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偵探小說】幽默的吉竹伸介詮釋的視覺謎團
這篇有看過的朋友,就當作是錯覺再看一次吧!
就像好友在慘案那天下午line我:怎麼才幾分鐘,粉絲就少了7百多?
反正我佛系經營,這下子更佛了,不需要小叮噹的時光機,我動一下手指就能回到過去。
#講出來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不知道過幾天,這個版會不會一切都甚麼沒發生又回到慘案的時間點?所以文章我就先放我的部落格那兒了。(老天是不是提醒我不能太偷懶)
我把文章重寫也加了一些新的資料,錯視和科學實驗的補充,還有一款我自己很愛的APP解謎遊戲[紀念碑谷],去年有推出過限時免費,不知道未來還會不會有限時免費的推出,小子現在正在玩的是[紀念碑谷2]。
前陣子小子的好朋友媽媽在跟我說因為疫情在家上課,家裡有平版和電腦手機以後,整個很失控,問我有沒有幾款小孩可以玩又不是打打殺殺的遊戲,[紀念碑谷2]就是我推薦的其中一款。只是需要付費,大家可以先去好讀版裡先看看官方的遊戲影片再決定。
👉好讀版請前往這兒:https://immitw.timelog.to/a293526082
📕《錯覺偵探團2:鬧鬼坡失蹤案》
作者: 藤江純
譯者: 林佩瑾
繪者: 吉竹伸介
出版社:采實文化 采實童書-找本書與孩子一起讀
ISBN:9789865074777
有注音∣適合中年級以上閱讀∣平裝
書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661
試閱:https://reurl.cc/2rxxam
關鍵字:#邏輯、#推理、#科學、#偵探、#解謎
《錯覺偵探團》系列,主題圍繞著大腦科學與視覺的「錯視」,錯視本身關係到科學、幾何:幾何學錯視、動態錯視、圖地反轉、空間反轉、多義圖形等。
小子當時在書局到時,有忍耐還沒入手,因為在等待後面未上市的集數。雖然一集有一個主要的劇情,但是到了第二集,他覺得要有看過第一集,才會比較了解錯覺偵探團的源起。
書中提到的「斜坡錯視」,又叫做「反重力斜坡」。如果有去過小叮噹科學園區,科學主題樂園中有和力有關的「錐體上滾」。
如果想在家中做實驗可以參考「NTCU科學遊戲實驗室」的
1.自製反重力斜坡實驗的教學,準備的材料難度不高,主要是:剪刀、膠水、尺、保麗龍球、厚紙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很久。
2.玩過反重力斜坡實驗,就可以再試試爬坡雙錐體的實驗。
💡NTCU科學遊戲實驗室:http://scigame.ntcu.edu.tw/
🧱反重力斜坡實驗:https://reurl.cc/DZn1Zd
🧱爬坡雙錐體實驗:https://reurl.cc/Ok7bkr
最後附上小子看完書後的自由創作,我還不敢問他黑白畫的是小雞還是小狗還是小鳥
大家看看可以看出甚麼圖案
🌟🌟🌟🌟🌟🌟以下為佛系的錯覺活動🌟🌟🌟🌟🌟🌟
抽獎由小子抽出喔,我不知道他會用甚麼神奇的方式選出
只要像文章最後,類似小子的畫,畫出圖地反轉的圖案,或是利用畫中場景元素巧妙組成一個新的物件就可以,
主要讓小朋友自由創作喔!
阿姨這裡不會打分數,因為有畫都是滿分。
👁獎品:《錯覺偵探團2:鬧鬼坡失蹤案》 一本
感謝 采實童書-找本書與孩子一起讀 提供
👁時間:至2021/9/12 23:59
👁得獎結果公布時間:2021/9/13以後~
👁抽獎辦法:
🎁1.鄰家野原粉絲頁按讚+追蹤
🎁2.本文讚+打開小地球公開分享此文
🎁3.此篇文章下方留言
「tag2位你想要推薦此粉絲團的朋友」+ #一起破解解不開的視覺謎團! + 小朋友的錯視創作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Chu玩遊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剪刀小子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男孩喜歡冒險犯難,就算吃過苦頭也樂此不疲?】
很多頭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的媽媽曾經告訴我,帶孩子一直是周而復始的餵奶哄睡、牽牽小手、唱唱兒歌,規律而安穩,於是就繼續勇敢的製造第二胎,
沒想到,兒子出生後才真正體會到何謂心力交瘁,尤其打從男孩學爬、學走開始,驚悚劇情就開始輪番上演,翻箱倒櫃,挖插座、拔插頭、玩剪刀、玩電扇…,愈是禁區,他們愈有興趣。
媽媽們的視線絲毫不敢遠離,神經分秒都得緊繃,這才領教到帶孩子太傷神。
的確,生養三個男孩讓我確信,冒險的特質確實是深深烙印在典型男孩的基因裡,似乎生來就是他們的印記。
.
