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北市又多了一座占地約42座籃球場大的生態公園 - 「黎和生態公園」
黎和生態公園,過去曾是大安第8公墓及山坡地老舊的違章聚落,經過規劃後,重生為各種物種棲息覓食繁衍的空間。同時扮演都市中重要的生物棲地、生態跳島、維護生物多樣性、恢復城市地貌的自然風采。
「黎和生態公園」鄰近捷運木柵線麟光站,同時連接福州山、中埔山健行路線,假日的時候,可以來這裡及富陽自然生態公園進行叢林探險半日遊,享受躲避城市喧囂的感受。
鄰近的景點中,「富陽山」過去為聯勤彈藥庫所在,受長期軍事管制的限制,反而減低綠林的人為干擾,至今仍保有林地的原始風貌。「中埔山東峰觀景台」則可以眺望整個台北盆地,包括地標101大樓,天氣好大屯山區及觀音山風貌也能盡收眼底,值得一觀。
台北市選擇了12座公園逐步往生態化方向規劃,希望讓公園不僅提供市民遊憩,同時也要讓水泥設施減量及適度降低人為干擾,以維護及提升都市中的生態多樣性。
都市發展的同時,也融合自然環境,城市發展與綠地保留兼顧,融合都市與生態,連結過去與現在,並留下一個生態喘息的空間。
#珊珊的行政日誌
#北市府認真團隊
#黎和生態公園
#共榮共融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苗博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
北市府認真團隊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走了一趟大龍國宅,與住戶的對談中,可以感受到住戶們那種「期待卻怕傷害」的心情。住戶們對於柯市長能把30幾年的海砂危樓拆除重建的魄力,還是由衷感謝,但在入住點交後,的確有些許缺失,面對這些問題,市府責無旁貸,我們會積極把原因找出來,該修的就修,該換的就換,市府不會逃避。
為了積極協助住戶改善居住問題,我們將每週召開保固缺失檢討會議,除了各局處列席討論外,也有邀請大龍國宅管委會派代表出席,與住戶直接的溝通與即時的掌握修繕狀況。我也會每週不定時到大龍來了解修繕的進度。
在實踐「居住正義」與「智慧城市」的理念上,對的事我們會持續做,做不好的我們也會努力改進,因為一些缺失問題跟居民朋友說聲不好意思,我們還有進步空間,我們會持續努力。
#珊珊的行政日誌
#北市府認真團隊
#大龍國宅問題解決
北市府認真團隊 在 黃珊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巨蛋無論是共業或是政績,都需要一個務實的結果,我們不會讓台北市出現下一個核四!
大巨蛋今天將依照程序發給建照,而之前的公開說明會也因為議員們的擔憂,因此先行請議員進行聯合會勘,並在了解狀況後,由市府彙整各方意見一起說明,以期待減少外界疑慮。
從104年北市府勒令停工後,我們在這五年內要求大巨蛋下容留人數大幅下降、增設安全梯、防火區劃、增加避難面積,經歷7次都市設計審議、2次環差審查、2次防火避難性能審查及防火避難模擬,最終經建築師公會協助舊規定項目審查完竣後,依法同意變更設計。
大巨蛋從來不是一個市府就可以決定的事項,全案的建築物防火避難設計,都是通過內政部委託台灣建築中心審查。關於容留人數變更、消防救災動線、防災避難模擬等審查於都審通過後,也在今年三月通過台北市環評委員會三次檢驗,之後等內政部營建署通過台灣建築中心性能測試報告後,才可向市府申請建照變更。
未來若需作演唱會使用,遠雄應通案先經『台建中心性能設計驗證』通過,確保逃生避難安全。未來辦理大型群聚活動,也都需經過個案申請審查,確保安全和交通維護。而對於外界質疑的反光部分,我們也已經請相關局處處理,目前已在受影響教室全數加裝窗帘,同時也在進行大巨蛋外部反光嚴重部分的刷漆工作,預計年底前可以完成相關改善。
