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零件相關語詞】
#母語復振 #母語正常化 #台語
[全文轉]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感謝網友Bî-á替咱整理Tâi-gí文正式寫法、閣有英日語源:
摩托車:oo-tóo-bái(autobike)
黑油:oo-iû(烏油)
搪缸:moo-lìng-guh(boring)
引擎:ia̋n-jín(engine)
汽缸:sí-lìn-tah(cylinder)
活塞:phe-sú-tòng(piston)
活塞環:lìng-guh(ring)
曲軸:khú-làng-kuh(crank)
內鏈條:lāi-lián-á(內輪仔)
錐度:thè-pah(taper)
啟動馬達:se-lú-mòo-tah(cell motor)
化油器:khia-bú-lè-tah(carburetor)
鋼索:uái-á-soh(wire索)
進汽門:khiű-niú(吸入/きゅうにゅう)
汽門:bá-lú-guh(valve)
汽門搖臂:tsiáu-á(鳥仔)
點火線圈:khoo-lé-luh(coil)
皮帶盤:phú-lih(pulley)
發電機:tshiá-jih(charger)
電瓶:ba-té-lih(battery)
火星塞:phu-lá-guh(plug)、hué-tsu-á(火珠仔)
怠速:su-ló(slow)
排氣管:ian-tâng-kóng(煙筒管)
閃爍:sih(爍)
保險絲:hiù-suh(fuse)
繼電器:li-lé(relay)
變速箱:mi-sióng(mission,源於 transmission)
離合器:khu-lá-tsih(clutch)
離合器片:khu-lá-tsih-pang(clutch盤/クラッチ盤)
磨損:ui(萎)
打滑:ku̍t(滑)
齒輪:káu-khí-á(交gear)
嵌入:tsinn(櫼)
鍵槽:tōng-tshuán-á-kau(撞串仔溝)
研磨:khiàn-mah(研磨/けんま)
預留:liōng(冗)
軸承:be-á-lìng-guh(bearing)
銅套:bu-siú(bush)
齒輪拔取器:pik-kâu(逼猴)
油封:sì-luh(seal)
鋅鋁合金:àn-tsih(antimony,英文指銻元素)
鋁:a-lú-mih(aluminum)
鑄造:huan-sua(翻砂)
砂坑:sua-tshng(砂瘡)
固定銷:nóo-guh(nog)
固定孔:án-nái(alignment)
迫緊墊片:phá-kíng(packing)
墊圈:uá-siah(washer)
氣動:é-á(air)
套筒:bo-khú-suh(box)
扳手:sí-pán-á(死扳仔)
活扳手:ua̍h-pán-á(活扳仔)
剎車:tòng-á(擋仔)
剎車皮:tòng-á-phuê(擋仔皮)
後照鏡:ba-kú-ní-á(back mirror)
倒車:ba-kuh(back)
備胎:iu-bí-lián(予備/ようび、輪)
輪胎:thái-iah(tire)
平衡:ba̋-làn-suh(balance)
避震器:khu-sióng(cushion)
方向盤:ha̋n-tóo-luh(handle)
儀表:mé-tah-pió(metre表)
保險桿:bàn-bah(bumper)
https://www.facebook.com/106487124074347/posts/397924668263923/?d=n
化油器英文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試車報告] 裕隆速利1200 YLN-301
4K UHD:https://youtu.be/v7FkQdV1DQY
每個人心裡,都曾經存在兒時印象深刻的車款!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不是法拉利,而是見證台灣經濟起飛的裕隆速利301。
速利301 ,是裕隆於1974年導入台灣生產的第三代Sunny,第一代車型於1966年問世,廠內代號B10,而第二代車款在1970年誕生,代號B110。並於三年後,推出B210的第三代車款。
速利的英文名字為Sunny,也就是Santra車系的前身,台語名為素利阿,是70~80年代,穿梭台灣大街小巷車款,也因為車體結構簡單,成為許多計程車司機愛好的車型。
與後繼車款303相較,301與後來的302問世週期不長,能見度不高,卻也相對經典,類鯊魚頭的造型,仿效1969年問世的第二代Skyline GTR,配上小巧的車體,迄今看來仍別具獨特的韻味。
簡單的內裝,沒有太豪華的陳設,超大的改裝冷氣還是當時著名的國際牌,就連車上收音機,都是早期採旋鈕調頻的方式設計。雙幅式的方向盤,配上細細的幅柄有著濃濃的古早味,而門上的手搖窗,更訴說著當年樸實的車輛樣貌!
