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常會討論「精準醫療/健康發展:5G之角色」,會中我也特別向小英總統反映咱嘉義海線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依據醫療法第88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為促進醫療資源均衡發展,統籌規畫現有公私立醫療機構及人力合理分布,得劃分醫療區域,建立醫療制度,訂定醫療計畫,故衛生福利部將台灣全國劃分為6個一級醫療區域,17個二級醫療區域,及50個次醫療區域。因此,衛福部透過「#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強化偏遠及離島地區醫療健保服務品質及可近性,逐步改善偏遠離島地區醫療照護品質,提升在地醫療量能。
衛福部對上開醫療區域之劃分,仍多以固有縣市行政區域思考模式進行,未曾考慮偏鄉區域真正面臨的諸多交通障礙、民眾生活圈以及單一醫院獨佔資源等問題。以嘉義縣海區為例,主要次醫療區域為太保,其中包含朴子市、六腳鄉、東石鄉、布袋鎮、太保市、鹿草鄉以及義竹鄉,但因該區嘉義長庚醫院之醫生數偏高,使該區未被列為偏遠地區(每萬人口醫師數>10)。但細究東石、布袋和義竹三個鄉鎮位於嘉義縣最西部,距離離太保市較近的嘉義長庚朴子醫院車程甚遠,太保朴子也非屬三鄉鎮的主要生活圈;又因長庚醫院佔有該區大多數的病床數及醫生數,縱使有其他醫院有意願在此三鄉鎮設院,也會因為苦無病床數而無法設立。
我認為衛福部應該要屏除原有縣市行政區域的思維,用更貼近偏鄉生活圈的方式重新劃分醫療區域。例如台61線貫穿雲林、嘉義和台南沿海,若得新增二級醫療區域「雲嘉南」和新的次醫療區域包含雲林縣的口湖鄉、水林鄉、嘉義縣東石鄉、布袋鎮、義竹鄉以及台南市學甲區、北門區和將軍區,該區不僅交通便利性較高,也可讓這些真正位於沿海的偏鄉醫療有真正提升的機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RE Or less 影像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倒風內海故事館】 在十七世紀由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中,倒風內海範圍包括現今臺南市北門區、新營區、學甲區、佳里區、鹽水區、下營區、麻豆區一帶,內含四大港口:鹽水港(月津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麻荳港。這裡曾是臺灣對外貿易最重要的門戶之一,也是平埔西拉雅族的根據地。 【外傘頂洲】 又稱外傘頂沙洲、外...
北門區行政劃分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日里民服務預告】
📣10月20日(二):北門聯合里之「荖藤里」
荖藤里簡介:
詢訪里內長者均稱,日治時代為台灣州嘉義街後湖荖藤宅,二戰後實施地方自冶,調整行政區域為荖藤里。
本里位於本市北郊,東以忠孝路與後湖里為界,西以文化路與西區北新里為鄰,南與香湖里為鄰,北隔牛稠溪與民雄鄉交界,面積1.76.7平方公里,劃分為14鄰。
里內有私立宏仁女子高級中學,里民大多務農。本里宗教有「朝陽宮」,內供奉池府千歲,並有「張廖簡姓大宗祠」,環境十分清幽。文化路有間「奉天宮」,香火鼎盛,遊客如織。本里主要交通道路有文化路、忠孝路二條主幹通往民雄鄉,車流量大,交通十分順暢。
發布單位:嘉義市東區公所
服務電話:2780855
北門區行政劃分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皇太極改建新都有講究 瀋陽城為何卻無滿族味?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我們講到過,努爾哈赤捨棄了當時東北最牛的城市遼陽,連剛剛建成的新宮殿都不要了,毅然遷都當時不及遼陽一半大的瀋陽,這才有了後來的「大城市」瀋陽。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整個大規模改建了的瀋陽城卻和以往女真人建造的城池截然不同,一點兒滿族味都沒有,這是為甚麼呢?
