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t @tiqff
影展特派員
柯奐如來推薦
台灣/華人精選單元裡的《再見臺北》
在電影中,穿梭在柏林與臺北的兩人
終究逃離不了心中,一直放不下的執著
☛實體影展購票入口
https://tickets.books.com.tw/progshow/01040001180337
☛線上影展購票入口
https://tavistw.kktix.cc/events/tiqff2021
・・・
▎第八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2021.10.08 – 10.11✺台北新光影城放映
2021.10.12 – 10.31✺kktix線上放映
▎手冊看透透 https://www.yumpu.com/xx/document/view/65856174/2021
▎小巧可愛の影展周邊預購了沒?
https://www.newurbanmale.com/collections/tiqff
https://bit.ly/3zJuTyi
特別感謝💕
髮型: @fourhairconcept
@terrencestudio
服飾:
@uuin_official
飾品:
@lynlijewelry
李倪・輕珠寶
場地:
@Tipsygarden_taipei
#TIQFF台北國際酷兒影展 #再見台北 #影展特派員 #柯奐如 #huanruke
同時也有3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0的網紅電影趴ca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文學閱影展10.22-11.02 官網】https://literature.festival.taipei/video-exhibition.html 【贈票活動:只要在電影趴Cast的Youtube、IG或是FB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或是最感興趣、想去看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將在2021.1...
「台北影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影展 在 [情報] 視與聽Sight & Sound 2021年度50佳片- movie - PTT生活 ... 的評價
台北影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月專題 #電影與城市 ▌#今天不回家
「然而本文接下來要談的是,《今天不回家》的喜劇層次必須要同時與其所設定的物質文化背景同時看待。簡而言之,這部片實際上也是一部鑲嵌於六零年代末期、正在快速發展的陣痛中的台北城市環境之中的電影。」
終於來到本月專題的尾聲,最後一篇文章依然關於台北,但在時間上卻帶著讀者回到1960、70年代,當這個城市開始出現我們現在熟悉的公寓建築、餐廳社交文化,以及電話技術的那個時刻。許多如今看來習以為常的都市空間與科技,在當時的電影中卻被再現為喜劇的笑點,一方面顯示出人們對於快速轉變的都市環境的焦慮,一方面也肩負有教導人們如何在其中生活的意義。透過觀賞這些特別設計過的老電影,甚至是如同作者這般細緻的電影分析,,我們不但可以發掘一個城市過去的景觀,也可以更深入那時的都市文化與居民集體意識,這也是電影城市研究非常有趣的一支。
《今天不回家》-白景瑞的公寓喜劇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30/15399/
-----
這個月的主題 #電影與城市,謝謝客座主編陳小易,在身兼編輯及作者的身分,邀集許多豐富且精彩的作品,帶我們作為漫遊者,從日本到香港到義大利再回到台北,在多個城市裡,十分札實的透過電影探討多元的議題。
引用小易在第一篇專題導論的話:「期待這個月的專題可以作為一個開端,也許在未來引發更多電影與城市研究相關的文章在這個平台發表,並產生更多利用電影媒介探究城市文化或影響空間設計的靈感。」
*
一同回顧9月主題 #電影與城市 https://reurl.cc/q8Vd13
❶ 九月專題導論:電影與城市研究漫談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02/15210/
❷ 日本的聖地巡禮文化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04/15228/
❸ 太子.電影.風景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09/15271/
❹ 不只是艷陽下的美麗人生—Arezzo廣場探秘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11/15294/
❺ 從《你的名字。》看到愛情故事還是地方消滅?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16/15316/
❻ 1954《哥吉拉》中的戰爭與東京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21/15352/
❼ 從憧憬到褪色的鄉愁——日本公團住宅概述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18/15324/
