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狹隘的自慰大中國情懷>>>
#我不是華僑
#我不是中國人
在往中國的工廠路上,接我的中國工廠幹部和我聊著。在談話中,他興致勃勃聊起我這個馬來西亞人。
他說知道知道,你們馬來,有什麼歌星,那個叫什麼什麼的。
然後路上他就開始聊起馬來西亞,他問著:「你們馬來,有多少人口?」「你們馬來,有多大?」「你們馬來,.......」
中國人普遍上了解一個國家或者世界都是從數字開始的,我想。
當我答完了這些數字,他總結:「和我們中國比起來,還是很小的啊⋯⋯」
是的,確實是小的。
我附和著。話匣子打開了,他繼續問:「你們馬來的華僑很多吧?」
突然之間我心裡有一種反彈,因為他把我看著「華僑」。這是我沒想過會被人這樣認知的身分。
我想也算了,懶得解釋,就直接回答他。
「聽說馬來還是很排華的。」
這個問題我答不上腔,因為他很難明白我在馬來西亞成長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我想說「是」恐怕他會純粹認為我們這些離開中國的華僑在異鄉受到欺負而已。
我也很難和他說沒有排華。
我回想了我的成長過程,年輕時確實覺得華人像二等公民,只是年紀再大了些,反而這種感覺比較沒了。或許是比較明白一個在種族多元的國家裡,也許共存時也要從別的群體的角度去看本身族群的利益,不能全然一味只想本身吧。
「有點吧!但相對來說,我們比起印度尼西亞不那麼排華」我說著。
「印度?」
「不是,是印尼,離馬來西亞不遠的國家。」
接著他說著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與進步,聊著他年輕時貧窮的生活,和無法想像到的現在竟可以生活的還可以,聊起這話題,尤其是對他眼中的華僑,他顯得特別榮耀。
我也附和著他說自從鄧小平南巡後開始開放政策後,中國的發展就一直勢不可擋的從沿海城市一個區一個區的產生突破性的脫胎換骨般的改變。人民的生活也變好了。這是很重要的成就。
「確實是的,我們祖國強大起來了。現在連美帝也看中國面子,不敢亂來。」他很驕傲的說著。
我沒有答腔,我不知如何回答。眼睛就望著飛快的風景,車子在高速上行駛,外面灰濛濛的天,路過的農地,看到的盡是類似風格的很不協調的仿歐式幾層樓高的房舍,他們宣示了農民的富有。
正在我為窗外的風景放空著想些什麼或不想什麼的時候,我聽到他說:「有沒有想要回來中國?」
我回過神來,帶著意外的表情反射性的回應:「蛤?!」
他想應該是我聽不明白,所以他說明著:「現在咱們中國都發展不錯了吧,應該比你們馬來好吧,你看看是不是?
我們現在中國很歡迎海歸的華僑。」
話說到這裡,我無可避免的要講明白了。
「但我不是華僑。」
他的頭從看前方往我看的瞬間,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解釋著:「我是馬來西亞人,現在已是第三代了。我爺爺是華僑,因為他雖在馬來西亞,心繫著他的家鄉,他或許會遺憾沒能回到中國,或死在他生長的地方。
到了我這一代,馬來西亞就算是在發展上比不上中國,但我出身就是馬來西亞人。我只能說我爺爺來自中國,我心中並不把中國當祖國,我不是華僑。」
他或許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他疑惑的回應:「是這樣的啊?」
「是的,華僑是指離開中國,身在異地,心還在中國或出身在中國的人,他們的心和中國這個國家係在一起。比如說那些現在移民到美國,澳大利亞的中國人,他們這一代人算是華僑吧。」
接下來,車裏的氣氛降下來,我們停止了交談。他繼續看著前方,我轉向窗外若有所思看著飛逝風景。
這是幾年前的一場對話,往往在和不同的中國人他們聊起馬來華人,都很類似有這樣的論調。
但也是這個對話引起了我對身分的思考。在這場對話之後,我很意外我竟然可以當時那麼堅決的回答他,這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回應的問題,我想這自我身分的認同在我腦子裡一段時間了,只是這場對話讓我可以自然清晰的表達出來。
