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podcast出來啦,這一次內容一定要好好推
📍 https://pse.is/3jhaea
上集 https://pse.is/3hfsa9 下集 https://pse.is/3hyv47
📍 本次因應時事先講:關於美國優先序位,與 #殘量疫苗 的處理
美國所有州都是醫療從業人員優先。
跨州別比較,多州同時將 #兩個以上的族群 列為優先施打
如紐約將以上四組同時列為優先名單。
--
#殘存疫苗不浪費
在有剩餘劑量時,施打單位可以自行造冊施打剩餘劑量:
醫療單位可以自行編列施打候補名單,如退休職員、職員家屬等進行排序或抽籤。
即便如此,藥房先前施打疫苗後,仍須面臨極高的未到比例 (No-show Rate)
尤其是嬌生疫苗疑似出狀況的兩週一度高達 20%。
民間協助方式,其中最著名的是紐約新創公司 Dr.B。
該公司依照郵遞區號製作可能的候補清單
有殘劑時可以第一時間內通知 (軟封城期間在家的註冊用戶) 前來施打。
增加了該時期的疫苗使用效率,更省下了數以萬計的殘餘疫苗。
📍以上感謝
Lawrence 徐正憲 Johns Hopkins 健康經濟學家 分析整理喔~
(參考資料:國家教育統計中心 (NCES), 美國人口調查局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CDC 國家健康安全網 (NHSN), SNF Statistics, 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 (NCSL))
--
📍本次podcast 也邀請到征戰於休士頓的新冠沙場的美國重症科 許環麟醫師
究竟是怎麼照顧重症病人?
走過一年的美國,經歷了那些臨床困境呢
--
📍 疫週刊。看國際 每周日台灣時間 (GMT+8) 上午09:30
是一群由醫療與新聞專業人士共同組成的團隊
播報全球疫情新聞回顧之後,並主題式探討台灣防疫現況
📍常駐主談:
主辦人 姜冠宇 整合醫學科醫師、吳凌安 旅美小兒科醫師、Joel 福澤喬 東亞觀察媒體人、張允欣 戰區關懷協會執行長、Lawrence 徐正憲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管理、Stacy 游沛文 公關行銷人、許悅 輔大公衛政大傳播研究所、鄭妤婷 現役日本執業職能治療師、Sarah 劉筱茜 護理師/台灣社區衛生護理學會 TCHNA 擔任理事
📍 客座指導
林氏璧 台大前感染科醫師、塗醒哲 前衛生署長/現任 生技開發中心董事長
「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Re: [問題] 關於職能治療.... -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系學生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Master thesis] -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碩士班NTUOT R07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國立臺灣大學職能治療研究所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 OT ] 關於職能治療研究所的準備方向- therapist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旦家中有長者罹患失智症,如何能視為是上帝送的一份愛的禮物?】
【失智症】是一種腦神經逐漸退化的疾病,一般我們稱「認知功能退化」的部分是為核心症狀,易形成精神行為症狀( BPSD ),此一部分則稱為周邊症狀。如果照護者認識失智症,懂得為何退化容易形成精神行為症狀,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學習到適宜的照護技巧,規劃出規律性的生活作息與活動,可降低周邊症狀的產生,也就是精神行為症狀不易出現,如此才能維持生活品質,及提升照護品質。
【失智症的病程發展】
精神行為症狀包括著:被迫害妄想、幻覺、懷疑、焦慮、緊張、易怒、固執、不合作態度、遊走、注意力不集中、丟東西或藏東西、隱瞞記憶喪失、甚至暴力、貪食、誤食、拒食等,這又與每一位患者失智症類型、病程發展階段與個性、成長背景的差異有著不同的病徵。失智症患者比其他慢性病患者更難照顧,但如果學習到對疾病的認識及照護技巧等,照護難度將隨之降低,這就是專業所在。
善於運用與結合社會與家庭資源,為長者打造出一套長期照顧的計畫與支持系統,以分擔壓力及持續支持與關懷,在這條長遠的照顧道路上,使照護者不再孤獨、寂寞,逃避非但無法解決問題,往往延宕問題,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