301的引擎採用一具代號A12的1200c.c.OHV引擎,擁有68hp最大馬力與9.68kgm最大扭力,也因採用傳統的化油器設計,由冷車狀態發動時,必須先拉起車內的阻風門拉柄,待引擎達到工作溫度後,才得以享受駕車的馳騁快意。
開著301,眼前的僅見簡單的時速錶、油錶與引擎溫度錶,操著細長的四速手排排檔桿,只能藉著引擎運轉的音頻與震動來推斷何時該升降檔,而那與貨車相同的葉片彈簧後懸吊路感硬調卻也直接,舒適度已難與現今房車相提並論。
駕著這樣的經典老車,或許酷暑難耐,但就像讓人進入時空隧道那般驚奇,或許麻煩,卻也令人更專注與機械結構之間的溝通,對於愛車人而言,這樣的一天,何嘗不是個難得,又極為浪漫的經驗!
TCar試車短評
時隔多年,再度與這輛301相遇,它的動態表現依然輕巧,尤其經典的鯊魚頭造型,絲毫不受時空限制!還能同時喚醒記憶裡無數的美好;只能說,經典無價!
裕隆速利1200 YLN-301
引擎型式1.2L. L4 OHV
最大馬力68hp
最大扭力9.68kgm
長寬高 3950 X 1545 X 1360mm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鼓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葉片式彈簧
輪胎規格 155SR12
化油器英文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 裕隆速利1200 YLN-301
4K UHD:https://youtu.be/v7FkQdV1DQY
每個人心裡,都曾經存在兒時印象深刻的車款!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不是法拉利,而是見證台灣經濟起飛的裕隆速利301。
速利301 ,是裕隆於1974年導入台灣生產的第三代Sunny,第一代車型於1966年問世,廠內代號B10,而第二代車款在1970年誕生,代號B110。並於三年後,推出B210的第三代車款。
速利的英文名字為Sunny,也就是Santra車系的前身,台語名為素利阿,是70~80年代,穿梭台灣大街小巷車款,也因為車體結構簡單,成為許多計程車司機愛好的車型。
與後繼車款303相較,301與後來的302問世週期不長,能見度不高,卻也相對經典,類鯊魚頭的造型,仿效1969年問世的第二代Skyline GTR,配上小巧的車體,迄今看來仍別具獨特的韻味。
簡單的內裝,沒有太豪華的陳設,超大的改裝冷氣還是當時著名的國際牌,就連車上收音機,都是早期採旋鈕調頻的方式設計。雙幅式的方向盤,配上細細的幅柄有著濃濃的古早味,而門上的手搖窗,更訴說著當年樸實的車輛樣貌!
301的引擎採用一具代號A12的1200c.c.OHV引擎,擁有68hp最大馬力與9.68kgm最大扭力,也因採用傳統的化油器設計,由冷車狀態發動時,必須先拉起車內的阻風門拉柄,待引擎達到工作溫度後,才得以享受駕車的馳騁快意。
開著301,眼前的僅見簡單的時速錶、油錶與引擎溫度錶,操著細長的四速手排排檔桿,只能藉著引擎運轉的音頻與震動來推斷何時該升降檔,而那與貨車相同的葉片彈簧後懸吊路感硬調卻也直接,舒適度已難與現今房車相提並論。
駕著這樣的經典老車,或許酷暑難耐,但就像讓人進入時空隧道那般驚奇,或許麻煩,卻也令人更專注與機械結構之間的溝通,對於愛車人而言,這樣的一天,何嘗不是個難得,又極為浪漫的經驗!
TCar試車短評
時隔多年,再度與這輛301相遇,它的動態表現依然輕巧,尤其經典的鯊魚頭造型,絲毫不受時空限制!還能同時喚醒記憶裡無數的美好;只能說,經典無價!
裕隆速利1200 YLN-301
引擎型式1.2L. L4 OHV
最大馬力68hp
最大扭力9.68kgm
長寬高 3950 X 1545 X 1360mm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鼓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葉片式彈簧
輪胎規格 155S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