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代表著夏天的到來。立夏前後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人們免疫機能隨之逐漸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強,造成腸胃抗病功能較弱,感冒發燒、腸胃不適也益發猖獗起來。民俗裡,立夏有「嘗新」的風俗,在這天吃一些新鮮蔬果、合理的調配飲食,將可以給整個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礎。
對於人體臟腑來說,立夏時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保證胃腸功能正常,抵禦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
立夏之後,人們大量排汗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皮膚易於開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藥品,可以使皮膚適當收縮。烏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泄瀉、虛汗等病症。夏季裡,可以動手做山楂糕,烏梅汁、五味子芝麻糊..等等,經常食用,美味又健康。
立夏後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吃多了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為解決此時脾胃功能紊亂,飲食上宜清淡、多補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多吃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早、晚食粥,午餐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又能補養身體,有利於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此外,鴨肉、蝦、鯽魚、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同樣具有增進食欲、補充營養、消暑健身的功效。
夏養心可以在中午時候小睡片刻也是很好的調養。
心與夏天相通應。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通應的。到了夏天,心陽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當氣溫升高後,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所致。此時不僅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
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立夏之季,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立夏之後,應適當調整個人的生物鐘,養成晚睡早起的習慣,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增加午休。中午1時到3時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動就會因出汗多消耗體力,極易疲勞。所以,中午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反而會讓神氣受損。
立夏養生的飲食,水果青菜不可少。腸胃不好的人,絕對不可以吃冰鎮水果,最好是選擇多吃一些涼性或溫性的水果,反季節的水果儘量少吃。涼性的水果包括:梨(腸胃不好的少吃)、香蕉(不要空腹吃);溫性的水果有:蘋果(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吃的一種最好的水果,營養也較好)、檸檬、番茄(胃酸過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類、水梨、蘋果等也不錯。也可以簡單的區分白色食物不宜,多吃紅色食物為佳喔!
飲食上也要以「清淡」為主,因夏天炎熱,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雞肉、豆製品、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作用,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前後,氣候變化顯著,早晚溫差大(溫差大約在12-15攝氏度),容易生病,消耗體力的運動對身體都會有一定損傷,所以應適當地做一些有氧運動,每次大約15分鐘,讓身體微微出汗,
立夏養心清補潤燥湯
麥冬、太子蔘、紅蓮、百合、淮山、枸杞、玉竹、無花果、雪耳、椰子、佛手瓜煲排骨
立夏五味子核桃芝麻糊
手工熬製法:
材 料:黑芝麻(粒)粉 100g、核桃30g、五味子20g、白米飯150g (煮熟)、鮮奶200cc、冷開水300 cc、糖適量
作 法:
1.生核桃及五味子放入烤箱用160度烤2分鐘,(或是放入乾鍋裡慢火炒)不宜過久會燥。
2.將所有材料(除了鮮奶和糖)放入果汁機中攪打成細緻的泥狀
3.將芝麻核桃糊倒出用小小火煮沸(要邊煮邊攪拌才不會黏底)
4.依照自己口味添加適量的糖, 最後放入牛奶煮滾即可。
簡易法~
材料:黑芝麻(粒)粉、核桃、五味子、粘米粉、糖適量
做法:
1.將黑芝麻、核桃、五味子洗淨瀝乾水分,放入烤箱150度,烘烤5分鐘左右(沒有烤箱放入鍋中用小火炒熟亦可)。
2.將最法1的所有放入食品攪拌機中打成粉末狀,放入瓶中密封保存。
3.粘米粉放入乾鍋中用小火炒熟至顏色變黃備用;(一次可以炒多一點放入密封容器保存)。
4.將炒制好的綜合粉、粘米粉和糖以2:1:1的比例用沸水沖調即成為芝麻糊,芝麻糊的濃稠度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酌量添加沸水調整。
跟者節氣養護身體,我們就是家人最好的守護者!
#健康 #習慣 #生活 #煲湯 #養生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吃最新鮮的海產,怎能不來到北海道這個人人都能盡情吃海鮮的地方!以下就推薦夏日必吃三大鮮味,來一場美味海鮮饗宴。 [雙色海膽丼] 札幌是北海道的中心,那裏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道產的食材,但要吃即捕即吃的新鮮海鮮,少不免要到原產地走一趟。積丹是北海道三大海膽產地之一,每年六至八月,大家都衝着海膽而來。 ...
