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樣畫葫蘆,只是留一個東施效鼙的笑話而已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當CEO,或經營一個顧問公司也一樣,都要依據自己的優勢、條件來定義自己的事業。我聽過、看過IDC、Gartner、IHS或GfK的報告,知道他們都有自己的獨門功夫。他們的功夫我們能照抄嗎?不可能,就算抄了研究方法,用處也不大。美國顧問公司的客戶是世界級品牌大廠或網路巨擘,不會是台灣供應鏈為主的產業,要用他們的報告,得要有點本事。
但從台灣的角度出發,研究供應鏈的跌宕起伏,那也不見得是美國、日本顧問公司所長。我們英文版讀者,就有很多是這些世界級顧問公司的讀者。幾年前,iSuppli的總裁來訪,我告訴他,他們公司有超過50人在讀DIGITIMES,他很驚訝;大家猜猜,他們公司有多少研究員?
ICT產業是個大市場,但市場經營的成功秘訣不會在競爭者身上,您得自己者出方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 ,來跟大家聊聊究竟這位CEO的人生故事,還有他有什麼特別之處,被Google創辦人看上,選擇將Google交給他來掌舵。各位也可以思考究竟印度人有什麼特別之處,現在在矽谷各大公司CEO都有印度的身影。最近Google...
「印度人特質」的推薦目錄:
印度人特質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收到學妹寄來的這杯子
這是小時候,爸爸帶我去印度人的路邊攤喝Kopi(咖啡)用的。爸爸叫了一杯,倒一些在碟子裡給我喝。
有時候,這碟子裡會裝一顆「生熟蛋」,淋一點醬油、灑一點胡椒粉,是兒時記憶中的美味。
學妹上次送我的一組杯具,被我打破了,變成「悲劇」,我難過了好一陣子。今日再見,滿滿的感動~
已經快兩年沒見到我爸了!
想起這篇文章,再和大家分享~
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可以再和老爸喝Kopi,品嚐生熟蛋。
====
常寫我媽卻很少寫我爸:
說不出口的「愛」
我很常在文章裡提到我媽,卻很少寫到我爸。
我和父親的糾結幾十年了。尤其母親過世之後,我對父親曾經是很不諒解的,甚至可以說是心有怨恨的,怨到不想與他有任何聯繫。後來,我才逐漸明白父親的愛是如此的紮實,即使他從來不曾說出口。
小時候,家裡貧窮。記得父親下班回家,吃過晚餐,都會找我短暫的聊聊天,然後他就會外出找朋友,在我們睡著後才會回來。我們父子之間沒有什麼深入的交談過,他也從來不操心我的課業。父親他只有小學畢業,母親則連小學都沒讀過,所以,念書從來都是「我自己的事」。
父親他沒教我什麼大道理,但他常說「勤有功、戲無益」、「做人要有志氣」、「有恩必報」,這三點我一直都有遵照辦理。或許是因為我是長子,也或許是我的個性使然,認真讀書這檔事,在眾多的兄弟姐妹之中,也只有我一個人有真正做到。
為了讓父親安心,小學的時候,我總是在父親下班回家洗澡的時候,大聲的朗讀課文,讓他聽到,其實,我是連課本都沒有打開,因為我早已經把課文背到滾瓜爛熟,我念給他聽,只是不想讓他操心。
他也常叫我「不要多管別人的閒事」、「要防著別人」,這或許是他之前有過一些不好的經驗,但是這兩點我卻從來都沒有好好遵守。雞婆率直的個性,雖然偶爾會給自己帶來一些困擾,卻是自己最執著、最鮮明的特質。
母親過世之後,我對父親是很不諒解的,甚至可以說是有怨恨的。每每想到母親所受的種種委屈,我就會打消和他聯絡的念頭。
