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是看娛樂新聞得知的我不意外啦
但好歹要拿去質詢也找個片源把內容看完吧
媒體用煽動性言詞下標要把這鍋給我背的話,會不會有點太牽強?
應該著眼在為什麼媒體要這樣下標,而不是抓戰犯吧?
---
還是學法律的林大委員已經習慣造謠了
這點我想大家也是不意外,畢竟有前例
以下也引自新聞^___^
2019國民黨新竹縣第二選區立委參選人林思銘近期除因認為「販毒判太重」引發公憤外,他在1場與民對話的座談會中說:『我們的立法院強行通過,把民法改掉了,一夫一妻制叫做無效,現在沒有夫妻了,在民法裡面沒有夫妻這個觀念』
除了公開造謠外,我想這也是對多元性別的朋友一大歧視與傷害
說到歧視,政治人物在座談會上的發言,
應該遠比喜劇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更為嚴重
對社會和諧的破壞程度更加令人擔憂
另外,硬要拿喜劇演員和文壇大老相比,我十分無語
---
『歧視起源於偏見,偏見來自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正是在不正確或不全面的資訊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學習提高自我的認識能力,正確看待文化、習俗以及人種、 群體及性別差異,避免歧視行為,是每個人畢生的功課。』
這段話原封不動還給您 :) #婚姻平權
不提新聞了,畢竟我也是Google才知道這號人物。
說到演出內容我原本以為一般人完全可以理解戲裡戲外的差別
你不會看到朱芯儀就覺得他是可惡的小三,因為你知道他在演戲 #犀利人妻真的很好看
你不會看到電影【感官世界】裡面瘋狂做愛,就說人家專門散佈腥羶色
你不會看【羅密歐與茱麗葉】就覺得莎士比亞在鼓吹未成年情侶私奔
你不會看到【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覺得全世界都要變成同志,我到底要怎麼教小孩
#可能很多喜歡散布謠言的人會這樣說
---
如果真的處處充滿歧視,動不動就受傷,我大力建議禁止所有藝文產業停止運轉。
溫良恭儉讓都給我拿出來,天之驕女也不要演了,那些勾心鬥角、情愛糾葛著實令善良純樸的百姓看不下去!
台灣單口喜劇深耕十幾年,到了近幾年終於有點成果
裡面不乏對宗教、性別、族群、階級、身份認同等的諷刺與揶揄
而這種表演形式需要觀眾與演員兩方極大的包容
與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之下才能逐漸成長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台灣喜劇很難發展起來?
看看委員的發言不意外吧!
---
如果委員還是覺得很受傷、很難過的話,想想那些被你傷害的多元性別朋友,是不是能稍微同理一些了呢?
嗯嗯,我們都要一天比一天成為更棒的人唷(⁎⁍̴̛ᴗ⁍̴̛⁎)
@立法委員林思銘 #Tag不到大家幫幫我QQ
#補張圖我怕人家刪文
可能很多喜歡散布謠言的人會這樣說 在 胡亂散佈謠言的人,法律會怎麼處置? - 關鍵評論網 的相關結果
放謠言的人可能只是為了要製造社會動亂、單純為了好玩或其他原因,不一而足。謠言或許惱人,但卻也不見得會帶來立即的危險,立法者考量到這種言論的惡性較 ... ... <看更多>
可能很多喜歡散布謠言的人會這樣說 在 職場心理學:那些令人傷神的流言蜚語| 魯皓平 - 遠見雜誌 的相關結果
像是這樣的職場謠言與八卦,往往都能造成毀滅性的後果,這是人們的人之常情。 ... 由於這些感受,你可能會失去動力,屈服於壓力的負面影響。 ... <看更多>
可能很多喜歡散布謠言的人會這樣說 在 如何處理謠言與耳語攻勢 的相關結果
使用任何溝通管道盡你所能地大聲說出來,例如電視、廣播、雜誌、快訊、團體聚會、公開活動、簡報等等,任何場合都可以,讓你的訊息能以誠實而正面的方式散播出去。但不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