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沈默是愛的語言。」
⠀
《戀戀大吉嶺》有別於寶萊塢習慣的熱鬧歌舞歡唱,在兩位主角無法對話溝通的設定下,用細膩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眼神表情,精彩開創出寶萊塢電影的另一條可能性。
⠀
故事以男主角 Barfi 為中心,雖然為聾啞人士,但是不屈就於自己的不幸,反而樂觀甚至過度淘氣的過生活。對富家女 Shruti 一見鐘情,熱烈追求下贏得美人心。 雖然兩情相悅,但是 Barfi 的先天缺陷和貧窮出身使兩人被迫分手,而 Shruti 則嫁給父母安排的體面成功人士。隨後 Barfi 因為父親重病,決定綁架身患自閉症但富有的兒時玩伴 Jhilmil,用贖金湊醫療費。只可惜計畫敢不上變化,Barfi 意外和 Jhilmil 一同踏上冒險旅程,而 Shruti 也湊巧出現,使得三人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
⠀
《戀戀大吉嶺》的階級愛情抉擇讓人想起《手札情緣》,而只透過表情來溝通的戀人有點北野武《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的影子,或是李滄東的《綠洲》。不過《戀戀大吉嶺》即使沒有對白,依然秉持著寶萊塢電影一貫的誇張渲染力。用色彩、燈光、攝影...等視覺語言來表達 Barfi 和 Jhilmil 的內心感覺。
⠀
電影採取兩段式非線性敘事,第一條線先從老年的 Shruti 開始回憶年輕往事,帶出男主角 Barfi。而第二條線是 Jhilmil 走失後,Barfi 和 Shruti 在警局回憶三人為何會湊在一起的冒險經過。在導演 Anurag Basu 熟練的編排下,《戀戀大吉嶺》像場交響樂,從浪漫愛情,掉到悲劇戀人,再轉向輕鬆喜劇,最後甩尾成懸疑解謎。每個階段的轉折都駕馭的剛剛好,絲毫沒有拖戲或者突兀感。
⠀
男主角蘭比爾卡浦爾 (Ranbir Kapoor) 融合了好萊塢無聲時期的經典演員形象,像是用喜劇包裝悲傷的查理卓別林,熱愛高難度冒險動作的巴斯特基頓,都可以在 Barfi 角色裡看見致敬的影子。其中最展現蘭比爾卡浦爾精湛表演的場景是 Barfi 發現 Shruti 已經與他人訂婚的心碎時刻。表演編排上,從雨傘打不開,腳踏車落鏈,鞋子壞了,外套破了,一連串的不順心,終於點燃 Barfi 的失望。電影刻意在此不用任何配樂,將觀眾的注意力屏息在蘭比爾卡浦爾的肢體和神情,看見 Barfi 的痛徹心扉。
⠀
而本片另外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部分是飾演自閉兒 Jhilmil 的琵豔卡喬普拉 (Priyanka Chopra)。先前對於琵豔卡喬普拉的印象只有是強納森兄弟尼克的老婆,沒想到竟然能演出跟平時美豔形象反差如此大的挑戰性角色。琵豔卡喬普拉細膩為角色創作出特定的肢體反應和神情,讓人完全忘記演員本身的存在,徹底相信螢幕上的人物就是 Jhilmil。飾演 Shruti 的伊萊亞娜德克魯茲 (Ileana D'Cruz) 在兩位強大對手面前,也給予相同強度的表演回饋,使整體演出非常精彩。個人非常喜歡開頭 Shruti 媽媽說 Barfi 的聾啞會使得他們的愛情有天被沈默給淹沒。但諷刺的是,真正淹沒 Shruti 的兇手是無愛的婚姻。即使兩方都可以對話,但沒了相愛的基礎,就失去了溝通的動力,讓沈默填滿每一刻空白,折磨雙方。Shruti 世俗的選擇,正凸顯了 Barfi 和 Jhilmil 之間感情的寶貴,他們愛上的是彼此的靈魂,而不是對方的條件。
⠀⠀
幫助 Barfi 和 Jhilmil 說出那些言語表達不了的開心與難過就交給配樂攝影與美術設計來作最大聲的支持。Pritam 的配樂用大量手風琴和弦樂作為 Barfi 的主題曲,只要手風琴聲一出現,我們就知道 Barfi 又打起精神面對生活挑戰了!而攝影多變的鏡頭擺設和五彩的燈光抓住大吉嶺的城市風情,美術設計的各種細節飽滿了角色生命。高水準的各方配合,讓《戀戀大吉嶺》不只是說說故事,更是場藝術盛宴,非常精彩!
⠀
🌿
戀戀大吉嶺
Barfi! (2012)
⠀
🎈R2D2
⠀
⠀
#AJxCinesteampunk #CinemaTzu #電影 #看電影 #movie #film #戀戀大吉嶺 #Barfi #琵豔卡喬普拉 #PriyankaChopra #蘭比爾卡浦爾 #RanbirKapoor #伊萊亞娜德克魯茲 #IleanaDCru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 李基銘 實習主持人: 何佳芸、 高玉霖(國防大學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 #陶藝創作展 陳妍臻 (Yan-Jhen Chen)專訪 細微末節間的重複現象 創作者陳妍臻來自苗栗,幼時於鄉間田野中成長,她的兒時記憶中,沿著家門口出來即面對著緩緩的山坡,另一邊則盡覽著廣大遼闊的稻...
