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Professor PowP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起源於4Chan的匿名者,在2008年對一個宗教組織全面宣戰。這個影片敘述了那場在亞洲華人地區不太出名的暗網戰爭其中的真相。當時發起的示威遊行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匿名者的傳統,也使匿名者在歐美地區揚名。 (※本影片爲報導社會時事及網絡安全之紀錄片,僅供教學用途,包含的新聞和社會時事,可能會引致觀衆不...
匿名者電影 在 喜愛日本 Like Jap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ikeJapan娛樂】官方確認香港上映 日本解謎電影《假面之夜》 :最強拍檔再合體 木村拓哉 x 長澤雅美
來了來了!
來自東野圭吾作品改編的電影系列,第一集《假面酒店》在香港也有很不錯的票房。而它的第2集《假面之夜》也確認會在10月21日在香港上映!今次殺人犯預告在化裝舞會中現身殺人,在500名嫌疑犯中,到底二人可以找出兇手嗎?
故事簡介:首周票房超越上集,《假面酒店》導演 x 木村拓哉 x 長澤雅美再破燒腦奇案!東野圭吾狂銷470萬小說《假面》系列第二彈強勢回歸!警視廳收到匿名來信,預告殺人犯將於除夕「假面之夜」化裝舞會中現身,而派對的地點正是刑警新田浩介 (木村拓哉 飾)曾當臥底的五星級酒店!為了能在500個蒙面嫌疑犯中找出真兇,新田再次披上酒店制服,夥拍舊拍檔酒店服務員山岸尚美 (長澤雅美 飾),誓要在24小時內鎖定兇徒!面對各色各樣的面具,二人找不到絲毫線索,但身份不明的可疑人士卻愈來愈多……到底殺人動機是什麼,告密者又是誰?時間一分一秒地倒數著,新田和尚美兩人又能否找到戴著「假面」的殺人犯,並揭開假面下隱藏的真相?
by #LikeJapan_Owen
==========
新影片 / 10月新番動畫推薦 藍色時期 *影片後半微劇透注意
https://youtu.be/2Q-_HUqAXMg
新影片 / 超大超好逛!東京站一番街導覽
https://youtu.be/9_fDDQKFx9E
匿名者電影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鬼島這個名詞也是來自311解放軍.
《北京用來削弱和分化臺灣社會的最常見的說法之一是「鬼島」,即臺灣沒有什麼可以提供給年輕人的東西(低工資,沒有工作機會)。北京不僅通過傳播資訊(甚至有一個以這個名字命名的Facebook群組和中國年輕人討論這個問題的論壇),而且還通過組織人才流失來促成此事。
臺灣事務局(TAB)在2018年3月初透露了「對台31項措施」,以吸引臺灣公司和個人遷往中國大陸,例如,鼓勵臺灣文化產品(電影、電視節目、書籍)在中國大陸發行,鼓勵其作者在中國大陸培訓或成為中國專業協會成員。2019年11月,增加了26項新措施,其中13項針對公司,13項針對個人。》
還有2018年潔比(燕子)颱風事件, 造成蘇啟誠先生自殺,日本關西機場澄清中國當時根本沒有被允許派遊覽車進入關西機場接送僑民,最初廣傳的照片是日本人排隊上巴士而已 ! (中國大使館派的車另有故事)
《因此,一場爭論可以發展十天,甚至導致一個人的死亡,而沒有任何一家相關的臺灣媒體採取主動。 一個人的死亡,沒有任何一家臺灣媒體花心思去報導。以驗證初始信息。他們只是毫無懷疑地從社交網路上的匿名帳戶中獲取現成資料。
政治人物,例如國民黨的陳宜民,也幫助傳播中國版本的事件。
9月17日,臺灣的媒體監管機構(國家通訊委員會,NCC)進行了干預,叫停了幾家沒有核實此案事實的電視臺和網路媒體。事實上,此案表明,「2018年的臺灣民間社會普遍沒有意識到[資訊操作所帶來的風險] 」。
這一事件加速了公眾和島上的數位平臺對(可能致命的)錯誤資訊的嚴重性的認識,特別是PTT,在隨後停止了新帳戶的註冊。》
而韓國瑜的粉絲團則是 : 《然而,後來證實,這個小組並不是由候選人的真正粉絲創建的,而是 "由一個似乎是專業的中國網路小組創建、指導和培養的 "。它的三個管理員,從一開始就存在,確實是可疑的帳戶--在選舉後的第二天就完全不活動了。》」
匿名者電影 在 Professor PowPo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起源於4Chan的匿名者,在2008年對一個宗教組織全面宣戰。這個影片敘述了那場在亞洲華人地區不太出名的暗網戰爭其中的真相。當時發起的示威遊行一直延續至今,成為匿名者的傳統,也使匿名者在歐美地區揚名。
(※本影片爲報導社會時事及網絡安全之紀錄片,僅供教學用途,包含的新聞和社會時事,可能會引致觀衆不安,請勿模仿片中任何行爲,敬請留意。
※This video is a documentary film about social events and network security, the video i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 only, content contains news and social events, may be offensive or disturbing to some audiences, please do not imitate any behaviour in this video.)
本系列下一集也會繼續講匿名者和暗網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訂閱一下我的頻道。▼
PowPow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iPpo3GYFgLq0WrvwyLVYw
PowPow教授的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rofPowPow
感謝字幕君:Fishbones
Music credit:Music is VFR
匿名者電影 在 [PTT] 匿名者2011 完整版本電影 - 完整版 的推薦與評價
全体工作人员- 匿名者2011 字幕台灣小鴨. 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英格兰的时代里,政治风云变幻。都铎王朝的成员和一些贵族都在预谋着反叛计划。 ... <看更多>
匿名者電影 在 《匿名者》Anon電影預告(《電影好好看》第50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編譯:孫于珊台灣片名翻譯:視界戰香港片名翻譯:未來殺姬片長:100分鐘2017年IPhone開啟Face ID辨識系統後,2030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