半夏瀉心湯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立夏,代表著夏天的到來。立夏前後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人們免疫機能隨之逐漸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強,造成腸胃抗病功能較弱,感冒發燒、腸胃不適也益發猖獗起來。民俗裡,立夏有「嘗新」的風俗,在這天吃一些新鮮蔬果、合理的調配飲食,將可以給整個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礎。
對於人體臟腑來說,立夏時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保證胃腸功能正常,抵禦暑熱侵襲,是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
立夏之後,人們大量排汗會造成人體陽氣不足;皮膚易於開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藥品,可以使皮膚適當收縮。烏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斂、固澀的特性,可以用來治療泄瀉、虛汗等病症。夏季裡,可以動手做山楂糕,烏梅汁、五味子芝麻糊..等等,經常食用,美味又健康。
立夏後陽氣上升,天氣逐漸升溫,吃多了油膩,或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易出現上火的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症。為解決此時脾胃功能紊亂,飲食上宜清淡、多補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多吃稀食是夏季飲食養生的重要方法,早、晚食粥,午餐喝湯,這樣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熱,又能補養身體,有利於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此外,鴨肉、蝦、鯽魚、瘦肉、食用蕈類(香菇、蘑菇、平菇、銀耳等)、薏米等,同樣具有增進食欲、補充營養、消暑健身的功效。
夏養心可以在中午時候小睡片刻也是很好的調養。
心與夏天相通應。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通應的。到了夏天,心陽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當氣溫升高後,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所致。此時不僅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
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特別養護。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立夏之季,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立夏之後,應適當調整個人的生物鐘,養成晚睡早起的習慣,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增加午休。中午1時到3時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動就會因出汗多消耗體力,極易疲勞。所以,中午可以聽聽音樂或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時間過長反而會讓神氣受損。
立夏養生的飲食,水果青菜不可少。腸胃不好的人,絕對不可以吃冰鎮水果,最好是選擇多吃一些涼性或溫性的水果,反季節的水果儘量少吃。涼性的水果包括:梨(腸胃不好的少吃)、香蕉(不要空腹吃);溫性的水果有:蘋果(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吃的一種最好的水果,營養也較好)、檸檬、番茄(胃酸過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類、水梨、蘋果等也不錯。也可以簡單的區分白色食物不宜,多吃紅色食物為佳喔!
飲食上也要以「清淡」為主,因夏天炎熱,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雞肉、豆製品、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作用,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前後,氣候變化顯著,早晚溫差大(溫差大約在12-15攝氏度),容易生病,消耗體力的運動對身體都會有一定損傷,所以應適當地做一些有氧運動,每次大約15分鐘,讓身體微微出汗,
立夏養心清補潤燥湯
麥冬、太子蔘、紅蓮、百合、淮山、枸杞、玉竹、無花果、雪耳、椰子、佛手瓜煲排骨
立夏五味子核桃芝麻糊
手工熬製法:
材 料:黑芝麻(粒)粉 100g、核桃30g、五味子20g、白米飯150g (煮熟)、鮮奶200cc、冷開水300 cc、糖適量
作 法:
1.生核桃及五味子放入烤箱用160度烤2分鐘,(或是放入乾鍋裡慢火炒)不宜過久會燥。
2.將所有材料(除了鮮奶和糖)放入果汁機中攪打成細緻的泥狀
3.將芝麻核桃糊倒出用小小火煮沸(要邊煮邊攪拌才不會黏底)
4.依照自己口味添加適量的糖, 最後放入牛奶煮滾即可。
簡易法~
材料:黑芝麻(粒)粉、核桃、五味子、粘米粉、糖適量
做法:
1.將黑芝麻、核桃、五味子洗淨瀝乾水分,放入烤箱150度,烘烤5分鐘左右(沒有烤箱放入鍋中用小火炒熟亦可)。
2.將最法1的所有放入食品攪拌機中打成粉末狀,放入瓶中密封保存。
3.粘米粉放入乾鍋中用小火炒熟至顏色變黃備用;(一次可以炒多一點放入密封容器保存)。
4.將炒制好的綜合粉、粘米粉和糖以2:1:1的比例用沸水沖調即成為芝麻糊,芝麻糊的濃稠度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酌量添加沸水調整。
跟者節氣養護身體,我們就是家人最好的守護者!