父親是個雜工,沒有穩定的收入,有一段時間還迷上了賭博。有好幾次是一發薪水就輸光,家用沒著落,只好由母親硬著頭皮向雜貨店賒借。多虧小學老師和中學校長的幫忙,我中小學時高昂的學雜費都是全免的,我只需要負擔公車通勤費用、午餐費用和書藉費。奇怪的是,這些費用我從來沒有一次缺繳。
這件事困惑了我許久。有一回,父親喝醉了酒,回家攤躺在客廳,嘴裡嚷嚷著:「你們不要拿走我的錢,那是阿金讀書的錢!我再怎麼賭,也不會輸掉他讀書的錢!」直到現在,每每想到這件事,眼淚都會止不住地掉下來。是的,這就是他的「分寸」,也是他對我的愛。就像讀小學時,即使家裡沒有鬧鐘叫醒他,他仍然準時載我去上學,我一次也沒有遲到過。
有次,他在報章上看見我恩人的母親過世的訃文,他竟然可以自己一個人,搭著公車依照訃文上面的地址,到達300公里外的喪家去致意。我的父親對於這些「白事」,一向禮數都非常的周到。他說,因為是有錢人家的喪禮,別人都是送很大的花圈,他只能買個小花圈示意,有點不好意思。但是就是這麼巧,剛好喪家在「車頭照片」缺一個花圈,別人送的都太大,只有他送的「夠小」,剛好派上用場,解決了喪家的困擾。
說到這裡,他臉上掛著的是既尷尬又有點自豪的微笑。這件事,我有聽恩人提起過,她也很感謝我父親的心意。這是我恩人家中的大事,我沒辦法出席,父親覺得這場白事,無論如何,他都得替我跑一趟。父親說,他雖然是個「粗人」,這些人情世故,他還是知道的。
隨著在臺灣的工作愈來愈忙碌,每次回馬來西亞的探親,時間都非常倉促。那次,我想辦法擠出一點時間回去看看父親,謝謝他代我盡的人情事故。看著他撐著逐漸蒼老的體態與容顏,眼眶泛紅的站在門口和我道別,我沒有再叮嚀他菸要少抽一點,但是想說的「爸,我愛你」這句話,依然是沒能說出口。一直以來,這不是我們互動的方式,但我們彼此交接的眼神,已經是無聲勝有聲了。
這次回程恰巧是颱風天,在飛機遇上劇烈亂流,在顛頗的機艙內,我趕緊把這文章寫完,深怕......。一邊寫著,也一邊擦著淚,偶爾抬頭,和空服員四目交接時,其實很怕她誤以為我是被亂流嚇哭的。對父親的愛,總是比較開不了口。但總是會害怕,自己會來不及說,因此,我寫下來,提醒自己。期待終有一天,嘴裡能吐出「爸,我愛你!」這幾個字。
本文收錄於《ICU重症醫療現場》
印度人特質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4月18日
地點:廣東省城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鴉片販子面臨的另一項指控是他們的行為是違法的走私。1831年7月《廣州紀事報》曾刊登了一位讀者的來信。這位讀者認為,從事鴉片走私的來華英商要有羞恥感,「我們英國商人在善於思考的公眾面前越少突出鴉片貿易越好」,因為這種貿易標誌著「道德上的墮落和病態」。[18]《廣州紀事報》在發表這篇唱反調的讀者來信時,加了一個和來信一樣長的編者按予以反駁。後者認為,只要在中國進行的鴉片走私不觸犯英國的法律就不必在意。這種觀點,後來在1840年被另一位鴉片貿易辯護者加以發揮。這位作者首先認為,「不是外國人,而是中國人,將鴉片運進中國,而且是在政府沉默的、幾乎是公開的同意之下進行的」,因此,「運送」鴉片並非走私,「不應得到這種汙名」。[17](PP54-55)在鴉片利益集團看來,不僅英國鴉片販子不是走私犯,甚至中國鴉片販子的走私罪名也是很輕微的。
