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卡(Maca)或秘魯人蔘(Peruvian Ginseng),學名:Lepidium meyenii,生長在秘魯安第斯山脈高原,在該地區作為蔬菜作物種植至少 3000 年。瑪卡最有營養價值的部位是根,它看起來類似蘿蔔的塊莖,瑪卡根有許多種顏色,如紅色、紫色、黑色,含有較多的碘,黑瑪卡被認為是強壯與精力的代表,紅瑪卡則在臨床證據上可以治療前列腺肥大(動物實驗)。瑪卡根具有類似奶油糖的氣味,通常被乾燥並以粉末形式食用
瑪卡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脂肪含量低,含有相當多的纖維。它還含有一些必須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C、銅和鐵。此外,還有各種植物化合物,包括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和多酚。還有一定的脂肪酸,包括亞麻酸、棕櫚酸和油酸,以及19 種胺基酸。1999年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瑪卡中含有兩類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瑪卡酰胺(Macamide)和瑪卡稀(Macaene),目前被認為是瑪卡成分中具促進性功能的有效物質
瑪卡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增加男性和女性的性慾
性慾降低是成年人的常見問題。瑪卡已被大量推廣。
💡根據研究,它可以有效改善性慾 . 2010 年一項臨床研究,共有 131 名參與者,這些證據表示攝取瑪卡六週以後可以改善性慾
2.提高男性生殖能力
男性生殖能力,精子的品質量和數量非常重要。
💡有一些證據表示,瑪卡可以增強男性的生殖能力。最近的一篇研究,結果表示,瑪卡可改善男性的精液品質 。其中一項研究包括 9 名健康男性。在攝取瑪卡四個月後,研究人員發現精子的體積、數量和運動性增加。
3.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
瑪卡對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也有好處。
💡一項研究表示每天攝取 2400 mg瑪卡,連續 12 週,相較於安慰劑,使用瑪卡的人群在勃起功能和性生活滿意度皆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
4.緩解女性更年期的症狀
更年期以女性生命中最後一次月經為分界點。此段期間因為雌激素下降,因此會有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症狀,例如熱潮紅、陰道乾燥、情緒波動、睡眠問題和煩躁等。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瑪卡2000-3500mg有助於緩解更年期症狀,包括熱潮紅、睡眠中斷和盜汗 。雖然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和瑪卡具有平衡雌激素賀爾蒙有關。
5.改善情緒、減少焦慮
💡研究發現,瑪卡含有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 ,可以改善心情並它降低焦慮和憂鬱的症狀,特別是在更年期婦女 。
💡這項研究是針對 14 名停經後婦女的研究發現,每天食用 3300mg瑪卡連續 12 週可以減少焦慮和憂鬱同時還可以降低血壓 。
6.提昇運動表現和能量
瑪卡是健身運動員和其他運動員的熱門補充營養品。瑪卡可以幫助增加肌肉、增加力量、增強體力和改善運動表現。
💡對 8 名男性自行車運動員進行一項研究發現,使用瑪卡 14 天後,自行車的騎行完成時間更快完成。
7.對抗自由基
瑪卡是促進體內的天然抗氧化劑 .有助於抵抗自由基,幫助預防一些健康問題,例如心臟病和癌症等。
💡一項針對遺傳性高三酸甘油酯症大鼠的研究發現,將瑪卡作為高蔗糖飲食的一部份給予大鼠 2 週,可顯著降低了 VLDL (極低密度脂蛋白)、LDL (低密度脂蛋白) 和總膽固醇的水平,隨著葡萄糖曲線下面積的減少和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降低,瑪卡也顯著改善了葡萄糖耐受性,所有病例中肝臟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活性、血液中 GPX (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活性和肝臟 GSH (穀胱甘肽) 水平均顯著升高,結果表示瑪卡似乎可以對慢性人類疾病及其預防產生積極影響 。
8.改善攝護腺肥大
也稱為良性攝護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常見於老年男性。攝護腺肥大將導致排尿排不乾淨,容易併發細菌型膀胱炎、膀胱結石等病症。
💡幾個研究表明,紅瑪卡可以改善攝護腺肥大.作用可能和瑪卡含有大量的硫代葡萄糖苷有關,這些物質還可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男士年紀漸長,或會出現小便問題,這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甚至前列腺癌的徵兆。前列腺癌為生長於前列腺的惡性腫瘤,一般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年齡越大,一般有較高機會患上。男士們應注意自己小便的情況和習慣,如有異常應向醫生查詢。 前列腺癌也可無任何症狀,香港癌症基金會醫療顧問泌尿外科專科醫生何立言在片段中會講解前...
前列腺癌末期症狀 在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敬悼曾文賓教授,兼談台灣砷中毒研究對全球衛生的貢獻
曾經獲頒「醫療奉獻獎」的花蓮慈濟醫院榮譽院長曾文賓教授,前晚安逝家中,享嵩壽98歲。他是台灣烏腳病研究的先行者,也是一位「教學、研究、服務三卓越」的內科教授。我曾經向他請益過烏腳病與皮膚砷癌的研究,他的仁心仁術、誨人不倦令我景仰欽佩,他是享有「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學者!
