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講一些難聽的,不過看到周布雅也說了,就用他的話來延伸就好。
說真的,全世界的在野黨都會扯後腿,去年美國兩黨一路鬥到CDC內部,選完後執政的民主黨才在那邊轉彎解釋,你還會覺得只有台灣會內部政爭,真的可以停了,這種想像並不正確。嚴格說,台灣在過去一年,在野黨的表現在全球來看,不能說是都沒背刺,但要說沒有背刺也是過分,抓到中上表現是差不多。
我換個方向,跟一般人解釋一下,為何當事情發生後,是檢視政治人物,行動跟思維的一致性,以及他腦袋瓜、決策圈的腦袋瓜裝什麼,又傾向什麼的最好機會。
民進黨的表現,很明顯的就是派系各自求生,尤其英派沒有地方首長,只能擴大宣傳能量,加強鞏固領導核心,明明蔡英文就不需要下一任了,周邊的人到底在幹嘛?努力找自己下份工作而已,不過過去幾年狂捅其他派系,看看其他人的配合度,這後面大概沒了。
地方首長的表現,很明確的,陳其邁自己是醫生也曾是指揮中心一員過,動作比人快,準備也比較充足。台南相對來說就是慢一拍,黃偉哲管理能力看起來沒很好,不時出現很扯的判斷,但大致上會修正往高雄跟中央的方向。
桃園就很糟,鄭文燦過去藍綠通吃的後遺症就在這邊顯現出來。你越是兩邊討好,對於太平日子來說是沒問題的,但遇到重大事件時,你需要直屬忠誠部隊去處理,就會頓時手下無兵將可用。且很明顯,下的命令到了基層,出現很多應付了事的景象,這就是典型沒有夠多中階軍官,表示過去幾年鄭沒有真的培養、收編、拉攏成功夠多在地派系的菁英。加上想要往上爬,做了很多表面動作,但實際上效果並不大。
國民黨呢?這更加有趣,如果看戲的標準,民進黨是派系內鬥,以及中央進步派跟地方實務派的對抗,那國民黨的看戲指引,就是他們被中國資訊戰滲透到底多嚴重,誰是真的被滲透,誰又是反過來利用。
再談侯友宜前,要先講柯文哲,柯文哲在防疫期間,跟老婆唱雙簧,站在對抗中央防疫政策的邊緣上。所以他既沒有直接反對,只是找個理由要審慎應對,更沒有全盤反對,只是要把施行細節重新包裝。故柯文哲的情況,是盤點資源有100,對外喊100plus,畢竟自己是醫界一份子,對抗自己人的下場會很慘。
但大致上,柯文哲所有的作法,全部是跟著中央做,尤其這幾天下來更明顯,只是要換個講法。這也不只他,其他所有在過去一年大力對抗指揮中心的醫師,不管是疫苗還是檢疫中心等,該做的都去做了,該準備的也都準備了。這表示醫師就算有意識形態,政治需求要鬥爭,但遇到真的事情發生,還是知道自己該幹嘛。
侯友宜就真的是被看破手腳,只能繼續靠媒體洗白,但這能長久?等著看。所有的新北防疫決策,全部都跟著台北市走,根本是柯侯一體,侯被柯牽著走。但這是很奇怪的,因為侯自己就有人可以問,又喊普篩方艙那麼久,為何要處處跟著台北市?
這要從侯的經歷去看,他在扁政府時期就投靠過民進黨,專門處理民進黨不懂的灰色地帶。侯友宜很老奸,也有辦法很快判斷出周邊遊說者的背後勢力,簡單說就是侯已經知道這些人講的都是錯的,但他公開上不能這樣講,所以普篩繼續說,但基本決策就是跟著台北市做,或是被動等著中央指揮。而他也明顯沒有盤點新北可用資源,代表侯的真正核心決策圈子,沒有醫衛相關。
總之,侯的做法很聰明,不做不錯,跟著其他對的人順順走,風險最低,不愧是台灣人出身,卻可以一路晉升到警界頂峰的高手。但他控制恐慌的程度真的不行,過去一年全世界都看到,亂喊造成的恐慌會擴大災情,充分說明進到他核心圈的醫衛資訊,都是過期的。但起碼他會修正,知道何時跟著專家走。
最最最糟糕的,是盧秀燕,有一個關鍵單位,很少人注意到,就是朝陽科大。台中並非雙北重災區,盧卻第一時間找地方想普篩,還真的能找的到,沒人覺得奇怪?台中一堆大學,公立大學不聽你的就算了,私立的逢甲靜宜亞洲大學,偏偏就是朝陽?
