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住海邊!
台灣四面環海、高雄更是「港都」,海島子民與海的關係,緊密相依。
海洋之美,大而可畏,我們該怎麼親近它?
茄萣區的興達港就是其中重要的港口之一,從這裡出港後往北可經黃金海岸至安平港,往南又能經興達外海卸煤碼頭、蚵仔寮漁港至高雄港,是要發展「藍色公路」的潛力基地。
若能完善興達港的小艇斜坡道、浮動碼頭、公共交通路線等基本設備,並且強化海洋教育設施及基地和解決泊位短缺的問題,這裡就是一個發展遊艇產業平民化、普及化的絕佳場域。
在整體國家政策走向看放海洋,鼓勵民眾親海、近海的同時,海洋相關知識是必須的裝備,包括遊艇和動力小船都有相關執照,今天交通部航港局就是在興達港舉行為期2日的動力小船駕駛測驗,這是要「與海共舞」時,最重要的基本功。
順利取得出海資格後,划槳和獨木舟等海上休憩活動都是可以親近海洋的新興活動。而越是與海接觸,也越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海洋資源,海洋環境保育該是海島子民的「靈魂」所在。
除了動力小船考試,今天民間組織也在興達港自籌自辦「象海致敬」第一屆海洋運動及文化市集,集合海洋設備廠商、在地小農、美食攤商等,將台灣海洋運動、海洋休閒及海洋保育為目標,期望透過推廣活動將興達港作為海洋遊艇產業普及化之重要基地。
我們的家在海邊,高雄市民更是港都的主人,認識海洋、保育海洋,我們應該當仁不讓、「管很大」!
動力小船駕駛執照高雄 在 陳學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熱愛海洋 陳學聖駛船體悟開闊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6日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陳學聖不但有動力小船駕駛執照,更在他的海洋環島首航後,逐步推動藍海策略--駛船人的台灣夢。
陳學聖曾任台北市議員、立委,但2004年立委選舉失利後,卻讓陳學聖與海洋結下不解緣。
這段沉潛期間,陳學聖在海洋找到目標,考上動力小船駕駛執照,展開海洋人生首航。
離開台北盆地後,陳學聖轉往港都高雄市發展,離開陸地環島,沿海岸線駛船前進,海洋雖開闊陳學聖的視野,但眼前延展開來的「垃圾線」,也讓他決定為海洋保育盡心力。
憶起與海洋的緣分,陳學聖有一次到紐西蘭某城市,當地海上工具與陸上工具一樣多,人們下班後就開船去玩、休息,不用全部擠在陸地上。
陳學聖說,人類對水的認識非常少,考上執照後,他深刻認識海洋文化,這樣的海洋初體驗對他後來從政有很大幫助,人生態度也有轉變。
他說,第一次租船隨老船長出海環島,當船開出港口,到墾丁外海,遠眺陸地密密麻麻的一群人,他發現海是這麼寬廣,為什麼要讓自己在陸地密集與別人碰撞?有了「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體驗。
「海上考照與陸地考照很不同」,陳學聖表示,海上風浪每天不同,包括風浪、氣候變化沒有一天一樣,人類在陸地待久了較安逸,而海上生活每天有不同挑戰,需運用智慧與毅力,學習與大自然共處。
陳學聖認為,台灣是海島國家,如果能開發海上事業,很多活動都可在海上舉辦,有助於開闊人民心胸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