(((冒險傾向,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咱家三男孩一路以來的肢體發展模式如出一轍:
才學會走路,不穩的腳步就開始一路衝,顯示他們內心「跑比走更過癮」的強烈慾念;
真的會跑了,上下樓梯就不再一階一階乖乖走,「三階併兩階的彈跳」才是基本步伐;
一旦到遊樂場玩耍,溜滑梯上不多時就會看到千奇百怪的實驗姿勢---躺、俯、側、衝,三小子總是大膽展現驚人特技,非得找出世界上最新奇刺激的溜滑梯玩法不可。
這一路走來,我心知肚明,典型男孩天生對開發自己的身體潛能躍躍欲試,挑戰極限的細胞如千軍萬馬,難以阻擋!
我在一次又一次飽嚐驚嚇之後,確實已練就一顆比一般父母更強勁的心臟,對咱家三個男孩成長中的諸多行徑,早已見怪不怪,尺度不由得愈放愈寬。
.
我記得小子之一六歲時在中庭嬉戲,突然發覺從花圃的磚頭圍欄上跳下來非常刺激,於是就開始在社區裡大力搜尋各種高度的磚頭圍欄,
他愈爬愈高,愈挑戰愈過癮,一位媽媽路過,還沒看到我,就急得上前去阻止,沒想到一轉身就瞥見我,對於我的神態自若大表不可思議!
我記得我回答道:「你擋不了他的啦,他每次跳,每次就會想一想他自己的極限!而且真的要跳到摔痛了,他才會停手的!」
果真,到了一個令我不可思議的高度時,小子一跳下去就哀哀叫,然後,終於服輸,自動收手!
我判斷這等嘗試尚不具有嚴重的安全威脅,於是就任由小子自行接受苦果而學著自我收斂。
.
研究兩性差異的英國心理學家傑夫.特雷齊曾提出:「冒險傾向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他提出,在人類遠古的生活中,男人要負責打獵、覓食,往往需要勇敢無懼、主動出擊,長期演化的結果,「手腳快於大腦、敏捷動作先於審慎思考」的冒險本能,已深深烙印在男性的基因深處。
.
(((典型男孩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
除了源自演化的結果,典型男性天性中有一股假想自己是英雄的趨向,因此很容易在自我幻象中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與典型女性趨向保守觀察、被動等待的天性大異其趣。
這使得典型男孩往往是自己莽撞行事的受害者。
咱家三小子自學步以來,大小災難頻仍,真是防不勝防:牙齒撞斷,額頭撞成大腫包,玩玻璃用品掛急診縫針,被生鏽鐵片劃破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然而這些意外只是讓我血壓陡升的小插曲,三個蠻小子的膽大包天與衝動行事,還曾把我嚇到心跳快停止。
.
有一年寒假,娘家辦了一次旅遊,一行二十多人一下火車,才走進渡假村,就看見一小子頭殼鮮血直噴,我立即被嚇得六神無主。
在人生地不熟的台東,一陣兵荒馬亂,立即飛車送小子至數十公里外的慈濟醫院急救,止血、縫針、照X光,我緊緊抱著小子,全身不自主地顫抖,眼淚奪眶而出。
才短短幾分鐘,小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走在我後頭的這一小子,一進渡假村,望見廣場上不遠處立著一座金光閃閃的戰車模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爬了上去。
萬萬沒想到戰車的粗大砲管是可以活動的,才爬上去,鋼製的大砲管就往前旋轉,朝小子的後腦勺重種打下來,等我們發現時,小子已嚎啕大哭,被自己的噴血嚇得臉色發白。
頓時全家人臉一陣青一陣白,所有的玩興都消失殆盡。
真是皮啊,這個模型擺在那裡好幾年,從來沒人想過要爬上去,也不會有客人連check in的手續都還沒辦妥,就開始四處探險啊!
我這個媽媽萬萬沒想到,一個已經能走能爬、能自己過馬路的八歲孩子,還需要我隨侍在側的緊迫盯人?
那場可怕的意外真正讓我感受到,男孩真是難以預測的不定時炸彈,總是想要劃破寧靜,在無風無浪之中衝撞出驚濤駭浪。
.
(((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環境本身並不可怕,然而一旦結合男孩的冒險衝動,就變得危機重重。
由於典型的男孩普遍容易高估自己的實力,因此我的母親生涯始終沒辦法輕鬆平靜。
到了青春年少,男孩的理智也不會隨著日漸成熟的身軀而大幅進步。
每當看到驚悚的山難、水難事件,我就在心裡警覺起來,該如何面對三小子不斷向我苦苦逼求,准予放行他們參加各類暗藏危機的活動呢?
