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中疫情急遽變化到現在,雖然門診減少了,但是一直處於忙亂的狀態。稍微交代一下最近都在忙些什麼:
1⃣不斷的排各種班表
配合衛生單位政策,醫學中心大幅減少門診量,疫情變化難以預測,加上醫院滾動式調整,事情不斷的變動。我身兼兒科門診安排與統計的行政職,協調、安排各醫師的門診相當花腦力(比玩數獨還燒腦),同時也要超前部屬,做最壞打算,安排疫情急遽變化時得啟動的AB班:以一半人力維持兒科病房、門診、急診的業務運作。加上五月底開始,又接到院方新的任務:戶外篩檢站支援,安排篩檢站的班表又是一輪腦力激盪。
這半個月以來,如果真要說有什麼技能大幅進步的話,大概就是為了排班,將 Google 試算表、Excel 用得越來越透徹,強迫自己學了不少試算表的語法.....
2⃣支援戶外篩檢站
排班表勞心,支援篩檢站則是勞力。室外高溫下,穿著不透氣的防水隔離衣、兩層以上的手套,戴著 N95, 外科口罩, 護目鏡,幫要入院做常規治療(電療、化療、洗腎)的患者篩檢。頭幾次支援,怕隔離衣穿脫麻煩不敢喝水,仗著自己還算年輕,一個上午過去,在醫院洗個澡,回到家再洗一次,一整個下午昏昏欲睡。後來跟同事討論,才知道,這大概是中暑和脫水了。前幾天梅雨季開始,戶外篩檢站帆布漏水,外面下大雨、隔離衣裡面的雨也不小。
每次跟 PGY (最年輕的住院醫師)一起支援,我確認好學弟妹學會篩檢的過程和技巧後,就請他們幫忙坐著操作電腦。在熱區的篩檢工作,當然是我這種老鳥來扛,主治醫師的頭銜不是掛假的,有風險的事情,就是要讓專業又有經驗的人出馬,如此一來,才不枉費這些學弟妹平時叫自己學長或老師,希望他們以後,也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後輩。
3⃣擬定台東患者的追蹤計畫,請掛號處安排,自己再協調醫師支援
台東的孩子比較辛苦,久久見面一次,這次疫情,6月恐怕是沒辦法過去支援了。對於病人來說,這次沒看到醫生,下次就要再等3個月以後。好在台東的兒科學長和學弟願意幫忙,而我對電腦的遠端操作還算熟悉,這兩個禮拜,花了不少時間整理台東患者的病歷、規劃動向、寫交班單(誰要用什麼藥,誰又要開什麼檢查)。即使我不在台東,我也希望每個在門診追蹤、用藥的孩子,都不至於因此中斷療程或求助無門。
4⃣道歉與請託
當門診被縮減或被併診,狀況來得突然,時間倉促,掛號處的工作人員也忙得不可開交,沒有多餘的人力能夠聯絡、安排好每一位慢性患者最好的動向。導致有孩子來到醫院之後,才發現我的門診被併診,得由另一位兒科醫師看診。
對於患者,我感到相當抱歉,畢竟在疫情期間,跑一趟醫院不容易,來了醫院,問題卻沒有得到完整的解決,讓我相當過意不去。此外,兒童內分泌是一項冷僻的專業,對於一般的兒科醫師來說,在診療和評估上並不容易,沒能幫上患者的忙也間接造成其他兒科前輩困擾,讓我相當不好意思。
好在大多數的家屬都能體諒,也有不少爸爸媽媽寫訊息給予鼓勵。有些成長發育的疑問,我都盡量回答,至於報告的解釋、骨齡的判讀、診斷與建議,這全都得在親自診視孩子之後才能給予診斷,並不是醫生吝於給予建議,而是在現行的法規底下,如果不緊守底線,將會給醫院帶來極大的困擾。
當然,也有家屬遇到就診的不便,便破口大罵,覺得醫院、醫生都沒有替病人著想,即便醫生已經好好解釋,卻仍然惡言相向。疫情造成的不便,也不是醫師願意的,在前線力抗新冠疫情,同時要兼顧慢性患者的追蹤,實屬不易,有些難處,醫護人員就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吞了。
