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新課綱上路 一次重點解析
農曆七月孝親月到、暑假也過了一半,8月1日108新課綱上路後,新舊制課綱差異在哪?會不會影響學生考招連動?今天特別邀請到中市教育局「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中心」副執行秘書周文松、督學李文石二位老師解析。
李文石老師表示,12年國教課綱範圍從小一到高三,因為知識更新變快、約2-3年一輪,學校也需要調整教學重點,從單純能力培養、增加態度等範疇,統稱為核心素養!以高中變動較大,以前是培養「專家」,未來要培養「國民」,因此課綱內容也有所改變。
周文松校長說,這次課綱調整,教育部培育「課程諮詢教師」,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性向和興趣,結合輔導系統,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例如說學生對資訊有興趣,課程諮詢老師會建議學生選修資訊相關課程,未來可以對應大學科系。也因此今年的高一會有銜接課程。
108新課綱開始,今年的高一生,有國中新課綱沒有上過的科目,因此高一生利用暑假期間,可能是老師實體上課,也可能是線上課程,把新課綱的國二、國三科目銜接起來,包括資訊補16小時、化學8小時、生物2小時。
至於家長很關心的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因為高中課程改變,許多科目是透過探究與實作,過去申請大學入學備審資料準備期只有2個月,現在改為高一至高三、分六個學期,每個學期經開課老師認證後、上傳三件學習成果;另外,多元表現包括幹部經歷、競賽成果、服務志工、營隊工作等等,每學期上傳四件,完整性做紀錄,取代以前的「一次性備審資料」做為以後入學參考資料。
李文石老師舉例自己的二個孩子都是會考第一屆,學校、教育制度的轉變,靠家長及教育單位一起努力、與時俱進,讓孩子從家庭出發、到學校、最後登上世界舞台!
影片傳送門
1080803台中廣播27_黃馨慧專訪教育局督學談108新課綱
https://youtu.be/98P3y69TkNY
#12年國教課綱
#知識與時俱進
#探索孩子未來興趣
#孩子成材社會棟樑
#正視大學生休學率逐年攀升問題
台中二中 學科能力競賽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磨練出跨領域的味蕾與思維—聽王鵬談品酒〉
節自《咖啡誌》Vol.14 頁20-23
撰文/許博凱
攝影/王鵬酒類顧問有限公司
「不需要覺得品酒很有距離感!」對王鵬來說,酒是學習品味的工具,是生活的一部分,無關「奢侈享受」,買了酒,卻捨不得開來喝,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品酒就跟學習品味咖啡、飲食一樣,可以從特定品牌或種類開始探索,但是不要劃地自限。試著放膽廣泛嘗試,累積感官經驗,假以時日,自然會有心得。
【全能品酒專家的養成】
王鵬從大學時代開始接觸酒類,自學出身的他,專注於鍛鍊品飲技術與風味描述,並從中獲得許多樂趣。從酒杯裡嘗到的風味,都可以找到適合的詞彙描述,並且判斷風味根源。王鵬說,這是「連結酒杯內外的兩個世界」,在風味溯源的過程中,求知慾與成就感讓王鵬走出一條獨特的路,成為酒類品評領域的全能型專家,並開創一套「後現代品飲學」——整合不同酒種專業領域、語言、文化、時空與思維的品飲學。
感官敏銳度反映一個人對於週遭氣味世界的好奇心。王鵬認為,他的品評能力不僅是持續訓練的養成,更是認真追尋的態度所造就。在甫出版不久的新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一書裡,王鵬提到一款帶有燭油氣味的威士忌,業界咸信風味來自酒槽裡的蠟質沈積,在實地參訪時,便用手指沾了一些不起眼、甚至有點兒髒的蠟油放在鼻前嗅聞。蒸餾師表示,難得遇到這樣投入探索風味的訪客,在場的酒廠導覽員也驚喜地說,竟然從訪客身上學到了原本不知道的東西。
【跨酒種領域,味蕾沒有界限】
「如果沒有跨領域,風味資料庫就會有死角。」王鵬說,「葡萄酒與烈酒專家不見得熟悉的風味,在啤酒領域卻是家常便飯。勢必要從其他領域與學科得到啟迪。」王鵬是學外語出身的,他對語言分析特別在行,他運用語義分析的途徑,研究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翻譯方法,撰寫學術論文,成為華語世界在這個領域的先驅,他翻譯的《葡萄酒的風味》也是一部這樣的經典作品。
王鵬藉由科際整合與跨領域帶來的「溢出效應」,不斷拓展視野,學習更多外語與研究不同的酒種,已經成為全方位的酒類專家。王鵬分享自己的經驗,他說開始接觸一個酒種類別,就和學習一種新的外語類似,學習第三、第四種外語,總是比學習第一、第二種外語更為容易,因為語言結構的觀念是相通的。而葡萄酒、啤酒與各式烈酒之間,也有類似的相通之處。愈是願意跨領域學習,收穫就會愈多,而且學得也更快更好。