我們經過對史料的分析發現,原因只有一個,決定遷都的是努爾哈赤,但改建這座城市的卻是他的繼承人、對漢文化極盡「拿來主義」的皇太極。
改建新都參照了中國王朝都城必備要素
真正把瀋陽建成大金汗國都城的,是努爾哈赤的繼承者清太宗皇太極。
皇太極於天命十一年九月入繼汗王位之處,鞏固對遼東地區的佔領和保持與明朝的平衡關係自然是首要任務,而鞏固和加強自己在女真貴族中的權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尚無過多精力去考慮都城建設。天聰五年,當這位新汗王在處理對內對外事務愈來愈感到得心應手的時候,他開始想到把自己居住的城市改造得更適合於國都的地位和功能。
從文獻記載看,明朝瀋陽城內的規劃只適合於遼陽城北部屏障的中等級別軍事防禦性質城市,與統轄東北全境的後金汗國都城形像很難相符。
於是,皇太極在一些官員的勸說下,參照他所能了解的中國王朝都城應具有的要素,並根據當時國力所能達到的水平,開始從外到內大規模地改建這座城市。
現在的瀋陽城「八門」是怎麼來的
進入遼沈地區前,女真人在山區雖然也建造和居住過許多城,但包括他們的第一個都城赫圖阿拉在內,都是依地勢而建的山城,從存留的遺跡可以知道,這些山城的城門和城牆並沒有嚴格的製度規定,而是隨山勢和使用需要自然修建。而這些昔日行之有效的建城方法和原則,在瀋陽這種平原地區大多失去了意義,需要更多考慮的,是城牆整體防禦功能以及各方向的平衡、美觀、方便的效果。在以前的山城內,各區域的劃分直接受地勢條件的製約,地勢高而相對平坦的地方是供城內首領建造住宅之處,院落大小和房屋朝向都要根據具體情形而定。因此現在能見到的所有女真山城,幾乎沒有一座是比較規則的方形或圓形平面內劃分成整齊對稱的區域,然後再按一定原則去規劃其用途。
這次改建瀋陽城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改為每面各兩座城門,即將原來城門處改為城牆,再於其兩側位於城牆長度三分之一的地方各新開一座城門。由於這次改建並沒有擴大城的面積,各面城牆的長度也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在原來基礎上加寬加高,所以增闢城門可以結合在維修改造城牆的工程中一併進行,並非特別浩大的工程。何況這些還是在幾年內陸續分期完成的。
整個工程大約從天聰五年開始,到天聰八年基本結束。這時的瀋陽已經是在原來位置上建起的另一番面貌的新城了。從外觀看,各方向城牆都比原來增高了1丈,即從原來的2丈5尺增加到3丈5尺,厚度也相應增加為1丈8尺,而且內外表面都用磚石砌築,不僅比以前結實高大,而且更加整齊壯觀。城的四面各有兩座城門和高大的門樓,各城門外還修有半圓形的甕城,正面封閉,兩側各開一拱形門,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護城門使之不直接受到攻擊,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牆外部部分,便於守軍從側面以弓箭和炮火打擊攻城的敵人。各段城牆中部所設的「馬面」(俗稱「城台」)也具有類似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城牆的4個轉彎處,還各有一座建於城牆上的角樓,每座都是3層高,連同8座城門樓,共是12座高聳的城樓整齊地排列在城牆的各個方向,無論從城內城外望去都顯得莊嚴美麗。八座城門仍沿用努爾哈赤為遼陽確定的舊名稱,即南、北偏東的城門分別為德盛(俗稱大南門)、福勝(大北門);偏西為天佑(小南門)、地載(小北門);東、西偏南為撫近(大東門)、懷遠(大西門);偏北為內治(小東門)、外攘(小西門)。
皇太極改建瀋陽城有講究
皇太極對中國古代城池風水理論也是照單全收。改建後的瀋陽城在這方面處理得非常巧妙:於福勝門內大街和內治門內大街相交的路口中心建鐘樓,於地載門內大街與外攘門內大街相交路口中央建鼓樓,這樣,既使得除撫近、懷遠門之外的六座城門之間得到遮掩,又為城內增添了景觀,還可用於傳令報時。至於撫近、懷遠兩座相對城門之間,因中段經過皇宮前,則通過宮殿大清門前左、右兩座裝有板門的牌坊形成遮擋,也是既美化了皇宮前庭,又符合風水理論。
除此之外,改建後的新都城還有兩項很值得稱道的設計。一是將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衙署分別排列在兩座南門內的街道旁,並將稍晚建立的都察院、理藩院衙署排列在皇宮前東西向大街路南,而鍾樓、鼓樓之間的城內北側東西向大街,則規劃為商業街,很自然地形成了「前朝後市」的城市中心部位功能格局。另一項是為了解決雨季排水需要,在城內四面靠近城牆裡側的地面,各設計了18個洩水坑,以沙子、河石填平,平時可正常走路行車,雨季積水可通過坑內排到城牆外的護城河中,舊時瀋陽人稱之為「七十二泡」,並傳說這是建城時一位名叫鄧公池的漢族官員設計的。
清太宗皇太極天聰年間的這次改建,使瀋陽城由外到內都成為當時東北地區最具中國傳統都城特點的城市,當然也是最整齊美觀,用清乾隆《盛京通志》中的形容就是「八門正戴,方隅截然」,「京闕之規模大備」。同時,這裡也理所當然地成了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遼瀋晚報》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門區行政劃分 在 MORE Or less 影像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倒風內海故事館】
在十七世紀由荷蘭人繪製的老地圖中,倒風內海範圍包括現今臺南市北門區、新營區、學甲區、佳里區、鹽水區、下營區、麻豆區一帶,內含四大港口:鹽水港(月津港)、鐵線橋港、茅港尾港、麻荳港。這裡曾是臺灣對外貿易最重要的門戶之一,也是平埔西拉雅族的根據地。
【外傘頂洲】
又稱外傘頂沙洲、外傘頂汕,日治時期又稱為佐佐木島,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現存面積約100餘公頃,因形狀似傘得名。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不過如今絕大部份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餘公里處,主要由濁水溪的泥沙沖積而成,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之一。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屏障。洲上現已無常住人口,上面的塭港堆燈塔是該沙洲唯一的燈塔。
拍攝日期:Aug 13th, 2017
-------------------------------------------------------
Connect with us:
Blog: http://kuanming-style.blogspot.com
Facebook: http://fb.com/kuanming.style
G+: https://plus.google.com/+KuanmingStyle
-------------------------------------------------------
Camera: Panasonic DC-GH5 / GoPro Hero 5 / iPhone SE
Software: Final Cut Pro X
Music: "You Know It's Time" by Peo Haggstrom / Jamie Elder from AudioNetwork (https://www.audionetwork.com/browse/m/track/you-know-its-time_145365)
-------------------------------------------------------
#SUStudio #影像生活 #差不多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