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案評論 #機制透明化 #藝術行政專業
近期在藝術圈引起激烈討論的當代館與楊俊展覽外延爭議,合作場域之一TKG+ Projects的共同策展人 #許峰瑞,以其個人參與的視角回覆對於此事件的看法。他特別針對 #機制批判 定義、 #藝術行政 專業、#展覽流程合理制度化 提出個人看法。並呼籲相關攻堅與指控應尋求法制與申訴流程,而非以繼續以匿名黑函和情感、社群道德勒索,將無助於事件 #公共化 與 #正常化 的討論。
(本站原文轉載縮圖,涉及藝術家陳抗現場肖像,為避免非客觀與事件的相關聯想,已撤除相關圖片,也特此與藝術家陳浚豪、陳擎耀、葉怡利、蔡坤霖致歉。)
「匿名黑函」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問題]請問「黑函」的英文單字- 看板Langu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夠了喔! 什麼便宜都要佔匿名者黑函爆料大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104人力銀行- 剛到新環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黑函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黑函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黑函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匿名黑函 在 [心得] 17直播黑函案情說明與心得分享- 看板Soft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匿名黑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喔耶,初稿結束,方格子專欄部分一個大題目,50k字數應該有半年份了,可以換主題了。不過戰略的講到那麼深,就算簡化後有用嗎?還是以後專心講軍事謠言就好。。。再說好了
來談談下午看到的笑話,某位統派人士認為小S事件是DPP在操控,真是嚇死人,原來綠共真的可以控制赤匪,這麼可怕的對象,你們統派還不趕快投降赤匪後面的綠共大老闆。XD
照例講點正經的,其實網軍這兩個字被濫用了,我記得好像是周布雅還是誰有提到。
一般來說,宣傳部門要稱之為網軍是很奇怪的,就好像一家公司賣的產品被抹黑,文宣部門要反擊,法務部門要研擬提告,沒人會說這家公司養網軍。
政府養小編,宣傳政策,無可厚非,稱之網軍更是莫名其妙。
政黨養網路文宣部門,宣傳政績兼打擊政敵,業務本分,說他是網軍簡直荒唐。
更不要提啥側翼,這不知哪來亂搞的名詞,軍事上的側翼攻擊(flank),泛指一種非正面的攻擊,但也不是啥邪門歪道。我軍用盾兵扛住敵軍正面衝鋒,然後側面騎兵從樹林中衝出突襲敵軍側面。
難道你要說,我方騎兵卑鄙無恥,怎麼可以側面打擊對手?這種批評根本神,從亞歷山大、漢尼拔到拿破崙都是無恥之徒就是www
這說白一點,就是貼標籤的手段而已,我把你貼側翼,就可以站在一種道德高地,宣稱你講的都不用聽了。對自己支持者講久了,就可以用最低成本維持支持者的熱情,反正都敵人卑鄙無恥,我們堂堂正正。
咳
一般人認知的網軍,說的是匿名黑函攻擊那種,只是透過網路執行。攻擊的內容部分,通常指斷章取義、無中生有類。若是有憑有據,或是邏輯說得通,就是屬於合理評論範圍。一個名嘴在電視上評論,跟回到家後用網路匿名發一樣的東西,不會有何差別。造謠的只是公開造謠或匿名造謠,合理評論也不過是公開或匿名評論。
何時我們對言論的本質,開始先貼標籤,把討厭的東西貼滿再說?
真要把各家政黨的網路人員當成網軍,不管是自己花錢還是金主花錢養,那麼我老實說好了,各黨以及各黨的內部派系都有,別裝聖人。更別在那邊比誰多,轉移話題,好像你養三個他養十個,所以他的道德低劣,你沒有。
要無限抬高高度,那養一個還是一百個都一樣。要比誰有錢,那就承認自己只是錢比人少,打不起宣傳戰,何必扯沒養的道德高度。再說,宣稱沒有花錢養網軍,結果自己收錢作業配,所以不算網軍,再對支持者強力宣傳清廉,這又算哪招?
講這麼多,我想講的是開頭那個,為何有人的膝反射,就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怪到某個陣營的側翼?
