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潛水練習生日記💪🏼
沒錯 我也入坑潛水 來個新手分享
學會當海裡的一隻魚🐠
開始我的海洋日記🐢🦑🐬🐳🐋🦈
完全不會游泳換氣的我
這次找到綠島教練 @leooel_0216
暑假他在綠島 11、12月也可以去小琉球找他學喔(那時候屏東不冷)
原本以為很多知道水肺跟自潛
結果出發前幾天我們還有人以為
這次我們是有氧氣筒的 傻眼🙃
幫大家科普一下 潛水分了兩種
一個是水肺 身背氧氣筒 不用憋氣
常會到海底探險 到海裡欣賞生物
當然會戴面罩 大部分都是包緊緊
第二種就是自潛 台灣人最多是考AIDA潛水國際證照 AIDA1是初階 可以潛5米就能達到水準 最多人考是AIDA2 需下潛16米 具一定難度 但也可以征服台灣很多海底風景美照 像是時光隧道 廢棄船 海底郵筒📮等
分筆試跟術科 術科大致會有四個模式
靜態閉氣2分鐘
動態平潛40公尺
恆重下潛16~20公尺
05~10米水中救援
這次心得分享:
對於從小學業壓力逼迫的我筆試當然不是問題 及格標準75分以上 一次就過 而且這幾天除了上課都一直玩 考試前90分鐘拼一下而已
這次時間跟疫情關係 沒安排術科
但本人首次沒穿救生衣 飄在踩不到海上 真的是人生大突破
教練說 沒有任何人會是旱鴨子🤣
因為我們教練教學不是教官嚴厲型
他讓我們不斷感受海 瞭解海 適應海
台灣四面環海 但我們對海裡卻是有畏懼 所以首先要克服是 要跟它相處
就像是我們害怕鯊魚 那只是電影
其實大部分鯊魚是不主動攻擊人
教練說我們人類血很臭 牠們才不想吃
未來會開始自主訓練 包括憋氣跟平壓
也會偶爾分享心得@跟不錯練習地方
可以追蹤分享我 也可以私訊我
推薦我不錯地方 或是一起當潛伴
❤️❤️❤️❤️❤️❤️
#自由潛水 #AIDA2 #綠島潛水
#人生就是要不斷挑戰
#想了解更多可以私訊教練
#綠島龍洞墾丁蘭嶼小琉球水立方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馮韋元Francois Devati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今天終於達成了很多台灣人的夢想! 台灣人常常說真正的台灣人一定要做三件事情: 1:騎換到 2:爬玉山 3:游泳日月潭 那我今天可以跟大家說,我做完那些三個! 所以我變成真正的台灣人!!! 請你訂閲我的頻道! IG:@yuanyuanintaiwan FB:www.facebook.com/yua...
台灣人 不 會游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與國外相比,台灣意外溺水的死亡人數
這個問題經常出現,有關台灣溺水數據的所有內容,請觀看此影片。https://youtu.be/jTwEgL6rQ4I
關於台灣與其他國家的比較,以下是基於數據的分析。
0-1 歲的美國兒童比台灣兒童的風險高 300%
1-4 歲的美國兒童比台灣兒童面臨的風險高 400%
5-19 歲 面臨同樣的風險 (~1/100,000)
20-44 歲的平均年齡 (~1.5/100,000)
45-85 歲台灣成年人的風險比美國成年人高 300%
85 歲以上台灣老人的風險比美國老人高 400%。
那麼這告訴我們什麼呢?
1)美國有更多的浴缸
2)美國有更多的家庭游泳池
3)5歲以上的美國人會游泳
4)20歲以上台灣人不會游泳
5)美國成年人喜歡船(和酒精)
6)台灣老人溺水風險高
美國與OECD的平均水平相似
台灣高於OECD平均水平
台灣明顯低於亞太平均水平
台灣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Unintentional Drowning Deaths in Taiwan Compared to USA
This question comes up often. For everything related to Taiwan drowning data please watch the video.
For how Taiwan compares to other countries, here's is the data based answer.
Ages 0-1 US children 300% more at risk than Taiwanese children
Ages 1-4 US children 400% more at risk than Taiwanese children
Ages 5-19 Equally at risk (~1/100,000)
Ages 20-44 Equally at risk (~1.5/100,000)
Ages 45-85 Taiwan Adults are 300% more at risk than American Adults
Ages 85+ Taiwan Elderly are 400% more at risk than American Elderly.
So what does this tell us?