過後在和不同的中國人接觸的時候,有更多的身分認同產生的問題。
比如說,在一些事情的討論裡,會聽到:
「原來你是華僑,太好了,這樣我們比較容易溝通,那些老外總是說不明白,他不明白我們的國情。
對不對,你說。
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你一定要站在我們這邊,幫我們和老外說說。」
「美帝老是欺負我們中國人,他這樣欺負我們,我們中國人肯定不能接受的,對不對,你說。」
我要怎樣說呢?我不是那個「我們」,我對中國人沒有特殊的情感,我也對美帝沒有任何憎恨情感。
有很多類似的經驗久了,我開始思考當中國人對海外華人稱呼「華僑」,「海外華人」,「同胞」或「中國人」時,他們其實說的不單單只是種族或文化的連結,他們對海外的華人有著更帶有著認同這個當今中國這個國家的價值。在大中國框架下他認知所有華人理應如此。還有他也期待我和他一樣憎恨他敵對的美帝,日本,韓國或西方。(視季節而定)
他們希望海外華人都為當今中國在科技,經濟,軍事的發展上的成就,和中國人一起感到驕傲,他們同時也希望所有海外華人支持中國的全球戰略,比如一帶一路。他們希望全球華人和中國的利益站在同一陣線來批評美帝,和他們同一陣線批評那些批評中國的所有人,一起支持他以中國政治目的的大中華民族復興。
這幾乎是將海外華人無差別的歸類在民族榮耀的中國人底下,他們很多都覺得海外華人的心都血濃於水的和中國連在一起,從不考慮海外華人有自己和他們不一樣的國家觀和文化觀的特質。
他們難以理解有些海外華人在批評中國,因為他們一開始的錯誤認知,他們就把不認同他們的人叫「崇洋媚外」。但海外華人本來就沒有要有中國心,喜歡西方思想是一種自由選擇,那何來「眉外」?
我想著在中國這個國家的觀念裡,他都將不同意他的標示為敵對,不同意他的都是政治不正確,所以他會用「挾洋自重」「崇洋媚外」來數落那些和中國國家路線不同的華人。但中國當局有什麼資格來代表海外華人?他憑什麼用嘲笑或調侃海外華人?
海外華人就一定有義務和必要去認可中國這個國家政府鼓吹的戰略和價值嗎?
這種狹隘的大中華觀,幾乎認為所有中國以外的華人群體必須認可中國政府宣揚的政治價值,就如中國人就必須和中國政府站在同一旗幟下一樣。
這種錯誤的「以中國觀點」了解海外華人,並對海外華人有必然性的期待,幾乎期待海外華人也和他們一樣,有兩個二元不妥協的世界,一個中國心的正統,和一個眉外的不正統。這樣的分法是以實際上是以中國的國家利益與政治觀念上來分的。而非「文化」
但奇怪的是很多華人的確搞不懂這種差別,比如說你會常聽到那些罵海外華人不支持中國的政治觀點,國家政策或大中華民族主義,他們會批評那你為什麼不認同卻寫中文字?讀中文書?過民族節日?
難道寫中文,讀中文,喜愛中華文化,過民族節日就一定要認同中國的政治觀,國家戰略,和大中華民族主義嗎?
就我而言,我對中國的連結,只在文化的連結而已。我也不膠著於中華文化一定是最好,因為我接受所有我喜歡的各種文化,對我來說中華文化有我喜歡的部分,也有我不喜歡的部分。文化只是我生活的一個價值觀的選擇,不是說我在某些觀點認同西方文化,就是掉入中國鼓吹的狹隘的大中華的「媚外」裡。如果是這樣中國現在的文化真是缺乏包容性,文化被當代中國的政治思想綁架了。
我不認同中國威權打壓異見者的政治思想,我不認同同化新疆維吾爾或西藏或香港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我不認同中國以其政治利益一味的反西方的思想,並用民族的名義製造對立。
所以當中國帶著錯誤的期待以為海外華人就必然和他們政治思想一致,那我絕對不會同意他把這些「我們中國人」加諸在我身上。
或許在他們的思維裡我就是那個媚外的華人,但我本來就沒有義務去信仰或奉行中國當局的政治主張,媚外的說法是一種沒氣度的專制霸道!
讓我很詫異的是,中國外交部這個國家級的部門卻常用這個詞來批評其他不認同他的海外華人!