面對英國公眾對鴉片貿易日益高漲的譴責,鴉片利益集團找到的另一塊擋箭牌,就是長期代表英國政府控制著殖民政府的東印度公司從鴉片貿易中也攫取了巨大利益。的確,東印度公司雖從1799年起禁止其船隻攜帶鴉片到廣州,但它作為英國在印度殖民地的代理人,卻控制著鴉片的大部分來源,並對當時印度一些自由邦的鴉片徵收大量過境稅。為了使這一來源穩定並擴大,東印度公司將自己的觸角伸到了鴉片生產的環節。它向印度農民提供種子和貸款,對鴉片生產與銷售實行壟斷。根據需要,東印度公司還強迫印度農民種植罌粟,再將低價從農民手裡收來的鴉片高價拍賣,獲取暴利。東印度公司通過投資和拍賣鴉片可獲得超過其投資一倍的利潤,是印度煙農收入的3倍。(1)
英印政府從鴉片貿易得到的收入,已有多種統計。鴉片戰爭前夕廣州報紙披露的數字是,英印政府從鴉片專賣獲得的利益,是每年8459425盧比,或是981293英鎊。[20]印度學者譚中的統計顯示,從1801到1840年,孟加拉殖民政府從鴉片得到的財政收入為366161809盧比,[21](P88)將近1.5億西班牙元,這個數字還可以折合成1億兩有餘的白銀。其中,在鴉片貿易急劇膨脹的1830年代,該政府平均每年570多萬元的收入來自鴉片貿易。除此之外,東印度公司的茶葉貿易也與鴉片貿易密不可分。它在1834年前,通過出售期票換取鴉片販子手中的白銀,再購買茶葉等運回英國。1834年之後,它在廣州的「財務委員會」則向鴉片貿易投資。所以說,這個公司實際上是鴉片利益集團最為核心的力量之一。
不斷地將它與鴉片貿易的密切聯繫告訴公眾,是英國鴉片商說服英國政府支援他們的一種頗有效率的方法。在英商的輿論工具和其他出版物中,對這方面情況的論述隨處可見,因為這是來華鴉片販子從事鴉片貿易的一種「理由」。故在1839年,當孟加拉英印政府中有人建議,為了道德原則而放棄鴉片生產時,《廣州紀事報》立即憤慨地予以長篇抨擊,指責「一群虛偽的政治道德家,以任何國家政府都不曾依據的理由為基礎,強烈要求放棄(鴉片)生產。……世界上有哪個政府會在一種錯誤地理解、錯誤地解釋的道德的基礎上,曾經放棄,或將會放棄一種對國家的開支必不可少的財源?」(2)
這段文字表露了鴉片貿易辯護者的內心世界。作者的邏輯很簡單:不要談什麼道德,只要看利益,沒有一個國家按照道德原則確定自己的政策,英國人如果基於道德原因而放棄鴉片生產,將是愚蠢的。同樣,要他們放棄鴉片貿易,也是基於「錯誤的道德基礎」上的主張。
四
關於鴉片貿易的辯論,在遠離廣州數萬里之遙的倫敦也同樣進行。隨著鴉片問題的日趨擴大,英美社會那些懷有道德心和正義感的人士,也日漸關注這一問題。當時廣州的報紙報導說,「在英國和美國,反對鴉片的宣傳鼓動業已興起,這兩個國家都出版了大量反對這一貿易和吸食行為的出版物,人們還出獎金徵集反對鴉片的最好論文。」[22]在英國的鴉片利益集團和具有道德感的反鴉片團體之間,也很快出現了關於鴉片貿易問題的論戰。
關於在英國發生的鴉片問題的爭論,這裡無法進行詳細論述,僅對可以代表反鴉片力量的地爾窪的《對華鴉片貿易罪案》和為鴉片利益辯護的撒母耳·沃倫的《鴉片問題》的論點分別作些介紹。
地爾窪(AlgernonSydneyThelwall)是英國的一名傳教士。他的名字在鴉片戰爭時期的中國並不陌生,因為他作為英國反鴉片人士的代表,出版了著名的《對華鴉片貿易罪案》(TheInquinitiesoftheOpiumTradewithChina)。魏源的《海國圖志》和其他中國出版物提到過這本書,書名譯為《鴉片論》。這本長達178頁的小冊子內容豐富,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將與鴉片貿易有關的資料加以整理,主要有:各家對鴉片毒性的論述;英國的鴉片生產和對華鴉片輸出情況;對華鴉片貿易方式;中國政府對鴉片貿易以及對英人的看法。