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支持西拉雅族權益,平埔族必須入原住民身分法
惠員今日質詢原民會主委 夷將.拔路兒,對於西拉雅族正名運動是否支持,我也提出質疑,拉雅族是平埔族群人口最多的一族,目前族人數量保守估計可能已超過萬人,但族人長期爭取正名卻一直未能成功,根據原民會提供給本席的資料,去(108)年原民會補助辦理平埔族(西拉雅族)語言及文化推廣活動之項目只有11件,經費共876萬元,佔108年原住民族語言文化補助編列總經費比例僅21%,主委答覆經費去年度上有騰餘,我認為原民會輔導不利,需再加強傳承平埔族文化、語言及傳統的活動推廣!
我也重申原住民身分法需要加入平埔族的族群,否則就是無視平埔族人的權利!
今日內政委員會審查鄭天財委員提出的《原住民身分法草案,其中修正草案第五條單親原住民或是養父母有一方為原住民收養之養子得取得原住民身分,無疑是為原住民身分認定開了一道大門,將會嚴重影響原住民族群的權利,在民進黨立委們的堅持之下,在下午的審查會議逐條討論中,鄭天財委員答應撤回第五條,其餘修改之條文將保留送黨團協商。
此外我也與主委提到,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原住民的傳統節慶活動,從最近的三月就有達悟族的飛魚祭、招魚祭;四月有布農族的射耳祭等等,都是規模很大型的活動,是否會因應疫情而停辦,若照常辦理,如何加強宣導及防疫措施?
今日相關報導:
https://reurl.cc/yZ1xE2
https://reurl.cc/j7MbgD
https://reurl.cc/Qdn86O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貝神的召喚:穿越南鄒迷霧的拉阿魯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友煌 內容簡介: 台灣原住民第15族:拉阿魯哇族(Hla’alua)! 2014年,一直被誤以為是鄒族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終於從歷史迷霧中走出,獲得官方認定為台灣第15族原住民!目前人口數約...
「原住民身分認定」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賴惠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李孟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吳琪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心得] 八尺門的天花板台劇的天花板- 看板TaiwanDrama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到底誰說了算? | 《原住民身分法》釋憲後,原住民族身分認同 的評價
- 關於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從原住民身分釋憲案看《原 ... - YouTube 的評價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李孟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吉貝耍」是東河村的古地名,在西拉雅語的意思是「木棉花的部落」,每年農曆9月4、5日的「吉貝耍夜祭」為聚落一年一度的盛事,更自102年被文化部核定,成為平埔文化中第一個被認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
祭典最大特色不燒香、也不焚燒金紙,族人祭拜阿立母,若有許願並達成者,則以全豬、檳榔、米酒等祭品向阿立母還願,展現稀有獨特樣貌及聚落認同與文化的凝聚力,不但讓更多人看見、認識西拉雅,也是全國平埔族群、學術研究界重要的參考對象。
特別感謝聚落族親長期以來的辛苦付出,市府與族親同一陣線,積極爭取西拉雅法定原住民身分,爭取還給族親應有的歷史地位,感謝族人長期支持及努力,終於讓中央政府正視大家的心聲,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全力共同爭取法定原住民身分認定!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吳琪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10.11內政委員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
琪銘上午在內政委員會針對原住民博物館重新選址後等問題請夷將·拔路兒主委說明後,也要求主委未來必定要協助新北市在三鶯新生地,發展原住民相關建設以及推廣的計畫!
在原住民身分法的修正當中,關於平埔原住民身分認定的部分,過去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在日據時代即有認定,我們也要儘速還給平埔原住民一個身分,讓他們享有原住民應有的權益。
--------------------------------------------------------------------------------
「國家住宅及都更中心」主要有二個大任務和目標:興辦8年20萬戶社會住宅、整合都市更新政策,其中中心包含7大業務項目,在營建署內已經有相同業務內容,未來住都中心的定位是什麼?和營建署要如何區分責任?
20萬戶社會住宅,其中12萬戶是新蓋,但有8萬戶是整合民間現有空屋而得。新成軍的住都中心如何管理這己在完成運做的八萬戶?此次設立的住都中心是否具有等同荷蘭「住宅法人」的營運管理功能?
蒙藏委員會裁撤後各項業務依性質分別轉入各部會,在文化部增設一個「蒙藏文化中心」,可見蒙藏委員會雖然裁撤了,但功能依舊存在,琪銘要求這部分要向大眾好好說明!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貝神的召喚:穿越南鄒迷霧的拉阿魯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友煌
內容簡介:
台灣原住民第15族:拉阿魯哇族(Hla’alua)!
