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界不畏風雨施打新冠疫苗
診所是後續提升接種率重要關鍵
-烟花颱風帶來不小風雨,但全國各縣市醫界仍由醫院、診所、社區接種站、機構、居家及團體六箭齊發,全力加速施打COVID-19疫苗。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指出,深受社區居民信任的基層診所結合社區組織將是未來疫苗後續提升接種比率的關鍵,各縣市應儘早擴大部署,進行疫苗接種持續戰。
-蔡總統於7月13日蒞臨醫師全聯會召開的第28次全國應變會議時,也特別期待全國醫界協助疫苗接種,尤其期望診所扮演更重要角色也希望診所能夠幫社區老人直接預約,醫界誓言全力以赴。
-2021/07/23週六上午,邱泰源委員理事長在風雨中持續探訪台北市230家疫苗接種診所。包括:士林何小兒科、存德兒科、樹爸爸親子診所、陳彥銘耳鼻喉科及張虔熙兒科等。
-邱理事長特別到台大醫院接種場館,慰勉風雨中仍持續施打疫苗的老同事們。目前台北市疫苗接種量,所有醫院佔六成,基層診所則負責了四成。週日,不少診所仍持續為社區民眾提供接種。
-今日探訪時發現,診所內外等候接種和後續觀察更有秩序。由於在熟悉診所接種,民眾十分自在,更可向熟識醫師專業諮詢。在社區民政及警政系統協助下,更加順利,民眾満意度很高。
-全國醫界不分縣市、不分醫院基層,始終以蒼生為念,發揮醫療價值,不但始終堅守防疫陣線,也期望未來可順利快速完成接種任務,守護全民健康。(容維、之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讓他自己來: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給長者的復健運動全圖解」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毛琪瑛(復健科醫師)、李宜蓉(物理治療師), 內容簡介: 我們都會老,但是不想老, 如果可以健康生活, 誰會希望成為一位需要時時被照顧的老人? 「讓他們自己來吧!」 能力帶來尊嚴,尊嚴使...
台大序康診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早!!!!紀念一下這一天!台湾です~我爸我媽還有我都打疫苗了喔!!!
-
致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你們真的辛苦了,謝謝你們!你們打了嗎?我昨天打完下午回家整個人就倦倦的,然後整個人就開始微發熱,手臂到現在起床也酸酸的這樣,我爸跟我媽因為年齡關係,接種順序比我早一週,我是因為血癌關係,健保卡註記有重大傷病,所以歸於第九類施打,目前我爸媽2個人也都平安健康,我倒是昨天打完明顯就是比較累。
-
跟你們分享我的經驗,我就很蠢,我前幾天一早收到疫苗簡訊通知,我當天超級無敵忙的,想說好像有3天可以預約,反正有收到簡訊就一定能預約,結果晚上我媽回家問我預約了嗎?我說不是有三天可以預約?有很急嗎?我媽說:會滿!快約!!!!結果我打開來,我家附近的診所、衛生所全滿痛哭流涕!
-
後來又卡在昨天颱風來,不知道會不會颱風假之類,但後來看氣象颱風北偏了,應該就沒啥事了,後來被我約到台大醫院昨天下午!完美~
-
畢竟我平均不到一個月都要回台大醫院一次,我自己的命也是台大救回來的,對那邊的環境也非常熟悉,想說比較放心!但很好笑,我車停在北一女那,再急走去台大體育館,我整個人體溫飆高在報到時,護理師很關心的一直問我有沒有不舒服?人有沒有怎樣?我說我怕趕不上,從北一女那邊跑過來(懂的人就會知道有多遠!哈)然後請我坐在旁邊冷靜一下,等一下再幫我量體溫!確認ok才進去做相關問診這樣。
-
因為我的病例都在台大醫院,所以每次的抽血、檢查都有紀錄,總之護理師、醫師都非常親切、認真,而且慎重的詢問你的主治醫師意見等...,一切確認無誤,其實前後不到30分鐘,很快就打完了,打的當下蠻痛的,坐著休息15分鐘,會發一張相關注意事項可以看,人沒事就能離開囉~
-
我是自己開車去,自己開車回家,下午3點打完,晚上回到家就有點倦倦的、然後在發熱,我就一直狂喝水、吃水果這樣,一切都還好!
-
以身作則的輪到自己就去打,希望我們都能快快提升台灣的疫苗覆蓋率,儘早能夠回到過往的生活,因為現在單是去回想去年6月之後的整年,有一種恍如隔世,一切都是夢的的感覺,就好像我去想我之前剛生病、住醫院大半年非常痛苦的期間,都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感覺,可能我已經經歷過更辛苦的時期,現在這樣,我覺得真的還是很自由的,至少都能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看劇,吃想吃的東西。
-
人生有時候感覺可以很長,但有時候感覺又短的不可思議,一起加油、平安、活在當下,珍惜你身邊所愛的人!
