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訴我,愛情像杯酒,他還告訴我,是杯特製的酒」
--G-Times第四期姍姍來遲!參上!
愛情究竟是否像杯酒,抑或是酒像極了愛情(?),本研究員(綠盟能源轉型小組研究員,以下稱羊羊菸酒圓)不知道,但我知道:「今晚,我想來點零碳排的酒」。
是的,羊羊菸酒圓也是看新聞才知道,原來喝酒也可以這麼潮,這麼綠,這麼SDGs。
日前,英國宣布將挹注1000萬英鎊的經費,協助國內烈酒製造商改善製程、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這筆經費將有助於蘇格蘭地區的威士忌釀酒業啟動綠色創新,也可能幫助英國釀酒業者改善其能源使用,改用氫氣、生質能源與廢棄物再利用來提供釀製威士忌過程中所需要的燃料。預計將可以降低烈酒產業的碳排放達每年5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減少10萬輛的汽車的碳排量[註1]。
事實上,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釀酒過程中所釋放的溫室氣體,過去便有研究指出,若考量產品的完整生命週期,則酒精類飲料的溫室氣體排放約佔整體溫室氣體的0.7%[註2]。
近年來,也有不少酒精飲料企業開始試圖降低產品的碳排放,例如世界最大的蒸餾酒廠Diageo在2016年時便宣示要在2030年前達成百分之百再生能源供電,更在今年六月宣布將打造第一座「淨零碳排的蒸餾酒廠」,除了與地方再生能源業者簽下長期供電合約,以達到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供電之外,更全面改採用電汽鍋爐,甚至連廠區內的車輛都將全面電動化,亦將提升廠區照明與冷暖氣設備的能源效率[註3]。
然而,酒的碳排並不僅來自於釀造過程,也來自於其所使用的大麥、葡萄等農業原物料之栽種,以及後端的運輸、包裝乃至於最終的消費過程等等。
2014年時,北歐酒精專賣企業(Nordic Alcohol monopolies)針對旗下販售之酒精飲料的研究指出[註4],整體而言酒精飲料最主要的碳排放來自「包裝製作」(39.48%)、「農業原物料(包括土地使用)」(21.42%)以及「製酒過程」(21.31%)。其中,對於啤酒與紅酒而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包裝製作階段,約佔46%到49%,蒸餾酒精如威士忌的主要排放來源則是製酒過程本身,約占35.99%。更早在2007年時,一份針對不同類型酒精飲料生命週期碳排的分析更納入了消費階段,發現啤酒在消費階段的碳排最高,佔47.9%,紅酒則是運輸過程碳排比重最高,佔34.9%,蒸餾酒類則是在醣化與蒸餾階段釋放最多碳排,達25.51%(註5)。
因此,如果真正想要喝到一杯「零碳排釀的酒」,除了改善製程之外,勢必也得同時降低前端的原物料栽種過程,以及後端的包裝、運輸與消費階段的碳排,不同類型的酒類所需要的零碳排策略也各自不同。
你可能會說,不過是喝個酒,碳排放什麼的,跟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關係可大了,如果你也跟本羊羊菸酒圓一樣嗜飲杯中物,那麼你更該關注全球暖化與你手中那杯酒之間的關係。
有許多研究指出,全球暖化將導致酒的產量與品質下降。Nature期刊便有研究指出氣候危機下的乾旱與高溫導致全球啤酒供應量下跌、價格上漲[註6]。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助理教授Colleen Doherty也表示,溫度以及降雨的變化可能會改變啤酒花(hops,決定啤酒苦味的關鍵)內的生物化學反應,導致啤酒的風味發生變化[註7]。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若是地球升溫攝氏2度,則全球適合栽種釀造用葡萄區域將可能縮減56%之多[註8]。
哎呀,講了這麼多,不知不覺又爆字數了,中小編(編按:究竟是寫貼文還是寫論文?)站在我後面而且他非常火。好了,今天先講到這裡,本羊羊要來喝杯酒壓壓驚了,Cheers!
