 #中國 #懲罰
全球各地都因為這波疫情蒙受重大損失,有美國議員已經提議,要追究和懲罰中國,指控中國提供錯誤資訊、違反了國際條約,呼籲各國政府應該要求北京向所有受衝擊的國家賠償上兆美元,美國總統川普也表示,中國會知道將面臨的後果。
#iPhone #華為 #高層地震
市場逐漸從公衛事件引起的供需衝擊中恢復過來,有最新報告顯示,iPhone 11先前因需求疲弱,3月在大陸展開7%至18%降價活動後,讓iPhone在大陸市場出貨量超過250萬支,較2月份激增了416%,出現戲劇性反彈。
華為子公司「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最近出現重大人事異動。華為創辦人兼CEO的「任正非」退出董事,前華為總裁「孫亞芳」也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由杭州華為董事長的「田興普」接任。但不到半年時間已接掌華為四家子公司的田興普,外界卻十分陌生。據悉,田興普曾任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而華為高層近期頻頻集體退出子公司,引發是否將啟動世代接班的揣測。
#三星 #砍單 #S20
手機市場消息,在疫情衝擊下,三星年度旗艦新機Galaxy S20銷售驚傳恐較預期腰斬,全年可能僅賣2000萬支,並傳出將對供應鏈砍單三成,大立光、雙鴻、超眾等台廠都受影響。主攻三星手機的散熱業者不諱言,本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憂心傳統淡季恐更淡。
#IMF #全球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IMF)14日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遠不如1月時預估的擴張3.3%,並強調全球「大規模人流管制」將造成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全球可能面臨1930年代大蕭條後最慘的一年,IMF認為,如果疫情持續或再升高,全球經濟萎縮的深度及復甦的速度都將比預期更糟,全球景氣無望出現V型翻轉。而台灣也難逃衝擊,今年經濟成長率也遭同步下修至負百分之四,表現在「亞洲四小龍」排名倒數第二,遠低於2008年到2009年金融風暴時期。不過IMF也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將成長5.8%,將是1980年以來最高,但也警告仍面臨下行風險。
#台股 #大戶 #中實戶 #散戶
金管會昨日公布今年第1季最新股市大戶統計,大戶人數比前一季減少58人,不過資料顯示,股市大戶人數從去年第2季開始逐季增加,一直到今年第1季才由增反降,但減少的58人,跟之前幾季減少時動輒上百人相比,已經算少了。至於上櫃中實戶也減少,但上市中實戶大增,使上市櫃的大戶、中實戶人數合計,仍比前一季增加161人。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散戶人數也大增,今年第1季季成交金額1億元以下的散戶人數有283萬744人,比前一季大增44萬4315人,是有這項統計以來新高紀錄,顯示投資人對台股仍具信心。
#華新科 #被動元件
被動元件下半年景氣,華新科報喜!昨日法說會一反2月底時的保守基調,認為手機客戶正在追第三季訂單,預期下半年MLCC將供不應求,因此將會把原定的擴產行動提前至第二季。至於價格方面,華新科3~4月因應成本,已調漲價格,但並未透露漲幅及是否還有下一輪調漲計畫。不過華新科對景氣翻空為多的看法,也使國內MLCC雙雄對景氣的判斷漸趨一致。另外,國巨GDR完成訂價作業,總計將發行6000萬股,每股約308~321元,對照國巨14日收盤價338元計算,等於折價5~8.9%,總募集資金上看193億元。
#印度 #鎖國 #鴻海 #緯創
原先印度政府規劃在4月14日全國「解封」,不過,印度總理莫迪在14日宣布,全國封鎖措施將延續至5月3日,等於是再多鎖國21天,對於印度當地手機產業又是一個重擊。在印度設廠的鴻海、緯創均表示印度廠已經配合政府政策而停工,將視政府規定決定復工日期。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