因為朝陽科大是兩岸交流的重鎮,過去多年中國在福建開設的各種投資專區,尤其是平潭作為台灣青年創業基地,台灣在背後強力推動的是誰?朝陽是一個很妙的學校,在扁執政後大量國民黨統派體系的躲在這裡求生,給他們找到一條跟中國合作的路。
此次盧秀燕的表現,充分說明他自己,或是決策核心圈,就有這個橫跨兩岸體系的人。依照國民黨傳統,想要賺這筆生意,不會在朝陽大學自己內部推,而是反過來要求盧市長用市長權限,對市民檢測。這也表示,兩岸想要推動疫苗來台賺錢的人很急,非常的著急,不惜用自己在台灣的基地全國性曝光,也得要硬幹下去。
結果宣傳是普篩,以情境論根本不能算,19陽被PCR踢掉17個,其他幾百個陰性中有幾個偽陰性,被放回社區內?不知道。
另一個特點,花蓮王出獄,立刻說要普篩方艙,這其實毫不意外,花蓮跟中國聯繫之深,不積極採用才奇怪。從這些角度去看,傅崐萁跟盧秀燕差不多,自己或是身邊的核心層,基本上資訊全部都被中國洗透透,洗到自己無法分辨優劣,政治控制的手腕跟侯差很遠。
其他國民黨的反而沒多少可以講,連王惠美跟林姿妙,平常行政能力被酸成怎樣,遇到真的大事發生,反倒很清楚自己能做什麼。也可能是自己縣市資源不足,但整體而言算是曉得自己不能幹嘛,交給專家去處理。
國民黨這次,可以說透過行動,把自己被中國滲透到什麼程度,以及身邊的人究竟多少是對岸的,整個顯露出來。這還有對照組,沒有政治權力的,像是桃園吳家陳家就都不講話,台北丁守中說的內容,其實就跟老人LINE群說的一模一樣。兩相比較,哪一些人還比較值得相信,一目瞭然。
有問鼎中央野心的,很明確不分政黨,都在做自己利益中最大範圍的政治動作。差別只在於,一個是促進恐慌,另一個是壓制恐慌,手段各有巧妙不同。在其中,還可以看出誰的身邊,實際上全部都是匪諜滲透的結果,誰很清楚曉得不是。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至少是一個指引,誰是被控制不自知,誰是通敵合作者,誰又是反過來在控制這些自以為的匪諜。
而沒有國家級野心的,幾乎全部選擇明哲保身的保守作法,這也代表過去我們認為,有哪一些人很可能是被滲透的,其實只是跟著國民黨輿論走,反倒有些看來霸氣十足者,根本就是代理人。
給大家一點參考,關心政治可以不要變成狂粉,是你選他不是你買票入場。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南 創業基地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希望社宅都住窮人? 柯市長不是失言而是政策錯誤】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台北市政府推出月租費高達4萬500元的明倫社會住宅,引發質疑,台北市長柯文哲受訪時表示「#不希望社宅都住窮人」,針對明倫社宅租金顯著較貴,則說「#不希望社宅變抽樂透」都一再引起爭議,並被拿來跟過去「社宅不能超過3萬」、「社宅租金2萬多有夠貴」等言論對比。對此,柯文哲當然認為自己被「黑柯產業鍊」斷章取義,表示要達成「混居、共榮、穩定房價」。
社宅的目標是「混居」沒錯,但柯文哲的了解是為「一個社區裡面一定要確保有收入高的人進來住,避免都是窮人」這樣正確嗎?
#先進國家如何達到混居?
我們要先了解,「混居」的目標,來自對失敗經驗的學習。二戰後許多歐美國家大量興建社會住宅,但採取當時流行的現代主義形式,興建整片的低建蔽率整齊劃一公寓,如美國的Pruitt-Igoe、荷蘭的Bijlmermeer等地,但住宅缺乏多樣性,無法吸引人們前來此地居住,受薪階級外流,空屋被犯罪集團佔領,反而深化各階層在社會和都市空間的隔離。
因此,後來各國都作出調整,以荷蘭來說,社會住宅平均分配在城市各區,與公共設施結合,也追求良好品質與設計,成為城市中吸引人的一環。這是「都市設計」上的混居,讓社會住宅散佈而非集中,城市精華區也會有社會住宅。
而在「建築設計上」,荷蘭則採「租賃與擁有混居」的「多樣性住宅」方案,如阿姆斯特丹新開發區規定開發者必須落實40%社會住宅、40%市場出租,20%市場出售之比率,社宅的補助由公部門給予。
紐約則透過有條件容積獎勵,是誘導建商把「社宅」加入到「豪宅」裡面換取容積,使得高級地段也會出現社會住宅。近年更修改為「強制包容性區域劃分」強迫豪宅開發商也要釋出社宅且不得歧視。
韓國則結合都市更新,明訂再開發(都市更新)事業政府核發的容積獎勵中,必須提供17%容積興建社會住宅,首爾市更提高至20%,並優先安置再開發前的弱勢住民。另外,則是鼓勵小基地更新,在成熟市區內加入單棟戶數少的社會住宅。
以上這些案例,都是讓弱勢有可能入住良好地段與社區,而不是把社宅抬價,確保「中產階級」也入住社宅來達到混居。
#柯文哲的政策理解哪裡有問題?