卓別林習慣動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 李基銘
實習主持人: 何佳芸、 高玉霖(國防大學新聞系學生)
本集主題: #陶藝創作展 陳妍臻 (Yan-Jhen Chen)專訪
細微末節間的重複現象
創作者陳妍臻來自苗栗,幼時於鄉間田野中成長,她的兒時記憶中,沿著家門口出來即面對著緩緩的山坡,另一邊則盡覽著廣大遼闊的稻田。尚未搬到那喧鬧的台北前,她的生活被大自然的環境所環繞著,無論是下課時撿取松果,在經常有昆蟲出沒的遊樂器材區玩耍、去學校後山探險、幫忙家裡農務等。
每逢週末假日,陳妍臻與姐姐們常花約3個鐘頭的路程,到十公里遠的外公家遊玩,從田野小徑直到水泥砌成的道路,常一路望著天空唱歌、聊天,閱覽大自然的景色,因而養成這不經意時顯現的習慣:她的目光總會不自覺得,找尋週遭自然環境間的細微變化。
陳妍臻就讀高職時,主修數位媒體動畫,當時因緣際會下進入了畫室,而開始了純藝術的學習。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陶藝的地方,因為在畫室裡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日子,日後進入大學時,便更加對陶藝及雕塑有著濃厚的興趣。大學期間的創作主題,陳妍臻皆以自己為中心發展,來感受家人、朋友及外在,給予她內心的想法,作為起初創作的養份。直到升上研究所後,她漸漸從過往的創作脈絡裡,挖掘到自己潛意識裡一直關注的題材。
喜歡攝影的陳妍臻,以拍照的方式將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捕捉起來,將鏡頭作為她的眼睛,把雙眼所看到的事物紀錄下來。但對於當下所產生的心情與情感,往往難以呈現在一個畫面中,內心的想像更是無法用影像的方式保存。創作,能夠使她心中所有想像具體化呈現,而陶瓷這媒材擁有可保存千年的特性,讓一瞬即逝的風景、甚至是記憶的消退,不會再因為時間而消逝。
親手捏塑的真實感 豐盈了自己
陶土是陳妍臻人生轉折的初始點,代表著新生。初次接觸陶藝時,她感受到這媒材竟充滿了能量,無論是土本身的韌性,或是她本身的力量,在施做的過程的捏塑、堆砌、刮土的動作,都讓她在其中感受到真實的自我。每一次的創作都代表著對自己新的認識,也包含著生活中所帶給陳妍臻的感動、體悟,還有挑戰。
「我不喜歡重複,而我的生活和創作中卻充滿了重複性。」陳妍臻每日從住家到學校之間往返的日常生活,就像是卓別林在《摩登時代 》中飾演的角色般,重複又乏味。即使不是在創作,她也常常輪播著同一首歌、同一齣電視劇,就像上了癮般的,即便她聽過、看過無數遍,還是得要撥放著甚麼,才能夠使她的內心感到安定,常常因為循環多次培養了慣性,如果一天沒有聽、沒有看,便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她跟重複不斷糾結著,於是她便開始從看似充滿重複性的生活裡,尋求微小的差異性。就如同安迪‧沃荷的《康寶濃湯罐頭》,是生活中常見的罐頭食品,也是經常在電視廣告中、大賣場出現的大眾商品,即便看似重複,其實仔細地檢視,當中必然發現有些微的差異。
習以為常的事情 未必如此
陳妍臻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某次與父親一起除草時的事件,當中對一種植物所產生的好奇,使她開始注意到:原來習以為常的自然生態象,都是以人為的角度,將它合理、想像化了,察覺了現實上與想像中的差異,當下的打擊也觸動了她,終於明瞭到自然之於她的意義。
當時她在山谷間看到許多樹木被藤蔓覆蓋著,好似自然編織而成的綠色地毯般,便慣性的將大自然的「美景」視為理所當然。陳妍臻描述了當下的情景,那時父親教她如何將野櫻花樹上的爬藤植物除去,她才驚覺一棵樹長得再好,若只要被爬藤植物纏住,爬藤植物會為了生存攀爬至樹木的頂端,包覆並阻礙樹木的生長,使樹木被攔腰折斷、或是見不到太陽慢慢枯死,無法長久存活。原來這爬藤植物名為「小花蔓澤蘭」,導致其它植物難以生存,影響了自然的生態。
關注日常生活的細微處
在我們的生活週遭,有許多細微渺小的自然生態,也許大家都曾和陳妍臻一樣,不自覺地用人為的慣性將自然的視覺表象加以合理化,將自然美景當作為生活娛樂的一部分,而遺忘其存在的根本價值與意義。陳妍臻也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能使觀者重新認識生活當中,對生態、對人們而言,最重要的小事。
陳妍臻簡歷:
清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研究所 (碩三)
長榮大學 美術系-立體組 畢業
復興商工 美工科-電腦繪圖組 畢業
卓別林習慣動作 在 蔡明亮Tsai Ming Liang - 昨天我天津的朋友分享了在網路上讀到 ...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不是慢動作,而是現實生活的節奏。 ... 淡淡的Limelight的旋律( 《舞臺生涯》 ,卓別林1952年的電影)將繼續作為兩個無名人物的秘密紐帶,由導演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