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麻煩各位幫忙了!也請多多給主辦單位建議,或在這裡留言,我會幫忙轉達!
如果創業活動不再是由單一組織設計,而是由社群共有、共創、共享的舞台?如果有一天,台灣可以有跟 Computex 同規模的國際新創活動?今年十月,不見不散!
* 使命 *
凝聚社群的力量,發掘新一代青年領袖,讓台灣發光於國際的社運。
* 不一樣 *
A. 不僅是一次新創活動,這是一場長期的新創運動。
B. 由社群主辦、為社群而辦。
C. 大型國際級活動,全程英文。
D. 由年輕世代主導。
E. 社群擁有完全的責任、創意的自由,共創而成。
F. 借由參與活動,培養出新興的組織與領袖。
G. 串聯國內其他創業活動,設計出「國際創業週」。
H. 由台灣註冊的非營利組織為承辦法人,會議賬目比照 COSCUP 於網路上公開。
* 今年主題 *
一、教育與社會思維:亞洲、歐洲、北美的教育體制與社會思維,對培養創業家、以及領導力,有何影響?創業家講求「冒險」精神,「take risk」、「big risk, big reward」的概念,在哪些國家較普遍,在哪些國家則很稀有,原因又為何?亞洲國家要如何教育出敢冒險、有領導力的青年?
二、風口在哪裡:二次世界大戰以及美蘇的太空競賽,形成了風口,造就了矽谷,也造就了台灣。2000年,隨著中國決心將中小工廠民營化,同時放開對中小企業的出口限制,不必再經過第三方外貿公司,形成了另一個風口,在民營經濟發達的馬雲家鄉浙江,造就了阿里巴巴。
而今天,世界趨勢與科技進步,又將有哪些風口出現,而亞洲國家的優勢,又在哪裡?IOT、V/AR、遊戲、機器人、網路金融、大數據、Lifestyle、時尚穿戴、O2O、共享經濟、虛擬貨幣、電子商務,哪些是機會?就市場來說,讓投資人、政策家、創業家一起討論:東南亞、一帶一路、亞投行,新機會將在哪?
* 我們需要您的幫忙 *
您可以....
V 貢獻一個活動名稱。我們將在六月12日,篩選出最多 10 組名稱,公開線上投票,大家一起選出活動名稱!我們將從前三高票中,擇一為會議永久名稱! (截止日期:六月11日)
V 您理想中的國際新創活動該是什麼樣子?您想要負責這精采活動的什麼部分?例如:
- 你想要帶領一個團隊,在活動中辦一場給小朋友的 Maker 與創造力教學嗎?
- 你想要帶領一個團隊,在活動中辦一場機器人大賽嗎?
- 你想要開一場「限創辦人參加、禁止錄音錄影、嚴格限制投資人入場」的募資分享嗎?
- 你希望(或可以幫忙)邀哪位國際級創業家來分享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在活動中完成一次 Mini Shark Tank 嗎?
- 你想要分享什麼樣的經驗嗎?給一場什麼樣的演講?
- 你想要弄一個什麼主題的 BOF (birds of a feather) 小型私會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活動設計出讓人記憶深刻,具有台灣風味卻又是國際級的 deco 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在講者投影幕旁,做一個即時分數看版,由聽眾投票,即時反映對演講的評價嗎?(Twitch for talks)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負責活動的燈光音效,或擔任 DJ 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活動辦一場完全不一樣的 after party 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負責活動的攝影,並將照片與影片上傳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做會議的品牌,包含 Logo、網站、粉絲頁嗎?
- 你可以帶領一個團隊,幫忙招待外籍講師,規劃行程,帶他們看台灣的美嗎?
(截止日期:六月30日)
V 貢獻一個活動名稱與創意創業活動提案!
* 為何要幫忙 *
若您提供的活動名稱獲得最高票,將可以免費參與活動,並受邀 VIP 晚宴!更重要的,您將可以永遠對朋友說,這活動是您定名的!
若您投稿的內容入選,或成為大會志工並負責某項目,我們將:
- 提供您 volunteer's / speaker's badge,免費參與活動
- 讓您將您與團隊的夢想,實現於活動中!
- 大會議程中,您的活動名稱下面,將寫明 「brought to you by ______」,您可以選擇填入您的名字,或您組織、公司、或團隊的名字
- 邀請您參加 VIP 晚宴,與其他志工及講師互動
若您成為長期負責活動某項目的志工,則我們會將您加入工作人員的臉書群組,以及討論室中,除了可以認識夥伴,更可以影響會議方向!
起風了;這個浪潮,就由你,hold住全場!一起,讓這場新創浪潮,乘風破浪下去!
2015年10月,歡迎您與我們一同來串!