#健康 #習慣 #生活 #煲湯 #養生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
想要找好康來這裡喔~
找不到想要的,問媽咪!
媽咪會為你量身訂製屬於你的幸福
【煲湯媽咪幸福優品】
https://shopee.tw/umamimall
若有不想公開的悄悄話
歡迎加媽咪的@line 悄悄說喔~
https://lin.ee/zUUGuXz
半夏瀉心湯證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1月4日
地點: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的?
鴉片如何由救命之藥到奪命之毒的
歷史春秋網
罌粟是阿拉伯使者帶給大唐的禮物,在進入中國的最初幾百年裡,罌粟是悅目的觀賞植物和救命的治病良藥,而後卻演變為謀財害命的毒品。
阿拉伯使者帶來的禮物
罌粟原產於西亞阿拉伯半島、南亞印度等地。中國並不是罌粟的原產地,罌粟及其製品鴉片都是從國外傳入的。
罌粟及其製品的傳入始於唐代。《舊唐書》列傳載:「乾封二年(667)拂霖遣使獻底也伽。」經德國學者夏德(Friedrich)等的研究,「拂霖」就是大秦,即東羅馬帝國,其中心位置約在今敘利亞。唐時,由於阿拉伯人的大舉擴張,敘利亞已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省。
「底也伽」,古音為te ya ka,是當時西方的珍貴藥品。據阿拉伯史家記載,上等的「底也伽」產自伊拉克的巴格達。西方自古就認為,「底也伽」是療效最佳的解毒藥,它由600種物質混制而成,這種丸狀藥的作用可解除一切毒素。「底也伽」的主要成分是:鴉片、龍涎香、縮砂、肉荳蔻、肉桂等,其中最重要的成分就是鴉片。
從這些史料中基本可以推斷出,鴉片是古阿拉伯人傳入中國的。
唐代時,正在急速擴張中的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阿拉伯向中國派遣正式使者就達37次。古阿拉伯進入中國,主要有陸、海兩條路。陸路由著名的絲綢之路進入長安,海路則是經馬六甲海峽到達廣州、泉州、揚州等地。成書於10世紀上半葉的不朽名著《一千零一夜》,也反映了西亞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這種交流的規模即使在交通十分發達的今天看來,也令人歎為觀止。那時在長安、廣州、泉州等地經商的阿拉伯人不下萬人。阿拉伯人帶來了象牙、棉花、白糖、寶鐵等特產,也帶來了罌粟和鴉片。
從文獻記載考證,乾封二年阿拉伯使者貢獻「底也伽」,是鴉片進入中國之最早記錄。但中國人對鴉片的認識要早於這一文獻記載。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的《唐本草》有「底也伽」一條,載:底也伽,味辜苦平無毒,主治百病中惡客忤邪氣心腹積聚,出西戎。這本世界上第一部官修藥典的成書,比史載的阿拉伯人獻「底也伽」還要早八年,而且明確地記載了它的藥用效果。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斷:在公元7世紀的上半葉,唐朝初期,底也伽——也就是鴉片——已進入了中國。
阿拉伯人在貢獻「底也伽」的同時,也將罌粟帶到了中國。
美麗的藥物
不久,中國人就開始種植罌粟。由於罌粟花異常嬌豔,唐代人多將它作為觀賞植物。成書於唐開元時期的《本草拾遺》中記載:「罌粟花有四葉,紅白色,上有淺紅暈子,其囊形如箭頭,中有細米。」生活於唐文宗時期(826~840)的郭橐駝,也具有種植罌粟的經驗。他在《種樹書》裡寫道:「鶯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種之,花必大,子必滿。」詩人雍陶在《西歸斜谷》中唱道:「行過險棧出褒斜,出盡平川似到家,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這裡的「鶯粟」「米囊」都是罌粟的別稱。