🔸🔹🔸🔹🔸🔹🔸🔹🔸🔹
支持我們的環保工作❤️
【定期定額捐款支持:https://pse.is/UEJXZ】
【振興券愛心碼捐贈:17685】
【綠盟IG看看日常:https://pse.is/STX5Q】
🔸🔹🔸🔹🔸🔹🔸🔹🔸🔹
【參考資料】
[註1]
英國政府財政挹注,威士忌變「綠」了!
https://reurl.cc/Y61zen
[註2]
精釀啤酒產業溫室氣體排放之評估:評估溫室氣體核算之挑戰與益處
https://reurl.cc/2g0qZr
[註3]
國際酒廠Diageo致力抑制氣候變遷,興建第一座碳中和蒸餾酒廠
https://reurl.cc/q8de5y
[註4]
2014年北歐酒精專賣企業批售之酒精飲料之環境衝擊
https://reurl.cc/R14Mrg
[註5]
酒精飲料消費以及其對英國溫室氣體排放之影響
https://reurl.cc/Z7Ox8p
[註6]
極端乾旱與高溫導致全球啤酒供應量下降
https://reurl.cc/pydEMZ
[註7]
對,是真的,氣候變遷讓啤酒喝起來不一樣了
https://reurl.cc/gm75MN
[註8]
專家警告:紅酒在氣候變遷下飽受威脅,應轉為種植較為強韌的葡萄種類
https://reurl.cc/WLd919
#SDGs #氣候變遷 #威士忌 #零碳排 #蒸餾酒 #wine #beer #全球暖化 #GTimes
北卡羅萊納州溫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被媒體形容為「30年最恐怖怪獸」,且可能「就此讓美國陷入漫長惡夢」的佛羅倫斯颶風,暴風圈才剛接觸北卡,狂風暴雨就已超乎想像。
(MSNBC/記者)
這是過去五六個小時的情況,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我們預計今晚才會最慘,但我們現在感受到的風速,大約已是每小時50 60英哩或70英哩,今晚我們將會看到風速超過每小時100英哩,我們也將會看到漲潮,看到風暴潮,所以這三件將在晚間11點發生的事情,可能都會釀災。
海岸堤防上演的前奏,預示了未來主旋律的氣勢磅礡,更讓人憂心的是,通常風暴逼近海岸,氣象單位就足以準確預測何處將會嚴重受災,偏偏這個規則不適用於佛羅倫斯,因為就在它接近美東陸地的同時,推拉颶風的導引氣流已減弱消失,讓它更形龜速牛步,影響時間也勢必拖長。
(Roy Cooper/北卡州長)
斷電時間可能長達數天,要知道這次的降雨可能會長達好幾天,而不是幾個小時,這將是一場馬拉松 而不是衝刺短跑。
美東各州高度警戒,範圍足足比原先預期要擴大了一倍,等於是從北到南 密西西比以東,全都將被它的暴風圈覆蓋,且這個颶風著實讓人難以捉摸,不只是它從形成開始不到半天,強度從二級迅速增強為四級,此番瞄準侵襲的區域,更是自1954年以來,就未曾經歷過如此結構紮實的強烈颶風。
(湯姆沙特/CNN氣象主播)
以這次佛羅倫斯颶風的(形成)位置來看 (過去)從來沒有一次颶風 會往美國東岸移動 都是往百慕達或是北走 這是第一次。
美國從中央到地方,無論防災部門或者政府首長,都以罕見語氣不斷呼籲民眾撤離
(Jeff Byard/美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這次風暴將不會是輕輕掃過,而是會直接衝擊我們的海岸。
(Roy Cooper/北卡州長)
這是一個極其危險,會危及生命,歷史性的颶風。
(Henry McMaster/南卡州長)
就我們所知它一定會來,而且威力比颶風雨果更強,一旦它登陸,行徑速度會更快,屆時它將橫掃多地,意味著將帶來更多的降雨。
上百萬美東民眾即使再不情願,也只能努力忍受塞車的高速公路,及購買民生物資的大賣場 加油站大排長龍,畢竟天威難測,看看這位人生經歷無數風暴的老翁,為了活命也暫別家園。
(George Alsberg/威明頓居民)
我過去從來沒有機會想過這件事,這次我覺得應該是非走不可
早在29年前9月,曾經有一個颶風雨果,在加勒比海地區釀災後轉往南卡,走了20多條人命,等它抵達北卡時,雖然強度只剩二級,卻仍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
(北卡災民)
風真的很強,你看狗都嚇壞了。
