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與小人物]
在香港新聞學界裡,陳韜文教授是其中一位最受尊重的學者之一。不少教授其實是他的學生。我的碩士論文老師的老師,就是陳教授。
廿多年前,我在中大讀碩士的日子,陳教授和學生打成一片,我們下課後,會一起去中大的大排檔打邊爐,一邊閒話家常一邊討論學術話題,那是歲月靜好的中大,我們可以專心讀書。
沒想過一年前的這個季節,中大風風火火,我換上了反光衣,戴上了頭盔,在這間我的母校也是我任教的學校裡採訪。也沒想過,會見證警察衝進校園的日子。
而我記得,在人群之中,看到很多老師和教授回來看看,那是出於愛校心切的表情。有人眉頭緊皺,也有人憂心忡忡。11月12日的白天, 我在校園也遇過已退休了的陳教授, 我們怱怱交換過眼神, 他給我送了飯盒, 我吃了一半, 放在一邊, 衝突又變得激烈了.
一年過去了, Dr Chan購下了拙作,細細讀了五百多頁的紀錄,還寫了一篇長長的書評。評書之前,我不知情,今天打開明報,才看到這篇文章,感謝Dr Chan。他把我的一些對新聞採訪的想法,作了學術補充。即使Dr Chan已榮休,他寫的文章,還是一樣感情充沛。
我想起陳教授少年時代,他也曾經寫過報導文章,關於邊緣少年的,那是他退休派對上我們聽過的故事。即使後來他成為了被尊重的教授,他也沒有忘記社會裡最小的小人物的掙扎,感謝Dr Chan特別提及拙作裡對小人物的專注, 那是新聞採訪世界裡所有好記者的共同關懷。
//反修例運動前線的新聞故事(文:陳韜文)
香港有「社運之都」的別稱,反修例運動可謂當中的表表者。無論從規模、熾熱程度、持續性、自發性及影響觀之,至今尚未平息的反修例運動可謂空前。雖云尚未平息,運動也隨着疫情和《國安法》的頒布而暫告一個段落。當去年的人和事快要淡褪為歷史的時候,我的同事譚蕙芸老師經突破出版社出版了《天愈黑,星愈亮──反修例運動的人和事》一書,以新聞特寫的形式再次把運動的肌理呈現在我們面前。我相信有不少讀者對反修例運動仍然懷有好奇,又或對新聞特寫和採訪有興趣,故想在此以書介的形式剖析一下。
回到現場
全書共547頁,厚近一吋半,裏面滿是有關反修例運動前線的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我們看到運動的日與夜、血淚和歡笑。這些故事或已淡忘,又或根本錯過了,不過讀到的時候,有時不免受到觸動,使人不能自已。香港劇作家莊梅岩在序言中說到,她閱讀時間中要自覺掩卷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才能繼續。她並提到運動的戲劇性轉接,連編劇的腦袋都應接不暇,幸好多得譚蕙芸把她目擊的大小戰役有條不紊的記下來,使波瀾壯闊的運動得以重現眼前。
在反修例運動爆發之初,譚蕙芸剛巧到加拿大探親度假,因而錯過了連場過百萬人參與的大遊行。她看到來勢洶湧的運動,隱然覺得這是一個新時代的來臨,覺得不能缺席,乃提早飛回第一現場,繼而思索自己應該如何回應。她終於還是按捺不住當記者的初心,最後跑到運動的前線,以她最擅長的文字把運動的故事記錄下來,作為對時代的呼應。對她而言,「現場是神聖的」。如果她沒有到第一現場求取真相的熱切衝勁,一定不會有今天充滿全書的鮮活故事,而她躁動的記者心大概也不能安頓。
譚蕙芸不是新聞機構的僱員,更大程度是公民記者,是具有深厚新聞工作和教學經驗的公民記者。她以這個身分進出新聞前線,在街道上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找尋她的故事。很多時候,她的故事就是現場的觀察,是她跟示威者或長或短的訪問。最重要的一點是,不管那些故事對運動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卻都是真摯的。
在採訪的過程中,她像其他前線行家一樣,除了日夜奔波,也要飽受催淚彈、水炮車和其他鎮壓武器之苦,也要為突發而來的危險而擔驚受怕。因為她沒有新聞機構的支持,一切皆由自己打點,難度自是更高。這些她都克服過來,其應變能力應有過人之處,當然也離不開同行和朋友的支持幫助。
觀察入微
《天愈黑,星愈亮》是作者的目擊記錄,行文自是以第一人稱。她對事物的觀察入微,無論是現場的氣氛、氣味、氣場、情緒,她似乎有能力把它們盡收眼底,最後化為文字。因為觀察入微,細節和直接引述在報道中常常可以信手拈來,使故事更立體、生動、感人。她說有一夜晚在警察拘捕的混亂中,她蹲在地上細心地觀察每個被捕者的表情、語氣和情緒,以至有一警察再三問她身體是否有事。她對細節觀察的執著由此可見一斑。
