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街與侵街:唐以來官府與百姓大力爭奪城市空間|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從唐代長安到北宋開封,中國的大都會從坊市制演變為街市制。在這背後,是官府的禁街與百姓的侵街,是官與民爭奪城市空間的一幕幕大戲。總的來說,官府對街市的管理漸趨寬鬆。
禁街與侵街,是自唐朝以來官府與百姓在大都市爭奪空間、反復博弈的重要內容。
唐朝的長安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坊市制的典範和頂峰。宮城是皇帝起居和辦公之所,皇城是中央各官署集中區域,外郭城則主要是居民區、商業區和寺觀等建築區。外郭城的主幹街道南北十一條,東西十四條,最寬的是南北向的中央御街——朱雀大街,寬155米;最窄的順城街,約20米;與外郭城各城門相通的街道寬都在50米以上,將外郭城分隔成一百多個坊區和兩個市區。坊有坊牆,市有市牆,出入各有坊門和市門。除官署、寺廟和三品以上官員的住宅外,坊內住宅一律不得臨街開門,商業活動也必須在指定的市場進行。
每到晚上,鼓聲響過後,城門、坊門、市門按規定都要關閉,全城實行宵禁,沒有官府的特殊證明,一律不得在街上行走,違者將受到拘捕和處罰。街道也不允許私搭亂建。每次皇帝出行,盛陳儀仗,沿途靜街,禁止行人,所過旗亭、市樓垂簾外蔽,更不允許普通百姓居高臨下觀望。由於長安城比較大,有的居民從城外回家,進了城門後,晚鼓擂動,城門、坊門、市門都紛紛關閉,不敢違反官府的禁令,只好躲在橋下蜷縮一夜,待天明晨鼓擂響後,再上街返回家中。
這種封閉的管理體制,給居民的生活和商品交易活動都帶來極大的不便,唐朝中葉,隨著都城人口的膨脹和商業的繁榮,出現了各種「侵街」之舉。
有的居民違反不得臨街開門的規定,住宅大門朝街開;有的居民鑿牆破洞,將屋舍擴建至街道;有的居民和軍將佔用原來警衛部隊在街道執勤的房舍,並且大肆修造和擴建。在街道上,小商小販日益活躍,賣胡餅的、賣鮮魚的,都出現了。更有甚者,晨鼓未響,坊門已經先開;晚鼓已擂,坊門、市門仍不關閉,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熙熙攘攘。還有的居民,置禁令於不顧,在道路上穿坑取土。
當時負責街道管理和治安的官員主要是左右街使和御史台。有關官員曾經多次上書,反映情況,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下達了多次拆遷令,強行拆除私搭亂建的房舍,對涉案官吏予以處罰,違法向街開啟的門一律填塞。但由於人手有限,很難全面禁止。而京城以外的大城市,侵街現象更為嚴重。如揚州,地處水陸交通衝要,各地工商業者雲集於此,侵街造捨極為普遍,以致街衢擁堵,難以行車。
在禁街與侵街的博弈中,北宋的開封從坊市制演變為街市制,禁街的條令已經大為寬鬆。
《清明上河圖》是描繪北宋東京(開封)的畫卷,生動展示了從封閉的坊市演變為開放的街市後,帝都的繁華與勃勃生機。從畫面上看,因臨街不得開門的禁令已經廢止,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不再有固定的市場,街旁、橋上、巷內,都可以經商和交易。街鼓制度和宵禁制度也都被廢除,夜市、早市接踵,商品品種豐富多樣,尤其是食品種類繁多,少男少女沿著大街一路走一路吃,從早上吃到半夜,可以不重樣,夜市才撤,早市又開。正如在北宋開封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孟元老所撰《東京夢華錄》中的描述:「其闊略大量,天下無之也。以其人煙浩穰,添十數萬眾不加多,減之不覺少。所謂花陣酒池,香山樂海。別有幽坊小巷,燕館歌樓,舉之萬數,不欲繁碎。」