CNN回顧歷史再往前推,歷史上還有兩個四級颶風,也曾先後造訪南北卡羅萊納州,分別是1954年的海瑟颶風,先橫掃海地奪走超過400條人命,五年後颶風葛雷斯重創南卡和喬治亞,也是上一代人難忘的痛苦回憶,如果再加上颶風雨果,這裡似乎從來沒有從強烈颶風的魔掌中全身而退過。
(災民)
真的很可怕,這個颶風非常嚴重,屬於第四級,是這個城市百年來遭遇最強的颶風,可能是史上最強。
這或許是為什麼佛羅倫斯,在即將接觸陸地前強度戲劇性減弱,人們還是不敢輕忽放鬆,再加上美國國家氣象局預測,北卡當地的開普菲爾河,恐在颶風來襲期間,較平均值暴漲至少20英呎(約6公尺),這也使得颶風行經範圍內六家核電廠,都趕在佛羅倫斯登陸前全數關閉。
這間1970年代建造,最靠海岸的Brunswick核電廠,還因和2011年宮城大海嘯,引發核災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採相同設計,讓不少當地人擔心,一旦風暴潮來襲,恐將導致另一場難以彌補的核災。
(Amie Hegler/前Brunswick核電廠反應爐操作員)
那裡有很多水泵可以把灌入的水排出去,整體設計在福島核災後也做出了一些修正,包括引擎 驅動等設備都足夠應付,此外,工作人員還不斷針對類似的活動進行訓練 。
在佛羅倫斯強度降為一級颶風之後,大範圍的淹水及風暴潮,成為氣象單位嚴密監控的防災重點。
(Jamie Rhome/美國家颶風中心)
即便強風減弱了,我們對浪潮的預測還是不變。
(NBC記者)
風暴潮可以在數分鐘內淹進家裡,淹到三英呎的時候,家具包括沙發就開始漂浮起來,五英呎的時候,像是冰箱等會隨著水淹過頭,甚至把你趕出去,等到超過八英呎,房間裡就沒有空氣可以呼吸了。
大雨來得又快又急,部分氣象觀測站從現有資料推估,佛羅倫斯恐將替北卡帶來10兆加侖降雨,放眼過去 史上罕見,中研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就以分析,這其實是全球暖化加劇天災最明顯案例,溫暖的大氣和海洋不但助長了颶風威力,移動速度變慢增添了防災困難,也讓災損變得更難估計。
(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
北冰洋的快速消融,其實造成了中緯度地區噴射氣流的蛇行,以及高壓系統的一些異常變化,這個不但影響了我們今年2018年,整個所有氣候,包括豪雨,也影響這次颶風的形成,(颶風)本來應該向北的,它反而向西,向西就一路往美國東岸過來。
美國東岸也是全球海平面快速上升的一個地區,最近它的海水溫度不斷升高, 不但讓颶風威力增強,更讓這個暴潮,它的水位增高,它的破壞力變得更大,它不但是會讓沿岸的地方,它侵蝕的作用非常的大,同時整個這個海潮,也會沿著河口, 往內陸不斷地溯流而上,它不但是抬高了我們整個河川的水位,還會沖垮我們的河堤 。
一個從未想像過的情況是,整個北半球竟然在短短數天內,跨越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同時形成了九個風暴系統
(湯姆沙特/ CNN氣象主播)
讓我先談談大西洋上的狀況,因為就在不久前剛生成了一個叫做喬伊絲的暴風,大西洋上,同時有4個已經被命名的暴風,這在歷史上大概才發生3到4次而已, 如果這在墨西哥灣的暴風強度也達到可被命名的程度,那就同時有5個了,這在歷史上從未發生過,颶風艾薩克往加勒比海移動,那個風暴是往墨西哥灣移動,這邊這兩個往歐洲移動,這真的是一團糟啊!
汪中和說,全球暖化已經不只讓氣候亂了套,天災的規模路徑也和過去大不相同。以2018為例,前半年過於平靜,如今風暴卻是結伴兒來異常熱鬧,而像佛羅倫斯一樣,從生成開始跨越300公里,大幅延長的生命周期,更將讓它從暖濕大海中汲取更多水氣,暴雨洪澇只怕不會只是美東下星期面臨的問題,而是全球各地颱風侵襲地都將遭遇的嚴酷考驗。
北卡羅萊納州溫度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極端氣候系列報導
【極端氣候對許多人來說已成常態 近期歐洲迎來大風暴 許多風力發電設備.電塔都被攔腰折斷 美國則面臨“炸彈氣旋” 佛州與德州這些過去不常下雪的地方 都降下厚厚積雪 航班也因大風雪而大亂 超過4000個班次被迫取消】
2018跨年的歡樂氣氛難以延續,因為冬季風暴艾里諾,正以每小時160公里風速橫掃歐洲,英國多個港口堤防被吹跨,街道因海水倒灌慘遭淹沒,「大約15 20分鐘,我們就聽到狂風,比先前造訪過的任何風暴都還要強很多,然後就有東西粉碎了,」英國當地居民Trevor Greene。