【如何開始建立照護體系】
首先是先評估家中的經濟能力,畢竟長期照護是一條漫長的道路,財務規劃有其必要性。
無論選擇那種方式,家人在照顧人力的協調與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切勿將所有的照顧重擔放在一個人身上。雖然有主要照顧者,但輪流與分工可減少主要照顧者所需承擔的壓力,無論是陪伴長者吃一餐飯、外出散步或逛街、就醫或進行復健等,都可讓主要照顧者喘口氣,抒緩精神上壓力與體力的付出。
當失智症長者任性,無法配合進行服藥、用餐、如廁等生活作息時,照護者情緒上如果已瀕臨失控時,其他家人最好能立即接手,讓照護者情緒得到抒緩,也以較輕鬆的言語來轉移失智症長者的注意力,過一會再讓失智症長者配合原先的動作,所以學習與演練是失智症照護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
【建立照護者的關懷、支持系統是讓主要照護者能長期的走下去的重要力量】
雖然並非家中每一成員或親友都可能有時間或體力成為照護者,但如何對主要照護者的支持與讓其得以喘息,則有賴於所有成員或親友依個人的時間與體力,建構對主要照護者的支持系統,分擔陪失智長者外出看門診、逛街、用餐等,讓主要照顧者喘息,並定時與主要照護者聯絡,讓其發洩壓力與抒緩情緒,一通電話、一杯飲料、一封輕鬆內容的電子郵件、或是一個笑話與漫畫等都是有幫助的。
【完善的照護計畫與照顧支持體系,將有助失智症長者延緩退化】
根據研究指出,失智症雖不是立即致命的疾病,但因患者的老化所造成身體器官衰竭,或因失智症引發身體器官功能的退化、或是因認知功能的退化所引發精神行為症狀,都會形成致命的風險,所以能有完善的照護計畫與照顧支持體系,將有助失智症長者延緩退化,才是長期照顧失智症長者的理想方式。
【Reference】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人口高齡化與社會福利-社會投資的反思」簡介
➤➤議題召集人:施世駿教授
➤➤自從政治民主化以後,台灣走上福利擴張的道路,具備媲美西方福利國家的所有特質;不但在給付上大幅提高,制度上也涵蓋所有人口群體,成為東亞新興福利國家的代表。在經歷制度完善的階段同時,東亞福利國家卻也開始面臨新的挑戰,主要是內在人口結構的老化、外在全球化所帶來的勞動市場結構轉型,以及伴隨而來的新社會風險議題,從而出現制度調適的壓力。人口老化直接帶來三個問題,第一是勞動力的不足;第二是社會安全體系難以為繼;第三是長期照顧工作的能量不足。人口高齡化反映舊有的台灣社會結構已經無法面對新的社會情勢,必須在制度面及社會價值面進行根本改變,將社會政策思維從傳統的待遇給付轉移到人力資本投資,並且顧慮到不同性別、家庭形態、世代之間的負擔平衡,以因應此一本質的變化。
1.來源:
➤➤資料/照片
∎ (風傳媒) -【長期照護要有方法:《守著記憶守著你》選摘(1)】: http://bit.ly/2WUoQDF
作者: 伊佳奇
畢業於台大政治系,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曾任教東吳大學政治系、世新大學新聞系,目前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失智症照護顧問、台北市市政顧問。
為照護失智症的父親:曾在台灣、美國及丹麥哥本哈根生活實驗室參加上百場失智症、神經醫學、老年醫學、老人護理、職能治療、老人福祉科技及長期照護等相關領域的教育訓練、研討會。目前專研失智症跨領域整合照護及長照政策,在台灣及美國已有兩百場以上的失智症照護相關的演講。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高齡長照 #失智症 #腦神經退化 #認知功能退化 #照護計畫 #照顧支持體系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期照護要有方法】
根據美國俄亥俄州大學對十位超過六十歲,正在照顧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老伴的女性進行研究,發現她們長期照顧配偶的壓力下,許多健康指數都顯示出警訊,承受沉重的壓力,感到孤立無援,心力交瘁,免疫系統都受到影響。
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提供家庭照護者許多訓練課程與支持團體活動,他們深刻了解要有好的失智症照護品質,先要有好的家庭照護者,如何提供協助與支持家庭照護者,是提升失智症照護的基石。
長期進行照顧失智症長者要有「方法」,如果沒有學習到適當的方法與照護技巧,容易造成家人失和、主要照護者崩潰等。長期照護的方法包括:
A 先確立家中誰是主要照顧者。
B 建立家中所有成員的共識。
C 其他家人如何協助主要照顧者進行照護計畫。
D 配合分工照護。
E 建立對主要照顧者的支持體系。
F 與醫護專業人員共同為長者建立照護計畫( Care Plan )。