希望疫情盡速穩定,各種事情都能盡快上軌道。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阿嬌肥胖洗版——以及美的咒縛 | 盧斯達 on Patreon】
阿嬌上中國節目十分肥胖,引起一輪洗版。陳冠希淫照事件發生於 2008 年,作為網民,也像白頭宮女話當年。當時是新年期間,不用上學,日日就看著高登有甚麼新帖文。
移花接目的裸照沒怎麼看過,卻是百年一遇的議題 endgame。道學家、宗教界、警察、司法、IT界、傳媒、網台……雖然是私人領域的運動,卻似乎是全世界都 entitled 參與其中。後來重溫陳冠希和她的發言,才記得主要都是謝罪的,說自己對公眾、對各位女士、對父母、對香港人帶來不良影響。陳冠希提到:「我知道香港很多年輕人都崇拜社會不同的偶像,在這方面我並無成為一個榜樣。」後來阿嬌復工上電視節目,收到一千多宗觀眾投訴。之後再上,也有五百多宗。
這樣下來,阿嬌仍然頑強活著。即使多年後她在訪問中語無輪次,或者現在暴肥,也見怪不怪,大概可以歸納為長期治療的副作用。當年他們對不起公眾,但其實公眾比較對不起他們。清純形象 (不論男女) 是市場需要的,到真相不幸揭穿,藝人就被迫承擔一切,成為沒有誠信的說謊者。
然而整個商業,公司、市場、生意乃至觀眾,都這樣暇想和需要這個幕前阿嬌。雖然藝人也因此賺很多錢,但沒人想過代價會如此大,是整個人生最後被公眾處刑。十多年前的大嘩然是因為目賭清純玉女的真像,是必然有性的常人。現在的肥胖照令網民瘋傳,又是另一次翻轉,你要問的問題是,一張姣好臉容的代價有多大。阿嬌演戲好不好?唱歌好不好?有沒有藝術才能?有沒有商業才能?如果各有一點,肥了也沒甚麼,就像退下火線的媽媽生,自己不用勞力,勞心即可,反而解脫了美的咒縛。
經常要這麼漂亮,不只是出鏡前要做很多功夫,平時也要生活健康規律,但到了某個年紀,也早晚力不從心。所以周秀娜到某個程度,就封了胸,轉型為知性女演員,但也只是少數例子。大概明星都很大壓力,不只是商業問題,而是自我價值的問題。如果一個藝人的市場價值僅僅是漂亮,那只要有天不再漂亮,或漂亮稍有減退,市場價值就馬上波動,自己就變成一隻波幅巨大的股票,人生也不免誠惶誠恐。同一件事,你夠漂亮就知名,越知名,輿論的魔鏡就越嗜血。
這一切的開頭,不管是陳冠希還是阿嬌,都是因為漂亮,而被梅菲斯特招手,簽訂契約,成了擁有魅力的浮士德。騎虎難下,就不美不行,只能一直錦衣華服、美到盡頭,必須如履薄冰。人生如此,還痛快嗎?如果陳冠希不是陳冠希,而是你和我,也沒有那麼多被試探的機會,也就不會陷入這樣的境況。
木秀於林,風必蕩之。木秀於林是自己也不想的,命運亦由此注定。美的咒縛,可能是一生都不自覺的。所以那些明星平時出門,不少也很撻皮。聽說吳彥祖放假通常就與妻子在外國的房子 hea,不多去威,也許要一天到晚都像吳彥祖一樣有型,壓力很大,有機會時寧願做一個素顏的、不再美麗的街坊。
有些人久不久就說梁朝偉或者吳彥祖開始光頭,不再漂亮,但他們漂亮了半輩子,現在風采稍減,內心亦可能舒服解脫,況且梁朝偉有演技。以前看亦舒的《喜寶》,講一個漂亮女子和老富翁援助交際,老人死後,她拿了一大筆錢逃到外國生活,成了一個不施脂粉、開始肥胖的小富婆,但記憶中她沒有甚麼遺憾,也不在意自己不再漂亮,因為她沒有愛,都有錢。阿嬌也有錢,只要思想夠現實,其實她也有了擺脫咒搏的本錢。或者她已經擺脫了,對「不美」大驚小怪,只是我們被貧窮限制了想像。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嬌肥胖洗版——以及美的咒縛 | 盧斯達 on Patreon】
