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雄的空氣非常差,騎車看不到八五大樓,動不動AQI就150。騎車走路空氣差,真的非常不爽。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影響我們的健康,但是,你知道空汙影響健康的狀況是怎樣嗎? 有沒有台灣本土的資料?
我的想法是,這就是我想要的「空汙風險模型」。
其實拿台灣的資料的好處是,我們的傷害可以有證據了,而且數據化之後可以換算成社會損失金額,除了要求這些排汙大戶降低汙染之外,這些社會成本也應該由兇手負擔,也就是「外部成本」內部化,這些經費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回饋到高雄的醫療成本。
我認為,如此才能實現高雄的生態正義。
詳見下文....
#你知道自己的空汙健康風險嗎😲😲
#生態正義 #科技x高雄x好過日
文:陳信諭 醫師
大家應該都已經聽爛了,空汙會增加各類疾病的風險,從肺癌、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結核、精神疾病......空汙均是危險因子。
但對於民眾而言,問題在於,我們知道這些又怎樣?怎麼拿這些證據來幫助自己呢?
◾️建構完整的風險地圖
WHO已經把空汙列為最大的單一健康危險因子,在2012年時此風險因子就可連結到全球1/8的死亡人數(約700萬人)。如果全世界的空汙都可以降到WHO的標準值,在空汙嚴重的地區如中國、印度,平均壽命甚至可以增加3年以上。根據中國自己的研究,只看中國北方,空汙甚至導致5年左右的壽命減短!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本土研究中,例如台大流病所林先和團隊發表在台灣醫誌上的論文,將PM2.5暴露量多寡所對照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和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數值,套用在全台PM2.5濃度與相關死亡人口上,結果估算出高雄、雲林等縣市,空汙影響相關死亡人口的比率最高,達20%以上。換句話說,改善空污,可大幅減少相關疾病死亡率。
同樣的,105年的國人平均壽命,六都中以台北市83.36歲最高、新北市81.02歲居次,高雄市78.90歲最低,參照國際研究,我們可以假設其中相當部分差異也和空汙有關。需要更多資料更加釐清風險暴露和健康關係。
◾️透過實證醫學實現生態正義
人命當然是無價的。但若以世俗一點的角度,換算勞動力損失和醫療成本支出,會發現空污所帶來的代價非常龐大!我們先前也提到過,考量嬰兒死亡率等因素,減低少量空汙,可能就可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在台灣的經濟與基礎建設結構下,中南部的產污大戶電業、煉鋼業,許多的產出是提供北部使用(如南電北送),但在冬季風場把中北部空污往南部吹,囤積於高屏平原。然而,高雄市在國家醫療、健康促進資源所獲得的挹注,卻遠遠少於北部,本身就是極大的不公義。
如我上週提到的「國立空汙中心」構想,除了偵測與預測外,若能進一步透過本土資料建構空汙健康模型,那麼將更有助於要求排污者「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機轉、促進有效風險管理、促成合理的地方醫療資源分配,甚至將受影響的健康,透過個人空汙健康帳戶模式,回饋給受影響最大的居民。
◾️投資空汙研究,強化國際交流
同樣的,中國產生的境外空汙,影響台灣健康,政府卻從未正式譴責,長年不吭一聲。若我們的高品質研究能在國際發表,則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更可以確認中國放任環境風險「危害世界」、「以鄰為壑」的惡質行為,就算一時無法要求中國改善或賠償,但對於促進國際認知,或我國在各類醫療組織、學會尋求國際支持,共同對抗空汙(特別是同病相憐的韓國、東南亞),都應有一定效果。
---
📌延伸閱讀:
陳信諭醫師:#科技x高雄x好過日 專欄
・人工智慧預測空汙分佈:http://goo.gl/4rahu5
・從城市結構多方面改善空污:http://goo.gl/2QF2zk
---
📌參考資料:
1.Lo, W. C., Shie, R. H., Chan, C. C., & Lin, H. H. (2017).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16(1), 32-40.