罌粟在傳入中國的最初數百年裡,並沒有造成大的危害。這是因為當初很少有人吸食,罌粟主要還是作為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
進入宋代後,罌粟花又稱「鼓子花」,被當作妓女的別稱。原來宋人之美學觀念尚淡雅而不喜濃豔,故將豔麗的罌粟花用來形容姿容不佳的妓女。詞人張先,晚年在杭州時「多為官妓作詞」,所以有詩曰:「天興群材十樣花,獨分顏色不堪誇。牡丹芍藥人題遍,自分身如鼓子花。」官員王元之被謫齊安郡,見當地「民物荒涼,菅妓(宦妓)有不佳者」,便感嘆:「憶昔西都看牡丹,稍無顏色便心闌。而今寂寞山城裡,鼓子花開亦喜歡。」
這時,中國人對罌粟的認識更加深入,其種植也日益普遍。如北宋蘇頌在《圖經本草》裡寫道:「罌粟花處處有之,人多蒔以為飾,花有紅白二種,微腥氣,其實形如瓶子,有米粒極細。圃人隔年糞地,九月布子,涉冬至春始生,苗極繁茂,不爾則不生,生亦不茂,俟瓶焦黃乃採之。」可見宋人對罌粟的植物特徵、種植及採摘已有了一定的認識。
宋代的醫家已用罌粟來治病消災。在楊士瀛的《直指方》、王璆的《百一選方》、王碩的《易簡方》、林洪的《山家清供》等醫書裡,均以罌粟的殼蒴為治病妙劑。著名詞人辛棄疾曾患有疾,後遇一異僧,以陳年罌粟加人參等製成敗毒散,吞下威通丸十餘粒,此後即愈。
金元的醫家承宋朝之傳統,已普遍用罌粟主治咳嗽和瀉痢。到元初,忽必烈於1270年設廣惠司,專門製造阿拉伯藥劑。1292年,元人又設「回回藥物局」,所用之藥當然也包括罌粟。
罌粟不僅被醫家所重視,還得到了民間百姓的歡迎。人們普遍視罌粟子煮粥為大補之物。劉翰在《開寶本草》中記錄了這種習慣:「罌粟子一名米囊子,一名御米,其米主治丹石發動,不下飲食,和竹瀝煮作粥,食極美。」將罌粟子稱作「御米」,一方面我們可推斷出它已進入了皇宮,另一方面也可見其珍貴。實際上,民間使用罌粟已越來越廣泛了。蘇軾有詩道:「道人勸飲雞蘇水,童子能煎鶯粟湯。」蘇轍在《種藥苗詩》中指出罌粟粥還可治消化不良:「……研為牛乳,烹為佛粥。老人氣衰,飲食無幾,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槌石缽,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調肺養胃……」所以,罌粟在宋代,竟成了醫療與食補兼而有之的物品。
但宋代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罌粟的副作用。《易簡方》記載:「粟殼制痢如神,但性緊澀,多令嘔逆,故人畏而不敢服。」王碩提出抵消罌粟副作用的良方:「令醋制加以烏梅則用得其法矣。」還可與四君子藥合用,「不致閉胃妨食而獲奇功也」。元代名醫朱震亨對罌粟認識最深,他指出:「其止病之功雖急,殺人如劍,宜深戒之。」 可見元代人對罌粟的毒性已有深入的瞭解。而且我們可以從「殺人如劍」這四個字裡,推測出那時社會上應已有不少因食罌粟中毒而死亡的事例了。
儘管宋、元時期,人們對罌粟的醫學功用已相當瞭解,但那時尚無「鴉片」之稱,也還不懂得鴉片的製法。直到明代成化年間,才有了製作鴉片的記載。