整個西歐都沒能倖免,巴黎街頭鷹架倒塌,釀成至少20萬戶斷電,且空中交通全面停擺,知名地標巴黎鐵塔被迫關閉,而德國街道也因狂風肆虐滿目瘡痍,不少巨木砸毀車輛,消防人員疲於奔命。
幾乎從一時間,極地渦旋入侵也讓北美宛若極地,噴泉一接觸到雕像,立刻讓她穿上雪白大衣,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這般場景竟出現在美國東岸,最南端的佛羅里達,美國國家氣象局稱,這是源自於冰風暴格雷森,近期橫掃美東南北1500英里,釀成陽光之州佛羅里達,自1989年後30年來首次降雪,氣溫更是近四年最低,「我從來沒有看過雪,這是第一次,真的很不一樣,超級超級冷的,」佛州居民Gissella Hernandez。
美國人將之稱為"末日暴雪",不只位於美加邊境的尼加拉瀑布,罕見冰封,美東的新英格蘭沿岸,短短一周內也有3隻鯊魚,因為海水太冷瞬間休克,記者在暴雪中倒出滾燙熱水,也當下化為大片雪花,對美國人來說,2018初始,就面臨一場酷寒震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測得攝氏零下29度,創當地130年來新低,南達科他州的亞伯丁,低溫也降至攝氏零下36度,改寫了1919年紀錄,「這是因為低氣壓在24小時內快速發展,且爆炸性增強意味著,它會變得真的很強大,而且移動速度很快,」氣象主播。
氣象專家說,北美正遭遇一波波「炸彈氣旋」,情況彷若一個冷氣團和暖氣團相撞,讓中緯度地區的氣旋迅速加劇,且冷空氣在低壓環境中,所有雪,冰,洪水和強風,都猶如發生強勁爆炸般呈現,故被稱為爆炸性氣旋,正因如此,接下來紐約,波士頓和新罕布夏州,恐將迎來比火星還冷的氣溫,而先前少見此景的,佛州,喬治亞州和北卡羅萊納州,也已紛紛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官員們拉高分貝,要民眾留意低溫和路面結冰,「好消息是這個風暴移動快速,應該在周四夜晚就會離開,但壞消息是,我們將迎來不尋常的低溫且會持續好幾天,這樣寒冷的溫度尤其對那些可能在風暴中停電的人構成危險,」北卡羅萊納州州長Roy Cooper。
無獨有偶,中國北方,近期也迎來入冬最強雨雪,包括陝西中南部,河南,湖北北部,及蘇皖北部等23省,近4千萬平方公里面積,均遭暴雪覆蓋,累積降雪量逼近同期歷史極值,河南九成以上高速公路關閉,連接周邊省分的鐵路,受暴雪影響拖班延誤,至於機場則因不具起飛條件,暫時關閉,中國氣象局分析,歐美和中國雖然位處三地,但開春以來北半球多地酷寒,卻都源自北極,「這個我們就是從北極的極頂看我們北半球,如果從上往下看的話,這個地區有許多比較深的低槽,在這些出現深低槽的地方,都出現了特別強的降雪天氣,那麼我們國家就處在這個地方,這就是北美加拿大美國,對於加拿大美國來講,它這一次冷空氣的影響,跟我們有一點不一樣,它是從極地一個極渦斷裂下來,也就是說極地最冷的冷空氣直接南下,壓了下來,所以它的天氣出現,除掉有明顯的降雪以外,它的大風天氣和明顯的降溫幅度,都要強於對於我國的影響,對於歐洲來講,也是處在一個低槽裡面,所以在這個低槽的影響之下,依然有極地冷空氣南下,影響了當地,」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朱定真。
美國羅格斯大學氣候變遷研究中心,近期發表的報告也證實了這項說法,認為北極的快速暖化正嚴重影響大氣模式,擾亂了高速氣流路徑,增加了極端氣候發生頻率,他們發現,過去20年,已有更多極地高速氣流劇烈起伏,而不是在相對較直的路徑上流動,這使得通常被困於極地渦旋中的,細長冷空氣槽,不斷向下延伸到中緯度地區,釀成北美和歐洲近期頻繁出現的,暴風雪與寒冷天氣,而這道理就像心律不整的心電圖,高速氣流模式更持久,所造成的極端氣候現象也就越嚴重。
報告稱,北極在過去20年,是全球升溫最快的地方,北極海冰30年來下降幅度更已近6成,雖然目前仍難斷定,北極對溫度變化比低緯度地區更敏感,但可以預見的是,所謂北極的放大效應,正釀成全球一連串的極端天氣,且會從酷寒的冬天,一路延伸到滾燙的夏季。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北卡羅萊納州溫度 在 北卡羅萊納州冷不冷?|美國冷嗎?(CC字幕)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