街道的管理寬鬆後,侵街的現象也日益加劇。與唐朝長安的寬闊街道相比,北宋開封的街道狹促了許多。按規定,主要街道大約寬三十米,道路兩旁還有排水溝和綠化樹木。街道兩邊林立的店鋪,因招徠顧客和商業經營的需求,常常將經營範圍向道路中間「挺進」,加上市民、遊人如織,道路的擁堵可想而知。皇帝出行,因不再禁街,從而也失去了往日的威嚴,隨行的上至侍從百司官屬下至廝役都「雜行道中」,「士庶觀者率隨扈從之人,夾道馳走,喧呼不禁」。
「侵街」的日趨嚴重,給城市的管理和居民的生活帶來很多問題。一是引起交通擁堵,給出行帶來不便;二是臨街店鋪侵佔街道,也侵佔了排水溝、綠化帶,造成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化;三是違章建築多為木構材料,容易引發火災,開封城多次大火,臨街店鋪往往一燒就連成片,損失慘重;四是侵街的違章建築不易管理,人員混雜,導致治安案件增加。
面對著日益加劇的「侵街」現象,北宋朝廷採取了分別酌情的處理辦法。首先是皇帝的出行儀仗隊主動減少隨行人員,縮小規模;其次謹慎對待違章建築,關係到基本民生則不強行拆除;而對貴族、官吏、商人非法侵街的行為,或強行拆撤,或對商人因「侵街」而增加的商業利潤徵稅。
城市在擴大,人口在增加,「侵街」屢禁不止。對城管和流動攤販之間的博弈如何評價、如何協調,仍然是中國大城市目前面臨的問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達人帶路-非同潯常、從浙出發 訪問:亮亮(欣中國旅遊達人) 內容簡介: 浙江有非常豐富的旅遊景點,所以很多旅遊路線也是大家都可能已經去過,像知名的杭州西湖等景區,這次達人帶路要帶大家玩不一樣的深度浙江,從北邊的湖州介紹南潯古鎮,過去因為生產「輯里湖絲」,而成為商貿重鎮...
古洞街市歷史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界區最早期的鄉郊診療所——何東夫人醫局】
相信大家對何東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作為香港殖民時代早年數一數二的歐亞裔商人,香港有不少建築都以何東命名。而在偏遠的上水古洞,我們亦可以看見它的蹤影。何東夫人醫局位於古洞街市旁,是由何東爵士捐款及以何東夫人命名。
何東爵士的原配夫人麥秀英當時發現區內的醫療服務欠佳。雖有鄉紳籌建的博愛醫院,但規模過小,未能惠及元朗以外的新界居民。剛好,何東爵士在慶祝他們金婚紀念時給她十萬元。於是,何東夫人決定將這筆錢捐給政府,而唯一條件就是當局必須在上水何東花園附近的鄉村(即古洞)興建診所。該建築群於1932年開始興建,1933年11月落成。
何東夫人醫局原為政府醫局,由開始啟用至1973年,它主要用作母嬰中心和印度籍軍人療養所。1984年,醫局在大堂增設了一間專為駐守新界區的警務人員而設的病房。其後,何東夫人醫局一直用作普通科門診。何東夫人醫局為新界最早期的鄉郊診療所之一,在其落成後,有不少遠離市區醫療設施的居民受惠。直至2005年,醫局因屋頂破損而關閉。醫管局後來改派醫療流動車為當地居民服務。
醫局於2009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再確定評級,列為二級歷史建築。除此之外,它亦被納入第四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
古洞街市歷史 在 郭昭巖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好的嘉禾新村公辦都更呢?
郭昭巖要求公辦都更計畫形之於文,確實納入都市計劃,讓居民看得到也吃得到!