明代醫家王璽在《醫林集要》中記載:「鴉片治久痢不止,罌粟花花謝結殼後三五日,午後於殼上,用大針刺開外面青皮十餘處,次日早津出,以竹刀刮在瓷器內,陰乾,每用小豆大一粒,空心溫水化下,忌蔥蒜姜水,如熱渴以蜜水解之。」 他採集生鴉片的記錄相當詳細,是中國有關鴉片製作的最早記載。王璽曾任甘肅總督達二十餘年,在那裡,他有可能長期與穆斯林接觸,從他們那裡瞭解到了阿拉伯的物產、醫術、習俗等。其後有名醫李梴的《醫學入門》,書中寫道:「鴉片一名阿芙蓉,即罌粟花未開時,用針刺十數孔,其津自出,次日以竹刀刮在瓷器內,待積取多了,以紙封固,曬二至七日,即成鴉片矣,薴急可多用。」從這兩則記錄可以判斷,那時的醫家已懂得熟練採取罌粟之液,製成鴉片,配作藥劑了。
阿芙蓉一詞是從阿拉伯語Afyun音譯而來的,而鴉片一詞的直接來源,則是英語Opium,其同義詞還有雅片、阿片、阿扁等別稱。最常用的是鴉片一詞。另外,罌粟的別稱還有藕賓和蒼玉粟等。
明代人對鴉片醫學作用的認識,已達到相當的高度。根據醫學大師李時珍的調查和實踐,鴉片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瀉痢、風癱、百節病、正頭風、痰喘、久咳、勞咳、吐瀉、禁口痢、熱痛、臍下痛、小腸氣、膀胱氣、血氣痛、脅痛、噎食、女人血崩、血不止、小兒慢脾風等二十餘種病痛。另外,李時珍已記載了鴉片對性功能的作用,他指出,鴉片「能澀丈夫精氣」,因此「俗人房中術用之」。
綜上所述,中國人知道罌粟至少已有1300年的歷史,懂得罌粟的藥用價值已有900多年的歷史,而製作鴉片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請您暢所欲言,歡迎加入#知史討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知史討論
半夏瀉心湯證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想吃最新鮮的海產,怎能不來到北海道這個人人都能盡情吃海鮮的地方!以下就推薦夏日必吃三大鮮味,來一場美味海鮮饗宴。
[雙色海膽丼]
札幌是北海道的中心,那裏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道產的食材,但要吃即捕即吃的新鮮海鮮,少不免要到原產地走一趟。積丹是北海道三大海膽產地之一,每年六至八月,大家都衝着海膽而來。
積丹的海膽有一份獨特甜味,這跟其地理環境有關,半島內有一座積丹岳,把融化的雪水引向海洋,礦物質及養分被沖到海水中,微生物食得好,昆布長得好,吃昆布的海膽也就更甜美了。這裏的海膽分為北紫海膽及蝦夷馬糞海膽兩種,前者佔漁穫的八成,被稱作「白雲丹」,因為其顏色較白,口感幼滑 creamy,味道較淡;後者則是「赤雲丹」,色澤黄中帶橙,產量較少,但味道更濃郁鮮甜,是海膽中的極品。濃味淡味,悉隨尊便,然而,想一網打盡吃齊赤白雲丹,當地都有不少餐廳都提供雙色鴛鴦丼,價錢約 4,000円至 5,000円一碗,以分量及品質來說,絕對不貴。
「漁師之宿」海鮮味處御宿新生就有一碗巨型「赤白雲丹丼」,海膽把白米飯完全覆蓋,濕潤企身,紋理清晰,光看就知道是新鮮得無可挑剔!先吃一口較淡味的「白雲丹」——入口甘香軟滑,肥美鮮甜,舌頭上有種溶化開的幸福感覺!急不及待再吃一口「赤雲丹」——果然味道比前者更濃郁,而且多了一份獨特的甜香餘韻!店家主人柴田幸信先生是位漁夫,他身邊不乏海膽漁夫朋友,店內的海膽,就是從朋友處取貨,是新鮮及品質的保證。
海鮮味處御宿新生
地址:北海道勣丹郡勣丹町字餘別
電話:+81 135 46 5050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am-8pm
[前濱新鮮甜蝦拉麵]
拉麵店 ラーメンじょぐら在余市無人不曉,名字不只locally famous,她在競爭激烈的北海道拉麵界中亦榜上有名,專程前來品嘗拉麵的本地遊客極多,每逢假日,店鋪門前總有一條長長人龍,人氣爆燈。