2.Ebenstein, A., Fan, M., Greenstone, M., He, G., & Zhou, M. (2017). New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39), 10384-10389.
#高雄 #空汙 #健康 #國立空汙中心
印度平均壽命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知道自己的空汙健康風險嗎😲😲
#生態正義 #科技x高雄x好過日
文:陳信諭 醫師
大家應該都已經聽爛了,空汙會增加各類疾病的風險,從肺癌、心血管疾病、甚至肺結核、精神疾病......空汙均是危險因子。
但對於民眾而言,問題在於,我們知道這些又怎樣?怎麼拿這些證據來幫助自己呢?
◾️建構完整的風險地圖
WHO已經把空汙列為最大的單一健康危險因子,在2012年時此風險因子就可連結到全球1/8的死亡人數(約700萬人)。如果全世界的空汙都可以降到WHO的標準值,在空汙嚴重的地區如中國、印度,平均壽命甚至可以增加3年以上。根據中國自己的研究,只看中國北方,空汙甚至導致5年左右的壽命減短!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本土研究中,例如台大流病所林先和團隊發表在台灣醫誌上的論文,將PM2.5暴露量多寡所對照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肺癌和阻塞性肺病的風險數值,套用在全台PM2.5濃度與相關死亡人口上,結果估算出高雄、雲林等縣市,空汙影響相關死亡人口的比率最高,達20%以上。換句話說,改善空污,可大幅減少相關疾病死亡率。
同樣的,105年的國人平均壽命,六都中以台北市83.36歲最高、新北市81.02歲居次,高雄市78.90歲最低,參照國際研究,我們可以假設其中相當部分差異也和空汙有關。需要更多資料更加釐清風險暴露和健康關係。
◾️透過實證醫學實現生態正義
人命當然是無價的。但若以世俗一點的角度,換算勞動力損失和醫療成本支出,會發現空污所帶來的代價非常龐大!我們先前也提到過,考量嬰兒死亡率等因素,減低少量空汙,可能就可以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在台灣的經濟與基礎建設結構下,中南部的產污大戶電業、煉鋼業,許多的產出是提供北部使用(如南電北送),但在冬季風場把中北部空污往南部吹,囤積於高屏平原。然而,高雄市在國家醫療、健康促進資源所獲得的挹注,卻遠遠少於北部,本身就是極大的不公義。
如我上週提到的「國立空汙中心」構想,除了偵測與預測外,若能進一步透過本土資料建構空汙健康模型,那麼將更有助於要求排污者「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機轉、促進有效風險管理、促成合理的地方醫療資源分配,甚至將受影響的健康,透過個人空汙健康帳戶模式,回饋給受影響最大的居民。
◾️投資空汙研究,強化國際交流
同樣的,中國產生的境外空汙,影響台灣健康,政府卻從未正式譴責,長年不吭一聲。若我們的高品質研究能在國際發表,則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更可以確認中國放任環境風險「危害世界」、「以鄰為壑」的惡質行為,就算一時無法要求中國改善或賠償,但對於促進國際認知,或我國在各類醫療組織、學會尋求國際支持,共同對抗空汙(特別是同病相憐的韓國、東南亞),都應有一定效果。
---
📌延伸閱讀:
陳信諭醫師:#科技x高雄x好過日 專欄
・人工智慧預測空汙分佈:http://goo.gl/4rahu5
・從城市結構多方面改善空污:http://goo.gl/2QF2zk
---
📌參考資料:
1.Lo, W. C., Shie, R. H., Chan, C. C., & Lin, H. H. (2017).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in Taiwa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16(1), 32-40.
2.Ebenstein, A., Fan, M., Greenstone, M., He, G., & Zhou, M. (2017). New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ustained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on life expectancy from China’s Huai River Polic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39), 10384-10389.
#高雄 #空汙 #健康 #國立空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