1) US has more Bathtubs
2) US has more home swimming pools
3) Americans over 5 years old can swim
4) Taiwanese over 20 years old can not swim
5) American adults love boats (and alcohol)
6) Taiwanese elderly are highly at risk for drowning
USA is similar to the OECD average
Taiwan is higher than the OECD average
Taiwan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Asia-Pacific average
Taiwan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world average
台灣人 不 會游泳 在 唐聖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去身為游泳選手看到這篇太有感,必!須!分!享!
#以下節錄自內文
『奧運水域項目79項,台灣只參加七項?
奧運的比賽項目中,「田徑」與「游泳」因為獎牌眾多,一直以來都是各國相當重視的戰場。其中游泳項目37項,自然水域項目包括輕艇、划船、帆船與衝浪等等,總共有42項。如果單純計算跟「水」有關的項目,數量多達79項,占奧運總比賽項目的23%。
不過,雖然水域項目在奧運佔比超過20%,但台灣選手參賽比例低,總共只有七項、共四人具有參賽資格。
台灣明明是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國家,溪河遍布全台,但水域活動發展卻一直停滯不前。其原因可以透過歷史脈絡爬梳到一些端倪,普遍台灣人都是在「恐水教育」的體制下長大。
即便到了這幾年的玩水風氣越來越盛行,但發展速度依舊緩慢。
筆者認為可以歸咎於兩個原因:
游泳教育落實不夠完整。
水域遊憩活動限制多。
在我們的求學階段,體育永遠是最早被放棄的術科之一。台灣的游泳教育體制偏向「競技式」的游泳教學,從最入門的自由式、仰式、蛙式、蝶式......等順序依循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幾乎沒有接觸過任何有關「防止溺水」的教育內容,也沒有教學除了游泳以外的水域活動。
因此,很多人離開學校環境以後,就停止從事任何跟水有關的活動。根據筆者多年在海邊當救生員的經驗,發現很多溺水的人都是會游泳的人。也因為層出不窮的溺水事件與媒體報導,許多家長也會禁止孩子去溪邊、海邊戲水,進而降低大家體驗水上活動的頻率.....』
水域環境原本就千變萬化且複雜,絕對不能只用安全、危險的簡單二分法,而是應該學會判讀各種環境狀況,挑選適合從事的水域活動。在很多高緯度國家,在冬天水域甚至會結冰,水域活動的發展空間反而限制更多;相比之下,台灣的水域可說是豐富又多元。
『現行的游泳教育政策與台灣長年來的「先禁國家」文化,扼殺了水域活動的蓬勃發展。我們必須拋開媒體、歷史塑造的刻板印象,督促地方政府早日解除水域禁令。期望這一次東京東奧能夠讓政府覺醒、讓民眾省思,破除對水域環境的恐懼,讓台灣有朝一日能活用自身四面環海的優勢,成為真正的水域活動大國。』
台灣人 不 會游泳 在 馮韋元Francois Devatin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今天終於達成了很多台灣人的夢想!
台灣人常常說真正的台灣人一定要做三件事情:
1:騎換到
2:爬玉山
3:游泳日月潭
那我今天可以跟大家說,我做完那些三個!
所以我變成真正的台灣人!!!
請你訂閲我的頻道!
IG:@yuanyuanintaiwan
FB:www.facebook.com/yuanyuanintaiwan

台灣人 不 會游泳 在 May M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沖繩浮潛潛水,沖繩藍,台灣人經營好溝通、有彈性,拍照攝影技術優
分享文 https://may1215may.pixnet.net/blog/post/404082017
▶不會游泳也可以潛水、浮潛
▶5歲小朋友即可以浮潛
▶台灣合法教練,講台語、中文都會通
▶照片影片拍的超美~
▶台灣人經營,好溝通,可彈性調整

台灣人 不 會游泳 在 INSECT[昆蟲島]ISLAN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 Q: 你是…? A: 我姓哈,名字叫哈佛妹姜安蓉