一般新聞報道的對象是權位比較高的人。有權位才有新聞性。運動中,最受傳媒注意的當然是建制中的權貴和運動的領袖。譚蕙芸卻反其道而行,專門報道的是運動中不見經傳的一般參與者。他們是構成運動肌理的普通人。不要以為小人物的故事微不足道,他們故事有時也很富張力和戲劇性,其感人處不一定低於宏大的故事。有時更是因為他們是小人物,所以更容易觸動人心。「小人物,大故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專業而不避情感
有些記者標榜他們是中立、客觀的,我覺得這是無可厚非,也是一種可取的立場。譚蕙芸不拘泥這種態度,更多的是採取「新新聞」(new journalism)的取向,不諱言對運動的同情和關注。新聞特寫一般對這樣的取向的容納性都比較大。重要的是,有關記者沒有假裝中立而隱瞞自己對事物的評價,更不會因自己的主觀需要而扭曲故事、弄虛作假。
譚蕙芸畢業於中大,又在中大任教多年,像不少校友一樣,對母校充滿感情。所以在「中大戰役」的報道中,她寫來的感情特別充沛。像很多校友一樣,一開始她就聲言「中大是我的家」,當這個家受到攻擊破壞,感覺特別心痛。在警察與護校者抗爭的過程中,有她曾教過的中大學生在現場難過得沒法採訪下去,師生兩人在防暴警察咆吼聲中不禁抱頭痛哭起來。不過,她雖然對警察攻進中大特別痛心,有即時高喊反抗的衝動,但她還是自覺克制自己,最後回到辦公室靜靜地記下中大一役的起伏。
當然,譚蕙芸的感情不限於她個人的特殊經歷,而是透過與其他被訪者互動而建立起來。有一晚在西環,因為衝突過後,交通停頓,正在無計可施之際,有陌生女士趨前表示願意義載她及其他人回家。她原本有防避之心,後來為其真誠所動,乃接受了善意,並在後來的報道中表達了對香港陌生人的敬意。書中其中一個最富戲劇性的故事是一行10多個抗爭者因逃避追捕而躲進電影院。當電影快要落幕而被迫回到街上時,有帶位員提早帶他們到一隱蔽處,着他們先換了衣服才隨觀眾大流離開。譚蕙芸首先想到的是「舒特拉的名單」的故事,她的感情投向誰也就不必再問了。
誰有採訪資格?
最近警方收緊記者的定義,使一眾公民記者及學生記者再也無法到第一現場採訪。按此,以後像譚蕙芸這樣優秀的公民記者就無用武之地了。厚厚的一本《天愈黑,星愈亮》擺在面前,誰還好意思說作者不是專業的,還不夠資格到前線採訪?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榮休教授//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96%87%E6%91%98/article/20201022/s00022/1603287744723/%E5%8F%8D%E4%BF%AE%E4%BE%8B%E9%81%8B%E5%8B%95%E5%89%8D%E7%B7%9A%E7%9A%84%E6%96%B0%E8%81%9E%E6%95%85%E4%BA%8B%EF%BC%88%E6%96%87-%E9%99%B3%E9%9F%9C%E6%96%87%EF%BC%89?fbclid=IwAR3em1HR5O1e6DIuNMrVh0Tr-AgA5JDJ-Z8IjMy75a8ovjlhHnzUXVxTjMY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危險 人物 港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戲劇通- 理想國(港劇) 本劇是港劇中比較少見的以反烏托邦題材 ... 的評價
- 關於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香港奇案實錄- 港劇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講劇時辰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愛與誠》與《香城浪子》
昨晚在FB永安巧老師的專頁見到多輯漫畫《愛與誠》的封面,實在十分感動,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日本漫畫經典之一,那些年還是看黃玉郞與上官小寶年代,《愛與誠》在故事和畫功上的震撼,令個人從此變成愛日漫的一員,這時期所有在港出版的日漫全部係老翻,而老翻中的名牌應是「海豹叢書」和「天龍精選」,無本生利,真係賺到笑,直至九十年代日本在香港正式授權出版漫畫,老翻年代才終結。
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期,抄襲老翻日本文化是常見現象,音樂方面比較好,會買版權改成廣東歌。《愛與誠》這故事,被大台改編成《香城浪子》,監制是招振強,編審梁建璋,編劇有韋家輝、岑國榮⋯,不過從沒有鳴謝或說明改篇自《愛與誠》,仿忽是自己原創,到今天大台仍保持這個傳統呀!