活動負責人:
林端容 Amber Lin(經驗:Changee 串串)
王詩婷 Tracy Wang(經驗:Changee 串串、E+創業論壇)
Martin Talvari(經驗:Slush 策略長)
關於 Changee 串串:
http://changee.org/
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efromzerotoone
關於 Slush:
http://mashable.com/2014/11/21/slush-conference-helsinki/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2880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448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574
http://www.slush.org/
關於 林端容 Amber Lin:Changee 創辦人、Changee Across 創辦人、Changee串串 發起人,台大經濟系畢業,專長領域:空間經營、育成、創業、文化藝術、社企、創意、行銷企劃。
關於 王詩婷 Tracy Wang:Changee Across 共同創辦人、Changee 財務長、Changee串串 策劃執行、Entrepreneur+第五屆國際創業育成論壇 總召集人,成大生科系、台大微生物所畢業,專長領域:生物科技、創業、行銷企劃、音樂、文化藝術。
關於 Martin Talvari:愛沙尼亞人,於芬蘭就學,擔任 Slush 策略長,過去幾年巡迴了 82 國,舉辦小型創業聚會並了解當地創業生態。Martin 擁有 Structural Engineering 系,Aalt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allin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的學士學位。
本活動與 Changee 串串、Slush 皆無關,以上資料純背書活動負責人過去之經驗。
(請按以下連結,建議會議名稱,或投案!)
「台大經濟系c組」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黃耀文 Way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心得] 台大資管系與經濟系的一點心得分享-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C組112年個人申請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台大經濟學測111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成大電機vs台大經濟-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台大經濟系c組 在 20220625 全國大經盃A組淡江經濟系VS 台大經濟系part2 的評價
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C組112年個人申請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提供112年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C組個人申請級分檢定資料、篩選資料、招生名額. ... 14人(去年:15人) 不計入外加名額; 採計科目: 英文、 ... ... <看更多>
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了本系新成立的全英專班,李佳穗助理教授(與台大共教中心合聘)加入本系,開授與英文寫作、英文口語表達等相關課程,並協助執行專班事務。李老師(Tracy)為荷蘭萊登大學 ... ... <看更多>
台大經濟系c組 在 [心得] 台大資管系與經濟系的一點心得分享-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同意文章被轉至ptt站外(y/n): y,但禁止新聞轉發,僅限個人名義分享
最近因為ptt重新開放註冊,原本擔心高中板會死掉但似乎有了一線生機,真是太好了。
作為一個高一高二就開始逛高中板逛到現在大四的臭老人,看到高中板的文又慢慢變多實
在欣慰。
剛好最近板上有討論科系、薪資等一系列話題,我想就我所比較熟悉的科系與大家分享一
些心得,內容包含課程、系上風氣、就業與升學但不限於此。
請注意我並不會說哪個系一定比較好,僅就個人經驗分享,最後做決定的是你自己。
另外本文僅適用於臺大,其他學校的相同科系不熟就不獻醜了
▌資管系
- 系上課程
台大資管系的課程扣除全校性必修外,分為必修58學分以及系定選修21學分。必修學