2014年,一直被誤以為是鄒族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終於從歷史迷霧中走出,獲得官方認定為台灣第15族原住民!目前人口數約400人的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由於多數民眾對其不為所知,加上面臨語言、文化瀕危,本書以拉阿魯哇族獨特的十二貝神信仰為結構,重現拉阿魯哇族爭取正名及文化復振的艱辛歷程,包括:
.族群如何走出歷史迷霧,從「南鄒族」的他人歸類中脫身,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身分認同。
.揭開貝神的神祕面紗,族人如何失落及重現其獨特信仰祭典的過程、迷惘與信心。
.老、中、青三代在族語及文化復振薪傳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功能,有合力,有焦慮,也有折衝。
.環境巨大衝擊下,人口數寡少的族群,面臨強勢布農化及漢化壓力,其展現的策略與韌性。
.除父權男性,女性在族群語言文化復振中的特殊角色與功能,其微妙心理及傑出表現。
.在沉浸式族語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配合下,拉阿魯哇幼苗正成長茁壯,族語薪傳已獲得初步成效。
拉阿魯哇族是台灣原住民中,唯一以貝殼為神的族群!
本書作者李友煌博士於高雄市原民會部落大學任教期間,有機會接觸到僅存於高雄市的拉阿魯哇族(Hla’alua),感受其爭取正名與復振文化的苦心與艱難而興起採訪報導之心念,以一年半時間深入部落,大量訪談、觀察、田調,配合平面及影音文獻搜集,採取報導文學的方式,以本書向山上的朋友──人數單薄而堅持追尋與復振族群文化的勇氣致敬。
此外,本書並嘗試從文獻資料及耆老訪談中,勾勒出拉阿魯哇族在漢人開山採樟入侵傳統領域下,與客家人相遇的過程,這場族群遭遇,開啟了日後拉阿魯哇族復振靈魂人物游仁貴的身世;而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宗教改革」下被迫放棄貝神信仰及聖貝消失的事件,也都以類小說的筆法重現。
最後,做為拉阿魯哇族最重要及親密他者的矮人傳說,李博士則以史詩篇章來呼應,藉現代詩創作敘述這段充滿神啟、先知式的神話。全書內容,盡量減少史料推砌與宏大敘述(grand narrative),而以人物、事件、場景的綿密交織來建構,使其兼具報導性、文學性與可讀性,主題清晰又肌理豐美。
作者簡介:李友煌
•台南出生,定居高雄。
•現任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文化藝術學系主任、研發處長。
•曾任台灣時報、聯合報系民生報記者、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媒體公關、高雄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著有《水上十行紙》、《藍染:海島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ttp://eball.tw/news/23194
蘇貞昌今(1)日在立法委員邱議瑩及前立委林育生陪同下,先到高雄美濃參訪南洋台灣姊妹會,與來自各國新移民茶敘,再到市區拜訪美濃當地出名的巴西沙拉堡。在巴西媳婦Joe的指導下,蘇貞昌大秀手藝,現場製作了沙拉堡與Pastel並享用巴西道地餐點。最後,在高雄市與陳菊市長、李永得副市長一同出席參加民進黨高雄市黨公職座談,傾聽地方公職的心聲。
在南洋台灣姊妹會的座談中,印尼、柬埔寨、泰國等各國配偶們陸續分享,也提出許多身為新移民所帶來不便的地方。他們在台灣都生活超過十年以上,對於身分認定以及工作等權利的不平衡對待,感到相當無力。
蘇貞昌聽了姊妹們的分享,心有所感地講了兩個小故事,來表達自己感同身受新移民的心聲。第一,蘇貞昌的女婿是阿美族原住民,由於政府的不重視加上戶政事務所的強制規格化,導致電腦格式中姓名欄框放不下全名,只寫著「見備註欄」,而他的女婿也就成為一位「見備註欄」先生。另一個就是女兒到美國深造博士,只因英文非母語,剛到美國生活時,總會被語言受限而感覺矮人一截。蘇貞昌說,台灣新移民累積至去年底為45萬人,已經超過原住民數目,而新移民婚生子女人數也達近30萬人。新移民的問題就是大家的問題,如同他在宣布參選總統演說中所提「總統像是船長,無論乘客從哪裡來、不分艙等,船長需掌舵領航,要服務的是整艘船上的民眾」。蘇貞昌更進一步提出,未來政府的新移民政策應該有下列態度。第一,大家心裡要接受並認同新移民。第二,從制度上改進,像是公務人員、老師包括法官等,應從心裡去接受其他族群文化,從現實生活中去學習他們的知識。第三,要讓新移民有舒服的環境。