2. Q: 哪裡人? A: 美國人
3. Q: 美國哪裡? A: 愛達荷州...愛達荷州…
4. Q: … A: 不知道為什麼要問?
5. Q: 來台灣教英文嗎? A: No
6. Q: 可以跟妳練英文嗎? A: No
7. Q: 可以幫我翻譯成英文嗎? A: Nooo
8. Q: 可以修改我的英文嗎? A: Nooo
9. Q: 為什麼來台灣? A: 我以为是泰國
10. Q: 來台灣做什麼? A: 學昆蟲
11. Q: 為什麼想要學這個? A: 喜歡啊
12. Q: 為什麼選擇台灣? A: 喜歡啊
13. Q: 為什麼不去中國? A: 去中國就知道
14. Q: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嗎? A: 來台灣就知道
15. Q: 喜歡台灣什麼? A: 自然環境,流行文化,人情味,汪東城
16. Q: 喜歡汪東城什麼? A: 内在
17. Q: 幾歲? A: 23
18. Q: 什麼星座? A: 摩羯座
19. Q: 血型? A: B+/be positive (要樂觀)
20. Q: 會不會游泳? A: 會
21. Q: 最喜歡的地方? A: 床
22. Q: 最喜歡的小吃? A: 明太子鮭魚飯團
23. Q: 會不會用筷子? A: 真的不難
24. Q: 咖啡還是茶? A: 都可以
25. Q: 早餐? A: 早餐麥片
26. Q: 性别? A: 女生
27. Q: 身高? A: 164
28. Q: 體重? A: …
29. Q: 眼睛? A: 榛色
30. Q: 眉毛? A: 真的啦
31. Q: 會不會眨眼? A: 不會 ;)
32. Q: 最討厭被問什麼問題? (以下)
33. Q: 有沒有男朋友?
34. Q: 喜歡台灣男生嗎?
35. Q: 有交往過台灣男生嗎?
36. Q: 會不會嫁給台灣人?
37. Q: 最喜歡的顏色? A: 咖啡色
38. Q: 動物? A: 魚
39. Q: 昆蟲? A: 螢火蟲
40. Q: 運動? A: 跑步
41. Q: 喜歡台灣人跟妳講英文還是中文? A: 中文
42. Q: 宅在家裡幹嘛? A: 看書
43. Q: 有朋友嗎? A: …有啊
44. Q: 生活作息? A: 早睡早起
45. Q: 等一下要幹嘛? A: 剪片
46. Q: 相機? A: Lumix GH3
47. Q: 軟體? A: Final Cut Pro X
48. Q: 兄弟姐妹? A: 有
49. Q: 有染過頭髮嗎? A: 有
50. Q: 後悔? A: 有
51. Q: 信仰? A: 沒有
52. Q: 最喜歡的超級英雄? A: 蝙蝠俠
53. Q: 電影? A: 星空
54. Q: 書本? A: Walden
55. Q: 鞋子? A: 平底鞋
56. Q: 褲子? A: 緊身褲
57. Q: 大學? A: 台大
58. Q: 餐廳? A: 沙巴巴
59. Q: 平常吃? A: 家裡!
60. Q: 最拿手的家常菜? A: 早餐麥片
61. Q: 喜歡喝什麼酒? A: 紅酒
62. Q: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A: 生雞蛋⋯⋯?
63. Q: 最初對台灣的印象? A: 好浪漫喔
64. Q: 來台灣第一個印象? A: 好濕喔
65. Q: 最讓你驚訝? A: 為什麼沒有汪東城?
66. Q: 來台灣多久了? A: 一年多
67. Q: 才一年多中文就講得那麼好! A: 沒有,中文是之前學的
68. Q: 學幾年了? A: 五年
69. Q: 怎麼學好英文? A: 我没學過
70. Q: 怎麼學好語言? A: 看電視
71. Q: 有没有什麼快速秘訣? A: 没有
72. Q: 最喜歡的天氣? A: 晴天
73. Q: 季節? A: 秋天
74. Q: 時間? A: 明天
75. Q: 在台灣最難適應? A: 當外國人
76. Q: 畢業後要幹嘛? A: 回國念博士
77. Q: 念完要幹嘛? A: 找工作
78. Q: 理想工作? A: 科學記者
79. Q: 回國還要拍昆蟲島嗎? A: 不會
80. Q: 為什麼?!? A: 我們要懂得放下
81. Q: 最喜歡的哲學派? A: 存在主義
82. Q: 貓還是狗? A: 狗
83. Q: 臭豆腐還是大腸麵? A: 臭豆腐
84. Q: 水果? A: 蘋果
85. Q: 電腦? A: 蘋果
86. Q: 電動? A: PS3
87. Q: 最喜歡的遊戲? A: Zelda
88. Q: 最大的夢想? A: 當台妹
89. Q: 最想要嘗試? A: 衝浪
90. Q: 性格描述? A: 内向、幽默、善良
91. Q: 最喜歡的髒話? A: Balls
92. Q: 台灣的髒話? A: (地圖指彰化县)...在這裡
93. Q: 喜不喜歡我? A: 喜歡啊
94. Q: 要不要環島? A: 環島過
95. Q: 去過台灣哪裡? A: 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綠島
96. Q: 累不累? A: 有一點
97. Q: 餓不餓? A: 還好
98. Q: 是不是? A: 是
99. Q: 是? A: 是
100. Q: 結束了嗎? A: 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