分部份相比臺大其他科系,算是相當少了,除大一會有微積分、會計學、經濟學等入門課
程外,大二大三的必修都只有3~2門課而已,要修外系的課、實習、社團等等都分配時間
都較有彈性,算是我認為很好的制度之一。必修課程涵蓋基礎計算機科學所需的課程,如
程式設計、資料結構、演算法、網路、作業系統、資料庫,但系統程式設計、編譯器等底
層課程就沒有開設,但仍可以去資訊系修課,如果你搶得到名額的話。此外,管理類的課
程如管理學、資管導論等也有,但相較於數學課與程式課,管理類的必修課算是相當少了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管院他系或是透過選修精進。
選修的話,由於資管系教師人數不多,系內老師開的選修課說少也不算少,但絕對稱不上
多,所以系上有列出外系開課但承認為系內選修的課程列表,如電機系的機器學習、商研
所的高等統計學、財金系的財務管理等等,所以要修各個領域的選修課並非難事,不論你
想要當程式很強的技術人才、未來想往管顧業或金融業走等,在資管系我相信都有足夠的
課程可以修。舉例來說,與程式技術有關的課有資訊檢索與文字探勘、軟體規格與驗證、
雲端技術與應用(教你用Azure, AWS, K8s之類的)...等等,與管理有關的課有平臺策略
(大師授課!)、組織行為等。詳情可以上台大課程網自行搜尋https://pse.is/3m5k6g
也有一些(我認為)有趣的選修課,如資料視覺化等等。
除了業界以外,其實資管系也有比較學術的課程,如作業研究、作業管理、資訊經濟等,
也可以修高等統計學、供應鏈管理等課程了解商學/經濟研究的某個領域大抵在做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資管系很多課,不論必修選修都會需要做專案,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好的規
劃,因為製作期末專案可以讓你統整整學期的所學,認真做的話可以做出一份能放在git-
hub或是履歷上的專案,在專案製作的過程中也能培養溝通協作能力等soft skill,我認為
這是很好的事。
如果想要知道更多課程資訊,我在這邊貼上之前杜鵑花節我寫的課程介紹,有點粗淺但應
該得以入門一窺資管系的課在做什麼。https://hackmd.io/@ujkuo/Hkejkg1-O
儘管如此,我自己仍認為系上課程有些缺點,以下僅以個人觀點陳述之。
首先,因為教師人數不多,不像經濟系、電機系等系同一門課有許多教師授課,通常一門
課就是一位老師一直教下去,所以如果遇到頻率不對的老師會很難熬,切身體驗。
另外,資管系大三大四需修習兩學期的資管專題,我自己認為這個專題的設計不太好,因
為他是一年期的專題,中途做一做沒興趣要換老師比較不方便,且許多人會選擇在大四出
國交換,這個專題可能會造成某種程度上的影響。
- 系上氛圍
因為我比較多外務,且已經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事情,所以較少參與系上活動,但就我有
參與的少數幾次活動來說,資管系上的風氣還不錯,相較於管院他系那種比較與鬥爭的風
氣(個人感受),資管系比較和藹可親。而且系辦人員、系方與教授等都對學生很好,有
問題請他們幫忙的話都可以很好地得到答案,我很常去系辦打擾他們所以很清楚這點哈哈
。另外由於系小,所以大家其實滿團結的,這應該也算是優點之一。
- 系上財產
很不信地,資管系並沒有如資訊系般提供很強大的工作站供一般學生使用,系上是有一個
工作站,但那個工作站跑運算的速度比我的mbpr還慢,根本沒用。
資管系在管院二館有類似圖書室的讀書空間,可以去那邊讀書,但我自己覺得那邊環境沒
有到很好,也可能是我房間太舒服,總之除非要討論事情不然我很少去那裡。另外也有一
個空間供學生使用,內涵置物櫃、系產等物,也可以去那邊讀書或是討論事情。
- 系上資源
資管系算是滿重視垂直連結的系了,每年通常都會有一些學長姐回來演講,系上也會邀請
大四的學長姐分享實習的經驗,外界招募實習或是正式員工的資訊系辦也會轉發給學生,
也會有如台積電等企業來資管系招工,應屆畢業生也會有個與畢業學長姐溝通的茶會還是
什麼的,我還沒去過,不過由此可見系上對於替學生建立與學長姐及業界連結是相當努力
地,這點我非常欣賞。
- 未來就業
就我所知加上與教授的聊天中得知,資管系畢業生大部分都是進科技業當工程師、IT、
PM等職務。資管系大一有一門必修叫新生專題,這門課每週都會邀請業界學長姐回來簡
單地講述業界生活以及與資管系的連結,這點也能證明系上對於替學生建立連結是相當重
視。除此之外,我也知道有部分學長姐進入管顧業、金融業、企業採購等等,惟人數仍不
比做工程師的人多就是了。
當然也有打算繼續往學術發展的人,但這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了。管院的研究風氣很差,
同儕也幾乎沒有打算繼續做學術,讀碩士可能是為了就業方便提高薪水,但願意繼續攻讀
國內外博士的應該幾乎沒有,目前大概只有我有意願,但我也不是要走資管相關的領域就
是了...