《愛與誠》故事開始,富家女早乙女愛,年少時滑雪,不知危險在一險坡失控,少年太賀誠用身體阻擋了她,救她一命,但額頭被她的滑雪板所傷,留下恐怖疤痕,長大後高中生時期,愛再遇誠,發現他變成不良少年,原來他的悲劇,都是由額上的傷痕開始,內疚的愛利用父親的影響力,將誠安排到她的名牌高中,他們的愛情故事,暴力和黑幫的鬥爭,這時期開始,經典人物高原由紀和座王權太陸續登場!
《香城浪子》點樣抄呢?1930年代香港,富家女潘曉彤(莊靜而飾),童年在山頂踩單車,在斜路失控,直衝下山,被童年韋樂所救(童年是馮志豐,長大後是黃日華),韋樂額頭從此有條疤痕,大撻瘌從此成為花名,長大後變成爛仔,再遇曉彤,為了報恩,彤又係用父親勢力幫樂入港大,樂因此同湯鎮業飾演的應子輝爭女,結仇結怨,但又同其弟子謙(梁朝偉)成為好友,之後都係例牌的恩怨情愁劇情,這劇迅速捧紅了黃日華,「吹乒乓」這句口頭禪是當年潮語,而梅艷芳唱的主題曲「心債」,肯定是她的經典金曲之一。
日版《愛與誠》也有改編成電影,最出名是1974年版,西城秀樹主演太賀誠,女主角早乙女愛由同名女演員演出,電影前後共三集,不過三集的男主角都是不同影星,只有女主角連戲三集。2012年三池祟使,夥拍妻夫木聰和武井咲,拍了套歌舞劇版《愛與誠》,不過真係不是我杯茶,睇左十幾分鐘棄了!
#愛與誠 #香城浪子 #日本漫畫 #港劇 #大台 #黃日華 #莊靜而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游大東【鴻鵠志-影視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歎息橋第十四集導讀:情感殘障青年 ── 李子勇 】
「我份人冇乜情緒,Sammy都話我冷血。」李子勇(Thomas,林保怡飾)跟何樂兒(Joyce,衛詩雅飾)在上環太平山街散步時這樣自嘲……不,不對,其實Sammy(周家怡飾)沒說錯呀,Thomas根本就是冷漠,看他怎樣對待父親李文滔(劉兆銘飾)和如何開除MASSAM管理層阿其(周祉君飾) 便知道了,在他眼中,情義從來不是好東西。但人生若可重來,他大概也不想這樣,那是編審黃綺琳筆下編寫的悲劇人物,透過鏡頭折射出社會上無數真實身影。
回到20年前的某個下午,剛從灣仔校舍走出來的李子勇(陳健朗飾),還在跟同學(劉頌鵬飾)談到美術老師將功課題目設定得太求其,突然遇見正在瑟縮一角抽菸的老父(郭鋒飾),同學識趣的離開。瞥見父親無助的面容,兒子只有不屑;下個鏡頭,就是兩父子的天橋底的對話,醫生證實母親蔡麗樺(張慧儀飾)罹患血癌,骨髓移植是一回事,錢銀才是問題核心,沒錢便沒命,李子勇深明父親無法應付,於是着他央求細叔幫手,父親聽罷深明這比醫好妻子更難,一臉茫然,而他不知道,兒子的淚水在眼眶打轉。
人生真難,可惜世上沒有童話,細叔不肯借錢,所以仍是十幾歲的李子勇只好挺而走險,在昌叔(艾威)的安排下,做假手錶的接綫生和外賣仔。一手交貨,一手收錢,李子勇就這樣賺錢為母親籌募醫藥費。不過兒子的苦心始終敵不過天意,母親猝逝,兒子的心從此枯萎,內心永遠有個洞,他變成「殘障青年」,再也無法去愛,日子只剩下生存兩字,所以當他知道方小薇(談善言 @tamsyin 飾)要代父母還債時,他二話不說幫手,後來更決定答應昌叔屈蛇到比利時,結果埋下所有事情的因,得到20年後的果 ── 第14集「勇氣」,Sammy拖着行李遷出同居單位,Thomas拿着水杯背對着那移動身影,默不作聲,眼淚在流,但他沒有打算開口說「我愛你」,因為這三個字一說出口,他必然會失去這位碩果僅存的朋友,一個可以讓他認真做自己的知己,不然他又怎會蠢得在電話說:「邊個同佢一家人?」傷盡Sammy的心?