在將這些材料系統地加以整理後,地爾窪要求英國公眾作為「陪審團」,對鴉片問題進行裁決。他認為英國人民的裁決將會證明他的觀點:「作為興奮劑或奢侈品吸食的鴉片,是一種使嗜好者的心靈、身體和財產走向毀滅的毒藥……這種毒藥被我們在東印度的同胞走私到中國,直接地、系統性地違犯並挑釁人類和上帝的法律,並證明中國政府將我們從愜意的、與其巨大的人口進行無限制的商業交往中排斥出去的行為是正當的……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我們複雜的仇恨、猜疑和蔑視,對待我們蓄意的傲慢和侮辱,都是合理的。」[23](PP129-131)地爾窪要求英國公眾認真思考這些事實,並起來「抗議或阻止這種大規模的謀殺行徑」,「從現在開始,如果你不抗議這種罪行———如果你不竭盡努力阻止他們———你就以自己的方式成了他們的夥伴,並(因你無心的默許)成為你的同胞緘默的同謀。」[23](P133)
這本小冊子的第二部分是地爾窪關於鴉片貿易的進一步評論。他認為英國人從事的這種集體犯罪,玷污了英國作為一個基督教國家的榮譽和尊嚴,而中國禁煙政策對於英國這樣的基督教國家來說是一種嚴重考驗。[23](PP140-143)他再次重申,在華英人所控訴的他們在中國所受的種種「冤情」是鴉片貿易的後果這一觀點。[23](P139)地爾窪認為鴉片貿易表明還有更為值得深思的東西。對鴉片貿易這一罪行的反省「引導我們去考察我們對待印度人和中國人的整個行為」,進而思考英國人在東方犯下的「每一種罪行」;[23](PP148-153)英國人在鴉片貿易的狂熱中表現出來的「犧牲一切去滿足貪欲」的精神特質,既使他們在將近200年的時間裡未能成功地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也使他們陷入到瘋狂進行鴉片走私的道德低谷,而「鴉片貿易的罪行在與中國人交往的過程中被當作我們的行為與性格的樣本」,這是英國人在對華交往中所遇困難的原因所在。[23](PP153-158)應該說,地爾窪揭示了英國鴉片商那種「犧牲一切去滿足貪欲」的特點,的確在較深的層次上挖掘了鴉片問題的本質。
作為一名神職人員,地爾窪的言論可以說代表了基督徒的道德和良心,理應得到尊重。他的呼籲在英國社會也得到了熱烈回應,一時間湧現了大批的地爾窪擁護者。在1839-1840年,大量討論鴉片貿易是非的小冊子問世。以《對華鴉片罪案》為開端,在英國形成了頗具規模的關於鴉片問題的討論,也在一定範圍內形成了聲討鴉片貿易的社會氣氛。1840年2月13日,在英國政府加緊策劃侵華戰爭之際,倫敦的一批反鴉片人士成立了一個反鴉片協會。該協會在成立會議上通過了幾項決議,包括:「英國商人對華鴉片貿易侵犯了中華帝國的法律,為此目的在英屬印度公開進行的鴉片種植損害了英國的聲譽,對基督教的品格造成傷害」;同時,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它也是非常有害的,它干擾了英中之間的合法貿易,使這一貿易陷入危險;為此,應立即採取措施,在英國發起各種形式的反鴉片運動。[24]
但是,鴉片利益集團也不乏支持者,這些出版物中也包括為鴉片貿易辯護的作品,他們與反鴉片人士之間的交鋒,構成了鴉片戰爭前夕英國社會一場道德與利益之間的論戰。
