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初教機將準備進行,軍方初步規畫投入約30餘億元,由漢翔公司擔任主合約商,比照勇鷹號高教機研發,先打造原型機與測試機各2架,合計4架,以2年時間完成戰術測評後,全案正式展開
勇鷹 高教機 數量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若說這當中沒有政治造勢與利益分配的盤算,只怕沒人相信。>
包括總統公開宣示在內,政府多次對外發布的潛艦國造時程表,第一艘原型艦預計於2024年第三季下水,2025年交付海軍。不過近日消息傳出,政府高層考慮兩岸形勢的多重變化,希望能將下水時間提前到2023年下半,2024年就可交付海軍,並且同時提出潛艦後續量產計畫與特別預算。由於披露此事的媒體,向來與政府關係良好,因此其中內容很可能屬實。
這種「政府因應變局,要求進度超前」的戲碼無獨有偶,去年12月15日,蔡總統到蘇澳,主持第一艘沱江級巡邏艦塔江號的下水。晚間她在臉書上宣稱,將在2023年之前完成6艘。但包括正在立院審查的110年度預算在內,軍方的規劃都是先造3艘,於2025年完成。如今不但結案時間提前兩年,並且數量加倍。在媒體提出質疑後,海軍司令部發新聞稿宣稱,為快速提升防衛戰力,海軍依國防部規劃指導修改計畫。
原本國造潛艦的進度,是2024年第三季才下水,此時下屆總統大選早已結束。如果提前一年,就可如同本次總統大選前的勇鷹高教機一樣,成為執政黨宣傳造勢的良好機會。甚至搶在政府輪替(即使政黨不輪替,同黨執政的新舊政府,領導班子也不會完全一樣)之前,搶著以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一下子就把幾千億元的開銷先包出去。
【重磅快評】國防建設搭配選舉時程 甚至高於專業?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5220213
勇鷹 高教機 數量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國知名航空雜誌《國際航空》(Flight International)公布「2021年世界空軍」年度調查報告(戰機包含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台灣空軍戰鬥機數量排名全球第10。
這次評比並不包括全新購買的66架F-16V、陸續從F-16A/B構改成F-16V、66架高教機勇鷹,可以預測,在2023年後,台灣空軍陸續獲得新機後,排名將會再提升。
註:圖表引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