-
早安早安平安健康、第一線的醫療護理人員真的辛苦了,謝謝你們,台湾です、台灣加油。
-
請問,打完疫苗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台大序康診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鳳子打疫苗💉記-
其實從五月多疫情升溫後,私下的親友聚會、活動都取消,讓接觸史單純,真的很宅!只是,身為媒體工作者,上班時便處於高風險環境,就是得盡力做好防護。
而政府編列的公費接種對象,媒體在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近期公司通知開放預約打疫苗,趕緊排休假接種,因為當我打了疫苗,相對也是保護身邊沒打疫苗的人!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打疫苗後的反應,每個人體質、狀況不同,我的情況就提供參考😊
7/8台大醫院打莫德納第一劑Day1
✔️14:45
填資料、報到、醫師評估。
✔️15:20
打疫苗、留觀休息。
✔️15:35
離開。
這天大致沒症狀,只有打疫苗的左手局部些微腫痛。
7/9 Day2
✔️9:50
手有擴散腫痛感、舉不太起來、動到會痛,頭開始暈。
✔️17:20
微頭痛,開始發燒,體溫37.9度。
✔️18:30
頭痛劇烈,體溫38.3度,吃普拿疼。
✔️19:30
體溫仍38.3度,但不舒服感已降緩。
✔️20:30
體溫37.0,這時不會不舒服。
✔️24:00
已經完全退燒,但又再度大頭痛,再吃一顆普拿疼,之後就沒有再發燒或不舒服。
7/10 Day3
整天一切正常,只剩打疫苗的左手局部,在舉起來時有點痠的感覺。
—
不過,千萬別因為這些副作用,而抗拒打疫苗!最近因為疫情相關新聞,常與醫師接觸,也聊到打疫苗這件事。
根據研究,慢性病患者或年長者,確診的重症率、死亡率都相較高,打疫苗後,大幅降低這些高風險族群的重症、死亡比率。
另外,因為疫苗是將病毒株植入體內,激活免疫反應、產生抗體,當白血球在打仗,就有發燒可能。通常年輕人免疫功能較好,因此副作用會較嚴重,所以出現這些身體可以承受的副作用,不是壞事。
打疫苗前後要注意的事情,包含避免激烈運動、喝酒、熬夜等,記得多喝水、均衡飲食,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態,降緩不良反應風險,也避免出現不良反應時,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再來分享近期採訪新聞😊
雖然都是戴口罩入鏡,臉都擋起來了😷
https://youtu.be/ADr9V0QfBTw
連線》永和最大接種站! 永平高中施打第2日秩序佳
(6/15)
https://youtu.be/L85BPib23GA
長者不適暈倒、少數忘帶證件 新北整體秩序佳
(6/15)
https://youtu.be/6E-9RlxUs3U
至17日全台打疫苗後通報28死 台北、桃園再各+1
(6/17)
https://youtu.be/z8IkCH-hEEk
指揮中心開放成人殘劑預約 診所、里長電話接到手軟
(6/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dB1FYjB0k
連線》新光三越信義A11公告櫃姐確診 急休館大清消
(7/5)
https://youtu.be/lCGVcZxj0Z0
新光三越信義A11公告櫃姐確診 急休館大清消
(7/5)
https://youtu.be/SrSUk44uIaU
差1天能預約第2劑AZ!民盼放寬時程 莊人祥:靜待公告
(7/6)
https://youtu.be/6u2hq1wvKH0
獨家》屠宰場降載大亂 北畜總經理:有群聚危機、介入改善
(7/7)
台大序康診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讓他自己來: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給長者的復健運動全圖解」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毛琪瑛(復健科醫師)、李宜蓉(物理治療師),
內容簡介:
我們都會老,但是不想老,
如果可以健康生活,
誰會希望成為一位需要時時被照顧的老人?
「讓他們自己來吧!」
能力帶來尊嚴,尊嚴使人快樂,
因此教會長者們在家運動、為身體著想、為健康努力,
絕對比無時無刻在他們身旁呵護照顧來得更有意義,
如果你愛他們,就請聽聽專業醫師與治療師的建議,
讓長者能夠獨立,也給自己喘息的機會,
用滿滿的愛+正確的方法,
幫助長者們選擇「有能力、有尊嚴」的生活吧!
長者功能退化、生活自理困難?
運用正確的復健運動,可以建立長者自信,
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提升自主活動能力!
照護者身心俱疲、期待長者進步?
透過正確的指引,避免運動過程自身受傷,
讓長者能夠獨立,給自己日後喘息的機會!
依照不同長者的狀況,來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運動!
每位長者的身體狀態、退化程度都不盡相同,若是請他們都用相同的方式來做復健運動,就會容易受傷。因此本書將運動強度分成A~H共8等級,讓長者可以透過書中的簡易評估,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程度,由入門開始逐漸增強難度,才能在不受傷的前提下一天一天更進步!
「躺→坐→站」三步驟循序漸進,練習適合自己程度的復健運動!
本書設計的最大前提,是讓長者在「舒適、不過荷、不受傷」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復健運動習慣,因此動作規劃順序上,會讓長者先由不費力的躺姿開始練習,慢慢地進階至坐姿,最後進入站姿運動,當長者們覺得復健運動其實並不麻煩時,就會更有意願持之以恆下去!
專業治療師親自示範,讓長者輕鬆看懂,一步一步慢慢學習!
除了在診所,在家也能做復健運動喔!全書運動皆由真正專業的治療師,以清楚的照片圖解一一教學,每個細小動作都具細靡遺地說明,另外也根據他們多年的職業經驗,列舉出大家常做出的NG動作,提醒長者們不要因為姿勢錯誤而不小心受傷!
作者簡介:毛琪瑛醫師(32年臨床經驗)
經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士畢業
前台大醫院復健科兼任主治醫師
前市立陽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美國哈佛大學附屬復健醫院研究員
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專科醫師
現任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監事
現任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
曾獲商業周刊百大良醫復健科好醫師之殊榮
著作:《微伸展,輕運動 :徹底擺脫全身痠痛麻》
作者簡介:李宜蓉(8年臨床經驗)
學經歷: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治療研究所碩士
高雄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士
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師資認證
失智症物理治療師專業照護培訓認證
八仙塵爆居家復健特約物理治療師
專長:
骨科物理治療
神經物理治療
老人復能運動
小兒物理治療
現任:
實康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 運動團體班帶領治療師
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居家暨社區復健團隊特約治療師
新北市教育系統特殊教育物理治療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