台北市議員郭昭巖新聞稿
針對嘉禾新村荒廢多年,公辦都更計畫慢如牛步,台北市議員郭昭巖於工務部門質詢時諷諭,鄰近的客家文化公園、寶藏巖已脫胎換骨,唯有富水里如美國紐約的「哈林區」,建物老舊殘破不堪,像是台北市的一顆毒瘤。
郭昭巖認為,文史固然重要,但地方發展不能等待!為了地方長期發展,市府也應尊重在地民意。郭昭巖批評,「柯市長當選多少年,現況就是荒煙漫土多少年!市長柯文哲不是自詡效能市府嗎?還是都發局想陷柯文哲於不義?」
郭昭巖說明,她的外公早年為青年軍208師,身為軍眷,她對於眷村改建長期投入相當多的心血,嘉禾新村就是其中之一,過去以來,她和賴士葆委員已辦過太多次現場會勘。
嘉禾新村原址屬國、市、私三方共有土地,過去軍方每年要支付3,600萬元租金於私地主,拆遷移至萬華樂群花園社區後,軍方拆除作業一度因部分團體擬將此的全區保留而中斷。93年時任市長馬英九將嘉禾新村周邊規劃為防災公園預定地,明文規定搭配專案住宅計畫,後來一度差點變更成世大運游泳場館,經過她據理力爭後才作罷,卻因開闢為公園費用高達上百億,市府財源不足無力徵收,再加上嘉禾新村部分列為暫定古蹟,荒廢至今。
郭昭巖認為,她認為文史保存非常重要!自她上任後,青雲閣無預警遭破壞,她徹夜守候現場,最終促成建商答應於原地修復;102年青山宮火災,她是最早到現場關心的民代,現場協助救災到深夜兩點,並幫忙爭取上千億修繕經費;力爭萬華窟仔頭公園興建,保留了台北的水源頭;催生了寶藏巖國際文化藝術村、寶窩故事館、寶村柑仔店,今年更促成文化局訂定「寶藏巖聚落藝居共生進駐申請辦法」,以維護現住戶的居住權益。
郭昭巖聲明,她沒有反對文化局的文史保留,她也肯定文化局的用心。但她和里長氣憤的是,在文化局最後確定5棟歷史建物和2個防空洞保留後,文化局對當地的規劃一直在進行,肩負規劃城市之責的都發局卻是慢如牛步!
郭昭巖說,應地方要求,她幾乎每個會期都質詢此議題,里長也一再於市長的市政會議時要求針對此區全盤規畫,趁此機會將永春街一帶違占戶以「先建後拆」方式,進行公辦都更或規劃公共住宅。郭昭巖說,「畢竟這裡多是市府土地,藉此將市容景觀改造,帶動地方發展,也兼顧當初成立專案住宅照顧弱勢的美意。」
但是,郭昭巖指責,光是拆除作業就因為市府政策不定,歷經5年才作業完成,更在「台北市中正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細部計畫)案」上遺漏里長要求的公辦都更或公共住宅之規劃,只強調未來會變更為住宅區。郭昭巖質疑,「市府是柿子挑軟的吃!」都發局是懶得處理違建戶,公宅興建或公辦都更的規劃;或是想圖利廠商建商未來在此大興土木。郭昭巖轉達,里長對此非常感嘆,「難道改朝換代,就要把攸關地方發展與居住正義的政策規劃給推翻給遺忘嗎?」
都發局局長回應,中正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已準備在6月份提到都委會大會審議,其中嘉禾新村變更為社教用地,永春街公園用地變更為住宅區。
郭昭巖斥責重申,雖然都發局都說會納入計畫,但過去就是沒有形之於文,不了了之!這次都發局務必在台北市中正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細部計畫)案」上,把里長和地方殷切期盼的公辦都更或公共住宅規劃形之於文,白紙黑字,將「永春街市有地一帶善用嘉禾新村舊址,原1.5頃公園預定地變更為住宅區之際,做公辦都更或公共住宅之規劃」確實列入都市計劃通盤檢討,讓居民看得到也吃得到!為此,郭昭巖具體要求,都發局相關計畫報告務必在6月底前出爐,以示負責,也讓議員可以監督了解。
此外,針對嘉禾新村因長期荒廢,一度灰塵瀰漫讓周邊住戶身受其害,郭昭巖於今年3月現勘討論後要求,軍方在其所屬地範圍內先做防塵黑網遮蓋塵土,其餘範圍協助灑種草籽增加植被,避免塵土飛揚。為此,她要求都發局和工務局在尚未將此變更成住宅區前,為避免塵土飛楊,協助灑下草籽,而不久這裡草籽若開始發芽長大,也須有一套維護管理計畫,以免又荒煙蔓草叢生,像無人管理之境!