蘇貞昌表示,在他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所提出大溫暖的十二項計畫裡,就有「移民照顧輔導計畫」,三年九億三千萬,對新移民家庭提供支持與服務,協助適應本地生活。未來如果有機會擔任國家元首,一定會繼續為新移民者努力。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到底誰說了算? | 《原住民身分法》釋憲後,原住民族身分認同 的推薦與評價
針對《 原住民身分 法》釋憲案,部分原住民族群對於未來原民身分 認定 的主導權感到焦慮,擔憂最後會由行政機關掌握話語權。 上一次與原民會探討此議題時 ... ... <看更多>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從原住民身分釋憲案看《原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原住民身分 法》修法之路已勢在必行,這起攸關「如何 認定 誰是原住民」的法律,未來發展每一步將是各界持續關注焦點。 ------------ 【#原事 ... ... <看更多>
原住民身分認定 在 [心得] 八尺門的天花板台劇的天花板- 看板Taiwan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上週,某個朋友告訴我,可能有人刷新台劇的天花板了
八尺門的辯護人
多麼狂妄的戲言,因為我們共同的天花板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尤其是今年已經有現象級的造浪者
以台劇精品的產量,一年能有兩部好看的良作已經很值得稱讚了,
通常這類台劇缺點雖然明顯,但精采度遠超過瑕不掩瑜,
造浪者、模仿犯或誰是被害者都是,精彩好看,但稱不上頂尖
看了八尺門後發現它完全不在這個層級,
完全沒辦法一概討論,因為它直接衝破了天花板
構成一個影集的三維:價值、故事、角色,直接定義了什麼叫滿分
並且幾乎沒有台劇常見的癬疾小症頭
1.
以教科書般的故事結構告訴觀眾什麼叫把故事完美的說好。
開場白單刀進入故事主題,主題直接帶入主角,並讓所有觀眾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過程中主要角色獲得挑戰,從苦難中重新檢視自我的認同;
最後依然沒有人獲得幸福,但我們在乎的人都靠自己的力量經歷了改變跟成長。
簡直是教科書般的敘事格式。
2.
這部元素十分多,而且都超左,卻完全沒有左膠煩人的教育態度
A. 歐盟海洋秘密觀察員(一種潛伏在漁船中的臥底以觀察漁業是否符合世界規範的間諜
)在世界上頻繁「失蹤」這個本就吸引人的政確議題作為故事的基本背景
B. 遠洋外籍漁工的勞權議題引發的暴力事件作為鍥子快速切入故事主題
C. 主要角色的原住民身分認同議題
D. 死刑存廢
這部最最最值得稱讚的就是雖然元素很多
環保、勞權、原住民、外籍語言困境、身分認同...等等,
但每一個元素都是為了讓故事更為合理的一塊拼圖,
並沒有帶離了作者想要討論,貫穿整齣的核心價值----死刑。
台劇最大的陷阱很常發生導演想要討論的事情太多,野心太大,
結果故事紊亂、節奏怪異,然後把事情整個搞砸,斯卡羅就是一個很棒的失敗範例。
八尺門可以討論的議題超多,但適當的留白,
只擷取了跟故事相關的元素讓劇情自然而不偏離主題,
這是法律人寫的故事,核心的價值在法庭上。
3.
整部戲會成功最重大的原因必然是演員的表現簡直令人驚豔。
身為主角李銘順的原住民身分自我認同是整齣的醍醐味,
自我認同矛盾而充滿疏離感、敵意跟罪惡感,卻玩世不恭的律師
最後因為死刑的殘酷重新跟族人的靈魂共鳴,
只願意用母語的對話去痛斥體制,尤其是那句極具張力的: 所有的殺戮都一樣。
作者在影劇中留白了他過去在法院25年的經歷,
我們很難知道那個母親過世、父親被關,
對自己原住民身份極其厭惡的憤青是怎麼走到今天變成這樣充滿矛盾的辯護人,
但這樣的留白讓角色更有深度,讓他最後的爆發更讓人意猶未盡。
事後得知女主角莉娜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真是嚇傻我了
印尼朋友應該都以為她是真正的同胞...?
楚楚可憐但卻不弱小的外籍看護,
有著對的事情怎麼可以不去做的勇敢靈魂,將心疼演得活了起來
除此之外呢?