烏腳病(圖1)是盛行在台灣西南沿海的北門、布袋、學甲、義竹等鄉鎮的地方病。烏腳病一開始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手腳末端會因血液循環不良,感到麻痺、發冷及發紺等症狀,受到壓迫就會產生刺痛感,有時亦會有間歇性跛行。病情進一步惡化,會產生劇烈疼痛,讓活人生不如死,常會痛到顏面變形、身體扭曲。此時症狀為腳趾發黑、潰爛、發炎,甚至變成壞疽再自然脫落。症狀更嚴重者,腳部可能完全壞死,只能以手術切除。
該地區早從1920年起,就有零星的烏腳病病例發生,被稱為「自發性脫疽症」,當時患者不多而未引起注意。直到1954年才由高聰明、高上榮兩位學者,以「特發性脫疽」發表於《台灣醫學會雜誌》。1956年臺南縣安定鄉復榮村傳出神秘怪病,當時全村553人,有490人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症、掌蹠角化症,才引起衛生單位注意。當時就把復榮村村民,集體遷至3公里外新建的大同村。
1960年,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在台南縣北門鄉設立免費診所,又稱「憐憫之門」,治療烏腳病患者。免費診所最初設在王金河醫師診所,由王金河出力,孫理蓮出錢。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謝緯醫師,每週從埔里來為病患免費動手術。他們還教導截肢患者編織草蓆、竹簍,讓他們有獨立謀生的能力。孫理蓮、王金河及謝緯免費醫治病患近25年,被稱為早期烏腳病醫療的「鐵三角」,謝緯和王金河也獲得醫療奉獻獎,表彰他們的仁心仁術、視病如親。
不過,他們三人無法確定烏腳病的病因,對於烏腳病的預防束手無策!於是邀請台大研究團隊(圖2)前去調查。烏腳病盛行鄉鎮靠近海岸,淺井水質過鹹不適飲用,當地居民引進挖掘深井的方法,以粗徑竹筒連接打入地下100~200公尺,汲取低鹽分的深層地河水飲用。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調查發現,只用深井的村里,烏腳病盛行率最高;併用深井和淺井的村里,盛行率較低;只用淺井或地面水的村里,並沒有任何烏腳病例發生!
國防醫學院的戚以徵教授和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的Blackwell教授調查353名烏腳病病例和353名健康對照,發現在過去15年間,100%烏腳病病例都使用過深井水,健康對照只有66%使用過深井水。我的研究團隊,比較241名烏腳病病例和759名健康對照的飲用深井水年數,發現飲用深井水年數越長,罹患烏腳病的風險越高。
陳拱北和吳新英教授進一步發現,深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78 ppm;淺井水砷含量的中位數值是0.04 ppm。曾文賓教授在烏腳病盛行地區,調查了37村里的40,421居民的烏腳病及皮膚癌盛行率,發現飲用水含砷量越高,罹患烏腳病(圖3)與皮膚癌(圖4)的風險也越高。美國環保署引用曾文賓教授的研究數據,修定飲用水的砷含量標準為50 ppb。
從1985年起,我的研究團隊發表慢性砷中毒引起的各種疾病的系列研究,發現慢性砷中毒會引起肺癌、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內臟癌,缺血性心臟病、腦梗塞、高血壓、微循環障礙、頸動脈粥狀硬化、小血管疾病、勃起不全等循環疾病,白內障、眼翳等眼科疾病,以及糖尿病、行為發展遲滯、和周圍神經病變等。這些疾病的風險,都和飲水砷濃度、累積砷暴露量,呈現劑量效應關係,砷暴露量越高,發病風險越高!由於台灣砷中毒引起內臟癌的研究數據最完善,美國環保署再次引用台灣數據,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重新訂定飲用水砷含量標準,由原本的50 ppb 降為10 ppb。
前列腺癌末期症狀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男士年紀漸長,或會出現小便問題,這可能是前列腺增生甚至前列腺癌的徵兆。前列腺癌為生長於前列腺的惡性腫瘤,一般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年齡越大,一般有較高機會患上。男士們應注意自己小便的情況和習慣,如有異常應向醫生查詢。
前列腺癌也可無任何症狀,香港癌症基金會醫療顧問泌尿外科專科醫生何立言在片段中會講解前列腺癌的最新資訊,包括本港前列腺癌的趨勢、常見症狀、檢查方法及治療方案等等。
男士50歲起,特別直系親屬有前列腺癌病史,應定期進行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查,只需簡單驗血,便可推斷患前列腺癌的機率。癌症基金會服務中心的「前路無阻」計劃,為前列腺癌患者及其家人提供針對性的免費支援服務,有需要人士可致電諮詢熱線了解更多。
資料提供:香港癌症基金會
諮詢熱線:3656 0800
網址:www.cancer-fund.org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前列腺癌末期症狀 在 【前列腺癌治療】症狀,成因及治療方法| 希愈腫瘤中心 的相關結果
前列腺癌 個人護理. 患者接受治療後,應繼續注意飲食,尤其要減少攝取脂肪,同時應每天做適量運動, ... ... <看更多>
前列腺癌末期症狀 在 攝護腺癌如何分期?存活率多少?治療有不同方式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更新內容:82歲、有「王聖人」之稱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日前在平面媒體專訪中透露,自己罹患攝護腺癌,去年起接受放射治療,雖有頻尿困擾,但病情還在控制 ... ... <看更多>
前列腺癌末期症狀 在 「你怎麼可能還活著?」51歲罹末期前列腺癌 的相關結果
連醫生都驚訝的癌症末期宣告料理的工作幾乎都是站著進行,腰痛、腳痠、身體某處感到痠痛, ... 前列腺癌又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 <看更多>