G 訓練主要照顧者成為照護計畫的專案經理( Care Manager )。
H 協助一同來執行照護計畫。
I 整合社會資源、共同學習照護知識與技巧。
J 定期討論案例及評估照護計畫等。
【Reference】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人口高齡化與社會福利-社會投資的反思」簡介
➤➤議題召集人:施世駿教授
➤➤自從政治民主化以後,台灣走上福利擴張的道路,具備媲美西方福利國家的所有特質;不但在給付上大幅提高,制度上也涵蓋所有人口群體,成為東亞新興福利國家的代表。在經歷制度完善的階段同時,東亞福利國家卻也開始面臨新的挑戰,主要是內在人口結構的老化、外在全球化所帶來的勞動市場結構轉型,以及伴隨而來的新社會風險議題,從而出現制度調適的壓力。人口老化直接帶來三個問題,第一是勞動力的不足;第二是社會安全體系難以為繼;第三是長期照顧工作的能量不足。人口高齡化反映舊有的台灣社會結構已經無法面對新的社會情勢,必須在制度面及社會價值面進行根本改變,將社會政策思維從傳統的待遇給付轉移到人力資本投資,並且顧慮到不同性別、家庭形態、世代之間的負擔平衡,以因應此一本質的變化。
1.來源:
➤➤資料/照片
∎ (風傳媒) -【長期照護要有方法:《守著記憶守著你》選摘(1)】: http://bit.ly/2WUoQDF
作者: 伊佳奇
畢業於台大政治系,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
曾任教東吳大學政治系、世新大學新聞系,目前為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失智症照護顧問、台北市市政顧問。
為照護失智症的父親:曾在台灣、美國及丹麥哥本哈根生活實驗室參加上百場失智症、神經醫學、老年醫學、老人護理、職能治療、老人福祉科技及長期照護等相關領域的教育訓練、研討會。目前專研失智症跨領域整合照護及長照政策,在台灣及美國已有兩百場以上的失智症照護相關的演講。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購買資訊】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http://book.nhri.org.tw )
∎ 國家書店(https://goo.gl/jweQNK )
∎ 五南圖書 教育/傳播網 (https://goo.gl/NCt2n5 )
(更多論壇出版品詳-- http://book.nhri.org.tw/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高齡長照 #長期照護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失智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失智症家庭支持中心
高雄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長庚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失智者照顧協會
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Dementia)
風傳媒
愛長照
社團法人中華長照協會
台灣長照暨健康促進協會
國北護長期照護系學會
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系學生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讓個案能將從鏡像治療所習得的技巧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以達到個案功能性恢復的目標。 鏡像治療成效鏡像治療已經經過許多研究證實是有效可以幫助中風患者動作恢復的 ... ... <看更多>
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Master thesis] - 台大職能治療學系碩士班NTUOT R07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20220215 職能治療 系正式影片 · 厭世聊天室| 碩士學歷so what?! · 研究所 推甄面試攻略直播考古問題集公開| 台大 陽明正取|面試穿著與心態建立|讓 ... ... <看更多>
台大職能治療研究所 在 Re: [問題] 關於職能治療.... -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要填志願了
可能很多人現在才發現怎麼有一個叫做職能治療的科系
或是聽家人的朋友說...@聽親戚的同事說...@聽同學的哥哥說之類的...