因為,這樣去說服自己支持者,圈粉很方便啊。
為何XX國現在要挺台灣?綠共洗腦,才沒有這回事。
中國為何打壓藝人?綠共側翼做的,不然才不會這樣。
萬用梗欸
匿名黑函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6.競爭意識與縱向關係
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在上與下的縱向關係時,就會理所當然產生競爭意識,處在下位的人不是認命地接受自己的無能,就是想辦法爬到更高處,或者至少將高處的人給拉下來。我想要讓堂弟變糟,正是因為我認為自己不如堂弟來得優秀,而在沒有辦法超越他的情況下,我只能夠想辦法讓他的位置變得跟我一樣低。
縱向關係在全世界都是主流的價值觀,尤其在我們成長的華人文化底下更為嚴重,「孝順父母」以及「養兒防老」就是極其荒謬的文化,更別提從小到大經歷的各種比較。從課業成績到事業成就、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等等,變成一種生存在這個社會底下的潛規則,若是沒有達到社會所期待的就是失敗者。
“一個調適得宜的社會,絕對會義不容辭地為每一位成員提供支援,幫助他們發揮能力。”《阿德勒心理學講義》,阿德勒(Alfred Adler),台北市,經濟新潮社出版,2015年。
阿德勒主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皆是平等的,而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都要能夠明白,每個人生來的能力都不一樣,並且有著獨一無二的想法;健全的社會應該是當中的每一個成員彼此合作,發揮自己所長並且彌補成員的不足,而非以某項能力或者成就來定義社會成員的價值。
假如人的一生都不需要去遵循社會定下的淺規則,不需要為了滿足誰的期待而完成某些成就;不需要與他人較勁、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人生夥伴,可以互相信任與扶持成長,這樣的關係就是個體心理學裡說的「橫向關係」,並且競爭也不會存在人與人之間了。
想組織家庭就找個伴侶結婚生子、想一個人自由自在就保持單身;喜歡四處旅行就經常搬家、喜歡自己佈置環境就買間房子。男孩子喜歡粉紅色與娃娃不用害怕被嘲笑、女孩子熱愛動漫或建築工程也可以抬頭挺胸。
「失敗者」只會出現在縱向關係。
我成長的環境所提供的素材,全部都是建立在縱向關係上。我沒有機會能夠去選擇,因為在我的生命中橫向關係是不曾出現過的素材。在縱向關係與賞罰教育的荼毒之下,我只學會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以及戰勝不了他人就乾脆毀掉他人。
這些當然不是家人或者學校所教的,而是我所選擇的人生型態引導我往這個方向去領悟到的。就好比那些早期的匿名黑函,為了避免自己的筆跡被看穿,而從各種報章雜誌上剪下自己要的文字,再用黏貼的方式完成自己想表達的句子。我的這些扭曲想法,正是用過去十年裡接受的素材所拼湊出來的。
人只要無法脫離縱向關係,就無可避免一生都會與他人競爭。
競爭不見得是實質上的較勁,不一定只是在班級間的成績高低,或者職場上的年終獎金,競爭的意識存在與生活的任何一處。可能只是停紅綠燈時,旁邊的人開的是進口車,而自己騎著高齡十五歲的二行程機車;可能只是偶然得知自己暗戀的對象喜歡高個子,而自己身長只有一米五。
可能只是恰好坐在博愛座上,正準備要讓位給眼前剛上車的長者時,卻被旁邊普通座的乘客給搶先了一步;然後四周的人看著自己的眼神,似乎都在責備自己怎麼能夠這麼自私。
這些縱向關係所帶來的負面感受,於《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當中,也用了「毒性羞恥」這個名詞來解釋。接下來先回到我的童年,隨著我的人生經歷,我也會慢慢跟大家分享個體心理學帶給我的影響與改變。
#完整著作內容可加入社團自由賞閱
#申請入社流程如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匿名黑函 在 夠了喔! 什麼便宜都要佔匿名者黑函爆料大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匿名 者 黑函 爆料大會 :https://youtu.be/70Jjy0F--xQ 小大IG欠追蹤 :https://reurl.cc/N6jyVq YT會員來加入 :https://reurl.cc/GrgzG3#小明星 ... ... <看更多>
匿名黑函 在 104人力銀行- 剛到新環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剛到新環境,我沒有認識的人,當時挖角我的主管收到匿名黑函後,明顯地與我保持距離。明明是被挖角過來的我,感覺卻像是更生人第一天到職場就業,飽受異樣眼光。 ... ... <看更多>
匿名黑函 在 [問題]請問「黑函」的英文單字- 看板Langu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黑函」要怎麼說?
就是指「匿名的攻擊信件」
是否有一個單字可以呈現這個意涵 ?
現在已知"anonymous letter" 是匿名信
"blackmail"是勒索信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72.2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