當中國人以他們的角度看我時,為了避免他們的錯誤期待,我需要常將自己和「我們中國人」或「華僑」區開來,因為我沒有和他們一樣的國家主義和大中華民族主義,我不是他們想的那個樣,我真的不是華僑,我沒有必然要愛中國這個國家的心。我也有不喜歡不認同的自由。純是個人信仰和價值觀,不是你說的媚外那麼非黑即白的膚淺。
也許這些就是膚淺,就像把不同於自己價值觀的,只會說成被外部勢力影響那麼幼稚的說法。
「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Mina's makeup notes & thing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問題] 你講得出印度和印尼差在哪嗎-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印度印尼差別的評價費用和推薦,FACEBOOK ... - 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的評價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雨露微亮everiridescent - 說說「印度」和「印尼」吧! 茶屋 ... 的評價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印度跟印度尼西亞有什麼不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問題] 你講得出印度和印尼差在哪嗎-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印尼人真的聽得懂馬來語嗎? 會印尼語代表會馬來語? Orang ... 的評價
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有許多住在各地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朋友,不過是兩三代之前,他們的祖先飄洋過海離開中國,落腳生根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他們叫自己新加坡人馬來西亞人。即使在馬來西亞華人是少數族群遭遇一定程度的歧視,他們也不會說自己是中國人或是華僑,因為中國人在國際間的認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而華僑是他們第一代移居東南亞的祖先,不是他們。他們是 ethnic Chinese 但絕對不會說自己是 overseas Chinese,這是毫無疑問的。
************
補充一下留言討論:
華人華裔對我而言不是認同的問題,而是一種人種族群的客觀敘述,我還沒能被說服我不是華裔,或許隨著時間我會有不同的認識。
如果沒有需要,有誰會去說Chinese 這個字?我的經驗就是介紹自己是Taiwanese就好,多半時候不會有爭議,為何要去提Chinese這個字?對我而言完全沒有必要啊!
唯一有可能提的時候就是有人要來討論人種,或問我是不是Chinese,那麼我就說不是,我只是 ethnic Chinese 和中國沒關係。希望這樣說我的立場有清楚一些。
#我不是華僑
#我不是中國人
在往中國的工廠路上,接我的中國工廠幹部和我聊著。在談話中,他興致勃勃聊起我這個馬來西亞人。
他說知道知道,你們馬來,有什麼歌星,那個叫什麼什麼的。
然後路上他就開始聊起馬來西亞,他問著:「你們馬來,有多少人口?」「你們馬來,有多大?」「你們馬來,.......」
中國人普遍上了解一個國家或者世界都是從數字開始的,我想。
當我答完了這些數字,他總結:「和我們中國比起來,還是很小的啊⋯⋯」
是的,確實是小的。
我附和著。話匣子打開了,他繼續問:「你們馬來的華僑很多吧?」
突然之間我心裡有一種反彈,因為他把我看著「華僑」。這是我沒想過會被人這樣認知的身分。
我想也算了,懶得解釋,就直接回答他。
「聽說馬來還是很排華的。」
這個問題我答不上腔,因為他很難明白我在馬來西亞成長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我想說「是」恐怕他會純粹認為我們這些離開中國的華僑在異鄉受到欺負而已。
我也很難和他說沒有排華。
我回想了我的成長過程,年輕時確實覺得華人像二等公民,只是年紀再大了些,反而這種感覺比較沒了。或許是比較明白一個在種族多元的國家裡,也許共存時也要從別的群體的角度去看本身族群的利益,不能全然一味只想本身吧。
「有點吧!但相對來說,我們比起印度尼西亞不那麼排華」我說著。
「印度?」
「不是,是印尼,離馬來西亞不遠的國家。」
接著他說著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與進步,聊著他年輕時貧窮的生活,和無法想像到的現在竟可以生活的還可以,聊起這話題,尤其是對他眼中的華僑,他顯得特別榮耀。
我也附和著他說自從鄧小平南巡後開始開放政策後,中國的發展就一直勢不可擋的從沿海城市一個區一個區的產生突破性的脫胎換骨般的改變。人民的生活也變好了。這是很重要的成就。
「確實是的,我們祖國強大起來了。現在連美帝也看中國面子,不敢亂來。」他很驕傲的說著。
我沒有答腔,我不知如何回答。眼睛就望著飛快的風景,車子在高速上行駛,外面灰濛濛的天,路過的農地,看到的盡是類似風格的很不協調的仿歐式幾層樓高的房舍,他們宣示了農民的富有。
正在我為窗外的風景放空著想些什麼或不想什麼的時候,我聽到他說:「有沒有想要回來中國?」
我回過神來,帶著意外的表情反射性的回應:「蛤?!」
他想應該是我聽不明白,所以他說明著:「現在咱們中國都發展不錯了吧,應該比你們馬來好吧,你看看是不是?