拉麵店主打的乾燒甜蝦拉麵,口味獨到,湯底以熬煮 19小時的豬骨及雞湯混合而成,味噌及辣椒醬以豬油炒香,再加入高湯煮滾,顏色鮮紅,香氣誘人。主角新鮮蝦子,是來自「前濱」的甜蝦——「前濱」不是地名,而是離店不遠處的一片海,由於產量不算多,這種未經冷藏的新鮮蝦子,幾乎不會在市場出現,當天捕當天吃,也只有當地才可吃到。
店家把晶瑩剔透的蝦子,放進烤爐上烤約10分鐘,直至顏色金黄,放在拉麵上,乾燒甜蝦拉麵大功告成。先喝一下紅噹噹的湯,辣味比想像中低,再咬一口乾燒蝦子——果然名不虛傳,蝦殼鬆化香脆,蝦肉爽脆,味道濃郁!此時老闆柏崎正教路:「鮮蝦的味道等等就會跑到湯裏。」六隻蝦,撑起了一碗湯,泡久了依然香脆無比。
前濱乾燒甜蝦拉麵是柏崎正的得意之作。柏崎先生出生於余市鄰近的積丹町,開店前是個擁有超過 20年捕魚經驗的漁夫,因為喜歡吃拉麵,自己試做甚有地方色彩的蝦拉麵,本來只是做來自己吃,後來附近街坊嘗過,他便決定公諸同好, 2000年開設拉麵店。
他用的甜蝦,是跟捕魚的哥哥入貨,每天新鮮送到。捕蝦船會駛到離岸約三四十海里的海域,在水深三四百米的地方投入小型蝦籠,這些蝦籠網口小,只有小如手指的蝦能進入(但偶然也會有八爪魚),這種方法比大規模網捕,對海洋的影響最小。「這裏三月至十月是捕蝦的時間,之後便是休漁期,讓海洋休養生息。捕蝦作業夏季限定,所以我們的乾燒甜蝦拉麵也是夏季限定!」
ラーメン じょぐら
地址:北海道余市郡余市町大川町 5-31
電話:+81 135 22 0822
營業時間:星期一、三、四、五11am-7pm;星期六、日11am-8pm;星期二休息
[三文魚子爆丼]
北海道四面環海,被道南的日本海域、道北的鄂霍次克海域、道東及道西的太平洋海域包圍,各個海岸都有獨特的氣候,適合不同的海產生活。
札幌市的海味はちきょう,是專營羅臼一帶海產的居酒屋。以漁夫之家作主題,牆上掛上圓形玻璃浮球,入口處有羅臼一代又一代的漁民照片,室內掛着航海地圖及以海洋為主題的暖簾,氣氛熱鬧。
居酒屋的招牌是三文魚子飯,送到客人面前是一碗白飯,及後服務員抱着裝了半滿三文魚子的大鐵碗出場,一羮羮的把三文魚子加到飯面,每加一羮,都會以響亮的聲線報數:「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大匙!快要滿瀉。不過要吃這個魚子和飯比例失衡的丼,並非有錢就得,客人事前需要向店家約法三章,必須要承諾把魚子及米飯都吃光,店家才肯出菜,以示對漁夫及農夫的尊重!
海味はちきょう
地址: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南 3条西 3都 ビ ル1F
電話:+ 81 11 222 8940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 6pm-12mn;周日 5pm-11pm
編輯:黃愷晴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RzF1DArSfU/hqdefault.jpg)
半夏瀉心湯證 在 『中藥歌訣【RAP】?』|《和解劑篇》|半夏瀉心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半夏瀉心湯 : 組成:半夏、黃連、黃芩、乾薑、甘草、人參、大棗功效:和胃降逆、消痞除滿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症見:胃氣不和、心下痞滿、但滿而不 ... ... <看更多>
半夏瀉心湯證 在 邱澤夏醫師- [臨床經驗分享-黃連湯的運用]... 的推薦與評價
[臨床經驗分享-黃連湯的運用] 前言:許多臨床醫師都會使用半夏瀉心湯,主要治療以「痞」證為主,就是俗稱的「胃謅謅」,但卻少醫師會用黃連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