在反對地爾窪觀點的人士中,撒母耳·沃倫(SamuelWarren)是比較突出的一位。他的《鴉片問題》(TheOpiumQuestion)也是具有一定影響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作於1839年底,在次年1月又進行了一些補充。它的主旨,是論證英國政府必須為義律繳給林則徐的2萬多箱鴉片承擔賠償或索賠的責任。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鴉片貿易的性質及評價的問題。由於站在鴉片利益集團的立場上,沃倫在談到地爾窪的書時說:「它對這一問題似乎確實採取了一種狹窄的、片面的觀點;完全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事實和由此可以產生的推論,而這本來是他和英國公眾都應明確予以關注的。」[25](P62)
沃倫認為地爾窪和反鴉片的英國公眾忽略了一些「重要事實」。首先,中國政府和道光帝反對鴉片貿易,是為了中國的財政考慮,而不是為了道德問題。[25](P64)他引用了大量上諭和奏摺,來證明白銀問題才是禁煙的真正原因,而這又是不懂「政治經濟學」的結果。[25](PP72-73)其次,英國鴉片商人並非「走私者」。就像前面提到過的《廣州紀事報》的觀點一樣,沃倫認為「走私者」的定義不符合那些「最為傑出的英國商人———他們的名字在大不列顛、在印度,簡言之,在世界上每一個知道商業精神、榮譽和創新精神的地方都會受到尊重」。[25](PP77-78)他認為英商的行為都是在中國政府瞭解的情況下進行的。再次,鴉片不應僅僅被看作毒品,相反,「鴉片擁有最為不可估量的藥用品性」。而且它對中國人的毒害並非特別嚴重。在他看來,「我們在三億五千萬中國人中銷售的2、3萬箱鴉片,所產生的身體痛苦,決不會比在我們這個道德高尚的、幸福的國家公開地、不受指責地銷售的烈性酒所產生的痛苦多。」[25](P85)第四,對於地爾窪和其他人對英印政府策劃和管理的英屬印度的鴉片生產所產生惡果的抨擊,沃倫也進行了否認。[25](PP87-91)從這些方面來看,《鴉片問題》是一本全面反駁地爾窪的《對華鴉片貿易罪案》的作品,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鴉片利益集團對於鴉片生產和鴉片貿易的辯護。
無論在廣州還是倫敦,這都是一場沒有結果的辯論。即是說,良心和道德並沒有從實質上影響鴉片貿易。就在英美反鴉片勢力起而抗爭之時,對華鴉片輸出仍在急劇增長之中。這個事實說明,傳教士們引為自豪的基督教道德,在鴉片利益面前是蒼白無力的,巨額利潤的誘惑使鴉片販子克服了對上帝的敬畏。《廣州紀事報》的一位作者厚顏地寫道:「在商業上正確的東西在道德上就不會錯:這是倫敦的一位商人領袖最近確立的基本準則」,(1)集中表達了鴉片販子的價值觀。在這場道德與利益的較量中,後者明顯占了上風。當英國炮艦在中國海岸挑起鴉片戰爭後,甚至一向譴責鴉片貿易的英美傳教士也放下他們一度認為至關重要的這場爭論,而將其輿論的矛頭對準他們原本認為較有道德的清政府。不過,儘管如此,在1830年代發生的這場道德與利益之爭仍然有其意義。它使肆無忌憚的鴉片貿易受到道德原則的鞭笞,使其骯髒的面目暴露在英美民眾的視野之中。在鴉片戰爭的硝煙散盡之後,英國正義輿論繼續對鴉片貿易進行撻伐。而來華基督教傳教士的反鴉片行動,在晚清時期迄未中斷,並在19世紀末匯為頗具規模的社會運動,對煙毒氾濫的中國社會形成值得重視的影響。」
註解:
[18]Veritas,TotheEditoroftheCantonRegister[N].TheCantonRegister,August2nd,1831.
[19]OpiumTrade[N].TheCantonRegister,August2nd,1831.