1. #搞錯混居意義
台灣近年的社宅政策,比起國宅或合宜宅時代,更趨向分散式、多區域的開發,也著重周邊交通服務可及性,已做到「混居」的第一步。而在入住資格方面,則是規定至少30%經濟與社會弱勢戶,剩餘至多70%仍可出租給所得未超過中位數的一般民眾。意思是,台北的社宅就算只規劃較小坪數,每戶收入不到158萬的準中產階級也可以申請社宅,不會有「都是窮人」的問題。
我們從台北其他三房社宅也有只要2萬多元的,以及柯文哲「不希望抽樂透」的說法,就知道北市府試圖「以價制量」,就是要讓出得起每個月4萬的家庭入住,而不是讓一群每個月只出得起2萬多的家庭抽籤,以便確保入住者是中產階級,強行達到市長理想中的「混居」。 混居的意義本來應該是「避免被貼弱勢住宅標籤」,包含良好的社區品質、較寬的申請範圍(0-158萬)等等,使社會住宅與一般住宅沒有區別,在人們心中沒有偏見與排擠,但柯文哲把混居狹隘的理解為「收入較高的人一定要有某個比率」,「本來就有可能有中產來租」還不夠,還要透過漲價確保這點,這是其政策第一個詭異之處。
2. #公共資源排擠相對低收入者
另外,歐美日韓都是透過「誘因」讓新開發區域或一般建案也加入社宅供應,讓「經濟窮人」也能入住良好地段,而不是刻意拉高社宅門檻,用4萬多的租金來過濾租戶。如果柯市長很堅持確保社區一定要有高收入者,那應該透過政策「恩威並施」讓北市建商提供一定戶數社宅(例如南鐵安置宅就是台南豪宅建商所蓋,安置戶和一般戶外觀一樣),而不是調高既有社宅租金排擠弱勢,這是第二個詭異之處。
3.#重新貼標籤
最後,社宅的意義,在於提供弱勢者居住權益,並結合公共設施服務,去除標籤化,讓他們在社會上有公平立足點,能享受城市發展的外溢效應。有一天,居住在這裡的弱勢居民,或許因為更好的環境、市區的資源,而更能有翻身的機會。雖然是「經濟窮」,但「發展潛力無窮」,這才是城市蓋社宅的意義。市長帶頭把住社宅的住民再貼上窮人標籤,甚至貼到收入不低但剛好抽中的青年頭上,這就完全失格了,這是柯市府第三個詭異之處。
過去北市府在林洲民局長許多人才負責下,致力提升社宅品質,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當這些優秀人才紛紛離開,市長又對政策理解錯誤,那就可惜了原本利益良善的本意了。
當然,回到高雄,我們也希望主事者能重視社宅「#人窮但潛力無窮」之意義,興建更多社宅,透過軌道運輸、長照公托、創業基地等公共資源的結合,讓入住社宅的弱勢、青年族群更能過好日!
台南 創業基地 在 Findit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創園地-解構六都創業生態系列】FINDIT VIEW:六都創業生態系之台南篇
從5月號起新創園地新闢「解構六都創業生態系列」
陸續解構六都的創業生態環境
10月提出六都創業生態系之台南篇一文
台南市身為全台灣最早發展的城市之一,
古蹟數量位居全台之冠,
美食也多得不勝枚舉,
但在創業生態的發展也是不容小覷!
本文將介紹台南市創業協助機構如:創業基地、加速器、育成中心、共同工作空間,與台南市政府所提供的創業計畫資源
同時,介紹台南市新創企業家數統計與代表性新創。
想瞭解台南市創業生態與資源的朋友們,趕快點進來👀👀
http://sc.piee.pw/39v5tl
#創業生態系延伸閱讀
新北篇:https://reurl.cc/LdANd4
高雄篇:https://reurl.cc/EzoGzm
臺中篇:https://reurl.cc/x07l0V
桃園篇:http://sc.piee.pw/w8e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