我們現在中國很歡迎海歸的華僑。」
話說到這裡,我無可避免的要講明白了。
「但我不是華僑。」
他的頭從看前方往我看的瞬間,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解釋著:「我是馬來西亞人,現在已是第三代了。我爺爺是華僑,因為他雖在馬來西亞,心繫著他的家鄉,他或許會遺憾沒能回到中國,或死在他生長的地方。
到了我這一代,馬來西亞就算是在發展上比不上中國,但我出身就是馬來西亞人。我只能說我爺爺來自中國,我心中並不把中國當祖國,我不是華僑。」
他或許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他疑惑的回應:「是這樣的啊?」
「是的,華僑是指離開中國,身在異地,心還在中國或出身在中國的人,他們的心和中國這個國家係在一起。比如說那些現在移民到美國,澳大利亞的中國人,他們這一代人算是華僑吧。」
接下來,車裏的氣氛降下來,我們停止了交談。他繼續看著前方,我轉向窗外若有所思看著飛逝風景。
這是幾年前的一場對話,往往在和不同的中國人他們聊起馬來華人,都很類似有這樣的論調。
但也是這個對話引起了我對身分的思考。在這場對話之後,我很意外我竟然可以當時那麼堅決的回答他,這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回應的問題,我想這自我身分的認同在我腦子裡一段時間了,只是這場對話讓我可以自然清晰的表達出來。
過後在和不同的中國人接觸的時候,有更多的身分認同產生的問題。
比如說,在一些事情的討論裡,會聽到:
「原來你是華僑,太好了,這樣我們比較容易溝通,那些老外總是說不明白,他不明白我們的國情。
對不對,你說。
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你一定要站在我們這邊,幫我們和老外說說。」
「美帝老是欺負我們中國人,他這樣欺負我們,我們中國人肯定不能接受的,對不對,你說。」
我要怎樣說呢?我不是那個「我們」,我對中國人沒有特殊的情感,我也對美帝沒有任何憎恨情感。
有很多類似的經驗久了,我開始思考當中國人對海外華人稱呼「華僑」,「海外華人」,「同胞」或「中國人」時,他們其實說的不單單只是種族或文化的連結,他們對海外的華人有著更帶有著認同這個當今中國這個國家的價值。在大中國框架下他認知所有華人理應如此。還有他也期待我和他一樣憎恨他敵對的美帝,日本,韓國或西方。(視季節而定)
他們希望海外華人都為當今中國在科技,經濟,軍事的發展上的成就,和中國人一起感到驕傲,他們同時也希望所有海外華人支持中國的全球戰略,比如一帶一路。他們希望全球華人和中國的利益站在同一陣線來批評美帝,和他們同一陣線批評那些批評中國的所有人,一起支持他以中國政治目的的大中華民族復興。
這幾乎是將海外華人無差別的歸類在民族榮耀的中國人底下,他們很多都覺得海外華人的心都血濃於水的和中國連在一起,從不考慮海外華人有自己和他們不一樣的國家觀和文化觀的特質。
他們難以理解有些海外華人在批評中國,因為他們一開始的錯誤認知,他們就把不認同他們的人叫「崇洋媚外」。但海外華人本來就沒有要有中國心,喜歡西方思想是一種自由選擇,那何來「眉外」?
我想著在中國這個國家的觀念裡,他都將不同意他的標示為敵對,不同意他的都是政治不正確,所以他會用「挾洋自重」「崇洋媚外」來數落那些和中國國家路線不同的華人。但中國當局有什麼資格來代表海外華人?他憑什麼用嘲笑或調侃海外華人?