[20]OpiumMonopoly[N].TheCantonRegister,December3rd,1839.
[21]TanChung,ChinaandtheBraveNewWorld,AStudyoftheOriginsoftheOpiumWar(1840-42)[M].Durham,NorthCarolina:CarolinaAcademicPress,1978.
[22]TheOpiumTrade[N].TheCantonPress,January18th,1840.
[23]A.S.Thewall,TheInquinitiesoftheOpiumTradewithChina[M].Wm.H.Allen&Co.,1839.
[24]Opium[N].TheCantonRegister,June9th,1840.
[25]SamuelWarren,TheOpiumQuestion[M].London:JamesRidgway,1840.
(知史討論中的文章來源:
吳義雄:《基督教道德與商業利益的較量——1830年代來華傳教士與英商關於鴉片貿易的辯論》,《明清海防研究》第一輯,網址:http://www.ypzz.cn/f/news-xs?p=8ec18e35918845798b31412fc6ca90bc-c0927d419d9844c5b32924b4856f9887)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印度人特質 在 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 ,來跟大家聊聊究竟這位CEO的人生故事,還有他有什麼特別之處,被Google創辦人看上,選擇將Google交給他來掌舵。各位也可以思考究竟印度人有什麼特別之處,現在在矽谷各大公司CEO都有印度的身影。最近Google 谷歌就在印度加大投資,有沒有點人不親土親的感覺呢?印度出身的CEO能夠對印度市場有比較好了解並且想著力一下,感覺好像有點道理耶。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Google執行長
來自印度Pichai的魅力跟我們所熟知的馬斯克、庫克不同,如果你看過他說話,感覺就是一個很平易近人的印度叔叔。皮蔡的魅力在於他是一個偉大的溝通者,促進協作,幫助公司完成每項任務。在擔任執行長前,11年的工作中除了Chrome,還完成其他如Google Drive、Gmail、Android系統等重要產品的開發。他在 2014 年升任Google的產品總監,負責監督Google所有大型產品的日常維持與運作,成為Google創辦人佩吉的重要助手。在2015年成為 Google CEO,2019年12月兼任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
Pichai的同事說他不是個會讓事情極端分化的人。面對衝突,他強調合作,避免兩邊對抗。跟Steve Jobs賈伯斯還有騰訊馬化騰的那種內部競爭完全不同啊!或許Larry Page喜歡的就是這種特質,Pichai強大的溝通能力,是Larry Page暢談願景、目標時的「翻譯官」和「推動者」。相較之下,馬斯克的天才狂放,庫克的內斂深沈,印度皮蔡有他自己不同的成功之道
股感:https://www.stockfeel.com.tw/
股感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ockFeel.page/?fref=ts
股感IG:https://www.instagram.com/stockfeel/
股感Line:http://line.me/ti/p/@mup7228j
undar Picha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ndar_Pichai
從平凡印度男孩變為 Google CEO:Sundar Pichai 一路走來的原則只有「低調務實」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7/01/26/story-of-sundar-pichai/