經過幾番闡述可能就有點失真了
我為大家解釋一下...
但我只是個要升大四 正在實習的菜鳥
應該有很多超有經驗的OT正在看板
若我有些地方陳述錯誤還請指正
==============================================================================
一、什麼是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 簡稱OT)
是以有目的性活動來治療,希望重建病患的生活。
最終目標是讓病患的生活獨立,過著有意義的生活,增進生活品質。
為什麼要重建生活呢?
對普通人而言,生活就是生活,小朋友上學下課讀書打電動。大人上班下班做家事。
生活很簡單,想做甚麼就做,應該做甚麼就去做。
但對於一些人而言生活並不簡單
因為有些人可能出生就因為疾患使得發展受限,小朋友就是到了該走的時候還不會走,移
動能力受限就更遑論其他生活中所能做的事情。
(想像自己整天坐在椅子上,沒有人幫你,只能玩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
中風的成人,嚴重點患側的動作要從零開始復原,剛中風後等於身體半邊沒用,除了醫生
開刀治療、藥物治療,還要重新學習怎麼動。
(想像你只有半邊能動,如何下床、坐椅子、上廁所,以及做你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或是有精神疾患的人,因為幻聽幻覺或是不穩定的情緒使得生活受到影響,也有可能由於
長期住院跟社會互動變少,也需要學習社交技巧。
(你可以試著一禮拜眼睛不看人跟人對談,看看一禮拜之後那些人怎麼看你...
或是想像自己是被關在甚麼都沒有的房間裡,除了睡覺、吃飯、上廁所以外沒其他事情做)
我們就要找到原因→設計活動→介入治療→評估結果
儘管我們解決一個問題,但人的生活百百款,本來就存在很多的問題可以解決。
或是我們只是解決第一階段的問題,接下來還有後續的問題要解決
(中風動作復原到可以拿東西了,但是拿不穩、抓不穩、放不好怎麼辦?)
最終目標就是生活獨立!讓生活更有意義。
但是一般大學生都不見得獨立了... 這個最終目標雖然不太能達到
但我們做得越多,也是讓病人的生活更加充實、更豐富。
為什麼要用有目的性的活動?
因為生活中的各個活動,像是到洗衣機洗衣服好了。
第一個你要有認知功能,講白一點就是你要知道洗衣機怎麼用
第二個你要有動機,為什麼要洗衣服? 沒洗衣服就沒乾淨衣服穿了?
第三個你要有動作功能,洗衣服要把衣服拿起來,把衣服放進去,用幾隻手?
手要做甚麼動作才能拿起來?再丟洗衣機的時候要不要站穩?如果手有不正常反射怎麼辦
還有其他其他功能,視知覺功能,耐力、平衡...等
所以,做一個活動需要各式各樣的功能,這些功能底下又有很多功能要達到才行
但是,儘管有這些功能,不能跟生活結合就等於沒用。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第一次學一種運動,像桌球好了,你會拿拍,你會揮拍,你會移動
你眼睛能追著球,你可以站得很好。但是為什麼就是沒辦法把球打好?