- 綜合評價
我認為資管系的課程安排彈性相當高,學生的選擇很多,不論是想往技術面走,亦或是往
金融、管顧等行業發展,都可以很好地善用在學校的時間做出不錯的安排。資管系的學長
姐也不吝於將工作崗位的就業資訊分享給系上學弟妹,所以內推等等也算方便,加上系方
很照顧學生,身為常常受到系上關心的人這點我體悟極深。
另外各行業的薪水我不清楚,所以就不細說,但常常聽到熟悉的教授說他的學生(大學部
)去暑期full-time實習拿到5、6萬的薪水,我自己是覺得滿高的...但這不代表所有人
都能找到這種實習,詳細薪水資訊請去看soft_job、salary等板。
▌經濟系
事先聲明:我在經濟系主要都在修課,所以可能訊息沒那麼全面,歡迎大家幫忙補充。
- 系上課程
相較於資管系,經濟系的必修學分就又更少了。扣掉全校的共同必修,經濟系的必修只有
34學分,包含經濟學原理、微積分、個體總體經濟學、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大二就會
修完了,所以我朋友都說很多人把經濟系當不分系在讀。系定選修要修滿32學分,但經
濟系老師多,所以開的課也非常多,如果你是數學苦手,可以往政策、法律、教育經濟學
等方面走,或是選擇走管院路線多修一些金融課程;如果你修完大二的必修覺得很有趣且
不排斥數學的話,那你也許可以修一些如賽局論、計量經濟學,甚至去數學系修高等微積
分等課程充實自己的數學語彙能力。近年在系上的推動之下,開了一些跟資料科學有關的
課程與學程,所以也可以透過這些課程學習如何寫程式,加上台大現在是程式課瘋狂開大
班教學的狀態,你要修資管系開的商管程式設計、資訊系的資料結構、演算法設計與分析
、機器學習與電機系的機器學習都是活著有選可就會上了,加上經濟系必修學分少的特點
可以好好規劃你的課程與時間安排。如我同學A透過社科院的某個資料分析學程修了不少
程式課,我覺得他現在程式說不定寫得比我好;學弟B大二同時修個總計加高等微積分,
現在變成數學大師;朋友C大三雙來資管系,現在升大四剩一點點學分就能畢業,程式與
經濟思維兼具;同學D在一門管院課上認識,他就往比較金融業的方向發展。以上這些例
子供大家參考。
而且就我自己上過的課而言,經濟系的授課品質很高,當然一定會有教得不好的老師,但
我的經驗加上朋友們的經驗普遍認為經濟系的授課品質不錯。
另外,由於我比較熟的是經研所的課,所以也簡單補充一下。臺大經研所的課是開給志在
做經濟學研究的人修的,所以內容會充滿大量的數學,課程也幾乎都是用英語授課,但教
的老師都滿厲害的,我覺得是值得修的課(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興趣)。研究風氣也比管院
好上許多,系上也有一些大佬教授(就不說是誰了),如果真的想了解經濟學研究在做什
麼,寄封信給你想了解的領域與有興趣的老師問能不能參加lab meeting或是幫忙當個
part-time RA or undergrad researcher,這些都是可行的做法。
- 系上氛圍、財產、資源
由於我真的只是去上課,所以這點我問完我朋友再補上,但也歡迎大家推文補充!
但我朋友說經濟系方也頗常寄演講資訊等給學生,應該也是對學生不錯(純個人經驗)。
另外經濟系所在的社科院很新很舒服,圖書館還滿漂亮,上到高樓層看風景也頗為舒壓,
且社科院有交誼廳等等公共空間可以使用,我個人的使用經驗是滿不錯的。
值得一提的是,經濟系在近年似乎招了不少新聘教授,我覺得這對於一個系所的發展是很
重要的,要有新血進入帶來新的研究思維與新氣象才能活絡整個系的研究風氣。另外經濟
系似乎之前有招幾個外籍老師,但現在好像只剩幾個還在台大,這點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至少還留著的那個老師很帥(O)
======
★朋友說法★
經濟系不是社會組科系,數學一點也不能接受的話不要來
經濟系不是社會組科系,數學一點也不能接受的話不要來
經濟系不是社會組科系,數學一點也不能接受的話不要來
系上大家會互相幫助,系學會有時候會與業界的學長姐接洽回來演講,但就是系學會負責
,不是系方負責。另外系上偶爾會有出國繼續讀經研所碩博的學長姐回來分享。
講座偏少,不像資管系那麼多。
(註:資管系講座會議什麼一大堆,而且都會附便當,基本上有報名就能吃免費便當,沒
報名的話也會有多的便當可以去吃,根本是便當管理學系)
======
- 未來就業
如前面所述,經濟系其實職涯選擇也很彈性,認識的有人往銀行管顧業走、有在微軟工作
當PM或RD的,有人轉往電機資工所發展,也有一部分人繼續走學術道路,出國或在國
內攻讀碩博士,我目前也是打算走這條路。
- 綜合評價
與資管系相似,經濟系的課程安排富有彈性,雖然大二一次修個總統計+計量導論可能對
某些數學苦手來說會很吃力,但在學時期能做的安排仍是非常豐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
與想法做相對應的調整。如果你很想在台大讀不分系(X)、當個跨領域的人才,我認為
經濟系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當然資管系也是。
以上,希望這些資訊有幫助到今年指考打算填志願/明年後年大後年要填志願的學弟妹。
再次重申,本文並非鼓吹大家都來讀這兩個系,僅分享個人拙見與經驗。
做決定的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是你,你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有任何問題歡迎站內信:)或是你有其他辦法聯絡到我也...可以...
考慮再與朋友一起寫一篇電機系的XD我在電機系修的學分跟資管系的差不多多,難怪明
年會畢不了業,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1.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628451555.A.6B1.html
話說我剛剛又發了一篇文,如果au大願意的話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哈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