Google 創辦人宣布退位!Sundar Pichai 接任集團 CEO,他將用什麼方式來領導?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9/12/08/sundar-pichai-alphabet-ceo/
印度人特質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昨晚梁文道陶傑那件事,還是漏了很多東西未講得清楚。梁文道是有哲學根底,一向思維都相當準確。但這件事他未能從基本上原理去講,只是用一些比較學術上的講法。陶傑是讀文學的,所以他的論理其實可以不用看。我從來都不覺得他講小農DNA有何意義。他意圖反駁梁文道話以前有人講民族性,也有些書講民族性。但講那些東西是沒有意義的。第一,這是犯了訴諸權威的謬誤,而且還是過時的權威。這些種族主義或者民族主義的歧視,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覺得日本人是不用提防的,他們覺得打空戰也不用提防日本人,因為日本人全都近視,是不能瞄準到對方。結果開戰的時候,當然很「大鑊」。去到1980年代,仍有歧視認為海地人是三大愛滋病的可疑人之一。這是一種偏見。
首先,陶傑的小農DNA是含義不清,也沒有解釋能力的東西,但他卻把視作為很多問題的答案。像大陸有人撞車,或橋塌下來是因為小農DNA的問題。土豪也是小農DNA,這是甚麼問題的答案。這個答案是不含任何準確意義。
第二,當中的大錯是甚麼呢?他們一講民族性,那是決定了一個人某一種非主要的性格,而決定不到主要的性格。舉例,我附近住了一個印度人,那你只會想到他會不會燒很多香,拜神,是不是經常吃咖哩。這只會影響到一個的外圍的特性,但影響不到一個人的核心性格。一個人的核心是由先天和後天而成的,那是人性的大辯論,普遍認為先天的影響較大,後天是提供機會讓先天發展出來。先天已和民族完全無關,但後天最重要的父母養育是怎樣。如果自少經常暴力虐待,很難心理健康的。然後文化背景已經是外圍的影響了,因為它決定不了一個人的性格。如果請一個人,那是blue blood,那我會知道那是一個有錢有教養的人。一個屋村出身的人,也是一個好的形容,因為若他來是做一份高級的工,那你會想像到他是聰明和艱苦奮鬥的人。如果我告訴你,那是一個中國人,那你所知道的只是他應該會講中文,他應該會食咸魚臘腸,但你是不能知道他最重要的特質。如果一個人是港大一級榮譽畢業,你大約知道那個人是否聰明。但一個人好壞善良與否,是完全不能用民族性來解答。一用來解答,那你即是指整個民族都是壞人或蠢人。那是錯的,因為所有民族都有好人壞人,所有民族都有聰明和蠢人,所有民族都有勤力,有人懶散。用民族性這外圍因素去解答一個人的核心特質,那是種族主義。陶傑就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那些說話,也得罪菲律賓幾次。奧巴馬話racism is in our DNA,正正就是陶傑這種人。因為我們如果不會思考,很易會墮入racism陷阱中,那是dna的一部分。他同樣是sexist,甚麼東西都想到性方面。
相關討論:
http://forum.memeh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4297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印度人特質 在 EP.80【矽谷職場系列】為什麼矽谷是印度人天下?10點印度高 ... 的推薦與評價
00:00 矽谷有哪些頂級 印度 高管04:23 10點 印度 頂級高管的 特質 13:00 對Annie很受用的表揚人的三個字! 13:00 華人的優點在於? ... <看更多>
印度人特質 在 【印度人厚臉皮又愛吵,但這可是有道理的】... 的推薦與評價
... 印度人來說,這種太過極端的民族特質,只是阻礙他們尊重與接受其他的文化。 我沒有去過印度,但在海外遇見的印度人令人不敢恭維,雖然也有遇到過好印度人就是了。 7 年. ... <看更多>
印度人特質 在 Re: [討論] 大家對於印度人RD的印象是甚麼? -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一個好朋友是印度人
工作上同事也有印度人
而且有跟印度人一起出去旅遊過三不五時會一起吃飯聊天的人來回一下好了