而無奈的放行之後,又該如何安撫自己揪結的腦神經細胞呢?
或許直到三小子長大成人,我都還得叨叨絮絮,要他們不要開快車,要他們不要喝酒上路,要他們不要熬夜放縱?
.
典型的男孩們不但容易假想自己是英雄,對勇於冒險的人物也莫名崇拜,重點不在於這些人物做的事情到底對或錯,而在於他們敢為人所不敢為!
因此典型的男孩們還有一個潛在的大危機,也就是當一堆男孩聚在一起時,稍稍受到帶頭英雄的鼓譟,很可能就集體做出更為驚悚大膽的蠢事,如:打群架、集體飆車、貿然闖禁區等。
以上原因造成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然而無論急診、外科手術、抑或造成終生遺憾等案例屢見不鮮,也不論統計數據有多嚇人,都很難遏止男孩大膽冒險。
.
家有冒險小子,採取全面圍堵的方法,絕對是下策,父母除了要有超強的心臟,還要適度相信他們對自己身體之控制能耐,且必須從小建立嚴明的規定,更要把握住各種機會教育,讓他們認識危險。
.
(((在安全合格的場地裡,讓男孩正確地冒險)))
全然禁止男孩嘗試有創意的冒險行為,顯然會造就一個無法滿足搞怪欲望、處處搧風點火、騷擾他人的皮蛋。
最好的方法就是帶他們到真正安全的場地、在合格教練的監督與教導下,帶領他們正確地冒險。
愛在地上玩滑水,不如讓孩子去上溜冰課,戴好護具、向教練學習正確的動作與防衛方式;
愛從高處往下跳,就帶孩子到有著各種安全體育器材的運動公園,讓他們盡情發洩、探索體能極限;
喜歡到溪邊玩跳水,就讓孩子到合格的游泳池,在大人監督下安心嘗試。
安全的場所、適當的器材、正確的技術訓練和妥善的防護,是從事危險活動時的必備條件。
.
(((建立嚴明的行為守則,而且不輕易妥協)))
對不知天高地厚的冒險小子而言,「危險」這兩個字是不存在的!
當他們內心燃起尋求刺激的衝動時,興奮感必定會沖毀所有的理智。
因此,建立「不輕易妥協的規定」、「利用各種方式讓他們認識危險行為的後果」,是保障孩子安全的最重要法則。
兩歲時禁止碰插頭、插座、熱水瓶;
五歲時禁止單獨過馬路、一個人在公園遊玩;
七歲時禁止使用過於尖銳的刀具;
九歲時禁止下課後和同學在街上閒逛;
十二歲禁止和同學私約到溪河或海邊游泳;
十五歲不能沒有理由隨意外宿,或是從事未成年者被禁止的活動…………
這些要求雖然專制無情,但在孩子還不夠成熟,無法正確判斷環境安危的階段,為了保障他們脆弱的肉體、甚至心靈,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卻都是必要的規範手段。
典型男孩的心理成熟遠遠趕不上身體成長,明明身體已經強健有力,卻無法相對應的明辨事理,以約束自我,所以當然更需要明確的外力和他律,來幫助他們避開麻煩。
比如,孩子看到濕濕滑滑的地板還是要忍不住滑個幾下,就請他務必回家先戴好護具、頭盔;孩子放學之後隱瞞大人和同學四處遊蕩,就可能必須暫時取消幾天他下課後的自由時間;孩子老愛跑到窗口跳上跳下,就請他先坐在「隔離椅」上安靜休息幾分鐘。
.
(((給予足量的監督陪伴,挪去環境的危險因子)))
孩子的意外多半都是大人不在場時造成的,如果您家兒子每天都忍不住要把創意巧思用在冒險遊戲上,我們就只好認命地付出更多時間陪伴與監督,這也是為什麼教養男孩特別辛勞的緣故。
為了減輕負擔,父母也可以先為孩子盡可能挪去危險因子,像是在尖銳的桌角、椅角處做好防護;堅硬的牆面與地板要鋪上軟墊;用物品擋住或封住插頭、插座;
把刀子、三秒膠、打火機、尖銳錐子等危險物品隔絕在孩子的視線之外;把孩子常會靠近的窗戶鎖緊;把藥品擺在孩子拿不到的高處……等。
父母必須時時檢視環境,預想各種潛在的危險性,這樣就不至於總是要提心吊膽,也能放手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探索。
.
(((了解男孩控制肢體的能耐,避免無謂的擔心)))
給予仔細而足量的陪伴、多與孩子互動、投入他們的活動,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我們可以很熟稔孩子控制自己身體的能耐與限度。
有些家長對於男孩的一舉一動都緊張過度,隨時喊著:「不准跑」、「不准跳下來」、「不准爬高」、「不准追逐」……這可能是因為爸媽對於孩子控制與運用身體的能力不夠熟悉所致。
如果我們常常陪在孩子身邊,觀察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來行動,比如在公園,他們是如何一點一滴建立起攀爬、跳躍、平衡的能力,
當我們眼見為憑,確信他們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肢體,那麼就有限度的成全男孩們吧!