海外華人就一定有義務和必要去認可中國這個國家政府鼓吹的戰略和價值嗎?
這種狹隘的大中華觀,幾乎認為所有中國以外的華人群體必須認可中國政府宣揚的政治價值,就如中國人就必須和中國政府站在同一旗幟下一樣。
這種錯誤的「以中國觀點」了解海外華人,並對海外華人有必然性的期待,幾乎期待海外華人也和他們一樣,有兩個二元不妥協的世界,一個中國心的正統,和一個眉外的不正統。這樣的分法是以實際上是以中國的國家利益與政治觀念上來分的。而非「文化」
但奇怪的是很多華人的確搞不懂這種差別,比如說你會常聽到那些罵海外華人不支持中國的政治觀點,國家政策或大中華民族主義,他們會批評那你為什麼不認同卻寫中文字?讀中文書?過民族節日?
難道寫中文,讀中文,喜愛中華文化,過民族節日就一定要認同中國的政治觀,國家戰略,和大中華民族主義嗎?
就我而言,我對中國的連結,只在文化的連結而已。我也不膠著於中華文化一定是最好,因為我接受所有我喜歡的各種文化,對我來說中華文化有我喜歡的部分,也有我不喜歡的部分。文化只是我生活的一個價值觀的選擇,不是說我在某些觀點認同西方文化,就是掉入中國鼓吹的狹隘的大中華的「媚外」裡。如果是這樣中國現在的文化真是缺乏包容性,文化被當代中國的政治思想綁架了。
我不認同中國威權打壓異見者的政治思想,我不認同同化新疆維吾爾或西藏或香港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我不認同中國以其政治利益一味的反西方的思想,並用民族的名義製造對立。
所以當中國帶著錯誤的期待以為海外華人就必然和他們政治思想一致,那我絕對不會同意他把這些「我們中國人」加諸在我身上。
或許在他們的思維裡我就是那個媚外的華人,但我本來就沒有義務去信仰或奉行中國當局的政治主張,媚外的說法是一種沒氣度的專制霸道!
讓我很詫異的是,中國外交部這個國家級的部門卻常用這個詞來批評其他不認同他的海外華人!
當中國人以他們的角度看我時,為了避免他們的錯誤期待,我需要常將自己和「我們中國人」或「華僑」區開來,因為我沒有和他們一樣的國家主義和大中華民族主義,我不是他們想的那個樣,我真的不是華僑,我沒有必然要愛中國這個國家的心。我也有不喜歡不認同的自由。純是個人信仰和價值觀,不是你說的媚外那麼非黑即白的膚淺。
也許這些就是膚淺,就像把不同於自己價值觀的,只會說成被外部勢力影響那麼幼稚的說法。
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Mina's makeup notes & thing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永遠要突破同溫層看事情
不做井底之蛙💪🏻💪🏻💪🏻
#我不是華僑
#我不是中國人
在往中國的工廠路上,接我的中國工廠幹部和我聊著。在談話中,他興致勃勃聊起我這個馬來西亞人。
他說知道知道,你們馬來,有什麼歌星,那個叫什麼什麼的。
然後路上他就開始聊起馬來西亞,他問著:「你們馬來,有多少人口?」「你們馬來,有多大?」「你們馬來,.......」
中國人普遍上了解一個國家或者世界都是從數字開始的,我想。
當我答完了這些數字,他總結:「和我們中國比起來,還是很小的啊⋯⋯」
是的,確實是小的。
我附和著。話匣子打開了,他繼續問:「你們馬來的華僑很多吧?」
突然之間我心裡有一種反彈,因為他把我看著「華僑」。這是我沒想過會被人這樣認知的身分。
我想也算了,懶得解釋,就直接回答他。
「聽說馬來還是很排華的。」
這個問題我答不上腔,因為他很難明白我在馬來西亞成長的環境和歷史背景,我想說「是」恐怕他會純粹認為我們這些離開中國的華僑在異鄉受到欺負而已。
我也很難和他說沒有排華。
我回想了我的成長過程,年輕時確實覺得華人像二等公民,只是年紀再大了些,反而這種感覺比較沒了。或許是比較明白一個在種族多元的國家裡,也許共存時也要從別的群體的角度去看本身族群的利益,不能全然一味只想本身吧。
「有點吧!但相對來說,我們比起印度尼西亞不那麼排華」我說著。
「印度?」