阿嬌上中國節目十分肥胖,引起一輪洗版。陳冠希淫照事件發生於 2008 年,作為網民,也像白頭宮女話當年。當時是新年期間,不用上學,日日就看著高登有甚麼新帖文。
移花接目的裸照沒怎麼看過,卻是百年一遇的議題 endgame。道學家、宗教界、警察、司法、IT界、傳媒、網台……雖然是私人領域的運動,卻似乎是全世界都 entitled 參與其中。後來重溫陳冠希和她的發言,才記得主要都是謝罪的,說自己對公眾、對各位女士、對父母、對香港人帶來不良影響。陳冠希提到:「我知道香港很多年輕人都崇拜社會不同的偶像,在這方面我並無成為一個榜樣。」後來阿嬌復工上電視節目,收到一千多宗觀眾投訴。之後再上,也有五百多宗。
這樣下來,阿嬌仍然頑強活著。即使多年後她在訪問中語無輪次,或者現在暴肥,也見怪不怪,大概可以歸納為長期治療的副作用。當年他們對不起公眾,但其實公眾比較對不起他們。清純形象 (不論男女) 是市場需要的,到真相不幸揭穿,藝人就被迫承擔一切,成為沒有誠信的說謊者。
然而整個商業,公司、市場、生意乃至觀眾,都這樣暇想和需要這個幕前阿嬌。雖然藝人也因此賺很多錢,但沒人想過代價會如此大,是整個人生最後被公眾處刑。十多年前的大嘩然是因為目賭清純玉女的真像,是必然有性的常人。現在的肥胖照令網民瘋傳,又是另一次翻轉,你要問的問題是,一張姣好臉容的代價有多大。阿嬌演戲好不好?唱歌好不好?有沒有藝術才能?有沒有商業才能?如果各有一點,肥了也沒甚麼,就像退下火線的媽媽生,自己不用勞力,勞心即可,反而解脫了美的咒縛。
經常要這麼漂亮,不只是出鏡前要做很多功夫,平時也要生活健康規律,但到了某個年紀,也早晚力不從心。所以周秀娜到某個程度,就封了胸,轉型為知性女演員,但也只是少數例子。大概明星都很大壓力,不只是商業問題,而是自我價值的問題。如果一個藝人的市場價值僅僅是漂亮,那只要有天不再漂亮,或漂亮稍有減退,市場價值就馬上波動,自己就變成一隻波幅巨大的股票,人生也不免誠惶誠恐。同一件事,你夠漂亮就知名,越知名,輿論的魔鏡就越嗜血。
這一切的開頭,不管是陳冠希還是阿嬌,都是因為漂亮,而被梅菲斯特招手,簽訂契約,成了擁有魅力的浮士德。騎虎難下,就不美不行,只能一直錦衣華服、美到盡頭,必須如履薄冰。人生如此,還痛快嗎?如果陳冠希不是陳冠希,而是你和我,也沒有那麼多被試探的機會,也就不會陷入這樣的境況。
木秀於林,風必蕩之。木秀於林是自己也不想的,命運亦由此注定。美的咒縛,可能是一生都不自覺的。所以那些明星平時出門,不少也很撻皮。聽說吳彥祖放假通常就與妻子在外國的房子 hea,不多去威,也許要一天到晚都像吳彥祖一樣有型,壓力很大,有機會時寧願做一個素顏的、不再美麗的街坊。
有些人久不久就說梁朝偉或者吳彥祖開始光頭,不再漂亮,但他們漂亮了半輩子,現在風采稍減,內心亦可能舒服解脫,況且梁朝偉有演技。以前看亦舒的《喜寶》,講一個漂亮女子和老富翁援助交際,老人死後,她拿了一大筆錢逃到外國生活,成了一個不施脂粉、開始肥胖的小富婆,但記憶中她沒有甚麼遺憾,也不在意自己不再漂亮,因為她沒有愛,都有錢。阿嬌也有錢,只要思想夠現實,其實她也有了擺脫咒搏的本錢。或者她已經擺脫了,對「不美」大驚小怪,只是我們被貧窮限制了想像。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