古洞街市歷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達人帶路-非同潯常、從浙出發
訪問:亮亮(欣中國旅遊達人)
內容簡介:
浙江有非常豐富的旅遊景點,所以很多旅遊路線也是大家都可能已經去過,像知名的杭州西湖等景區,這次達人帶路要帶大家玩不一樣的深度浙江,從北邊的湖州介紹南潯古鎮,過去因為生產「輯里湖絲」,而成為商貿重鎮,許多江南富商也在此定居,並且留下豐富的中西合璧的園林建築。接著走到紹興逛一下水陸縱橫的城市欣賞沿河而建的老屋,再到杭州看千島湖,千島湖以島多、秀水、金腰帶為名,1087個島星羅棋布,從早到晚各有不同的美。最後到衢 州去看三衢石林,感受4.4億年前的一個生物礁和岩溶地貌的精彩結合。
➽南太湖明珠-湖州 南潯古鎮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曆史的江南古城,位於浙江省北部,有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蠶絲文化、茶文化、湖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因而被稱為南太湖明珠。
南潯古鎮很早就是個商貿重鎮,南潯七里村出產的「輯里湖絲」,更是在清朝咸豐年間,奪得過英國倫敦首屆世界博覽會的金銀大獎。富甲一方的南潯,曾湧現處大批的達官貴人和腰纏萬貴的商人,也為古鎮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築與文化遺產,也才有了今天見到的充滿江南水鄉韻味的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是江南唯一的中西合璧的水鄉古鎮。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且這裡的建築多是富戶的優美莊園,由於西洋風曾經在此盛行,因此建築都優雅大氣、中西合璧。
四大必看
劉氏梯號-中西特色的完美結合
張石銘舊宅-江南第一民宅
小蓮莊-南潯五大名園之一(又稱「劉園」)
百間樓
➽水墨民居街市書畫-紹興 倉橋直街
紹興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城中水巷交叉,街臨水而建,城因水而興。禹陵、秦望、蘭亭、沈園、青藤書屋、魯迅故居,從古到今歷朝歷代留給後人的人文景觀無一不傍著水。沿著一條水巷前行,可以穿鬧市,過民居,沿岸總能見到幾處深深的庭院、黑洞洞的台門,那台門內一定出過名人,有過故事和傳說。紹興的文化就這樣被水貫穿,像一本用水寫成的書。
倉橋直街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民居多為清末民初建築。老街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後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烏篷船可以直接到達各家各戶。水上陸上交通非常的方便。
倉橋直街寬不過數尺,雖處在紹興城區的中心地段,但與相鄰的紹興城市廣場的川流不息相比,倉橋直街始終透著從容與閒適,沿河而建的老屋有很多建於清末民國時期,還保留著幾十處極富地域特色的台門建築。當然也有樣子仿古但卻是新造的。那條叫環山河的河道是老街的中心線,兩邊傍水而建的是粉牆黛瓦的水鄉民居,戶戶臨水,家家枕河,鱗次櫛比,參差錯落。老房子的家家後院幾乎都有一個小河埠,水街一半在水裡,一半在岸上。
三大體驗
烏篷船
黃酒奶茶
醃菜
➽長江三角洲的後花園-杭州 千島湖
千島湖內有大大小小的島嶼1078個,星羅棋布,因而得名。千島湖以島多、秀水、金腰帶(即島嶼與湖水相接處環繞著有一層金黃色的土帶)為主要特色景觀。整個千島湖湖區可分為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中心五大湖區,千島湖風景區內群山巍峨疊翠、湖水澄清、島嶼星羅棋佈,形態奇特著稱。
兩大體驗
小艇遊湖+梅峰攬勝
運動項目-腳踏車&皮筏挺
➽錢塘江源頭-衢 (ㄑㄩˊ)州 常山
此常山非彼常山,喜歡三國的朋友對常山這名詞應該不陌生,屬國名將趙雲,aka常山趙子龍,不過這個常山不是他的故鄉,他是來自河北常山。浙江常山大家比較陌生,不過他是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的發源地,
