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標】#勞動節主題策展
💁♂️前情提要:
現在的你,對於工作有什麼想看法呢?
身處薪資停滯、勞工權利仍待改善的環境,有些人因此毅然決然選擇出走,然而異國求職路究竟該怎麼走?選擇留守崗位上的人們,又能把握什麼樣的機會與資源?這個勞動節,換日線將透過三個「人生路標」與你一起分享海內外職人的經驗看法,也許你的人生出路,能有更多顛覆想像的選擇。
⚠️路標 2 :異國求職
跨國職場,永遠會遇到「價值觀大相徑庭」的人,該如何應對,考驗著海外職人的處世智慧,像是先前在澳洲就曾發生台灣人在當地打工,卻因為「不認同一個中國」而遭到當地的陸資雇主解雇的事件,究竟在海外求職該如何像電影《讓子彈飛》的對白一般「站著(不犧牲個人或國家尊嚴),還把錢給賺了?」一起來看看作者在現實環境中求生存的「另類思考」。
▍換日線2018夏季號《千面東南亞》→ http://bit.ly/2HvrbNM
▍2018 換日線季刊 →http://bit.ly/2A3GzfK
▍到換日線 Instagram 看世界風景與限時彩蛋→http://bit.ly/2G6hQyB
勞動節主題策展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路標】#勞動節主題策展
前情提要:
現在的你,對於工作有什麼想法與看法呢?
身處薪資停滯、勞工權利仍待改善的環境,有些人因此毅然決然選擇出走,然而異國求職路究竟該怎麼走?選擇留守崗位上的人們,又能把握什麼樣的機會與資源?這個勞動節,換日線將透過三個「人生路標」與你一起分享海內外職人的經驗看法,也許你的人生出路,能有更多顛覆想像的選擇。
路標 4:到「還沒滿的池子」,努力變成大魚
「台灣這個池子已經滿了。」
「責怪政府、企業和長輩,意義已經不大——池子滿了,意味著能養的起的大魚就這麼幾條。池子越小,能養出的大魚越少。作為一條小魚,你能夠變大的唯一機會,就是去找另一個大一點、空一點、活絡一點的池子。」
這是曾於國內外商知名顧問公司服務,隨後來到上海的作者,堅信的觀點:「下筆至此,為了避免一頂『親中賣台』的帽子就往我頭上扣下來,在此強調一下,我所指的大池子,不單只北京、上海、深圳這些中國一線城市。新加坡、首爾、東京、曼谷、雅加達、倫敦、紐約、舊金山、柏林......等等。反正你選吧,任何一個還在向上發展,還在吸引年輕專業人才進入的大城市,都是你可以試試手氣的地方。」
「一個地方的『池子』滿不滿,除了意味著人才是否還在移入這個市場;也要觀察當地是否仍有具規模和潛力的創新⋯⋯而這兩者,在產業停滯、世代分配又出了問題的台灣,答案顯然都是『我們要向外找更多可能性。』向外發展不意味著職涯成長、薪資馬上提升、更加容易,但代表著機會的大小與天花板的高低。」
同場加映:《台灣人才在中國大陸的優勢是什麼?──便宜、有品味、半個局外人》 https://tinyurl.com/yal7xx4p
▍換日線2018夏季號《千面東南亞》→ http://bit.ly/2HvrbNM
▍2018 換日線季刊 →http://bit.ly/2A3GzfK
▍到換日線 Instagram 看世界風景與限時彩蛋→http://bit.ly/2G6hQ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