「不是,是印尼,離馬來西亞不遠的國家。」
接著他說著中國這幾年的發展與進步,聊著他年輕時貧窮的生活,和無法想像到的現在竟可以生活的還可以,聊起這話題,尤其是對他眼中的華僑,他顯得特別榮耀。
我也附和著他說自從鄧小平南巡後開始開放政策後,中國的發展就一直勢不可擋的從沿海城市一個區一個區的產生突破性的脫胎換骨般的改變。人民的生活也變好了。這是很重要的成就。
「確實是的,我們祖國強大起來了。現在連美帝也看中國面子,不敢亂來。」他很驕傲的說著。
我沒有答腔,我不知如何回答。眼睛就望著飛快的風景,車子在高速上行駛,外面灰濛濛的天,路過的農地,看到的盡是類似風格的很不協調的仿歐式幾層樓高的房舍,他們宣示了農民的富有。
正在我為窗外的風景放空著想些什麼或不想什麼的時候,我聽到他說:「有沒有想要回來中國?」
我回過神來,帶著意外的表情反射性的回應:「蛤?!」
他想應該是我聽不明白,所以他說明著:「現在咱們中國都發展不錯了吧,應該比你們馬來好吧,你看看是不是?
我們現在中國很歡迎海歸的華僑。」
話說到這裡,我無可避免的要講明白了。
「但我不是華僑。」
他的頭從看前方往我看的瞬間,露出疑惑的表情。
我解釋著:「我是馬來西亞人,現在已是第三代了。我爺爺是華僑,因為他雖在馬來西亞,心繫著他的家鄉,他或許會遺憾沒能回到中國,或死在他生長的地方。
到了我這一代,馬來西亞就算是在發展上比不上中國,但我出身就是馬來西亞人。我只能說我爺爺來自中國,我心中並不把中國當祖國,我不是華僑。」
他或許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他疑惑的回應:「是這樣的啊?」
「是的,華僑是指離開中國,身在異地,心還在中國或出身在中國的人,他們的心和中國這個國家係在一起。比如說那些現在移民到美國,澳大利亞的中國人,他們這一代人算是華僑吧。」
接下來,車裏的氣氛降下來,我們停止了交談。他繼續看著前方,我轉向窗外若有所思看著飛逝風景。
這是幾年前的一場對話,往往在和不同的中國人他們聊起馬來華人,都很類似有這樣的論調。
但也是這個對話引起了我對身分的思考。在這場對話之後,我很意外我竟然可以當時那麼堅決的回答他,這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回應的問題,我想這自我身分的認同在我腦子裡一段時間了,只是這場對話讓我可以自然清晰的表達出來。
過後在和不同的中國人接觸的時候,有更多的身分認同產生的問題。
比如說,在一些事情的討論裡,會聽到:
「原來你是華僑,太好了,這樣我們比較容易溝通,那些老外總是說不明白,他不明白我們的國情。
對不對,你說。
我們大家都是中國人,你一定要站在我們這邊,幫我們和老外說說。」
「美帝老是欺負我們中國人,他這樣欺負我們,我們中國人肯定不能接受的,對不對,你說。」
我要怎樣說呢?我不是那個「我們」,我對中國人沒有特殊的情感,我也對美帝沒有任何憎恨情感。
有很多類似的經驗久了,我開始思考當中國人對海外華人稱呼「華僑」,「海外華人」,「同胞」或「中國人」時,他們其實說的不單單只是種族或文化的連結,他們對海外的華人有著更帶有著認同這個當今中國這個國家的價值。在大中國框架下他認知所有華人理應如此。還有他也期待我和他一樣憎恨他敵對的美帝,日本,韓國或西方。(視季節而定)
他們希望海外華人都為當今中國在科技,經濟,軍事的發展上的成就,和中國人一起感到驕傲,他們同時也希望所有海外華人支持中國的全球戰略,比如一帶一路。他們希望全球華人和中國的利益站在同一陣線來批評美帝,和他們同一陣線批評那些批評中國的所有人,一起支持他以中國政治目的的大中華民族復興。
這幾乎是將海外華人無差別的歸類在民族榮耀的中國人底下,他們很多都覺得海外華人的心都血濃於水的和中國連在一起,從不考慮海外華人有自己和他們不一樣的國家觀和文化觀的特質。
他們難以理解有些海外華人在批評中國,因為他們一開始的錯誤認知,他們就把不認同他們的人叫「崇洋媚外」。但海外華人本來就沒有要有中國心,喜歡西方思想是一種自由選擇,那何來「眉外」?