常山境內地下礦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達25種。特別是石灰石、石煤資源均為豐富。石灰石地表儲量達30億噸,質地優良,而這次要特別介紹的景點是常山的三衢石林,石林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種,三衢石林是灰岩岩溶地貌,是奧陶紀晚期(4.4億年前)的一個巨大的古生物礁,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生物礁和岩溶地貌的結合,孕育出千姿百態、如迷宮般的地形。而景區中以石芽和溶溝為主要地貌,兩者交錯成石林迷宮、峽谷與各種趣味怪石狹縫。
古洞街市歷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黃龍洞據專家研究,3.8億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可溶性強的石灰岩和白雲岩地層,經過漫長年代開始孕育成喀斯特地貌,直到6500萬年前地殼抬升出現了幹溶洞,然後經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天的地下奇觀。黃龍洞現已探明的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全長15華里,垂直高度140米, 內分兩層旱洞兩層水洞。整個大洞猶如一株古木錯節盤根,散發開來洞中有洞,天外有天,由石灰質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觀琳琅滿目。目前已開發了龍舞廳、響水河、天仙水、天柱街、龍宮、迷宮等遊覽區,這些景區緊密相連,各有特色。 是黃龍洞第二層洞中的一條陰河,蕩舟響水河恍若回到混沌如初的遠古時代,沿途可見黃龍瀑布、隱龍峽、插香台、龍頭、天龍橋等景觀。天仙水大廳頂似穹窿,底如黃土高坡,三股泉水從三十米高的蜂窩狀的洞頂石窟中如煙似霧地傾瀉而下,四季不斷,其流水經 常年沉積,則形成黃龍石瀑、千畝良田等美侖美奐的洞中奇觀。天柱街以繁華似錦、詩意盎然的“天上街市”而得名,街上石柱、石花重重疊疊,綠紅寶石千姿百態。龍宮是黃龍洞13個大廳中最大的一個,兩千餘根石筍拔地而起。整個龍宮氣勢磅礴:洞內最大的石筍直徑10米,高12米的漢白玉天然石椅“龍王寶座”高高在上,眾多石柱石筍似人似物,惟妙惟肖圍著寶座朝拜。龍宮後花園有金銀兩座花池,清水常溢,花簇盛開。宮頂鍾乳柳垂倒掛,四周壁畫栩栩如生。一根名為“定海神針”的石筍便是黃龍洞的又一大奇觀,總高達19.2米,為黃龍洞最高的石筍,兩頭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釐米,據專家測定生長發育至今約有20萬年的歷史,而且仍在繼續生長。
十里畫廊位於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內西南部,為一狹長峽谷,長5.8公里,,一溪中流,兩邊奇峰怪石層出不窮。詩人黎盛鳴遊畢賦詩:“奇峰爭起鬧長空,百態千姿造化功。秀谷清溪十里路,遊人多少畫廊中。”雕塑家錢紹武稱其為“一條天然雕塑傑作的群像陳列長廊”。十里畫廊內可謂步步有景,人行其間如在畫中。溝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岩石形成了200來尊似人似物、似鳥似獸的石景造型,沿途主要景點有壽星迎賓、采藥老人、猛虎嘯天、夫妻抱子、轉閣樓、三姐妹等。
百龍天梯位於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由北京及英國公司合資興建。於1999年9月動工,2002年4月竣工並投入試營運,電梯主要設備由德國Rangger(朗格爾)國際電梯公司研究生產,耗資1.8億元。百龍天梯氣勢恢弘,垂直高差335米,運行高度326米,由154米的山體內豎井和172米的貼山鋼結構井架組成,採用三台雙層全暴露觀光並列分體運行。以“最高戶外電梯”榮譽而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是自然美景和人造奇觀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