心繫鄉里的阿雄、憤怒卻隨波族流的阿民,還有讓人很難釋懷的老佟,
演技都自然而有說服力,
觀眾幾乎能直接體驗到八尺門部落原住民的溫柔與悲嘆,
海濱社區的角色們將部戲的氛圍定義在一個濃厚底蘊
當然楊烈純熟自然的表演也不在話下,眼神口條都是老戲骨的高水準
重要角色幾乎都可以說是全員演技爆發的表現
這種影劇怎麼可能不好看?
4.
最後,只有真正的法律人才能這麼直切核心的討論法律最深沉的議題,廢死
「死聯盟曾做過一項民意調查:台灣民眾有七成的人對司法公平性缺乏信心,七成五認為
台灣法律只保障有權有勢的人,八成認為窮人比有錢人人更容易被判死刑,但是,八成五
的人,支持死刑。」
「我真的不認為殺人者無罪,但在我們的司法裡,死刑卻只是運氣問題」
「一個人要有多幸運,才能像諸位一樣,坐在這個舒服的位子上,認定這個世界十分溫柔
,而我們擁有絕對的權力對罪犯殘忍。」
「只要給群眾他們想要的,就不會有人記得他們應得的。」
乃至於最後讓許多人津津樂道的:
不殺,就不能阻止繼續殺;如果必須要殺,那就要殺在最好的時刻。
所有的殺戮都一樣。
作者其實要討論一個了非常硬核的法律倫理議題,
有一些甚至是要深入才能理解價值的議題,
而且無論怎樣上面那些台詞通常都很生硬,或至少讓人感覺說教感很重
這齣戲最成功的地方就是,
他很認真的跟觀眾討論了這個議題,而不是用說教的方式。
今天一個罪證確鑿的外籍勞工殺了他的船長全家,
包含一個2歲小女孩,你支持他死刑嗎?
當然,台灣至少八成五的人會支持。
如果,被告可能有精神疾患呢?
笑死,每個殺人的都想自稱自己有精神病,還是應該死刑
如果,被告曾經被受害者長期的施虐、毆打、砍手指,
甚至多次把他頭壓入水桶中溺水,只為了讓他安靜,考量到這樣的情況呢?
如果是這樣,讓人猶豫了。但即使這樣,也不能殺人啊!
如果被告的精神疾患是真的呢?
他的自閉症光譜讓他連跟自己的辯護律師溝通都沒辦法,
導致一審、二審的時候完全沒有能力試著幫自己辯護而被判死,
他根本沒辦法理解律師的話,也沒辦法理解處罰的意義
又或者
如果被告根本沒有成年呢?他只是個突然被丟進殘酷環境,最後發狂的孩子。
多數台灣人的思考邏輯只到第一步就結束了,外籍勞工殺船長全家,死刑。
但不是每一個案子的被告都有機會被觀眾知道,他的人生不只是殺人,
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導致他發狂。
任何一個案件都是複雜的,而群眾的判斷是弱智的,
如同王牌大律師S2古美門結辯的怒斥:
如果法律要參考民意,那要法院幹嘛,以後全部用投票的,大家討厭誰就投票死刑誰
八尺門的辯護人要傳達的廢死思想,不是殺人者無罪,
而是「我真的不認為殺人者無罪,但在我們的司法裡,死刑卻只是運氣問題」
甚至最後還故意探討了法律界的傷痛,死刑執行的問題
也就是當年法律之恥Law in Shit用殺人來幫老闆買報紙頭版的事件,
記者比被告的辯護律師更早知道今天要執行死刑
就算我們都同意死刑是正義且必要的
但死刑應該成為某個執政者拿來炒新聞利用的手段嗎?
王傳一在這齣的演技並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
雖然他的演技不容質疑是相當優秀的。
他飾演的郭檢跟大多數法律人一樣,認為死刑是不正義的。
但郭檢並不希望廉價的崇尚道德制高點,
那種只會說著漂亮話的廢死,那太容易了,他選擇試著站在對立面,
「死刑不是為了教化,不用討論教化可能性」
站在支持死刑的角度,來尋找對立面的正義。
而他沒有找到。
最後回到我跟朋友心中的台劇天花板,我們與惡的距離
認為客觀一點來說,兩齣各有優劣,
與惡距離更為浪漫,表演方式比較強烈,
情感流露更為直接,角色的靈魂更熱血,人物成長的過程也更理想。
更適合給20歲的我看,那時的我仍然相信世界
八尺門的取鏡、用語更為真實,
情感更為深沉內斂,世界則更為殘酷,
更適合30幾歲的我來看,
我已不再熱血,不相信這個世界,但我對價值更為堅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139.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691322273.A.DF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