「其實有啲嘢我想澄清一下,之前我同阿Joyce傾開,提起有件事,我諗你係誤會咗我,當年我喺比利時我唔係專登留低,唔想返嚟,我係俾人扣住咗,我返唔到嚟,我諗住返香港之前,做單大嘢可以盡量賺多啲錢,幫你還咗你屋企嗰條數,不過衰咗,俾人扣起咗,走唔到。我記得我應承過你話返嚟,我一路都記得,所以我喺嗰度咩都做,就算有危險,我都照做,直至你話俾我聽你有個男朋友,我先發覺,我返嚟香港都唔值,因為你打電話話俾我知,你同阿Alvis(陳子豐飾)起埋一齊嘛,其實當時我……係你冇等我喳。」
這一段表白,正好反映Thomas情感殘障一面,既然耗盡一生中最大的勇氣,在最關鍵的幾分鐘裏說出心底話,但語氣又毫不溫柔,最後一句更有點怪責意味,乍看面容滿不在乎,難怪對方氣結得要命:「咁點解你嗰陣時唔講啫,你而家先嚟講,你咁遲先嚟講,你想我點呀?」就算對Sammy的愛有多深,但他根本不懂表達,「我冇想你點呀,我想澄清一下喳嘛!」可惡程度不比「廢Ken」(陳奐仁飾)來得少,真的想兜巴車埋去,他在比利時行走江湖那麼久,返港後有錢有樓,但愛情世界裏,他根本是個智障,學人玩讓愛?觀眾邊看邊鄙視火都嚟。
記得當初知道陳健朗會飾演少年版的Thomas,我就有期望,因為無論《 #熱戀100天》(2017)的Eric也好,《 #VR驅魔人》(2018)的少年孝哥也好(https://bit.ly/2zyTFaO),阿朗都能夠展現出其魅力和實力,值得讓觀眾記住。他努力,亦有天份,能夠演繹複雜情緒,有看過他和 Will Or 柯煒林 合演 On C AllStar《在錯誤的宇宙尋找愛》MV(2019)嗎(http://bit.ly/2RsQt5s)?那雙通透而懾人的眼睛,已足夠表達想愛但不能愛的掙扎,教人心痛,又譬如《歎息橋》的天橋底父子對話講到喊,還有家中迫父親埋牆問他:「你做過啲咩你講呀?你有冇做嘢搵錢?你有冇10萬蚊?有冇呀?有冇?我費事同你講!」在短短十數秒內,他就憑那雙眼表達出角色的無奈、痛苦和憤怒,充滿力量,但非常內斂,完全沒有那些刻意在鏡頭面前呼天搶地畫公仔畫出腸,好演技不是嘭嘭嘭,而是慢慢滲進心坎,「演技爆發」只不過是媒體濫用的花俏字眼而已,不應盡信。
重溫《歎息橋》第十四集:https://bit.ly/3dgLApQ
【《歎息橋》系列報道 】
*《講畀大東廳》第六集 ─ 專訪林保怡、周家怡:https://bit.ly/2X2pNMV
*《講畀大東廳》第六集(YouTube版本):https://bit.ly/3erpPUv
*《歎息橋》 ─ 一場沒有多少人願意嘗試的港劇冒險:https://bit.ly/3effBGu
*《歎息橋》伍詠薇趕走潘燦良一幕有出處?:https://bit.ly/2LF3R3Y
*點解《歎息橋》叫愛情懸疑劇?
https://bit.ly/2yxyDs9
*第二集導讀 ─ 黃定謙太入戲「驚到喊」:https://bit.ly/35W9FiM
*第四集導讀 ─ 若要人似我,除非兩個我:https://bit.ly/2T63R0N
*第六集導讀 ─ 全劇最重要的角色鍾家俊:https://bit.ly/2X3giM6
*第八集導讀 ─ 何樂兒終於知道自己是蠢材:
https://bit.ly/2Xj7gKW
*不敢踐踏草地拾回自己皮鞋的苗嘉嘉:https://bit.ly/2Ty9ANk
(2905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歎息橋 25 Fatballslim Norris Wong 黃綺琳 陳健朗 Kinlong Chan 金成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快樂的 做乜膠睇電視 #港劇 ViuTV 十字牌早餐 LAW少 Hedwig Tam 談善言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香港奇案實錄- 港劇 - PttPlay線上看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奇案實錄劇情:『真的力量就在亞洲』,2005年,亞洲電視創作的重案實況劇集《危險人物》,收視與口碑同樣創下驕人佳績,成績令人鼓舞。踏入2006年,亞洲電視再次 ... ... <看更多>
危險 人物 港劇 在 戲劇通- 理想國(港劇) 本劇是港劇中比較少見的以反烏托邦題材 ... 的推薦與評價
懷著新聞理想的電視女主播意外發現自己的AI虛擬人物身份,她走入現實社會,得知自己只是被用來報道被編輯過的「凈化新聞」的工具,冒著被刪除程式的危險,她做出了一個大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