最後,關於當初合約爭議的部分,修正監察院糾正的39項契約失衡條款,調高違約罰則 ,從今天起會啟動超額分潤修約行動 。
未來關於超額盈餘分配和利潤回饋市民,在使用執照核發前,會公開透明相關計算方式供外界檢驗,朝向合法、合理、合乎市民權益的三大方向進行議約與修約。
#珊珊的行政日誌
#北市府認真團隊
#大巨蛋程序不放水
#依法行政
北市府認真團隊 在 苗博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苗博雅
這兩天讓許多關心臺灣的朋友們擔心了,真歹勢。
首先,我要對看到媒體標題,感到驚嚇、害怕、生氣的市民朋友們說聲抱歉。
早上接到記者電話問我「網友都在罵你昨晚在政論節目的言論,有什麼回應?」
一查才知道,原來是一週前(6/7)因指揮中心宣佈三級警戒延長至6/28,政論主持人問我對於延長三級警戒,會不會有「防疫疲勞」?。
我講了一句「我講一個比較慚愧的啦,其實全國20幾個縣市民眾,現在是一起陪雙北在坐牢。」
這句話在6月15日晚間,被熱心網友擷取出來,引發很多議論。
媒體直接下標「苗博雅:全國民眾跟雙北一起坐牢」確實很聳動,只看這一句,很可能會誤以為我在批評台北市民。
所以,我能理解打來辦公室飆罵髒話、嗆聲、斥責的人,大家都是希望台灣能早日走出疫情的陰霾。
有些市民朋友感覺被傷害,今天我也在反省,當時是否不該這麼直白?
如果我說「我很慚愧,台北市政府防疫的基本功沒做好,疫情還在延燒,必須全國延長三級,大家要一起撐下去」是不是會更好一點?
我整段發言的脈絡很清楚(請參見逐字稿)。我的訴求就是「台北市政府要做好防疫基本功」,絕對不是責怪市民朋友。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在台北生活成長。我對這座城市的感情,絕對不會比市府高層少一分。
這一個月以來,我眼看台北市民,以及全國民眾,為了配合防疫,讓自己的生活大亂,讓生計逐漸窒息,但北市府高層的防疫作為每況愈下,還不斷演出自我感覺良好的政治表演秀。我必須承認,我真的很憂慮,很著急。
進入三級警戒以來,我收到民眾的求救陳情,一天比一天更多。
一開始是確診者得不到醫療、接觸者無法做篩檢、接觸者沒有隔離四處拋拋走;接著是停課不停學沒配套,家長快要崩潰;長輩確診、全家隔離,病人小孩沒人照顧;做小生意的、餐飲業、服務業、打零工的、藝文工作者存款逐漸見底,不知怎麼撐到六月底,更不用說封到七、八月該怎麼辦……
為什麼會用「坐牢」來形容?因為我在基層接觸到的一般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
種種問題,市民四處求救,沒有答案,我們也只能盡力幫一個算一個。
也正是因為每天都接到各種真實的求救訊息,我才看得更清楚,每天市府光鮮亮麗的記者會背後,各種令人心痛的真相。
在政論節目上,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完整論述(後面要批判中央的紓困政策也被剪掉了)。謝謝熱心的網友,讓我有機會可以講得更清楚。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收到許多陳情是,有人確診,但同居的密切接觸者卻未被立即隔離,也沒有做篩檢。過了三天、五天、七天,最長甚至九天,才收到隔離通知書,而直到隔離期滿,都無法做篩檢。
匡列、隔離、篩檢是早已執行一年半的防疫基本功。但台北市的執行面,卻在三級警戒後出現大問題,造成「應隔離,未隔離;應篩檢,未篩檢」的漏洞,不只使台北疫情繼續悶燒,外溢造成外縣市群聚感染,甚至還不幸有死亡案例。
看著市長一下子說「沒辦法做疫調」,後來變成發明一堆新名詞。但更誇張的是,實際的作法跟市長在記者會的說法,還是不一樣。這麼重要的基本功,實際執行亂成一團,怎能不著急?