讓身心狂野的他們不再被綁手綁腳,而能享受運用肢體的樂趣。
同時,沒有受過傷的孩子確實不懂得什麼叫做「害怕」,讓孩子親身經歷一些無傷大雅的小跌倒、小挫折,不啻是增強孩子評估安危的最有效方法。
剪刀小子 在 祝太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晚睡覺前,房間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
什麼事還能驚倒我呢,原本刷牙準備講睡前故事了,但我喉嚨剛好,說好只能選一本書,二小子想講的書不一樣,正在剪刀石頭布決定時(他們如果有意見不同時就會猜拳決定),阿福忽然說要上大號,暴衝去廁所。
上完以後喊了舍監幫他擦屁股,其實他會自己擦了,但還是會幫他檢查一下,可阿福上廁所有個欠揍的習慣就是上完擦屁股,才擦完丟衛生紙,他會立刻說要上第二次。
後來他喊了舍監說他上好了,我在房間聽到就大聲問他是不是真的上好了,要是馬上再上我就不讓上,他才說他還要上,上完就跑出廁所,聽我跟柚子在床上講話。我看見就問他,擦屁股了沒,舍監已經來把他抓進廁所去處理,等到他回到床上,故事還沒講他就又跟柚子開始在床上跳起來。
柚子準備跳下床時,忽然指著地上叫了一聲,媽媽,那裡有狗屎!地上有狗屎!
家裡沒有養狗哪來的狗屎,我轉頭去看地板時,真的有一坨東西,舍監聽見也跑進來看,我們同時轉頭看阿福,因為裡面有玉米,只有阿福有吃玉米(是否太細節了我),舍監就唸他,沒擦屁股就不要跑出來,竟然還掉出來,你有夠髒。
我回想了一下,我說,好像不是掉出來的,因為他當時沒有走到床頭這個地方,唯一的可能就是還沒去廁所的時候就上出來了,檢查了,發現他還沒穿回去的那件褲子上果然也有。
舍監硬著頭皮拿一堆衛生紙去抓,我坐在床上對他說,我真的好崇拜好愛你,我對你的愛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擦乾淨後,他開玩笑的抓了阿福要去嚕地板,阿福嚇壞了瘋狂掙扎,柚子跑來問我,拜託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嗎?
但舍監一出房間,他又轉頭對阿福唸說,你是狗嗎,只有狗才沒辦法控制上廁所,你已經長大了,怎麼還像狗一樣控制不了自己的大便。
因為前幾天他看到樓下立著一塊狗便隨手清的招牌,問我為什麼要這樣寫,我跟他解釋了很多,像是動物因為不會控制大小便,不會去馬桶,在外面散步的時候想上就上,所以主人必須要帶一個袋子把便便裝回家處理,才不會害路人踩到,但此刻我怎麼聽都覺得好像在罵人。
只是他唸歸唸,阿福也不太當一回事,繼續說著要講故事的事。
一直到今天晚上,我們早早洗完澡吃飯,等到舍監下班的時候,舍監一打開門,滿心期待被妻兒幸福迎接關懷,還沒走進玄關,我就問他,等等,能不能先下樓幫我倒個垃圾,因為洗完澡我不想出門了。
他說,噢,好啊!
柚子接著說,那爸爸你能分享網路給我嗎,媽媽說我吃完飯可以看一下寶可夢。
舍監此時還站在玄關,露出好吧的臉色,阿福忽然斜眼看他還大叫,你趕快去洗澡啊,髒死了!
#我忍著笑訓話他
#有資格說別人嗎
#有圖有真相
#但這圖只能爛在手機裡了
#要是哪天手機被盜
#一定被誤會我有奇怪癖好
#第五十三日
#祝太日常
剪刀小子 在 魏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介紹免費遊戲「剪刀小子 (Go Slice)」。 這是一款益智行的遊戲,玩家的手指就好像是一把簡單,切割畫面的的紙片(還是木材),就可以幫助剪刀小子過關。遊戲的玩法很多變,切下的材料可能當成一座橋,或是當做可以推動的物品,供剪刀小子繼續使用...。
$$ 訂閱《魏巍》頻道吧~ https://bit.ly/2EIy6Rz
-----------------------------------------------------------------------------------------------------------
***** 訂閱魏巍頻道 ***** @@ ***** 跟我一起玩遊戲 *****
***** 還會分享各種有趣的短片** @@ ** 趕快去訂閱吧! *****,
-----------------------------------------------------------------------------------------------------------------------
#剪刀小子 #GoSlice #iO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MTOvpfaz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