我想著在中國這個國家的觀念裡,他都將不同意他的標示為敵對,不同意他的都是政治不正確,所以他會用「挾洋自重」「崇洋媚外」來數落那些和中國國家路線不同的華人。但中國當局有什麼資格來代表海外華人?他憑什麼用嘲笑或調侃海外華人?
海外華人就一定有義務和必要去認可中國這個國家政府鼓吹的戰略和價值嗎?
這種狹隘的大中華觀,幾乎認為所有中國以外的華人群體必須認可中國政府宣揚的政治價值,就如中國人就必須和中國政府站在同一旗幟下一樣。
這種錯誤的「以中國觀點」了解海外華人,並對海外華人有必然性的期待,幾乎期待海外華人也和他們一樣,有兩個二元不妥協的世界,一個中國心的正統,和一個眉外的不正統。這樣的分法是以實際上是以中國的國家利益與政治觀念上來分的。而非「文化」
但奇怪的是很多華人的確搞不懂這種差別,比如說你會常聽到那些罵海外華人不支持中國的政治觀點,國家政策或大中華民族主義,他們會批評那你為什麼不認同卻寫中文字?讀中文書?過民族節日?
難道寫中文,讀中文,喜愛中華文化,過民族節日就一定要認同中國的政治觀,國家戰略,和大中華民族主義嗎?
就我而言,我對中國的連結,只在文化的連結而已。我也不膠著於中華文化一定是最好,因為我接受所有我喜歡的各種文化,對我來說中華文化有我喜歡的部分,也有我不喜歡的部分。文化只是我生活的一個價值觀的選擇,不是說我在某些觀點認同西方文化,就是掉入中國鼓吹的狹隘的大中華的「媚外」裡。如果是這樣中國現在的文化真是缺乏包容性,文化被當代中國的政治思想綁架了。
我不認同中國威權打壓異見者的政治思想,我不認同同化新疆維吾爾或西藏或香港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我不認同中國以其政治利益一味的反西方的思想,並用民族的名義製造對立。
所以當中國帶著錯誤的期待以為海外華人就必然和他們政治思想一致,那我絕對不會同意他把這些「我們中國人」加諸在我身上。
或許在他們的思維裡我就是那個媚外的華人,但我本來就沒有義務去信仰或奉行中國當局的政治主張,媚外的說法是一種沒氣度的專制霸道!
讓我很詫異的是,中國外交部這個國家級的部門卻常用這個詞來批評其他不認同他的海外華人!
當中國人以他們的角度看我時,為了避免他們的錯誤期待,我需要常將自己和「我們中國人」或「華僑」區開來,因為我沒有和他們一樣的國家主義和大中華民族主義,我不是他們想的那個樣,我真的不是華僑,我沒有必然要愛中國這個國家的心。我也有不喜歡不認同的自由。純是個人信仰和價值觀,不是你說的媚外那麼非黑即白的膚淺。
也許這些就是膚淺,就像把不同於自己價值觀的,只會說成被外部勢力影響那麼幼稚的說法。
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雨露微亮everiridescent - 說說「印度」和「印尼」吧! 茶屋 ... 的推薦與評價
茶屋介紹印度,就注意到台灣人常把它和印尼搞混, 這可以理解的~ . ... 發音接近「印地亞」 印尼,英文為Indonesia,發音為「印度尼西亞」 事實 ... ... <看更多>
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印度跟印度尼西亞有什麼不同?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印度跟印度尼西亞有什麼不同? - 我剛看google的地圖,原來印尼=印度尼西亞,它有個印度字耶,那跟印度有什麼不同?一個在菲律賓下面,一個位於中東那 ... ... <看更多>
印尼印度尼西亞差別 在 [問題] 你講得出印度和印尼差在哪嗎-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