例如,市場攤商陳情希望市府提供資源,協助人流管制。但市府執意使用「攝影機照市場、神奇機器」等無效方法,對議員反映的民意充耳不聞。疫情較不嚴重的外縣市都紛紛實施分流管理,台北市硬撐到6/6才宣布實施市場分流。人流管制的基本功,做得這麼慢,令人匪夷所思。
例如,為了避免確診者遭遇「沉默缺氧」而急速惡化甚至重症死亡,中央早就宣布在中央的集中檢疫所,提供輕症、無症狀患者自我監測的血氧機。我跟市府爭取,希望緊急採購血氧機,讓台北市集中檢疫旅館的確診者自我監測,保護市民的生命。但市府的回應沒有採購計畫。市府募款超過三億,但連血氧機都不想提供給確診市民,這怎能讓人不錯愕?
例如,市府天天在記者會上要求「要疫苗」。但事實是台北市的疫苗施打狀況連連,許多有資格的第一線醫護、前三順位人員打不到,市府無法幫忙解決問題,來找議員求救。台北市獲配的疫苗數量明明足夠前三順位人員施打,但有資格的人打不到。原來疫苗管理的基本功是花拳繡腿。
之後更糟糕,甚至發生沒資格的大規模特權插隊。這怎能不讓人生氣?
例如,7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明明既有的里鄰催種系統可以順利完成,但市府高層堅持己見,錯失提早動員民政、社政單位的機會,導致基層人仰馬翻,民怨高漲,幫忙打疫苗的醫護,還要幫忙做市府沒做的行政工作。
很多台北市民不知道,市府許多單位(包括衛生局)的人員,每天都要「看記者會市長講了什麼」才知道政策細節,才知道明天要做什麼事情。市府橫向聯繫出這種狀況,能不心急嗎?
種種求救訊息,我們團隊每天都發揮100%的努力,在我們的職權範圍內幫忙解決。
但是還有太多事,需要市府才能解決,懸而未解。
民眾為了配合防疫,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但負責指揮調度的市府高層,還在自我感覺良好,基層事倍功半,累死小公務員和基層醫護
雙北市民,全國民眾,都是三級防疫的受害者。其他資源較少的縣市,都逐漸壓制疫情,而資源最豐沛的台北市政府,防疫表現竟然每況愈下,民怨越堆越高。身為台北市議員,我真的很生氣,也很慚愧。
議員的工作,就是指出應該改進的事情,強力要求市府改進。
我必須承認,「全國民眾陪雙北坐牢」是帶有情緒的,是對台北市政府的恨鐵不成鋼。
全國人民都這樣配合防疫了,台北市政府卻指揮失能,沒有發揮應有的防疫戰鬥力,這樣對人民公平嗎?