儘管有這些功能,但沒有辦法把這些功能與生活做連結的話,生活上的活動就會做不好
所以活動分析在職能治療中是很重要的事情
分析後再整合出適合的活動提供給病患做治療
另外一個原因是,有目的性的活動能夠誘發出喪失的動作,也能藉由此改善動作的品質。
以上都是內隱的職能治療,就是你從旁觀者的角度不見得知道的事情
從外顯的角度來看,也就是大家可能認為的職能治療
分為三個領域:生理、精神、小兒
生理就是在復健部,主要是生理疾病為主,如中風、脊髓損傷、手外傷...等。
精神就是在精神科,主要就是精神疾患的個案。精神分裂、噪鬱症、憂鬱症...等。
小兒也是在復健部,主要是小朋友為主,因為小朋友的生活跟大人不一樣(就是玩~)
,而且現在有早療觀念,有些小朋友的疾病會讓小朋友的發展受限。像是腦性麻痺、
自閉症、過動...之類的。
但重點不是有什麼診斷給什麼治療,而是有什麼問題給什麼治療計畫。
然後有一些錯誤觀念
老人家或電視上可能出現復健的印象都是在作運動、喬骨頭,練習走路、練肌力...的。
不是只是動作能作就好,而是希望你住院前跟住院後的情形一樣好才行。
雖然住院後病好了,但是在生病中間可能失去很多東西,不只是生理上。
所以,不管是在情緒上、功能上、生活上、甚至是就業都希望能夠回復
復健的成員包括復健科醫生、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護理師、
社工、臨床心理師...(還有很多專業也會被包含近來)。所以復健是跨專業合作。
==============================================================================
二、職能治療出路
目前薪水,強調"目前",大部分也是聽來的
薪水要看地區、年資,也要看老闆的眼光,
有些老闆覺得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只是"技術人員",給的薪水就會很低。
那... 目前的薪水範圍是三萬~五萬,
雖然比二萬二高,但可憐的是...沒升遷機會,"永不調薪"。頂多當組長而已...
工作可能是大小醫院裡職能治療師,診所裡的職能治療師,療養院裡的職能治療師
上面都是刻板的醫院裡的職能治療師
現在職能治療師都有走出醫院了
社福機構裡的職能治療師(不一定會用這個title)
社區復建中心當職能治療師
還有其他領域
職能治療公會現在有新的階級制,也就是雖然你在公司那邊不能升遷,
但是公會會因為你的再教育學分和年資升等,
然後讓沒眼光的老闆發現厲害的治療師真的很厲害
願意付高薪給高階等的治療師
成效就要再看看... 我也不是股市分析師能賭斷會怎樣。
另外就是目前正在擴展的新領域,因為職能治療及其他復健專業是能夠更深入到
社區機構或是學校系統來幫助更多的人的。
所以現在有學校系統,讓職能治療師巡迴各個學校治療,
在這個系統中是要跟學校老師搭配的,也是跨專業合作。
另外一個是長期照護,讓職能治療師能夠到失能的人的家中或是社區的機構幫助他們
也是跨專業合作
這些新領域聽老師說報告指出,目前職能治療師的成效都不錯。
但也會有碰釘子,因為跟以往不同的專業合作,意見分歧會比較嚴重。
以後會怎樣呢?現在情勢看漲,但是我不能賭斷...
曾經台灣某職業週刊有報導二十一世紀會紅的職業,
職能治療和其他復健專業都是其中一個
因為未來老年人口飆升,老人照護會是很大的市場,職能治療行!
另外就是少子化,使得家長重視孩子成長,而職能治療也在行。
如果你有再進修研究所的計畫的話
職能治療所接觸到的學識領域很廣
醫學工程、職業輔導、復健諮商、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心理所、生理所...一堆
而職能治療在台灣也有碩士班和博士班可以再進修
進修之後
你就可能轉職成為工程師、諮商師、研究員、學者...之類
或是轉職成學識淵博的厲害職能治療師!!
==============================================================================
三、大學生活
台大職能治療系一班雖然招收46名,但扣掉沒註冊,過一年去重考和轉系外
也有轉系近來的,加減算算都是三十名左右。
男女比 1:2,但女生總數並沒有比一個年級的電機系還多。因為人數少= =
一年級都是共同教育沒什麼好提的,建議一年級請去玩社團玩到瘋掉,但是不要被當掉。
二年級
重點科目來了,總算感覺到自己是醫學院的一份子,
生理學、解剖學帶你進入基礎醫學的領域
肌動學,肌肉不是收縮、放鬆這麼單純,
看肌肉跟肌腱以及韌帶和骨頭,如何創造完美的動作,所學都是能運用治療的。
學完可以開始想一些治療計畫了。
機能解剖學,解剖學得不夠,我們要熟透骨頭、肌肉和中樞神經才行。
實際找大體老師瞭解這些解夠在皮膚底下的真正樣貌
人類發展學,老人家常說七坐八爬,七個月走路,八個月能爬,為什麼到那時候就能爬?