❽ 紀實與虛構—影像再現介入台北都市拆遷保存運動的影響與侷限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23/15364/
❾ 台北的天空,首爾見 「電影城市:台北」影展策展人Eric Choi訪談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28/15380/
❿《今天不回家》-白景瑞的公寓喜劇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30/15399/
#中秋連假的電影清單請詳9月專題「電影與城市」
#電影再現
台北影展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9月專題 #電影與城市 ▌ 台北的天空,首爾見
「答:今年策展的啟發點就是利用這個良機慶祝台灣電影過去60年的發展與成就,放映的17部電影根據主題與時代分為三個單元:『 #經典中的台北 』放映了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 #TFAI )館藏內的五部六、七〇年代的經典台灣電影;『 #蛻變中的台北 』的焦點放在八、九〇年代的臺灣新浪電影,展出了六部顯現顛覆當時台灣政治、社會及經濟的電影;『 #戀愛中的台北 』挑選了六部最近二十幾年的台灣電影,環繞著既帶有台灣特色又是人類共有的經典主題——戀愛、友誼、家庭。」
在當代,「影展活動」經常也是一個城市行銷自己與他者的方式,每年這些國際知名的影展,例如威尼斯影展、坎城影展⋯⋯等等,無不為舉辦城市帶來經濟效應與名氣。除此之外,經由影展選片被介紹的城市,也常常在後續引發預期之外的觀光利益。一個城市如何透過這種電影再現的方式被介紹給不同地方的觀眾,是非常有趣的。施茗懷老師訪談 #韓國電影資料中心 #KOFA 策展人Eric Choi的這篇文章,不但帶我們了解這類以城市為主題的影展策展過程,也讓我們透過他者的眼光,回看我們熟悉的城市與她在每個時期的樣貌。
#電影與城市回到台北
#收藏關於台北的經典電影
台北的天空,首爾見
「電影城市:台北」影展策展人Eric Choi訪談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28/15380/
台北影展 在 電影趴cas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北文學閱影展10.22-11.02 官網】https://literature.festival.taipei/video-exhibition.html
【贈票活動:只要在電影趴Cast的Youtube、IG或是FB留言,告訴我們你最喜歡,或是最感興趣、想去看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將在2021.10.03午夜截止!請大家踴躍來拿票喔!】
2021臺北文學.閱影展特映會邀請
電影:《幸福》Happiness
導演:安妮華達
時間:10.06 (三) 13:50
地點:光點台北電影院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號)
1. 開演前一小時於光點台北電影院前開放換票,座位全採自由入座
2. 得獎者需提供完整姓名及電話以便現場工作人員核對
3. 開演後20分鐘不得入場
想邀我們單挑的話,歡迎寄信到 moviepodpodcast@gmail.com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ovie.podcast/
FB https://www.facebook.com/MoviePaCast/
0:00 台北光點:大使館改裝的電影院
5:49 台北文學閱影展:從文學的角度看電影
19:03 台灣的獨立片商超用心在推廣藝術電影
26:46 這次閱影展第一次以「電影運動」為主題
29:25 選新浪潮當主題是因為策展人換手機?
34:35 「電影作者論」的崛起
39:20 小小兵和塔可夫斯基的靈性共鳴點
45:33 創新的「右岸派」
46:49 什麼是「攝影機鋼筆論」?
53:27 讓人睡死(?)的「左岸派」
54:39 什麼是「意識流」?
1:06:40 法國新浪潮不是一個「觀點」而是...
1:09:45 這次影展也有講座和紀錄片!
台北影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北影展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台北影展 在 [情報] 視與聽Sight & Sound 2021年度50佳片- movie - PTT生活 ...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的相愛時光:續篇》│Joanna Hogg (2021金馬影展已映) 2. ... 《沉默代號Azor》│Andreas Fontana (2021台北電影節已映) 25. ... <看更多>
台北影展 在 台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電影節 Taipei Film Festival, 台北市. 150689 likes · 1202 talking about this · 1468 were here. http://www.taipeiff.taipei.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