台北人不是自私的,全國同胞都是我們的手足。「同島一命」是真的,它不是要全國人民包容台北市政府做不好的藉口,而是更應該強力要求鞭策台北市政府做得更好的理由。
台北的圍堵殲滅必須成功,全國的經濟活動才能恢復正常。這是實話。
苗博雅只有一人,沒有大政黨做靠山,也沒有網軍。我的團隊每天所做的,都是在想怎麼幫忙民眾,協助市府漏接的需要幫助的人。
明天開始,我的團隊要繼續將100%的精力放在處理民眾的求救訊息,為民眾解決問題。所有政治口水,不再回應。
如果你還是很生氣,我很抱歉,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圍堵病毒、壓制疫情,那請盡情攻擊我。
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在電話中對我的員工飆罵髒話。我講的話,我負全責。我希望我的團隊可以把全部的心神,拿去幫助市民。
非常感謝支持我、愛護我的朋友們,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辜負大家的盼望。
----
更多問政影片,請訂閱阿苗的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加入苗議員Line好友
👉 https://lin.ee/fIqp8Sm
陳情意見信箱
📪 tcc10717@tcc.gov.tw
陳情服務電話
☎️ (02)2729-7708 #7046
#苗博雅問政報告
#第三勢力第一選擇
#我認真問政
#你幫忙分享
#大安文山苗博雅
北市府認真團隊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去年的12月31日,上午十點鐘,當我在記者會上宣布,臺北跨年將繼續舉辦。現場,記者的相機快門閃個不停,電視台跑馬、網路媒體推播,名嘴忙著評論,幾乎一面倒都是批評與罵聲。
早一天的12月30日,當各縣市都因為返國旅客被驗到英國變種病毒,紛紛改為線上,四面八方要求臺北市政府跟進。
不要在資訊不明的狀況下,草率下決定,這是我的執政邏輯。因此當晚,我向媒體朋友說,請再給我們12小時,我同時請副市長、臺北市疫情指揮中心,相關局處首長去蒐集資料,等隔天晨會充分討論後再決定。
那天晨會的氣氛緊張,三位副市長、衛生局、觀傳局長、幕僚們輪番發言,大家評估了疫情現況、市府配套、科學數據、分析各種利弊。當衛生局黃局長與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接連表示,國內疫情沒有社區感染的證據,而且實聯制、分區分流、管控人數都可做到,我拍板定案!
我們要相信眾人的智慧超越個人的智慧,理性、務實、科學的態度,堅守SOP,當臺北跨年晚會繼續舉辦,它的意義在於證明了臺北市政府是一個尊重專業的團隊,在關鍵的時刻帶領人民面對問題,而不是放任恐懼與非理性,將人民鎖在門內。
當101的煙火在全世界的頻道裡燃放,我們希望這是一場跨國境的祈福行動,讓因為疫情而脆弱的人們重新堅強,相信疫情的終點線不再遙遠!
透過這支影片,我要謝謝參與2020-2021臺北跨年的每一個你。謝謝你們,讓用理性務實、科學數據決定政策,在臺北實現,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揮別2020,讓我們勇敢前進2021!
影片來源: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提供
-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認真的阿北在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lMvuz1DIPIoqNnur7_Pig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微博上面也能找到偶:https://www.weibo.com/u/7068501418
北市府認真團隊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柯市長很省
#但民生必需不能省
大家或許不知道,在台北,還有一些住在地勢較高的居民,一直以來都沒有自來水可用,但他們也同樣需要「用水正義」。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可能因為人少就不給用水,更不能因為要耗費很多費用只服務少少市民就不做。有些住在高地的住戶,雖然已經使用自來水,但過去因為使用塑膠管,漏水漏得一踏糊塗,更因為漏水有掏空地基的安全問題,所以「高地接水」計畫真的很重要!
高地接水這件事,是我及其他議員就一直在爭取的項目,但過去的市政府總是以土地產權、經費龐大等理由就不做了。但柯文哲市長不一樣,市長認為這是民生用水是市民基本的權利,該花的還是要花,到10月底為止,我們不僅完成內湖區300多戶的高地接水,文山區也完成了216戶、信義區則完成283戶,讓台北市的供水普及率達到99.81%。
在山上運送要運送這些接管的器具、材料真的很不容易,要在高山上一路接管也是很費時費力的工程,我們現在管線全數更新,不只降低住戶的用水成本,更解決掏空地基的問題,而且我們也在接管之後,順便把路也鋪平,把所有該做的事情一次到位,這些努力,民眾平常看不到、感覺不到,但它就真真切切的埋在大家的腳底下,也真的讓民眾都「喝的到」。
其實看見這些辛苦的局處同仁及施工人員管線一條一條的接,基樁一個一個的打,真的很感動!也真的應該給「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一個掌聲,還是那句話,「讓認真的人被看見,讓市府成為一個榮耀團隊」,你們的辛苦值得肯定!
#珊珊的行政日誌
#北市府的認真團隊
#高地接水
#用水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