印度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人也超多 所以很難用一種印象來描述每個人
就我所知 一些常見的刻板印象包括
1. 口音很重
這個我覺得不一定啦 要看人
但就算有些人口音很重他們的用字遣詞也比台灣人/中國人好很多 可以知道他們的英語程
度
其實都超好
看到有些推文說聽不懂 其實原因出在可能你的英文可以繼續加強
舉例而言即使一個外國人講中文的口音再重講再爛
身為中文母語程度的我們也不可能聽不懂對方的意思一樣
多聽世界上不同的口音很快就能聽懂了
2. 咖哩味
這也是看個人 與其說是咖哩味不如說是體味
可能有些人沒有擦體香劑的習慣因此體味比較重
這一點我覺得不只印度人 每個國家的人都有 大家如果不想被女生覺得身上有味道真的要
擦
止汗劑呀
我認識的印度朋友們我是沒有在他們家或他們身上聞到過咖哩味就是了
3. 愛抱團/愛拉印度人進團隊
這點不是刻板印象 是真的
他們真的很團結
可以看到許多公司的管理階層ceo等等的有許多的印度人我覺得除了他們在語言文化與美
國
較相近有優勢外
也是因為他們很認真的提攜自己人
這點在中國的論壇上有很多討論跟抱怨
中國人很多覺得遇到中國的面試官反而對中國人更嚴格/更挑剔
中國人也很愛檢討他們自己是團散沙應該學習印度團報的精神
我覺得台灣人更應該學習印度人的團結
畢竟台灣人在這世界上真的是少數族群
4.非常節儉
至少在我觀察到的例子裡是蠻節儉的
像是我主管他應該至少至少有8M usd 身家吧
但他還是會為了省小錢花時間排隊去Costco加油
或是開許多銀行帳戶把錢轉來轉去拿幾百塊的開卡禮
我覺得有點太過節省
5.不吃牛肉
這不是真的 要看人
印度蠻多素食者
有些人則是從小只吃雞肉 所以長大了也只吃雞肉 不太吃海鮮與其他肉類等等的
也有些人因為是穆斯林 不吃豬肉
有些真的不吃牛
也很多全部都吃的
一切都是看個人習慣與喜好
6.家庭觀念重/相親結婚
家庭對很多印度人來講非常重要 我每次都覺得那在台灣可能會被冠上超級爸寶媽寶的程
度
我跟印度朋友聊過這話題 他給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爸媽對他們付出了多少
因此長大後也會覺得回饋爸媽讓爸媽開心不忤逆爸媽是基本的
爸媽說該結婚了他們就會認真思考結婚
他們也許多人結婚就不打算離婚
直接從印度搬運老婆或女友來美國
自己找不到的 就是爸媽幫他們找
我朋友最近結婚 雖然他是自己上網認識的
不過他跟他老婆結婚前只有視訊過
然後第一次見面就是他飛去印度結婚 我覺得很酷的
當然也有很多例外 這邊講的只是機率問題
7. 印度人都很聰明
不 跟你我一樣都是常態分佈
有幾次我跟印度朋友們去旅行
結果一個開車開到在深山野外因為忘了看油剩多少忘了加油害大家差點要露宿山區
一個訂旅館不看評價找到一個恐怖電影才會出現的旅館
一個看到路邊有人車拋錨直接撞下去
只能說天兵很多
講了這麼多 其實是想要消除大家對其他種族的偏見
有沒有很討厭的人 當然有 就跟台灣一樣也有很多爛人愛壓榨人一樣
那有沒有好人呢 有呀 也很多 就跟台灣人一樣也很多溫暖善良的人
我一直覺得我們常說外國歧視亞洲人什麼的
但如果我們自己都喜歡用一些歧視的用語或既定印象去看待其他種族的人(雖然印度人也
是
被歸類亞洲人啦)
這樣歧視是不可能有消除的一天的
希望大家看事情多看人與他做的事 而非帶著膚色的眼鏡
就像我們也不希望別國的人看到台灣人然後說 喔 他們都臭豆腐味 都是黃色的 都是宅宅
的
等等的言論雖然身為宅宅我驕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5.26.17.5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53532072.A.DDC.html
台灣都已經夠孤兒了 自己人還不團結就會很難出頭
如果大家都慢慢有意識的改變 相信就會越來越好
跟印度人的生活圈相比不太融入美國的社會
在工作上則比較不抱團 較偏向自掃門前雪 很卷 較不會一起提攜 因為深怕資源被搶
而且他們非常愛講中文 即使在公司也一樣 有些人甚至會用中文1-1
或是在公司午飯團體聊天其他人講英文時他們就直接聊起中文
老實說我比較少看到其他國的人這樣
也因此許多外國人對中國人的印象是他們只愛跟自己人社交
不愛跟其他不講中文的人社交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