王鵬說,鑽研酒類品飲20年來,他人生觀也因為品酒,而提升到了心靈的高度。在酒業裡,他學會了兼容並蓄。以前,當他看到有人用「不對」的方式喝酒或談酒,他會想要糾正,為了傳布正確的觀念,不惜爭得面紅耳赤。但是現在的他,會先觀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現象。一種米養百樣人,也許是氣候環境、風俗習慣造成的。在這樣的觀察與反思當中,王鵬的視野更加寬廣,這就是不斷成長的秘訣之一。
【談酒類賽事品評與世界趨勢】
「品酒」對王鵬來說,不僅是工作,更是責任。王鵬常年應邀飛往世界各地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包括葡萄酒、啤酒與烈酒。在這類場合中,王鵬經常是唯一的台灣籍評審。由於對自己的工作表現要求很高,贏得業界內的風評與尊重,在幾年之間扶搖直上,屢屢受邀擔任評審團顧問、評審團主席、評審團培訓講師的角色,甚至成為酒類品評標準編纂計畫總召集人兼主編。王鵬的這些經歷,讓他能從更高的角度觀察產業脈動與趨勢。
「一個稱職的評審,在品評全程要懂得保持評判的穩定度,」王鵬說,「如何讓不完全可靠的感官,做出可靠、穩定的品質判斷,這就是品評這項工作高度專業所在。」從早上評審工作開始的第一杯酒,到工作結束前的最後一杯酒,都要保持一樣的態度,以及維持一樣的專注力,才能對每一款酒公平,也才算是善盡了評審的職責。此外,品評也是磨練修養,如何尊重同桌評審的意見,且不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也是一門學問。王鵬笑著說,有時要運用手腕,發揮智慧,才能有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國際酒類賽事像潮流預報,可以看出酒業未來發展的端倪。此外,市場處於動態變化,每每讓市場處於浮動的平衡。根據王鵬的觀察,中國白酒、葡萄酒即將登上全球酒業舞台。中文的語言表述方式,特別讓西方人費解,卻也因此,我們身為華語文化圈的一員,比西方人更能即時掌握趨勢動態,千萬別放棄這個語言文化零距離的競爭優勢。
王鵬也指出,目前在台灣特別消沈的白蘭地,將隨著國際市場脈動而回暖。至於啤酒,在過去二十年來,談論太多的「精釀」,誤解者有之,濫用亦有之。該從更高的角度認識啤酒產業生態,不應陷於過去精釀風潮的迷思而不自知。
【破除迷思,把品飲提升到心靈的高度】
某些對品飲者來說,最直觀且貌似可靠的聯想,其實並不全然正確。譬如有些威士忌在濱海庫房熟成,恰好也帶有海風般的氣息,雖然被津津樂道,但根據研究,兩者之間並無因果關係。白蘭地嘗起來甜甜的,也不見得是因為添糖,或使用水果製酒的緣故。此外,年數較高的老酒,售價較為昂貴,但是不能簡單理解為品質特別好所以昂貴。
葡萄酒的迷思也很多,有人以為玻璃瓶特別重,瓶底凹陷特別深的,就代表品質比較好,也有人認為酒精濃度越高,就代表使用更熟的葡萄釀造,品質也會更好。這些都是迷思,而且只是冰山一角。
王鵬在《世界啤酒品飲大全》一書裡,特別談到「精釀啤酒」(craft beer)的迷思。他寫道,「隨著市場日趨白熱化,精釀一詞已經讓人迷失方向,許多人誤以為,愈是大膽創新,超乎想像,甚至動輒濃烈到只能啜飲的啤酒,就是愈難得的精釀佳作。」
在當代混亂局勢當中,王鵬給啤酒飲家的建議是必須重視「經典教科書」。許多經典類型的啤酒,商業生產規模極大,但卻不因為產量大而品質差,這類酒款絕對是品飲的理想導師,認識啤酒的絕佳起點。而且,這類經典的傳統類型啤酒,甚至曾是現代創意潮流的靈感泉源。如果經典酒款乏人問津,只顧一窩蜂追求具有話題性的新酒款,然後喝過即忘,這是本末倒置。王鵬說:「每一種經典酒款都應該多次品嘗、思索,才能提升素養、培養品味,進而體悟世界啤酒文化,把飲酒提升到心靈的高度。否則,就只能淪為膚淺地搜集世界各地啤酒的過程而已。」
【關於王鵬】
專職於酒類文化教育,尤其專注品飲研究與教育培訓。獨創後現代品飲學,通曉多種外語,活躍於國際舞台,酒類專業著作豐富,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酒與烈酒,是全球酒業罕見的全能型專家,專業資歷完整,在酒類文化與教育方面,成就卓著。
台中二中 學科能力競賽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際奧林匹亞 #臺中一中
張恩睿從小對地理特有興趣,找不少相關圖書閱讀,高一聽學長講到地理奧林匹亞競賽,決定參過選拔,但在全國決賽後止步,高二他重新拚鬥,終於躋身4名國手之列。
張恩睿說,今年的地理奧匹題目重地圖繪製及實察技能,比賽時把選手送到加拿大魁北克的觀光城鎮各在海邊跟市中心兩個據點,選手須各在75分鐘內觀察環境特色、觀光歷史地標等,再自行繪製成導覽地圖,對當地完全陌生的選手而言,極具挑戰性。
因他從小愛觀察也愛自行畫地圖,在比賽中完全發揮實力,摘下珍貴的一金。
中一中的指導老師彭佳偉指出,因地理奧匹未被教育部納入保送大學的項目,已往學生多對該項興趣缺缺,他在一中10年,終於指導到對地理趣感興趣的張恩睿,全心投入學習,終於獲得一中首面地理奧匹金牌,意義非凡。
張恩睿學科能力也強,學測考出74級分,但他希望能接觸更多國家的地理及人文,決定出國留學,已申請上在美國舊金山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