從小朋友來看人類是如何發展動作和心智功能。
實際跟幼稚園小朋友互動,觀察他們跟大人不一樣的地方。
職能治療技術學,學習活動分析!職能治療是精神科起家,常常被誤認為是工藝老師,
在這堂課讓你作各個工藝活動來分析他們的成份。
臨床見習,走到教室外面看工作中的治療師如何幫助病人。
通常醫學院的學生都會用大一大二的時間把通識修完
到二年級暑假完之後
你的大學生活應該已經沒有雜務了
因為三年級的生活會讓你喘不過氣,沒時間再跑社團或是到總區狂奔椰林大道了。
別人都在抱怨只選課到九學分,你可以驕傲的說:「我必帶就二十三學分了!!」
三年級
醫學課程很重要但會爆炸 骨科、小兒科、內科、外科、神經科學、精神醫學
醫學院說很重要的課每個人都要上!!:公衛概論、病理學
職能治療技術學 學習評估個案,瞭解個案的問題才能設計活動!
學習治療的理論背景,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是有頭緒在的,不然怎麼治療
生理職能治療 學習應用治療手法和治療活動在各個問題
小兒職能治療 小朋友活潑好動,瞭解小朋友的心才能抓住他們
日常生活功能訓練 即使功能有缺陷也能完成日常生活,只有半邊也能穿衣,還能翻身
副木裝具義肢學 副木是一種熱塑性的塑膠,能夠為病患量身訂做副木幫助功能活動
就學與就業 小朋友長大了要就學,但是有些小朋友需要經過特殊管道到特殊學校
身心障礙者也要就業!不要因為他們有缺陷就否定他們!
老人職能治療 老人家身體上的變化和心態上的變化與成人不同
職能治療管理學 總有一天你變頭目,及早學習展現領導能力。
四年級
你的暑假只有三個禮拜,之後不斷地實習實習到五月
中間有專題討論和實證職能治療,有實證才敢說有效
五月後再準備國考考執照,七月底才算完成大學生活!!
之後...
當兵、就業、出國、進修、轉行
==============================================================================
四、職能治療師的特質
我覺得啦...
第一個 你要有服務他人的熱忱
其實我一進大學也沒什麼服務熱忱,但是我加入服務性社團之後也慢慢對服務精神有瞭解
而這樣的精神也是讓我保持熱忱的方法。所以,我覺得服務熱忱是能後天學習的..。
或許這也證明台大的品德教育有效果出來了= =
第二個 你敢親近任何人
重要是敢,醫學院所要接觸的人群都是有生理或心理問題的,要有開闊的胸襟接受他們,
尊重他們。治療效果也跟治療師與病患之間建立的情感有關,有些阿罵每次來都會很開心
地作你教的活動,動機高,治療效果越顯著。
第三個 耐受性夠 抗壓性高 學習力強
所有醫療專業都是面對病人,有時可能因為疏失或是無知造成輕度或重度的影響。但是,
如果因此就挫敗退出舞台,病人也不會因此進步。最好是不斷地進步再進步才能讓病人也
獲得助益。
==============================================================================
大家可以上網google也會獲得更多的資料
下面這位學姐的無名裡介紹的職能治療我覺得很棒
https://www.wretch.cc/blog/huangsg1/9600384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
有點漏漏長的文章
最後,還請職能治療的先進給予指教,因為我只是剛入行的菜鳥,有錯誤地方煩請指教
讓我,也讓更多人知道現況與未來。
最後
附上一個測試自己興趣的測驗,若有真的不知道自己興趣的可以點出來測試看看
https://php.ejob.gov.tw/interest/
但是興趣並不是決定的關鍵,還要檢視自己的能力和性向。
興趣也是最容易變動的,今年測可能跟明年測的結果又不同。
真的要選對興趣再填志願,讀大學三年看過好多朋友及同學都因為興趣不合而重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3.61
※ 編輯: CATXD 來自: 140.112.213.61 (07/25 02: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